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两口早起,换上姜老太给他们准备的新衣裳,穿戴不输城里老人,但老两口黝黑的肤色,以及布满老茧的双手,无一不是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勤恳操劳半生的证明。
中午十二点,老少八口人围着饭桌坐下。
姜老太特意留出来一个空位置。
“长海在军队,今年没办法赶回来过年。爸,妈,这是四妮昨天傍晚去邮局取回来的信,长海寄回来的。”
得知是儿子寄回来的信,老两口展露笑颜,急着想知道信中的内容。
姜老太把信递给宋五妮,“五妮儿,你给姥姥姥爷读一下。”
“嗯。”宋五妮接过,撕开信封,抽出信纸,认真读道:“爸,妈,我在部队一切都好,无需挂念。祝福二老新年快乐,身体健康。
大姐,抱歉,过去这么久,才写信回来。
我们训练任务重,抽不开身,一定争取明年新年回到海城,陪伴你和二老,过一个完整的个团圆年。
另外,信里的三百块钱,是部队发给我的津贴,帮我分成两份,一份孝敬爸妈,另一份是外甥女们的压岁钱。”
信上字迹工整,笔锋苍劲有力。
应该是姜长海口述,战友帮忙代写的。
姜老太取出信封里的三张大团结,按照弟弟的嘱咐,递给父母。
“你和小海都长大了,我和你爸不缺钱花。翠兰,把钱留给孩子们吧,我和你爸不要。”姜母摆手,推辞道。
他们老两口是腊月二十八来的。
这都第三天了,姑爷宋建国,外孙子宋耀祖,没露过面。
她挨个房间看过,没有姑爷和外孙子的生活痕迹。
显然,女儿和姑爷分居了。
女儿和五个外孙女独自在城里生活,处处都需要钱。
他们老两口在乡下有口吃的,饿不死就行,没什么花销。
“翠兰,没有你,你弟弟不会有今天。长海最该感谢的人,就是你。钱,你留着给外孙女们花。我和你妈一分都不要。”
说着,姜父从裤子口袋里摸出红包,起身,笑着依次发给五个外孙女。
“新年快乐,祝我的宝贝外孙女们学业有成,每天都开开心心的。”
女儿们没见钱眼开,着急收钱,而是下意识看向姜老太。
合家团聚的日子,老人家给小辈发压岁钱,表达心意,钱多钱少无所谓,图个喜气。
姜老太把弟弟姜长海的信,小心翼翼收起来,感受到女儿们询问的视线,她微微点头。
“谢谢姥爷。”
五朵金花起身,笑着双手接过红包。
过往,和她爸她奶过年时,她们和她妈没资格上桌吃饭,家里好吃的,全都是宋耀祖的。
她爸她奶心眼偏出银河系,宋耀祖吃剩的,宁可喂狗,也不舍得给她们吃。
她们和她妈干着最脏最累的活,却活的不像人,大过年的,蹲在厨房里吃糠咽菜。
旧社会地主家的长工,待遇比她们都好。
姥姥姥爷就不一样了,是打心眼里疼她们。
在乡下时,大年初一,她们去拜年。
姥姥姥爷,还有舅舅,都会把好吃的,留着给她们吃。
姥姥姥爷还会给她们压岁钱,哄她们开心。
虽然钱不是很多,但她们知道那是姥姥姥爷对她们的疼爱。
“把钱放起来,开饭了。”
看着女儿们欢欣雀跃的样子,姜老太会心一笑,拿起筷子,招呼家人动筷。
一大桌子的菜,再不吃,就凉了。
“翠兰,这是你的。”
话音未落,一只最厚的红包放到姜老太碗边。
“翠兰,爸妈知道你日子过的不容易,宋建国母子俩是出了名的黑心肝,当初为救你弟弟,爸妈不得不同意你去宋家当童养媳。这些年,你的日子是怎么过的,爸妈看在眼里。”
姜母拉起姜老太粗糙的手掌,声音几度哽咽。
“日子过不下去,那就不过了。爸妈活了几十岁,早已经看开了。如果你打算和宋建国分开,我们支持你。只要有爸妈在,你就不是一个人。大不了,你和外孙女们搬回乡下,我和你爸怎么也能养活的起你们娘几个。”
老两口痛恨曾经的自己。
儿子溺水病危,宋老太前脚登门,说愿意出钱给儿子姜长海治病,但必须让女儿嫁过去,给宋建国当童养媳。
女儿平常和外人说句话,能脸红好几天。
那天,却格外勇敢,从屋子里走出来,在他们表态前,一口答应宋老太的要求。
他们知道宋家不是好婆家,可女儿嫁过去后,他们不敢去闹,唯恐宋老太和宋建国记仇,在他们走后,更加刁难女儿和外孙女。
是他们这对当父母的,没承担起责任!
千错万错,都是他们的错。
老两口为人老实巴交,知道女儿受苦,却仍是一味的退让。
如今,宋建国和宋耀祖搬出去,形势明朗,女儿和姑爷过不下去了。
曾经,他们没办法给女儿兜底。
但今时不同往日,他们愿意拼尽所能,支持女儿远离烂人。
没了丈夫儿子,但女儿还有父母双亲,有弟弟可以依靠。
听着姜母发自肺腑的忏悔,姜老太哑然,看着桌上的红包,眼角发烫。
唇瓣轻启,好半晌,才说出话。
“爸妈,谢谢你们。”
望着父母苍老的面庞,姜老太强忍着没哭出来。
她也为人母,自然能懂父母的所思所想。
“姥姥姥爷,你们还不知道吧,我妈现在可厉害了,能骂人,能打架,还能摆摊赚钱。”宋五妮开口,炫耀自家老妈有多能干。
“我妈很早之前就决定和我爸离婚了,我妈能养活起我们,姥姥姥爷,你们放心吧。”
宋大妮活在上世纪,尚且不知道‘经济独立’这个词。
但每次姜老太去银行存钱,她都陪着。
她妈不算富的流油,至少也是不愁钱花。
她妈能养活自己,也能养活她们姐妹五个,这正是她妈敢与她奶她爸翻脸的底气所在。
“翠兰,你摆摊做生意?”
姜母诧异。
还骂人,打架?
姜母眨了眨老花眼,怀疑自己岁数大了,耳朵也出毛病了。
宋三妮给老两口夹菜,“不只这些。我妈还把宋耀祖赶出家门,用鞋底子抽我奶的嘴,薅我姑头发,把我奶我爸吊在树上打,装晕向邻居讹钱。”
宋二妮:“我妈支持我考电影学院,让我当大明星。”
宋大妮:“全靠妈护着,我才能去上大学。”
宋五妮:“妈说她攒够钱,带我去省城看病,一定会治好我。”
外孙女们一句接着一句,听的老两口直瞪眼。
他家翠兰啥时候变的这般能耐了?
“姥姥姥爷,咱们边吃边聊,听我们慢慢和你们讲。”
姜老太端起饭碗,一边吃饭,一边看着女儿们绘声绘色地给老两口,讲述她的‘丰功伟绩’。
饭桌热闹起来。
老两口越听越觉得不可思议。
一顿饭足足吃了两个多小时。
老两口像听戏似的,一点不觉得累。
后知后觉反应过来,姑爷和外孙子不是抛弃他们女儿另立门户。
而是恐惧他们女儿的战斗力,出去避难的。
(https://www.biquya.cc/id190596/5679309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