追书网 > 女频频道 > 四合院从学外语开始 > 第11章 换钱

1955年初春的傍晚,方青云踩着最后一缕夕阳回到四合院时,发现中院的老槐树下已经聚集了全院的人。易中海、刘海中、阎埠贵三位"大爷"端坐在八仙桌后,神情肃穆得像在开公审大会。

"青云,过来。"方铁在人群里向儿子招手,压低声音道,"要宣布大事。"

方青云挤到父亲身边,看见易中海手里捏着一份盖着红头文件的通知,心头顿时了然,币制改革终于来了。

"静一静!"易中海敲了敲搪瓷茶缸,等嘈杂声小了些,才挺直腰板道,"接上级紧急通知,从明天开始实行货币改革!旧币一万元兑换新币一元,限期一个月完成。"

话音刚落,院里就炸开了锅。赵婶直接一屁股坐在地上:"我攒了八十万给儿子娶媳妇,这不就剩八十块了?"

"购买力不变,就是面额调整。"阎埠贵推了推眼镜,声音尖细,"大家别慌..."

刘海中挺着肚子补充:"兑换地点在人民银行,咱们院可以组织一起去,也可以各家自己去。但上级号召尽早兑换,免得..."

方青云没再听下去,悄悄退出人群。

回到家里,林茹正在灶台前忙碌,方婉蹲在地上玩石子。见儿子回来,林茹擦了擦手:"院里开什么会?"

"币制改革,明天开始换钱。"方青云放下书包,凑到母亲耳边,"妈,把咱家的钱都拿出来吧,我有打算。"

林茹迟疑了一下,还是转身去里屋,从炕柜最底层掏出一个蓝布包袱。方青云帮忙把桌子清理干净,看着母亲一层层打开包袱,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二十沓钞票,每沓十万,合计两百万旧币。

"这是你这一年多翻译挣的..."林茹的声音有些发颤,"妈一分没动,全在这儿了。"

方青云心头一热。他知道母亲这些年省吃俭用,连件新衣服都舍不得买,却把他挣的钱全存了下来。

"不止这些。"方青云转身从自己床底下拖出一个小木箱,打开铜锁,"我这还有。"

箱子里赫然是十八沓同样捆好的钞票。

正说着,方铁带着方青山回来了。一进门看见桌上的钱财,方铁立刻反手关上门,声音都变了调:"怎么回事?"

"爸,这是我这一年多攒的。"方青云平静地说,"两千万旧币,相当于您四年的工资。"

方铁的手微微发抖,拿起一沓钱翻了翻,又放下:"这么多..."

"我想跟您商量个事。"方青云压低声音,"我打听了,街道办还有公房转私房的政策,咱们把现在住的两间东厢房买下来,再把旁边那间耳房也买了。"

"买房?"方铁瞪大眼睛,"这..."

"哥,那我们是不是能有自己的房间了?"方青山兴奋地插嘴。

方青云揉了揉弟弟的脑袋:"对。"

林茹却忧心忡忡:"青云,这太招摇了...院里人知道了..."

"妈,瞒不住了。"方青云苦笑,"易叔早就知道我翻译赚钱,阎埠贵也天天盯着咱家。与其让他们瞎猜,不如光明正大买房,就说我帮学校翻译教材挣的奖金。"

方铁沉默地点上烟,深吸一口:"两间房得多少钱?"

"我问过了,东厢房一间五百万,耳房小,三百万就够。"方青云早就做足了功课,"总共一千三百万旧币,换成新币就是一千三。剩下的钱兑成新币还有七百,够添置家具了。"

方铁的手抖得更厉害了,烟灰掉在裤子上都没察觉:"这...这等于把你挣的钱全花了..."

"爸,钱就是用来改善生活的。"方青云认真地说,"再说我还能继续接翻译活。"

林茹看了看丈夫,又看了看孩子们期待的眼神,终于点点头:"老方,孩子们都大了..."

方铁掐灭烟头,重重叹了口气:"行!明天一早先去换钱,然后直接去街道办办手续。"他顿了顿,"不过对外就说租的耳房,免得招人眼红。"

晚饭后,方家五口人围坐在油灯下,开始清点钱财。方青云负责记账,林茹和方铁数钱,连方青山和方婉都帮着整理散钞。昏暗的灯光下,一家人的影子投在墙上,显得格外温馨。

"青云,你这孩子..."方铁数着数着,突然红了眼眶,"爹没本事,让你小小年纪就..."

"爸,您说什么呢。"方青云赶紧打断,"要不是您支持我学俄语,我哪有机会?"

夜深人静时,方青云躺在床上,听着弟弟均匀的呼吸声,思绪却飘远了。买下这三间房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装修、置办家具...最重要的是,有了自己的房产,将来无论发生什么变故,家人都有个安身之所。

第二天天还没亮,方家五口就悄悄出了门。方青云和父亲各背一个布包,里面装着要兑换的现金;林茹牵着两个孩子,手里拿着户口本和房契等材料。

银行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但比起白天的人山人海还是好很多。方青云眼尖地发现队伍里有几个轧钢厂的干部家属,看来消息灵通的人不少。

"方师傅?你也这么早?"财务科的李会计打招呼道。

方铁笑着点头:"李会计早啊,这不孩子非要赶早..."

李会计看了看方青云,意味深长地笑了:"听说你家小子翻译挣了不少?"

"小打小闹,给孩子攒个学费。"方铁按照儿子教的话回答。

兑换过程很顺利。方家带来的两千万旧币换成了两千元新币,厚厚几大包钱瞬间变成了两小叠。工作人员好奇地打量这一家子,但也没多问,这段时间来兑换大额存款的人不少。

离开银行,五人直奔街道办。房管所的王干事刚上班,看见方家带来的新币,眼睛都直了:"老方,发横财了?"

"孩子争气,翻译挣的。"方铁憨厚地笑笑,"想买下现在住的公房,再租...啊不,买旁边那间耳房。"

王干事检查了材料,点点头:"政策是允许的。东厢房两间作价一千,耳房三百五,总共一千三百五。"

方青云心里一紧,比打听的价格高了五十。但没等他开口,王干事就压低声音:"这价已经是最低了,要不是看在你家青云是'少年天才'的份上..."

方铁看了看儿子,咬牙点头:"成,办吧。"

手续比想象的顺利。一个小时后,方家五人捧着新鲜出炉的房产证走出街道办,阳光照在那张盖着红章的纸上,显得格外耀眼。

"这就...成咱家的了?"林茹摸着房产证,手一直在抖。

方铁深吸一口气:"走,去供销社!买点好菜,今天庆祝!"

一家人买了肉、鱼、鸡蛋,还有平时舍不得吃的糖果点心。回四合院的路上,方青云特意嘱咐:"爸,妈,回去就说耳房是租的,每月五块钱。"

刚进院门,阎埠贵就从前院西厢房探出头来,眼睛滴溜溜地转:"哟,方师傅,一大早就全家出动啊?"

方铁扬了扬手里的菜:"换钱去了,顺便买点吃的。"

"这是发财啦?"阎埠贵盯着那些肉菜直咽口水。

"发什么财,"方青云接过话头,"旧币换新币,不换没法买东西啊。"

正说着,易中海从中院走出来,笑容满面:"老方,换完钱了?"他的目光在方家众人手上的大包小包上扫过,又在林茹腋下夹着的文件袋上停留了片刻。

方青云心头一紧,故意大声说:"易叔,我爸刚在街道办租了东厢房旁边那间耳房,以后我和弟弟妹妹有地方写作业了。"

"租耳房?"易中海明显愣了一下,"那间不是堆杂物的吗?"

"收拾收拾就能住。"方铁憨厚地笑笑,"孩子们大了,挤在一起不像话。"

易中海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但很快又堆起笑容:"好事啊!需要帮忙收拾说一声。"

回到家里,关上门,方家五口人才松了一口气。

午饭时分,红烧肉的香气飘满了整个四合院。方青云注意到,不时有人从前院经过时故意放慢脚步,还有人假装借东西来探头探脑。但方家众人早已统一口径,翻译奖金加上换钱,合情合理。

下午,方青云带着弟弟妹妹去"新房间"打扫。这间耳房约莫十平米,原先堆满杂物,灰尘足有一寸厚。

"哥,这真是咱家的了?"方青山兴奋地挥舞着扫把。

"嘘——"方青云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对外说是租的,记住了吗?"

方婉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小手紧紧攥着哥哥的衣角。方青云摸了摸妹妹的头,心里暗暗发誓:这才刚刚开始,总有一天,他要让全家人都过上好日子,再也不用看人脸色...

夜幕降临,四合院渐渐安静下来。方家五口人围坐在新收拾出来的耳房里,油灯将他们的影子投在崭新的房产证上。

(https://www.biquya.cc/id190696/2566448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