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女频频道 > 四合院从学外语开始 > 第58章 对话

方青云随代表团车队驶入总统府大门时,被眼前的阵势震撼——两排身着传统军礼服的卫兵持枪肃立,红毯从台阶一直铺到喷泉广场。A国总统纳尔亲自站在主楼门前等候,身后是军政要员和各国使节。

"阁下,您好!"纳尔快步下阶,用阿拉伯语热情问候,翻译官紧随其后,"您跨越八千公里的来访,是A中友谊最有力的见证!"

周主任微笑着握住纳尔的手:"总统先生为非洲民族解放事业作出的贡献,中国人民一直铭记于心。"

在媒体闪光灯的聚焦下,纳尔将一枚镶嵌着绿松石的金质勋章佩戴在主任胸前:"这是A国共和国最高荣誉勋章,您是我们真正的朋友。"

方青云站在代表团第二排,注意到勋章上精细雕刻着尼罗河与长城的图案——显然是为这次访问特制的。

总统府宴会厅金碧辉煌,水晶吊灯将镶嵌金箔的穹顶照得璀璨夺目。方青云作为随行人员被安排在次桌,恰好坐在A国工业部长对面。

"方先生曾在巴黎工作?"部长用流利的法语搭话,"我国正计划重建亚历山大港,很需要借鉴欧洲的港口管理经验。"

方青云心念一转,这是试探中国能否提供技术支持的机会。他放下餐刀,从容应答:"欧洲经验固然重要,但魔都港和津门港可能更适合贵国国情。如果部长有兴趣,我可以向大使汇报。"

部长的眼睛一亮。这时主桌突然传来掌声,只见纳尔举杯宣布:"为感谢中国的无私援助,我国决定将赫勒万钢铁厂二期工程继续交由中方承建!"

周主任含笑举杯回应:"中国始终是非洲人民最可靠的伙伴。"

回到尼罗河畔的国宾馆已是午夜,主任却毫无倦意:"同志们,抓紧时间开个短会。"

二十余人挤在套间会议室里,李大使铺开标注绝密的地图:"纳尔今天的表态很积极,但M国通过世界银行施加压力,要求A国接受附政治条件的贷款。"

"这是新殖民主义的惯用伎俩。"陈总冷哼一声,"我们在阿尔及利亚的经验证明,只有坚持平等互利..."

讨论持续到凌晨一点,当各位领导总结完毕时,陈总突然指了指角落记录的方青云:"小方,你也说说看法。"

全场目光骤然聚焦。方青云深吸一口气,合上笔记本:

"我认为当前非洲有三大趋势:一是去殖民化浪潮催生的新兴国家渴望真正独立;二是M国和SL争夺使非洲成为冷战前沿;三是经济自主成为各国核心诉求。"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划过非洲大陆:"中国可以打出三张牌:第一,以援建项目为支点,培养亲华技术官僚——就像我们在赫勒万做的那样;第二,支持非洲统一组织,将双边关系升级为多边合作;第三..."

方青云顿了顿,目光坚定:"发挥道义优势。当M国和SL忙着推销意识形态时,我们只强调'互相尊重主权'这一条,反而最能打动非洲朋友。"

会议室鸦雀无声。突然,陈总拍案叫好:"好个'三张牌'!把我们在非洲的战略说得明明白白!"

主任也露出赞许的微笑:"小方同志很有见地。特别是道义优势这点,正我们此次提出'中国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八项原则'的出发点。"

外交部陈部长插话道:"你在巴黎是不是研究过戴乐高的'第三势力'理论?思路很像嘛!"

"报告首长,"方青云如实回答,"我认为戴乐高想走中间路线却受制于北约,而非洲国家有更彻底的独立诉求,这才是我们工作的突破口。"

散会时,东方的天际已泛起鱼肚白。陈总特意留下方青云:"小方啊,知道为什么伍总要带你参加这种级别的会议吗?"

见方青云摇头,陈总意味深长地说:"培养一个懂欧洲又懂非洲的干部,对打破外交围堵至关重要。"他拍拍方青云的肩,"回去写份详细报告,直接交给我。"

走在回房的走廊上,方青云透过落地窗看见朝阳正从金字塔尖升起。昨夜会议的场景在脑海中闪回,主任睿智的提问、陈总犀利的点评、自己发言时首长们专注的目光......这一切都让他心潮澎湃。

在摊开的笔记本上,他郑重写下标题:《关于深化中非合作的战略构想》。

......

第二日清晨,开罗的天空刚刚泛起鱼肚白,方青云已经整理好了所有资料。今日的行程表上明确写着:上午九时,主任将应邀参观吉萨金字塔群。金字塔不仅是埃及的象征,更是纳尔总统精心选择的外交舞台,意在向世界展示中埃两大古老文明的对话。

方青云仔细检查了公文包里的文件:中埃经济技术合作备忘录副本、赫勒万钢铁厂二期工程规划图,以及一份他连夜整理的《非洲新兴国家工业发展需求分析》。这些都是主任可能在会谈中用到的关键材料。

"小方,准备好了吗?"李大使在走廊里唤他,"车队十分钟后出发。"

"马上就好!"方青云扣上中山装的最后一颗纽扣,对着镜子正了正胸前的国徽。

吉萨高原在晨光中呈现出金红色的光泽,三座巍峨的金字塔如同巨人般矗立在沙漠边缘。方青云随代表团抵达时,纳尔总统已经等候在胡夫金字塔前。他今天没有穿军装,而是一身浅色西服,显得格外随和。

"阁下,"纳尔热情地迎上来,"今天我要带您看看4500年前埃及人的智慧结晶。"

主任仰望着巨大的石块,感叹道:"站在这里,才能真正理解什么是'不朽'。中国的长城与埃及的金字塔,都是人类文明的丰碑啊。"

方青云跟在二人身后三步处,随时准备提供翻译。纳尔亲自做起了导游,指着金字塔的基座:"这些石块每块重达2.5吨,当时的工人没有现代机械,却能将它们严丝合缝地垒砌起来。"

"就像中A两国现在的合作,"主任微笑道,"看似困难,但只要找到正确的方法,就能创造奇迹。"

纳尔会意地点头,引导众人走向金字塔东侧:"这里有一个鲜少对外展示的发现——古A国工匠留下的记号。"他蹲下身,拂去一块石头表面的细沙,露出几个象形文字,"这是当年施工队的编号,证明金字塔是由自由工匠而非奴隶建造的。"

主任若有所思:"历史总是被胜利者书写。西方人一直宣扬金字塔是奴隶的产物,就像他们污蔑亚非拉国家没有能力自主发展一样。"

二人的对话渐渐深入。走到狮身人面像前时,纳尔突然问道:"您知道为什么这座雕像没有鼻子吗?"

见主任摇头,纳赛尔意味深长地说:"是拿破仑的士兵用大炮轰掉的。西方人总是想摧毁我们的文明印记,但现在..."他看了看主任,耸了耸肩膀,"我们有了新的朋友来帮助修复这些伤痕。"

(修改了好几遍,有些称呼换了好几个都不行,请大家谅解!)

(https://www.biquya.cc/id190696/2566443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