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女频频道 > 重生扇飞耀祖,带五女逆风翻盘 > 第88章你们小弟病了,快去医院配型

相较于男工人,女工们的回答略显腼腆。

“我...十二岁就来月经了,结婚,生了孩子,一转眼过去十多年了。”

“厂子没倒闭前,我和我家那口子有稳定工作,收入还可以。即便家里孩子多,手头的钱也有余富。来月经前几天,会去小卖部买刀纸,回家叠一叠,就能用了。厂子倒闭,没了收入,一家子勒紧裤腰带生活,饭都要吃不起了,囊中羞涩。总是想着有买刀纸的钱,不如去买点米下锅。大人少吃几顿没关系,孩子们在长身体。”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不怕老板你笑话。我这么大的人了,至今还没用过卫生巾。也不知道这东西是什么材料做的。不过听人说,这东西干净又软和,对咱们女人好。谁都不是天生的贱命,谁不想让自己过的舒服些。如果有钱,不只我用,我家小姑子,我闺女,我们一家子都用咱们厂生产的卫生巾……”

姜老太不看重性别,也不在乎工人样貌家境。

身为一名生产女性护理用品工厂的女老板,姜老太就一条:她绝不雇佣蔑视、背刺女性的人。

卫生巾厂的招工消息,就如同盛夏久旱,人们求神拜佛,感动神明,终于迎来一场不大不小的雨水。

数以万计的工人前来面试。

面试持续足足三天,才结束。

结合面试表现,姜老太敲定入职名单。

五十人,几乎都是女性。

名单公布后第二天。

工厂拉闸,开工。

棉花、无纺布、塑料包装、胶水等一应原料的采购事宜,姜老太全程参与,严格把关。

卫生巾的制作原理很简单。

三个车间,制作,包装,抽检,同步运转。

卫生巾卫生巾,顾名思义,卫生条件必须合格。

否则,就是黑心商家,赚昧良心钱,害人不浅。

车间门口两侧张贴厂规,白纸黑字,内容醒目:员工们进车间前必须洗三遍手,然后穿上高温消毒过的工作服,手套、口罩、塑胶鞋、无菌帽,穿戴整齐后,方可有序进入车间。

至于工人待遇,除了固定工资外,有绩效奖金,全勤奖,每个月工厂会定量给女性员工免费发放的卫生巾。

每位女员工,在法定节假日之外,还有两天的月经假。

从全海城当前的消费水平来看,姜老太给出的薪资待遇,绝对是上等。

工资高,福利好,侧面也代表姜老太要求严格。

很多员工在国营厂子待久了,习惯迟到早退,磨洋工,每天点个卯就走人,一问,不是去接幼儿园孩子,就是买菜回家做饭、照顾老人。

工作干不好,也干不坏。

索性就慢慢干,亏了算上头的,和他们没关系。

最夸张的,原先国营商店、供销社之类卖东西的地方,贴着:「微笑服务,不许殴打顾客」的条幅。

售货员们脸拉得比长白山还长,脾气比阎王爷还冲。

仗着自己是铁饭碗,能把控着紧俏商品,就对顾客甩脸子、摆架子。

更有甚者,竟然动手打顾客。

物资紧缺的年代,顾客们作为消费者,面对无礼的待遇,只能忍辱负重,不敢和售货员闹翻,还要时不时的送礼、说小话,想方设法讨好售货员。

因此,在新员工入职前,姜老太开大会强调过国营和私企的不同之处。

私企没人兜底,只为盈利,员工不能创造价值,工作匹配不上工资,会被炒鱿鱼。

姜老太的厂子不是养大爷的地方。

纪律严明,方便管理。

纵使如此,依然有不信邪的。

上班没几天,自以为对厂子熟悉了,便开始消极怠工,没和上级领导请假,擅自利用上班时间,离厂办私事。

事情一出,姜老太若是不严肃处理,日后消极怠工的员工,只会越来越多。

人人都悄没声地离开厂子,去办自己的私事,她这个厂子就不用办了!

所以,姜老太命令暂停生产,当着所有员工的面,让钱建设给那名办私事的工人结算工资,并告知对方,兰立卫生巾厂对其永不录用。

一把烈火烧下去,员工们意识到姜老太铁腕铁拳的行事风格,为了保住饭碗,工作积极多了。

产品的生产量随之直线上升。

下一步就是投放市场,售卖产品。

早在产品生产前,姜老太和钱建设磨破鞋底,奔波于海城各大商店宣传产品。

为了打开市场,增加销售额,路边各种小商店,他们也没放过。

对方帮卖卫生巾,能从中赚抽成。

然而,困境在于,很多人没见过、更没用过卫生巾。

认知严重不足。

此外,现在的社会风气相对保守。

在人们眼中,卫生巾属于私密物品,公开摆在货柜上,女顾客们脸皮薄,不好意思当众购买。

另外,也是最重要的,国营私有化政策出台后,海城发展水平持续倒退。

老百姓钱袋子空了,能吃饱饭就不错了,没闲钱买多余的日用品。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姜老太决定两条腿走路。

一是,压缩成本,保证不赔本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降低售价。

在本地报纸和电视台投放广告,先让卫生巾走入大众事业。

二是,姜老太坐绿皮火车,南下谈生意。

路是人走出来的,机会也是人创造出来的。

视野仅停留在海城一方天地,生意永远做不大。

但姜老太不识字,出门在外,人生地不熟的,身边没个知心人,容易吃亏。

本打算和钱建设一同南下,但是,厂里两个大领导走了,没有看家的,肯定不行。

闺蜜刘老太的儿子走马上任,主抓生产,职责至关重要,也不能轻易离开厂子。

姜老太一筹莫展之际,三妮主动请缨。

“妈,让我陪你去吧。学校的功课不算多,等我回来,再补也来得及。”

三妮识文断字,性情冷静机灵,是亲闺女,不会给她暗中下绊子。

思虑过后,姜老太拍板同意。

“好,三妮,你去收拾行李,咱们今天就走。”

难得出趟远门,姜老太还决定带上五妮,去外面知名的大医院,看一看抽风的毛病。

姜老太是个雷厉风行的,女儿们收拾完行李。

她则是回屋,把相关资料和厂子生产的样品,全都装好。

和摆摊回来的姜父姜母告别后,牵着两个女儿的手,风风火火出门,去车站赶火车。

当母女三个前脚跨出家门,久未蒙面的宋老太见到三妮和五妮,如同苍蝇见到肉般,张牙舞爪冲过来,死死拉着三妮和五妮,就要去医院。

“你们小弟生病了,人在医院躺着。大夫说,没有合适的骨髓移植,他就活不成了。你们两个赔钱货现在就和我去医院配型。”

(https://www.biquya.cc/id190596/5679306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