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8机动与步兵团协同作战
最终会议的主旨围绕着平山一带日日军准治安区域展开。
说起来也是巧了,这平山正处在晋西北铁三角和第一穿插团的外线,如果这场战斗打响的话,李云龙和高冰等四位团长率领的铁三角三个团和第一穿团团肯定是要担重任的。
这里要说到平山的一些相关的信息,平山虽然说是一座山,但是所处的那一带区域除了平山连绵的一些大山之外,另外还有连接的一些较为宽阔的平原地带组成。共同组成了平山一带的地形地势。
另外平山一袋。
听着似乎是个小地名。但实际上所占的面积倒是不小。
在整个平山一带,共有日军的一些县城三座,另外乡镇和村庄足有十几处,其中日军主要防守的就是那三座县城。另外在一些村庄、乡镇驻扎的兵力极少,主要是由一些皇协军部队配合进行防守。而平山作为铁三角三个团以及第一穿插团外线日军较为显著的一处。种治安区。
因为一直处在晋西北铁三角以及第一穿插团的外围,如果说将晋西北铁三角和第一穿插团比作是随时可以向外蚕食精通的沙漠的话,那么小鬼子控制的平山一带区域基本上就成为了阻止八路军这块大沙漠向前继续扩张的最后的林地。
而只要能够将坪山这块区域彻底占领的话,第一穿插团还有晋西北铁三角统共四个团的根据地就会得到进一步的扩大。
而日军的准治安区的面积就会因此出现大幅度的缩水,这其实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当然,这肯定不是小鬼子想看到的现象,其实一直以来,八路军与日军的作战就在于一些村庄和郊区的你争我夺胜。
起初日军在正面战场上击溃了国军部队,击溃了晋绥军部队之后,于是占领了大量的占领区,其中小鬼子牢牢的掌控着那些占据在主要的交通要道上的县城和乡镇。
毕竟老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
在战争方面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
要想完美的控制占领区域,你首先就得控制整片的交通线,不管是公路线还是铁路线,甚至是每一条错综复杂的山路和小路,只要你能把这些道路彻底控制住,那么基本上也就可以控制住整片地区的治安稳定。
小鬼子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以主要交通线上枢纽线成作为核心,然后进一步控制县城周边的大小乡镇,最后控制郊区的一些村庄。
然而,八路军部队负责的一直就是在敌后作战,牵制日伪军的兵力,为正面战场上减缓一定的压力,配合正面战场的作战。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整个抗日战争可以说是由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组成。
两线作战,日军一方面要在正面战场上与国军厮杀,另一方面同样需要在占领区域内与八路军斗智斗勇。
而这些年,随着正面战场上国军的一溃再溃,一败再败,日军则是高歌猛进,几乎摧枯拉朽。
中华大好山河甚至都因此沦丧了大半。
而此时,随着八路军部队在各大敌后占领区出现,随着在敌后向日军的一些县城乡镇不断的发起袭扰,对日军广阔的占领区造成了治安的稳定性的冲击之后。
鬼子逐渐也把军事重心转移到针对占领区内的八路军部队的身上,特别是百团大战之后,100多个团将近四五十万的八路军部队突然在占领区内大数量的出现。
这就好比在小鬼子睡觉的床边突然出现了大量的杀手一样,鬼子这下子连睡觉都开始做噩梦了。
于是,日军终于意识到八路军部队对于他帝国部队存在的巨大威胁,小鬼子甚至逐渐将军事的重心由正面战场上转移到对敌后战场上的八路军部队的扫荡和作战上。
鬼子一面向正面战场作战的同时,一面会在敌后掀起一次又一次的像大扫荡。
另外,小鬼子基本上每一次要在正面战场上进行作战的时候,基本上都会提前一个月或者两个月对敌后的八路军部队进行一次大扫荡,用来打压处在占领区的八路军部队,怕的就是受到八路军部队的影响,因为这样的事情不止发生过一次。
从敌后战场上策应正面战场上的八路军部队,常常在日军正在战面战场上与国军作战的时候,在占领区对日军进行袭扰偷袭。
甚至是直接截断鬼子的运输通道。策应国军正面作战。
有好多次小鬼子在前线作战摧枯拉朽,甚至眼看着就要将正面的国军部队彻底的击溃,甚至是歼灭,最后就是因为八路军部队突如其来的截断了鬼子的运输通道,导致小鬼子后续跟进的粮草供应不上,被迫导致进攻暂停,这才给了前线作战的国军不少喘息的机会。
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讲,敌后战场上发挥重要作用的八路军部队在抗日之中提出的表现出来的贡献是绝对不可忽视的。
而在敌后战场上,日军与八路军的作战。主要的方式就是以争夺村庄地区为主,要么日军出动一定的人力物力,然后掀起对敌后的八路军部队的大扫荡。
八路军部队则是借助山区,借助根据地的防御系统进行反扫荡作战。鬼子的兵力过多的时候,就在外线层层阻击,然后不断的利用山区和小鬼子打游击战周旋,直到拖延到小鬼子被迫撤离,大扫荡彻底失败,鬼子的兵力特别多的时候,八路军就想办法选择突围。
鬼子围剿了一处山区,八路就跑到另一处山区,鬼子围剿另一处山区,八路军就可以跑到其他的地方,总之就是在整个山区和小鬼子赛脚丫子。
这鬼子一来二去的也是被戏耍的没脾气,于是一场又一场的大扫荡,大多都是以失败告终。
另外就是双方对于一些处在边缘线的村庄,还有乡镇的争夺。
对于日军而言,鬼子将占领区分为两种,一种其实就是稳固的治安区,另外就是准治安区。
其实准治安区对于八路军部队而言,还有另外一个名字,那就是游击区,在游击区内有一些游击部队。
这些并非正规军部队,而是由一些当地的武装部队组成的一些游击队,他们的人数很少。百十人,少的甚至只有十来个人,甚至几个人,然后在整个大山里边以游击战术不断的不断的对小鬼子进行袭扰。
至于第三种地区,那就是被鬼子划分为八路军根据地的敌人所在区域。
而小鬼子对于这三种地区的政治态度也是截然不同的。
对于治安区的话,小鬼子主要是进行强化治安运动以及怀柔政策,对于准治安区的话,则主要进行蚕食运动、清乡运动之类的。
对于八路军根据地的话,那就不用说了,直接进行军事上的进攻和摧毁,甚至执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
如果把双方的交锋比作是拉锯战的话,那么双方拉锯战的中心就是处在日军占领区与八路军根据地中心区域的八路军的游击区,也就是日军的种治安区,在这些种治安区内,虽然大体上是属于日军的地盘,那是八路军部队依旧会在其中活动,另外,这些种治安区的面积也非常的广阔,坐落着大大小小零散的,甚至成千上万的村庄,八路军部队在这些村庄里和小鬼子斗智斗勇,暗中发展抗日政权,暗中拉拢一些抗日组织。
甚至打造两面政权和小鬼子进行抗衡,而日军同样会在这些村庄里进行一些特别残酷的政策。
比如说是保甲连坐制。
也就是说,一个村子里基本上只要有一个人敢私通八路的话,那么全村的人都是要遭殃的,甚至在一片区域几百个、几十个村子里,只要有一个村子敢与八路军私通的话,甚至会导致周边几十个村子、上百个村子遭殃。
小鬼子用这种连坐的方式来迫使八路军与老百姓保持疏远的关系。
然而,不管小鬼子如何的残忍和狡猾。
对于土生土长的被老百姓视为人民子弟兵的八路军部队来说,大家总能想到应对的办法,所以双方的拉锯战虽然围绕着鬼子种治安区,也就是八路军游击区的村庄进行。
另外,在这些村庄里,大量的老百姓民众基础同样是两方进行拉锯战最终胜负的重要因素。
而八路军部队有民众的支持,有群众的支出支持,再加上充分的政治宣传,抗日宣传,所以老百姓们自然是心向着八路军部队的。
有了百姓们的帮忙,鬼子在这些准治安区进行的蚕食运动,还有治安的强化,效果其实都非常有限。
而八路军部队则是借助老百姓的帮忙,一步一步的渗透这些鬼子的准治安区域。
其中。处于晋西北铁三角以及第一穿插团外线的日军的准治安区。
也就属这个平山区域,是被八路军暗中进行反蚕食的部队渗透的最为严重,也是最成功的一片区域。
所以说,按照在总指挥部开会的会议上所表达的主题,如果太行根据地的八路军部队要尝试在局部向日军发起反攻,甚至打破原本战略战略相持的局面,率先向日军发动一些局部的进攻,那么这平山区域就是八路军眼下最好的。
而整个太行根据地的东侧。
八路军晋西北铁三角以及第一穿插团,基本上可以说是整个太行根据地八路军的门户。
小鬼子要对八路军太行根据地进行大扫荡的话。根本不可能避开晋西北铁三角和第一穿插团根据地。
同样的道理,如果八路军部队想要从局部对日军发起反攻的话。
这晋西北铁三角和第一穿插团也是率先担骑此任的队伍。
最终,总指挥部的命令就这样下达,让晋西北铁三角以及第一穿插团,其中包括高兵的第一穿插团,特别打造的太行直属的机械化作战部队,也就是八路军第一机动团,共同参与到此次进攻平山区域的作战之中。
在临时联合指挥部研究具体战局的时候,丁伟、李云龙、孔杰、高斌等四位团长就这眼前的军事地图,还有面前最新打造的军事模拟沙盘,详细的分析着眼下的战局。
率先提出看法的李云龙表示:
这平山一带作为小鬼子的准治安区,鬼子防守的兵力并不是特别多,但主要是控制主要交通线的三座县城,虽然驻守的鬼子不多,可城门工事易守难攻,咱们如果要强行发起进攻的话,就算是以咱们四个团的兵力可以成功的打掉这三座县城,咱们部队的伤亡恐怕也无法避免。
所以具体怎么打,咱们还得好好琢磨琢磨,想一个好办法来,最好能以最小的牺牲换取最大的胜利。
这也一直以来都是八路军作战的原则,一方面要保存有生力量,避免部队出现不必要的伤亡,另一方面同样需要完成作战任务,取得最终的胜利。
高斌则是笑着提出:几位老团长,你们可别忘了,眼下咱们手头拥有的可不止是三支常规的步兵作战团,同时还包括咱们太行属直属的第一穿插团,咱们的第一机动团此次也同时配合作战。
再加上平山一带除了山区之外,还有不少的平原地形,如果咱们能够将这些平原地形全部利用起来,将咱们的机动作战团和咱们三个团的步兵团协同。进行配合作战的话,未必就不能一口气打下这三座县城,彻底占领平山一带区域,将咱们的根据地进一步扩大出去。
丁伟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孔杰已经提出了自己的主意,啥主意呢?
孔杰表示:处在坪山区域的日军的三座县城,城墙很高,而且城墙特别的牢固,就算是咱们手头有一些九二式步兵炮,甚至从鬼子的连队手上缴获了一些四一式的山炮,也未必就能够直接轰开城门。
所以从正面发起进攻的话,就像老李说的,部队的伤亡难以避免,而且咱们未必就能打得下这几座县城,就算咱们的兵力比小鬼子的更多,但是根据咱们这段时间情报侦查,这整个坪山区域日军的防守其实已经出现了一个最大的漏洞。
什么漏洞呢?
随着孔杰开口,李云龙、丁伟两位团长几乎是异口同声的说道:那就是小鬼子的粮仓。
是的,的确是小鬼子的粮仓。
这平山一带地域宽广,再加上良田不少,所以这小鬼子在这里建立了三座县城,这三座县城基本上也是呈现一个大的三角形的防御体系。
另外,在这三座县城中央有一座较为中心的镇子,这个镇子被鬼子作为临时的粮仓投放地点,包括这三座县城日军常用的后勤的军用物资,还有粮食,基本上都处在这个镇子里。
这个镇子也作为日军各大交通线的枢纽之一,平时但凡有风吹草动的话,三座县城里的小鬼子都会第一时间向镇子进行增援。
所以八路军部队虽然早就想打下这座镇子,却一直没有找到好的机会。眼下,经过孔杰分析,丁伟和李云龙对此也达成了一致的意见,四位团长一下子就找到了整个平山日军防守的破绽所在。
也就是处在三座县城中央区域的这个镇子,只要能够打掉这个镇子,鬼子大量囤积的物资就会被八路军战士们缴获一空,接下来只需要围着另外几座县城围而不攻,那县城里的日伪军迟早也会因为后勤供应不足,粮草断绝,被迫放弃防守,这几乎是可以预料的。
另外,另外几座县城本身内部的居民。每日需要消耗大量的粮食,而如果三座县城被军事封锁,鬼子又无法从县城周边的乡镇里把粮食调用过来的话,鬼子的部队迟早也会吃不上饭。
最终计划自然就这样定了下来,具体怎么打还是老规矩,与以前不同的是,眼下有了高兵打造的机械化作战部队,那么这支拥有绝对机动性的作机动作战团就有了特别的用途。
按照四位团长达成的一致的意见,由。
李云龙率领的独立团,丁伟率领的新一团,还有孔杰率领的新二团三个团,配合高兵率领的第一穿插团的部分作战部队,同时向平山一带鬼子的县城同时发起进攻。
将三座县城的鬼子基本上都给彻底的给纠缠住。
同时对三座县城进行暂时的军事封锁,让小鬼子来不及对中心所在的屯放粮食的镇子进行增援和防守。
同时让高兵率领机械化作战部队以更快的机动性,直接以中央突破法突破鬼子三座县城摆出的三角形防御体系,直插中央区域日均囤积粮食所在的镇子。
直接端了鬼子的后勤粮仓,断掉日军三座县城里的粮食供应。
这样的计划并没有什么特别高明之处,但是他需要的是一支机械化作战部队的配合。
如果不是高兵打造的这支机械化作战部队的话,这四个团想要成功的打下三座县城,占领整个平山地区,甚至将整个平山地区原本的游击区域逐渐扩展为稳固的根据地,几乎是很难办到的。
另外,这次的战斗也可以说是高冰打造的机械化作战部队,也就是第一机动团第一次成立之后率先打响的一次配合作战,同时联合晋西北铁三角三个团协同作战,这场战斗如果打好的话,完全能够为机动团配合常规步兵的迂回突袭作战,积累相当珍贵且丰富的作战经验。
为机动团的崛起和壮大奠定更多的基础。
于是在接下来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四位团长就在指挥部内,包括各团的一些军事参谋们,就这指挥部的军事作战地图,还有军事模拟沙盘。
研究起具体战略的部署,还有最终的打法……
(https://www.biquya.cc/id184512/2780661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