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女频频道 > 刚当上连长,被服厂撞见李云龙 > 410 进展

  410进展
  然而,事实的情况真的如此吗?
  日军明显是大错特错了,就在上午十点左右,先是处在平山区日军主要防守的南城突然遭到咦,李云龙率领的独立团为首的八路军部队的进攻。
  这突如其来的进攻,把小鬼子吓了一跳,处在晋西北铁三角的外围,对于晋西北铁三角的厉害,这些小鬼子是一清二楚。
  这一伙八路军部队比其他地区的八路军部队要厉害得多,特别是以那个晋西北铁三角独立团团长李云龙为主,还有第一穿插团团长高兵为主的两个八路军将领。
  日军许多的军官都在这两个家伙手上吃过大亏。
  南城突然被进攻之后,北城和西城的日军没敢耽搁,连忙第一时间向南城方向发动增援。
  这是三角形防御体系最大的优势之一一旦三角形的某个顶点遭受到进攻之后,另外两个点的防守兵力可以迅速的向该点增援。
  这也是三角形防御体系最难被攻破的原因之一。
  然而这一次,李云龙、高兵等四位团长那可是早就筹备好了万全的策略。
  就在鬼子的增援兵力从北城和西城火速向南城增援的时候,鬼子的兵力刚刚离开北城和西城,紧接着又遭到了丁伟率领的新一团向北城的进攻,孔杰率领的新二团向西城的进攻,再加上李云龙率领的独立团向南城的进攻,日军中央区域的西、南、北三座城池全部遭受八路军部队的进攻。
  这是对付三角形防御体系的基础打法,那就是同时向三座城池发起进攻,甚至不分主次。
  这样一来,小鬼子就没办法再利用所谓的三角形防御体系的优势,向其中某点进行增援了吧!
  就这一下子,整个平山区域彻底乱成了一锅粥,各个方向都在发生着战斗。
  在北城方向,丁伟率领新一团的战士们猛扎猛打,日军驻扎在北城的兵力相对来说要少一些,面对新一团战士们强悍的一波又一波的进攻,守城的鬼子军官没敢耽搁,连忙向上级指挥部传达了球员通讯,希望援兵可以火速抵达,解除北城的危机。
  但是此时南城和西城基本上也是自顾不暇,哪还有闲工夫去搭理北城?
  三座城池全部遭到八路军主力作战部队的进攻,日伪军部队坚守在城池内部,当起了缩头乌龟,借助着强悍的城门防御工事才勉强可以抵御。
  就在三座城池的战斗彻底打响之后。
  高兵这边,按照原计划,就在三位老团长拖住了三座城池的日伪军守兵之后,直接率领自己的机动作战团,统共一百百多辆战车。
  包括相当数量的装甲车、军用的汽车、货车、摩托车之类,带上将近2000精锐,直接以中央突破法火速向中心的镇子突进,那是日军三座城池中心同级粮草的后勤大本营,正是三座城池的破绽所在。
  只要机动作战团可以顺利的打掉小鬼子中心投放粮食的政策的话,那么这场战斗基本上就赢了一半儿了。
  同一时间,就在平山地区的三座城池颓然突然被被八路军进攻之后,日军上级指挥部门处太原城鬼子司令部内,鬼子司令官萧统义男很快便得知消息。
  当筱冢义男将目光汇聚在地图上,平山地区所在的地域是这个老鬼子的脸色顿时难看起来,他立马意识到,这肯定是呢!
  晋西北铁三角还有第一穿插团干的好事,除了这几个团没有别人,原本平山地区就处在晋西北铁三角和第一穿插团的外围。
  老鬼子司令官筱冢义男其实早在很久之前就开始担忧平山地区会不会遭到八路军部队进攻的问题,但是考虑到日军占领的地盘越来越大,各地的防守基本基本上都处于兵力空虚的状态,再加上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日军从华北战场上也抽调了相当一部分的精锐。
  也没有来得及对平山地区加强警戒和稳固。
  然后,八路军突如其来的进攻就开始了。
  小鬼子决计没有想到,原本一直进行防守,后来也不过是处于战略相持的阶段,日军防守着主要的占领区,八路军老老实实的待在山区,谁知道眼下这些猖狂的土帕路竟然敢率先发起进攻,妄图打破这一僵持的局面。
  如此情形,日军自然不能坐视不理。
  否则,岂不是向天下人证明,他大日本帝国已经日落西山,甚至已经要被迫受到八路军部队的进攻了吗?
  这是绝对不可以忍受的。
  于是,筱冢义男二话不说,连忙下达调令。
  让平山地区周边的八路军部队火速向平山地区增援,这个老鬼子倒是也打着如意算盘,他认为八路军如果牢牢的守在山区和根据地的话,他大日本帝国由于这些年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兵力的削弱,后勤供应的不足,或许真拿他八路军没有办法。
  可如果这些该死的八路军不知好歹,主动离开根据地,甚至向他大日本帝国的占领区发起进攻,那么或许可以趁此机会,借助平山地区的三座城池的防守,将八路军晋西北铁三角和第一穿插团四个团的兵力全部吸引出来之后,直接将整个平山地区团团围空,或许可以趁机直接将靖西北铁三角和第一穿插团歼灭。
  彻底的解决太行根据地东部对于日军来说最头疼的心腹大患,将李云龙还有高兵这两个可恶的八路军将领,彻底的消灭,这是筱冢义男做梦都想干的事情。
  于是在想到了这一层次之后,原本平山地区突然遭到八路军进攻,令人担忧的处境,似乎一下子反倒成为了可以覆灭八路军晋西北铁三角和第一穿插团的绝佳契机。
  这个老鬼子的嘴角浮起了笑容。
  紧接着,筱冢义男直接下令召集了司令部的各级参谋赶到会议室开会。
  开什么会呢?
  研究此次如何围绕着平山地区覆灭八路军晋西北铁三角和第一穿插团四个团的作战计划。
  鬼子参谋长北川带着一众日军参谋们赶到会议室,当筱冢义男提出自己的作战思路之后,参谋长北川当即附和道:
  将军说的实在有理,这些八路竟不知死活,主动向平山地区发起进攻。
  我军占领的平山地区虽然是准治安区,但是在周边驻扎的野战军兵力不在少数。
  另外,这片地区的地形地势较为平坦,非常适合我军利用交通线火速的将增援的部队转移过去。
  只要接下来的作战可以借助西南北三座城池将。
  晋西北铁三角和第一穿插团的主力作战部队彻底牵制在平山地区一带的话,我军可以趁机将兵力合围过去,借机一举消灭晋西北铁三角和第一穿插团,绝对是势在必得的。
  其他鬼子军官们纷纷表示附和。
  于是,这场以平山地区为诱饵,覆灭晋西北铁三角和第一穿插团的战斗就这么初步定了下来。
  小鬼子的如意算盘打的呱呱叫,可惜的是,鬼子大概没有认清一个现实。
  什么现实呢?
  现在早已经不是抗战初期那会儿了,八路军也并非是他们想象的叫花子部队,三枪土八路,打上两枪,兜里就没剩下几颗子弹的叫花子部队。
  那是不可能的。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八路军无论是在装备水平还是在后勤水平上都有了大幅度的上升。
  另外,与日军的不断作战中,八路军部队的战斗力也在逐渐的上升。
  老话说得好,最好,最大的对手就是最好。
  与日军作战的过程中,八路军战士们逐渐学习了许多,他们透彻的研究了日军的战术,包括鬼子擅长使用炮兵的进攻,炮兵轰完步兵冲,另外利用掷弹筒展开的班排小口径火炮压制性的进攻,包括日军从小分队一直到旅团各级配备的装备。
  这里其实就要说到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这小鬼子当初为了发动侵华战争,绝非是突然而为,而是蓄谋已久,鬼子早就筹备了不知道多少年了。
  他们甚至细致的通过在中国境内搜集相关的情报,了解八路军当时的国民政府的作战部队,然后日军根据当时中国的一些军队做出了特别的军队上的改革,还有武器的装备。
  就拿一个班来说,小鬼子一个班大约是在12人到13人左右,而国军方面的一个班也差不多是12人的规模。
  但是不同的是,鬼子的一个班一般配备一到两挺的轻机枪,外加上清一色的三八式步枪,还有两门50毫米口径的小迫击炮,也就是掷弹筒。
  如此一来,如果是一个班级单位作战的话,国军方面的队伍,从装备水平上已经被鬼子的作战班远远的给甩在了屁股后面。
  当时国军部队即便是精锐的一些作战部队,一个班连一挺机枪恐怕都配备不上。
  至于可以支援到班排级的掷弹筒,根本没有小鬼子当时的国军部队,只有到了连级甚至是排级才会拥有一定小口径的迫击炮,比如60毫米之类的迫击炮。
  到了营级甚至团级才会有一些82毫米口径的迫击炮。
  在班排级作战单位,国军国军的炮火强度是远远比不上日军的。
  而且,鬼子还针对国军的战术,特别制定了一些简单粗暴却直接有效的战术,比如利用炮火优势炮轰完,然后再掩护步兵的进攻战术,也就是常说的炮兵轰完步兵冲。
  虽然很简陋,但效果却是极佳。
  中日战争爆发之后,鬼子用实战证明,他们研究多年、准备齐全的战术,的确打了国军部队一个落花流水。
  可惜的是,再到后来,日军遇到了八路军部队,他们发现八路军部队和他们研究透了的国军的作战方式完全不同。
  如果说国军方面的作战更像是一窝蜂,没有太多的战术可言,撤退的时候更是狼狈溃败的话,那么八路军所发明的游击战术,那就可以说是日军的克星。
  鬼子这么多年与中国军队的作战,其中除了部队整体的军事素养之外,主要靠的就是装备更加的精良,拥有更多的炮火优势,拥有更多的飞机大炮,所以在正面战场上基本上可以说是摧枯拉朽,势不可当。
  然而面对整个偏远的山区、郊区,面对神出鬼没,以游击战术不断的和小鬼子部队作战,日军没辙了。
  就算你鬼子的炮火再厉害,人家八路军压根儿就不在你面前出现,你就是想打都找不到目标,总不能面对山林里的三两个土八路,就直接动用大数量的迫击炮进行轰击吧?
  而且八路军战士对日军的进攻大多是伏击和袭扰,也就是说打黑枪或者说冷枪冷炮作战。
  远远的开上两炮,偷袭上几枪,然后扭头就跑。
  你鬼子就算是再厉害,也很难在苍茫的大山之中找到藏在其中的零散的八路军部队。
  而随着这些年八路军部队在战斗力方面的增强,在装备方面的进步,现在的八路军部队比起几年前还是农民转变过来的八路军部队已经有了天壤地别的差距。
  另外,为了更好的应对中日战争,八路军还特别打造了由主力军到地方军,再到民兵和自卫队三位一体的军事建制。
  也就是说。
  由普通的老百姓率先在一些村庄里成立一些自卫队或者是民兵部队,用来保护村庄,驱赶土匪,对付一些土八路,对村子起到一个警戒的作用。
  当面对日军进行大扫荡的时候,民兵部队可以率先传递消息,另外在沿途进行一定的阻击,拖延时间,或者是掩护村庄里的老百姓们提前进行转移和撤离,这就是民兵部队的主要作用。
  另外,民兵部队并没有脱离生产,平时农忙的时候下地务农,农闲的时候才会进行一些军事训练,保卫村庄,紧接着如果是在民兵里边表现优异的,则可以进入地方军部队。
  比如说区小队、区中队,还有这些部队属于地方军部队,由地方县委负责统一指挥,他们的兵力不是很多,装备也不是特别的精良,但是相对于民兵部队来说,已经有了一定的组织和战斗力。
  他们主要对付的是一些战斗力比较弱小的日军的杂牌军部队,或者是一些伪军部队和汉奸部队。
  最后则是八路军的野战军主力部队,也就是像李云龙、丁伟、孔杰、高兵这些团长们率领的主力作战团。
  这些野战军是完全脱离了生产,真正意义上的军人部队,他们长期驻扎在一些重要的军事区域,负责打仗、训练包,巩固根据地,向日寇发起进攻等等。
  有了这样三位一体的递进的军事建设之后,八路军部队再出现了兵力上的损失,随时可以从地方军抽调一些。
  战士进行主力作战部队的补充,而这些地方军同志们因为也同样拥有一定的军事素养。
  一旦进入主力军部队之后,只需要短时间内的培养和适应,他们就可以迅速的融入整支作战部队,成为主力作战部队的新生力量。
  确保主力作战部队的战斗不会出现断层,有源源不断不断的兵源的补充,这就是八路军的厉害之处。
  不像是国军部队,到了兵力损失和稀缺的时候,则甚至是直接在地方抓壮丁,抓到谁算谁,只要是男子,只要身体还算健康的,抓进来就直接塞进部队,这样的新兵们又能有多少战斗力呢?
  而日军方面起初补充的新兵的来源主要是由一些国内征收过来的自愿参军的士兵。
  小鬼子在本土宣传参军的一些优势,鼓励年轻人参军,他们大多是小学或者中学毕业,进入部队之后会进行为期将近一年的严格化的军事训练,经过这些军事训练之后,则是正式投入战场,其实相比于八路军部队来说,算不得高明。
  八路军战士们作为土生土长的人民子弟兵,拥有大量的民兵部队和地方军部队,在老百姓的支持下,这些地方军和民兵部队的数量加起来甚至比八路军的野战军主力还要多,也多得多。
  所以野战军部队根本就不愁兵源的来源问题,这就为八路军部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所以小鬼子此次自以为可以借助平山区域一举覆灭第一穿插团和晋西北铁三角四个团的作战。
  未免想象的太过美好,面对日军从四面八方的合围这样的情形,你以为人家八路军方面的将领都是吃干饭的,连这一层都想不到的话,还有脸待在指挥员的岗位上?
  关于日军从四面八方合围平山区域的形式,早在此次战斗打响之前,在前敌总指挥部上分析此次战局可能出现的多种演变情况的时候,八路军的参谋们就已经提出了眼下的情形。
  这是大家推演出来的情形之一,也就是日军可能借助平山地区的三座城池,拖住晋西北铁三角和第一穿插团四个团。
  然后抽调四方援兵彻底覆灭四个团的局势。
  针对这一局面,老总早就做好了战斗的部署,用老总的话说,小鬼子想要趁机消灭咱们晋西北铁三角和第一穿插团四个团,咱还想着同样借助此次诱敌深入。
  以李云龙、丁伟、孔杰,高兵等四个团作为中线力量来,他一招中间开花战术,彻底借着平山地区的反攻,打响咱们八路军局部反攻的第一仗呢!
  啥意思呢?
  意思非常简单。
  八路军这边同样筹谋着利用平山地区作为最终的战场和诱饵,将日军从四面八方过来的援军再一次从外部合围起来。
  就是八路军部队军事力量越发强盛带来的自信。
  整个第一军的小鬼子的整体实力其实已经远远的比不上前些年了,你小鬼子面对咱们八路军部队的进攻,真以为随随便便还能像以前一样形成大合围,将咱们四个团的兵力一起吃掉?
  想都别想……

(https://www.biquya.cc/id184512/2780661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