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东的一条小巷子里,年轻妇人抱着孩子站在家门口,眼神中满是迷茫和绝望。
“娘,我饿……”孩子的声音虚弱而微弱,让这位母亲心如刀绞。
在城西的一个小巷子里,一位老妇人坐在家门口,手里拿着一个空碗,眼神中满是迷茫。
“娘,咱家的粮食又没了,怎么办?”她的儿子站在一旁,语气中带着绝望。
老妇人叹了口气,低声说道:“去求求县令大人,看看能不能多分点粮食。实在不行,就去寺庙里讨点施舍吧。”
她的儿子点了点头,转身准备离开。这时,一位邻居走了过来,低声说道:“听说城外的荒地里有些野菜,要不咱们去挖点回来,好歹能填饱肚子。”
老妇人摇了摇头:“城外那么危险,万一染上瘟疫,可怎么办?”
邻居叹了口气:“可要是不去,咱们就得饿死啊。”
清晨,平乐县城的街道上弥漫着一层薄雾,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泥土味。
街道两旁,人群聚集,嘈杂声此起彼伏。
百姓们的脸上带着绝望和愤怒,他们高声呼喊着,要求县令打开城门,让他们出城寻找食物。
“大人,我们饿得没办法了,求求你让我们出城找点吃的吧!”一位中年男子跪在县衙门前,声音中带着哭腔。
“是啊,大人,我们实在没办法了,再不出城,我们全家都要饿死了!”一妇人抱着孩子,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人群的情绪越来越激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呼喊的行列中。聚集起来的人太多,衙役和抗疫队根本拦不住 。
他们高举着空碗,眼神中满是绝望和愤怒。一些人甚至开始砸打县衙的门窗,试图引起县令的注意。
“饿死不如死在城外,让我们出城吧!”人群中的声音越来越高,情绪也越来越失控。
章县令站在县衙的台阶上,望着眼前激动的人群,心中满是焦虑和无奈。
他知道,百姓们的愤怒并非无理取闹,粮食短缺的问题已经到了无法忽视的地步。
然而,他也清楚,一旦打开城门,瘟疫可能会进一步扩散,后果不堪设想。
“各位乡亲,我知道大家的难处,但出城实在太危险了。瘟疫还在蔓延,一旦出城,不仅你们自己有危险,还会把病带回城中,危及更多人的性命。”章县令大声劝解,试图平息百姓们的愤怒。
然而,人群的情绪并没有因此而平静下来。
相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高声呼喊,要求县令必须给出一个说法。
“可是大人,我们还没被病死,就先饿死了啊。”一位老汉跪在地上,泪水模糊了双眼。
章县令叹了口气,他知道,光靠劝说是无法平息百姓们的愤怒的。
他转身对身边的县丞说道:“陈县丞,你去安排人把仓库里仅剩的粮食分发给大家,每人一份,希望能暂时缓解一下大家的饥饿。”
陈县丞点了点头,立刻安排人去仓库取粮。
然而,这些粮食根本不够分,只能解一时之急。
拿到粮食的人们终于散去。
章县令无力地坐在县衙里,舒纭和宋老大夫他们都在一旁坐着叹气。
只要没有粮食,今天县衙门口的事还会发生,就连城中日益频繁的偷盗和抢劫之事也解决不了。
“我们必须尽快解决粮食的问题。”章县令说道,“我之前派人去了周边村镇筹措粮食,但都一无所获。我也给知府大人去了信,也还没任何回信。现在,城中诸事只能依靠我们自己了。众位大夫,你们有没有什么办法能缓解一下百姓的饥饿?”
大夫们面面相觑,都摇了摇头。
为了让百姓们,宋老大夫家中的余粮都捐了出来了,现在他和大家一样都是饿着肚子的。
就在这低沉的氛围里,舒纭下了个决心,“大人,或许我有法子。”
章县令因疲惫而闭上的眼睛,一下睁开了,期待地问道:“舒大夫,你有把办法就快快说来。”
舒纭:“说来惭愧,三年前我们一家人因为躲避战乱,就进了深山里。大山里虽有野菜野鸡野兔可以吃,但终究是没有粮食来的抗饿,于是我便挖了蕨根做蕨根粉,还有山药、木薯等来充作粮食,其饱腹之感虽比不上米面,但也比野菜强上许多。现在,大人只需派人去城外寻找这些食物,再辅以一些野菜,想来是能抵挡一时的。”
章大人喜不自胜,站起身来,激动地说道:“虽说解决不了长远问题,但只要真如你所说,那些个山药、木薯、蕨根粉真能填饱肚子,勉强能解当下燃眉之急。”
宋老大夫虽然饿得脸色发白,但听到舒纭的提议,眼中也露出一丝希望:“那请大人下令,组织人手去挖。”
章县令立刻吩咐道:“陈县丞,你清点城中没有瘟疫的男子,马上组织一百到两百人,去城外的山坡寻找蕨根、山药和木薯。记住,要小心行事,别让瘟疫扩散。”
陈县丞点了点头,立刻转身去安排。
章县令又看向舒纭:“舒大夫,你对这些个东西熟悉,也辛苦你去指导一下,别让他们误采了。”
“大人放心,我会亲自去的。”舒纭点了点头,“山药和木薯倒是都容易得,只是蕨根要做成蕨根粉还需要不少人来做,才供应得起城中百姓,所以请大人再召集些百姓来做蕨根粉。”
“这个没问题。只要有吃的,相信百姓们也很愿意。”章县令松了口气,又对众人说道:“大家再想想,还有什么办法能缓解百姓的饥饿。”
叶迟在一旁说道:“大人,我听说城外有河有溪流,里头应当有不少鱼虾,如果能组织人去捕,或许也能解决一部分人的饥饿问题。”
章县令眼睛一亮:“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叶壮士,你和舒大夫一起去,看看能不能找到合适的捕鱼地点,我们双管齐下。”
叶迟点了点头:“好。”
看着叶迟和舒纭出力,宋老大夫也当仁不让,说道:“既要出城,我也跟着去吧,去城外挖些草药回来。”
“宋老,你年事已高,跋山涉水之事怎么能行。”余大夫站起身来,说道。
这些日子,大夫们奔波于医馆和隔离区之间,辛苦至极。尤其是宋老大夫,他自觉自己受了百姓的爱戴和信任许多年,一定要把瘟疫医好才算不辜负。
于是,白日里他与众大夫们一起医治病患,夜晚还要研读医术,尝试调配各类药方。如此,又怎么忍心他再劳累。
“不如,就让咱们自己的徒弟跟着舒大夫他们一道去城外挖草药吧。”余大夫提议道。
章县令拍了板,“我看行,宋老大夫你就继续在城里主持医治之事,就让你们这几位大夫的徒弟们去,加起来也不少人了。”
各家医馆出两个学徒,这也有十几人了。况且这些学徒都是识草药的,找起来可比普通人省事多了。
与此同时,章县令安排捕快和衙役加强城内的巡逻,防止百姓因饥饿而发生哄抢和冲突。
(https://www.biquya.cc/id190047/5679288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