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9进攻三城
这注定的是一场足以载入史册的战斗,因为此次与日军作战的除了常规的步兵之外,还有八路军打造的第一支机械化作战部队,属于太行直属的第一机动团。
而此时如果从整个上空俯瞰下去,在整个平山地区,日军整体的防守区域主要放在处于平山交通县枢纽上的三座县城。
这三座县城大体上同样是处在一个三角形的防御体系之中,得益于三角形防御体系的稳固性,这整个平山地区在抗战爆发之后,鬼子占领这片地区之后,很快就把这片地区发展成了较为稳固的治安区。
一直到后来,随着八路军在太行根据地开辟了抗日革命根据地之后,整个平山地区才逐渐由稳固的治安区变成了准治安区。
因为在这些治安区内开始有八路军部队的身影出现。
日军甚至不敢随心的在平山地区进行物资的运输,甚至从抗战爆发到现在将近四五年的时间里,日军方面做过统计。
在平山地区的运输部队大小车辆,包括军用的汽车、摩托车,还有骡马车等等。先后遭到八路军游击部队的偷袭的次数多达数百次。
日军因此损失的军需物资几乎不计其数。
虽然从每一次遭到八路军偷袭丢失的局部的物资来看,并没有多少。
但是这数百次的数量全部统计在一起之后,日军这才在惊讶中发现。对于帝国部队的军需物资的损失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恐怖的数字。
这也是在敌后与八路军作战的过程中,日军逐渐发现的情况。
八路军部队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军队,当他们处在广大的山区,还有那些并不算稳固的准治安区,由于小鬼子的防守兵力空虚,比如在一些较为偏远的乡镇,鬼子的数量甚至少的令人发指。
夸张的来说,有一些偏远的县城,偌大一个县城,甚至只有两三个小鬼子,就控制了整座县城。
在这种情况下,日军的兵力有限,在这数十万人口的县城里边出现一些抗日武装简直不要太轻松,日军也不可能抓得过来。
所以整个平山地区也就逐渐被八路军渗透,发展成了游击区域。
而在敌后与日军的作战过程中,八路军正是凭着游击战术。
虽然每一次因为装备的落后,弹药的稀缺,对于日军造成的创伤不至于太大,但是架不住这数量足够多呀,这就算是蚂蚁啃大象,只要蚂蚁的数量足够多,哪怕一人啃上一口,迟早也能把整个大象咬成一副骨头架。
这正是八路军部队的精髓所在。为此,倒是有心存不良的国军故意给八路军泼脏水,说八路军是什么游而不击,消极抗战。
但是,说这些话的国军未免有些恬不知耻,他们在正面作战上一败再败,比如中条山战役,十数万国军更是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惨败退到黄河以南,直接把最后的南北屏障中条山战区给丢失了。
对此他们又说了些什么呢?
难道就不觉得羞耻吗?
而处在敌后的八路军部队,人家原本就因为四面墙敌环伺,又没有援兵,甚至没有太多的后勤支援,特别是百团大战之后,国军政府甚至干脆连最起码每个月十几万的军饷都不给,八路军发了,一枪一弹的支持也没有,你让人家八路军部队拿什么去给小鬼子打?
你们在正面战场上都被鬼子打的一败再败,人家八路军处在敌后战场上,四面八方都是小鬼子的区域,能够坚持与日军作战,牵制日伪军的有生兵力,已经是相当的难得了。
换成你们国军部队来,不知道早就被小鬼子消灭了多少回了。
说什么八路军游而不击,消极抗战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在中条山战役结束之后,国军由于来不及撤离,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兵力,或许足有几万人的部队被迫留在了中条山。
干啥呢?
也学起八路军部队打游击,这也是国军的某些军官们在听说了八路军在敌后的游击抗战非常有效,认为他们同样也可以采用这种战术,利用山区和小鬼子周旋,以少打多,以弱打强,慢慢的消耗小鬼子的有生力量。
所以,在中条山战役惨败之后,国军也尝试留了数万部队留在中条山一带,想学着人家八路军打游击战,和小鬼子周旋。
结果怎么着?
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在日军一次又一次掀起的大扫荡中,整个国军中条山残留的部队几乎消亡殆尽。
最后,要不是人家八路军的一连连长高兵及时出现在中条山,并把中条山一带残余的国军游击部队整合起来,打造出了中条山抗日联合军。
整个中条山的游击部队恐怕早就被小鬼子消灭的一干二净了,一旦鬼子可以维持整个中条山占领区的稳固,完全就可以保证这条南北通道的顺畅和打通,小鬼子恐怕再无后顾之忧,就可以轻轻松松的借助黄河作为运输通道,直接打到豫北,甚至是转战到陕西。
最后还不是多亏了人家高兵率领的游击部队一直在中条山一带与日军作战,迫使鬼子不敢继续南下。
鬼子担心在南下的过程中,通过黄河的运输通道会遭到八路军部队的偷袭,最终南下作战的计划暂时就搁置了下来。
而留在中条山的国军部队,为什么他们打的游击战就败的这么快呢?
或许还是因为他们不太理解什么叫做游击战,更不了解游击战的精髓。
国军一天天不是叫嚣着什么八路军游而不击,消极抗战吧?
在他们看来,或许所谓的游击战术就是想办法将兵力集中起来,进行大兵团的作战,将鬼子吸引到伏击圈,然后展开决战。
把游击战打成了正面的交锋,也可以说是一种愚愚蠢和可悲了。
而残留在中条山的那些国军的游击部队,似乎就是犯了这个致命的错误。
他们原本十几支部队分散在整片山区的各个地方,这是非常好的方式,完全就可以借助山体的遮掩,和小鬼子打游击,东打一榔头,西打一棒槌,让鬼子始终找不到他们的主力所在。
牵着小鬼子的鼻子乱窜就是了,可偏偏那些国军游击部队们觉得这样打小打小闹没有意思,于是就将十几路的游击部队直接整合起来,然后把小鬼子引诱起来,引诱进来之后展开规模性的正面交锋。
小鬼子高兴坏了,正愁找不到你游击队呢!
国军游击部队主动把兵力集中进行作战,这不是找死是什么?
鬼子一次大合围,直接就干掉了国军的十几路的游击部队,将近两三千号的国军士兵直接被击溃,最终大部分人老老实实的选择了投降,心里头喊着什么曲线救国,然后就快快乐乐的投降了。
小鬼子做起了皇协军,一日三餐吃到肚子圆,那小日子过得叫一个滋润。
真不知道恬不知耻这四个字到底是怎什么写的。
最后还是高冰的出现。
在中条山打造了中条山抗日联合军,并率领中条山像董三刀、何勇等国军军官们进行游击战的过程中,这些国军军官们这才真正的意识到游击战究竟应该怎么打。
游击战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战术。
其实游击战总结起来的精髓不就是敌进我退,敌疲我扰,敌住我打,敌退我追吗?
简简单单的16个字道尽了其中的精髓。
而游击战术本来就是非常适合八路军部队的,因为游击战术本来就是一种以少打多,以弱打强的战术,避开鬼子的正面的兵锋,然后选择小鬼子毫无提防的方向,突如其来的发起进攻。
如此一来。
八路军部队即便是缺乏装备,缺少弹药,甚至部队起初的军事素养也不算太高,部队的组成也大多都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但依旧可以在最为严峻的敌后战场上坚持抗战十几年,这就是游击战术的伟大之处。
在大青山,在整个大坪山一带,八路军的游击作战就是以这种方式逐渐的展开,最终导致日军稳固的治安区平山地区变成了准治安区,并且已经被八路军渗透的可以说是千疮百孔。
也就成了这次总部制定计划,决定在局部对日军展开反攻之后率先被选中的一片地区。
五日,天气晴朗,惠风和畅。
原本是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
驻守在平山一带三座县城里的鬼子伪军们照例百无聊赖的打着哈欠,在城门上驻守着。
他们并没有特别的担忧,因为已经多少年了,整个平山地区基本上是处于相对稳定的,也没有说八路军部队胆敢主动向县城之类的发起进攻。
日军下意识的辨认为,八路军现在恐怕也没有这个实力,也没有这个胆量,主动向大日本帝国稳固的占领区和县城发起进攻。
唯一的例外大概也就是一个平安县城了。
说起来,平安县城甚至已经被八路军攻打过两三次,满满的都是泪。
但是此地驻守县城的日军则是认为他们有三座县城,驻守的兵力也远比平安县城的更多,所以他们不必担忧八路军偷袭的情况。
事实也的确如此,这三座县城每一座县城的规模比起平安县城来,其实都小不了多少,再加上驻守的兵力虽然没有带太多,但每座县城至少也有超过一个中队的野战精锐驻守,再加上宪兵队的小鬼子,伪军警备队的二鬼子,包括城内的一些皇协军部队,林林总总的加在一起,每座县城里的日伪军也有个1000多人。
三座县城足有三四千人的队伍,这样的部队可不算少,在抗战初期的时候,这样几支队伍甚至已经可以组成一支相当规模的扫荡部队,向八路军的任何一处根据地发起绝对的进攻。
再借助易守难攻的城门防御工事,鬼子的装备有精良,弹药充沛,只需要在城墙顶上多安排一些机枪手,轻重机枪一子拍开,大量的火力倾泻之下,有多少八路军部队主动发起进攻的话,恐怕都只能饮恨当场。
这也是小鬼子并不担忧八路军进攻县城的根本原因。
另外,整个三座县城的交通十分的便利,并处在交通的枢纽之上,一旦平山一带的三座县城遭到八路军部队的进攻,日伪军只需要在县城里坚守着一两个小时,日军的增援部队就可以迅速的抵达投入作战。
或许八路军最终偷鸡不成,反蚀把米,甚至会被全歼在平山地区。
而实际上的事实也的确如此,此次如果不是铁三角三个团配合第一穿插团,还有机械化作战部队共同作战的话。
即便是李云龙、丁伟和孔杰这样的指挥高手,铁血的将领,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就可以一次性打坐打下三座城池,控制整个平山地区。
而源于整个平山地区日军驻守城池的特别防守的原因,如果仅仅是打下一座城池的话。
八路军部队即便是能把这些县城打下来,也根本无法进行长时间的防守,一旦鬼子的援兵抵达,完全可以联合另外两座县城形成犄角之势。
对攻占的县城形成夹击,那么原本攻破城池防守的八路军部队就会被彻底包了饺子,围歼在县城之中。
所以对于整个平山地区,八路军要么不出手,要是出手的话,就得一次性将三座县城全部打下来。
这其实就是一场规模并不算小的战斗,毕竟在此之前甚至两年前,八路军甚至都没有主动向日军的县城发起过进攻。
平安格勒战役里边,打掉平安县城才算是八路军率先向日军县城发起正式进攻的第一战。
更何况眼下要一口气打下三座县城了。
“少佐阁下,我听说那晋西北铁三角还有八路军第一穿插团,这些时日一直表现的十分活跃,甚至有外线的侦察兵发现,有八路军的身影出现在咱们三座县城的周围,我怀疑八路军是不是在暗中筹划着什么阴谋?
他们该不是准备攻打平山地区吧?”
处在城门顶上,观望着城门外的风景的时候,感受着这异国他乡,心里似乎回想起故乡盛开的樱花,思念故乡的心思在心底油然而生,那鬼子副官在一旁询问道。
负责整个平山地区的日军少佐,也就是中心县城的鬼子军官,望了望遥远的天色,笑着说了一句:
不必担心,八路军就算是再猖狂,他们暂时也没有攻打我大日本帝国驻守的稳固县城的实力。
更别说我们平山有三座稳固的县城,这三座问故的县城更是形成了三角形的稳固防御体系,那八路军晋西北铁三角不也正是因为以稳固的三角形防御体系,这才能够猖狂到现在,甚至面对帝国一次又一次的大扫荡,也能全身而退吗?
如今咱们三个城也以三角形的防御体系,咱倒是要看一看,到底是我大日本帝国的三成体系更加的厉害,还是那八路军晋西北铁三角更加的有能耐?
这个小鬼子倒是自信满满,他负责整个平山地区的防守,他自以为将整个平山地区的防守打造的固若金汤。
这个鬼子防守平山的理念非常的简单,因为驻守三座县城的兵力有限,所以他这他将超过三个中队的野战精锐基本上都放置在三座县城的内部。
然后以宪兵队、伪军警备队还有一些皇协军部队为主,控制周边的各大乡镇和村庄,然后配合三座城池进行防守,相当于把三座城池拱卫在中央进行防护,所以三座城池的防守是相当坚固的。
当然啦,这鬼子也不傻,毕竟是毕业于帝国陆军大学,该有的军事素养还是有的。
这小鬼子在研究过当下的战局之后,也明确的指出。
咱们平山一带的防守,三座县城的防御几乎固若金汤,没有什么破绽留给八路军,要说唯一的弱点,大概就是咱们三座县城内部的城区的面积有限,再加上土地贫瘠,一直要靠周边一些乡镇村庄里的老百姓种地、缴纳粮食来养活。
另外,咱们的粮仓也妥当在三座城池中央的镇子的仓库里,随时向其他地区进行运输。
另外,咱们三座县城里的帝国部队的军粮同样也需要通过枢纽镇子进行运输。
一旦八路军打掉咱们中心的囤积粮食的仓库的话,势必会影响到咱们三座城池的防守部队的后勤供应问题,这一点不可不防。
鬼子副官对此深以为然,但他紧接着又笑着表示:
少佐阁下请放心,那第一穿插团包括八路军晋西北铁三角的部队,离咱们的距离还远着呢!
另外,咱们三座城池以铁三角稳固的防御体系,在周边修建了大量的前进据点,还有大量的封锁线、警戒线,八路军想要趁机突袭咱们处在中心的枢纽乡镇,还有囤积粮食的仓库,哪有那么容易八路的?
其中距离很远,我们能够随时增援过去,将进攻的八路军在中途截住。
八路想要打掉我们的粮仓,根本痴心妄想。
但鬼子少佐紧接着又表示,他听说那八路军部队似乎打造了一支特别的机械化作战部队,万一八路军以机械化作战部队,从中央突破偷袭同级的粮仓的话,又该如何?
鬼子副官则是不以为意的说道:少佐阁下,您千万不要上了土八路的当,这些该死的土八路大大的狡猾,他们哪有这个能耐打造什么机械化作战部队?
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再说了,如果真有这样的部队,我们也能够提前察觉。绝对不会给八路军任何趁虚而入的机会。
吆西!
最终两个老鬼子似乎达成了一致的意见,都认为八路军偷袭平山县城是不大可能的事情,原本的担忧也就不复存在了……
(https://www.biquya.cc/id184512/2780661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