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的积雪融化了,唯一的那条小道也通了路,麦穗急着往集上赶,这几天没去,也不知道刘翠花一人咋样。
刚到胡同口,远远就看见赵栓柱和刘翠花站在小铺子门口说着什么,见她来,刘翠花兴奋地挽着她胳膊往里带。
“快瞅瞅,你几天没来,这铺子都装修好了...”
赵栓柱笑脸盈盈,侧了侧身让开门口,麦穗探着身子往里面瞄了几眼。
铺子整体的原木色的,白色的地砖白色的墙壁,显得素雅又不失档次,几张原木桌子摆放在中间,为了节约空间,还在落地窗边和墙边设了两张吧台,木桌上铺着青绿色碎花的餐桌布。
“真不错啊赵大哥,我都没想到能这么快...”
赵栓柱的效率实在是高,才短短一个月就完工了,刚进冬天她就能搬进去了。
“这不赶着入冬你就能暖和和地做生意了。”
炉具早就被刘翠花搬进了厨房,取暖的柴火早早就烘好了,铺子里一点也不觉得冷。
“行了,还差个招牌就可以正式开张了...”
麦穗在铺子里来来回回转了几圈,满意得不得了,开工之前她只是大概说了下自己的想法,没想到做出来的效果远超她的预期。
刘翠花扯了扯麦穗的袖子。
“招牌哪叫个事儿啊,人家赵大哥都给你准备好啦!”
话音刚落,门外就响起了拖拉机突突突的声音,几个工人从后车厢上搬下来一个同样原木色的招牌,上面用黑色的字体写着“今日食”,旁边还画着一个热气腾腾的面碗图案。
样子倒是和店铺的风格很搭。
“把招牌挂上去,小心点儿别磕坏了...”
赵栓柱吆喝着几个工人踩着梯子把招牌挂了上去,这动静引得附近商铺的人纷纷出来围观。
刘翠花带着大米和小米点燃了一挂鞭炮,噼里啪啦的声响中,招牌上大红色的绸花应声落下,宣告着麦穗第一家铺子终于开了业。
麦穗心情大好,美滋滋地抬头仰望着那崭新的招牌,突然想到什么,拿起拖拉机上的大喇叭,三两步冲到台阶上。
“喂喂喂——”
“今天...新店开业!餐饮五折!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麦穗喊得中气十足,路过驻足围观的人观望一阵,见有人走了进去,也连忙跟上,生怕抢不到位置。
没两分钟,不太大的小铺子就被挤得满满的。
麦穗顾不上吆喝了,扔下大喇叭拽着刘翠花就冲进了后厨,还好食材早就准备好了,不然她这一激动喊出来的一嗓子,可就没人收拾了。
大米被拉去切菜,小米被安顿在铺子门口的收银台结账,赵栓柱没事干,拿着账本帮着登记。
“老板!要一份酿豆腐!”
“我要一份肉夹馍!”
“...”
店里面坐着的人还没吃完饭,外面就已经排起了长队,听说有优惠,都想借着这开业的日子来讨个便宜。
刘翠花不识字,这点菜传菜的活儿就落在了麦穗身上。
几人忙起来,连口午饭都顾不上吃,一直到下午四五点时,客人才不剩多少。
“你这一嗓子,可把人给累死了...”
刘翠花烙完最后一个烧饼,把铲子一扔,两手一摊,一屁股坐在小马扎上抹着汗珠,站了整整一天,两条腿都不打弯儿了。
大米更是累到胳膊都抬不起来,小米嘴皮子都要磨破了,几个人没一个舒坦的。
麦穗也没想到会引来这么多人,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早知道这样她就不冲动了。
几人疲惫地坐在木椅子上吃饭,谁也不想开口说话。
忽然一个声音打破了这沉寂。
“还有饭吗?”
还是刘翠花最先反应过来,撇下筷子拖着沉重的双腿跑去门口。
“有的有的,今天菜品五折里面请...”
刘翠花把来的人引了进来,麦穗抬眸瞥了一眼,看清楚那人的脸,一个熟悉的称呼突然跃入脑海。
这是姜谷明的父亲,姜国宾。
“爸?您啥时候回来的?”
麦穗起身迎了上去,姜国宾狐疑地打量着眼前的人,似乎在奇怪她为什么张口就叫自己爸。
“我,麦穗,您儿媳妇儿,不认识了?”
姜国宾怀疑的眼神又凝视了麦穗片刻,这才认了出来。
“穗儿啊,你咋变样了?这变的我都不敢认了...”
听见两人的对话,大米和小米从椅子上跳下来,争先恐后地跑过去要抱抱。
“爷爷!”
“哎——”
姜国宾脸上挂着笑,连忙抱起两个娃。
“你这是上这打工来了?可得好好干活...”
麦穗扶着他到椅子上坐下。
“这铺子我开的。”
“啥?”
闻言,姜国宾惊诧不已。
“这...你哪来的钱?谷明给的?”
麦穗向来只会手心朝上跟姜谷明要钱,一说这铺子是自己开的,立马就想到是姜谷明给的钱。
“这租金不便宜吧,咱家怕是没这么多钱...”
麦穗给他倒了杯热水。
“您说啥呢,这钱是我自己挣的,可没要谷明一分...”
姜国宾不信,只当她是开玩笑。
“光顾着说话了,您吃啥我去做。”
“啥都行...”
麦穗回到了后厨,煮了一碗牛肉面。
两个娃不停地叽叽喳喳,姜国宾环视了四周,顺便跟刘翠花聊了几句。
“这铺子真是穗儿开的,她自己挣钱开的!我都是给她打工的...”
姜国宾半信半疑,上次离家的时候,麦穗还因为拿了姜谷青的私房钱大吵大闹,才不到半年就走了自己的生意了。
牛肉面上了桌,热腾腾油亮亮的汤底,粗细均匀的面条,肥瘦相间的牛肉块,撒上一把小葱,光是看着就食欲大开。
“这...你做的?”
姜国宾不敢相信,朝麦穗投去了疑惑的眼神。
“那不然,快尝尝...”
姜国宾试探着咬了一口,面条细却不软烂,牛肉厚却鲜嫩,一口面一口汤,浑身都暖呼呼的。
“爸,您啥时候回来的,咋不提前说一声好去接您呢...”
姜国宾一直在外打工,一年回来两次,这临近年关,想来工地也停了工。
(https://www.biquya.cc/id188424/5679301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