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攻城
当然,这面临的依旧是双方的一场博弈,尽管日军想要借助平山地区一举覆灭第一穿插团和晋西北铁三角四个团是痴心妄想。
但同样的道理,八路军这边想要反过来借助李云龙、孔杰、丁伟、高兵率领的四个团,以中间开化战术一举重创日军在平山地区的守军主力的话,同样也没有那么容易。
就算时至今日,鬼子因为太平洋战争爆发,因为需要两线作战,兵力不断的削弱,后勤的供应也逐渐的衰弱,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小,鬼子的部队整体来说,军事素养还有装备的精良,还是要比八路军部队要强上一些。
当然。
八路军的一些特别的主力作战团的战斗力,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胜得过小鬼子的。
另外,战士们面临的这些日军,也并非是鬼子抗战初期的那些特别的精锐。
日军到目前为止,精锐主要集中在序号从一到20等。20个常驻的甲等师团,这就是日军作战部队非常独特的画风,鬼子别出心裁的将部队划分成小分队、小队、中队、大队、联队、旅团、师团。
再往上则是方面军。
日军在侵华战争爆发之后,一共组建了常驻的师团足有将近100个,其中序号一到20是属于甲种师团。
甲种师团的兵力、装备、战斗力都是日军陆军里边最强悍的,最顶尖的。
再过来则是从第二师到第四师则是一种师团,这一种师团其实更多的则是用于一些占领地区的防守。
比如日军驻山西第一军下辖的三十六四十七等师团,基本上都属于乙种师团。
乙种师团的战斗力比不上甲种师团的小鬼子,但同样算得上是二流战斗力里边的顶尖作战部队。
当然,随着第一军战斗力的衰弱,还有后勤供应的不足。
以及后续补充的兵力良莠不齐,鬼子甚至额外的降低征兵的年龄段,将一些只有十五六岁、十七八岁的小鬼子都给征收到了队伍之中,这导致第一军的作战部队已经从整体上出现了战斗力的大幅度的下滑。
所以此次围绕着平山地区的战斗爆发之后,与晋西北铁三角和第一穿插团四个团展开作战的日军,应该也就是一些二流作战部队里边。排在中游的一些作战部队。
这些作战部队,打一打国军的队伍,打一打晋绥军的队伍,或许还可以。
对付八路军的常规作战部队,或许也勉强能够做到,但如果是面对像李云龙、高斌、丁伟率领的这些老牌的作战团,另外在晋西北还和小鬼子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部队的战斗力早就已经形成。
在生与火的考验之中,无论是独立团、新一团还是新二团,精锐老兵所占的比例是相当夸张的。
包括后起之秀的第一穿插团,因为跟在高兵的麾下,一直四处作战,再加上第一穿插团的作战区别于不一般的常规的步兵。
他们进行规模性的穿插迂回作战,往往四面八方都是日军,所以对于战士们的考验更加的夸张。
第一穿插团的兵力足有上万,其中精锐至少也有一半。
而此次配合晋西北铁三角作战的,则是第一穿插团的三支老牌营,兵力共计将近5000人。
这可是说是整个第一穿插团的精锐尽出,这样一支组成的浩浩荡荡的八路军野战精锐,哪里是小鬼子的二流战斗力的部队能够比得上的呢?
即便如此,双方此次围绕着平山地区的战斗,依旧是一场孤注一掷的博弈,对于日军来说,如果处在平山地区的三座城池可以顺利的牵制八路军的作战部队,坚持到增援兵力的抵达的话,那么完全可以里应外合,由日军反过来进行中间开花战术,将晋西北铁三角和第一穿插团四个团一举覆灭在平山地区。
同样的道理,反过来说,如果李云龙、丁伟、孔杰还有高兵率领的四个团可以率先攻破日军平山地区三座占据了主要的地形地势,占据了易守难攻的城池的三座城池,反城市反过来进行防守的话,完全可以把角色逆转过来。
等到日军的增援部队抵达之后。
八路军战士们则是可以借助这些城池反过来进行开花战术,牵制日军的作战被兵力拖延到八路军主力作战部队从外围的合围,或许可以将日军增援过来的主力作战部队一举消灭在平山地区。
所以这场博弈就看到底谁能最终打掉这处在平山地区的三座城池,谁能占据这易守难攻的防御工事,然后借助公式具显固守进行作战。
而考虑到这一层,李云龙、高斌、丁伟以及孔杰等四位团长。同样的,也知道时间的紧迫,留给大家的时间不短,但是也不会太长。
平山地区处在日军准治安区的外围,处在晋西北铁三角和第一穿插团的外线,鬼子从四面八方增援过来的作战部队,如果不算上那些机械化作战部队的话,常规的野战主力想要抵达至少也需要将近五个小时,这五个小时的时间就是留给晋西北铁三角和第一穿插团四个团进攻城池的最后的时间。
而同样的道理,如果在五个小时之内不能一举按照计划攻破这平山地区的三座城池的话,那么接下来可能就被动了。
鬼子完全可以借助城池易守难攻的防御工事,或许真的可以完成中间开花的战术,借助平山地区的作战重创晋西北铁三角和第一穿插团战争就是如此的难以捉摸,谁有说得好最终的战局呢?
尽管在战前的计划之中。
李云龙,高兵等四位团长做了相当完善的部署和准备。
但是老话说得好,计划赶不上变化,一旦战斗开始,处处都是变局,最终的计划很有可能会因此发生改变。
所以,对于李云龙、高斌等军事指挥官们所说所来说,在战场上更重要的是灵机应变的能力,还有把握战局的洞察力。
正如在抗大风校的时候,作为教官的李云龙对学生们所说,在前线作战,永远不需要那些自以为知道怎么打仗,可实际指挥起来却死硬江版的将领,缺的是那些会动脑筋,有一肚子的主意,总能逢凶化吉打胜仗的将领。
另外,在实际作战的过程中,由于八路军通信设备的简陋。
他不可能像小鬼子一样,随时随地的就可以进行部队之间的沟通和信息的传递,其实就连小鬼子也同样做不到这一点。
在日军方面,主要通用的就是使用的一些电台,还有电话,而电话线主要是一些稳固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联系,比如说一些据点和据点,一些炮楼和炮楼,一些县城乡镇之间提前牵好了电话线,这种情况下才可以直接通过电话进行交流,但实际上这种方式也有很多的弊端,一旦中途被八路军战士们剪断了电话线,那么小鬼子想要通过电话传达消息也就做不到了。
另外,对于八路军战士们来说,同样也拥有电话通讯的能力,只是往往显得。局部,比如在独立团、新一团、新二团,彼此之间同样也签了电话,电话线一口气牵了十几公里的长度,这才保证了两个指挥部之间可以通过电话进行传讯通讯。
另外就是通过电台,鬼子通讯的电台主要是短波电台,还有长波电台,短波电台则是一些小型的电台,一些轻的小型电台,可能鬼子的通讯兵就直接可以背在身上,只有一二十斤的重量。
而一些长播电台,那重量就非常重了,可能足有几百斤重。
当然,两两电台的能力大小也不相同,短波天台的话通讯的距离是非常有限的,往往只可以传达1.5公里到三公里之间的通讯。
而长波电台那种重型电台传播的通讯信号则远得多,甚至可以传到几十公里、几百公里之外的地方。
而在西方国家,像美军的话,由于信息科技更加的发达,他们甚至可以通过步话机进行三公里之内的传送,所谓的不花机其实就有点儿类似于后世的大疙瘩,像是一个笨重的大哥大手机。
比如在楚云飞的358团,楚云飞楚大团长由于作为严长官的嫡系,蒋委员长的爱将,所以他所率领的部队就配备了一定美式的步话机。
作为作战部队彼此之间的联系。
但是对于八路军部队来说,想要达到这样的条件未免不大可能。
所以在实际进攻作战开始之后,就像李云龙所说的,各团长必须要审时度势,按照战场瞬息万变的形式临时进行指挥和应变。
于是在战斗开始之后,四位团长自有默契,李云龙率领独立团向南城发起的进攻异常的猛烈,丁伟率领新一团进攻北城,孔杰率领新二团进攻西城,三位团长率领作战,一方面如果可以直接攻破城门防御工事的话。
那是再好不过的。但是为了避免部队不必要的伤亡,直接攻破城池并不是大家提前商量好的选择。
按照几位团长的原计划,是由李云龙、丁伟、孔杰三位团长率领三个团的主力作战部队,向日军的西城、南城和北城发起进攻,将日军的注意力基本上全部吸引过来,之后,由高斌率领第一穿插团的机械化作战部队,100多辆改造的军用作战这战车,携带着将近1500人的精锐,以中央突破法直接从西城和南城的中线向前火速推进,直插日军三座城池整个平山地区的粮食同放仓库中心的镇子过去。
只要可以一举打下中央的城镇,那么接下来完全可以利用围而不攻的战术,断绝三座城池里日伪军的粮草,迫使城池内的日伪军不战自退。
这就是几位团长商量好的计划。
而实际战斗开始之后,由于战场瞬息万变,当李云龙、丁伟、孔杰三位团长向西城、南城和北城发起进攻之后,日军方面自顾不暇,一方面坚守城池,一方面呼叫增援。
而得知了上级指挥部的计划,准备利用中间开花战术,一举覆灭平山地区的八路军部队。
日军指挥部甚至要求三座城池指挥部的日军坚守城池,务必拖住五个小时以上时间,坚持到增援兵力的抵达。
得知消息之后,负责驻守城池的鬼子军官们一个个也是红着眼睛咬着牙,拼了老命,借助易守难攻的防御工事展开反击,将八路军掀起的一波又一波的进攻击退。
双方的激战一直从上午十点左右持续到下午一点左右,进行了将近两三个小时。
可最终的战斗,八路军这边也出现了不小的伤亡,却依旧没能拿下几座城池。
而眼看着再有两个小时,日军的主力作战部队可能就要合围过来了,坚守在城门上的鬼子和伪军们似乎看到了希望,防守的越发疯狂。
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整座城池的鬼子伪军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消息突然从中心妥当粮草的镇子传来。
中心镇子遭到了八路军机械化作战部队的突袭。
大量的八路军战车,包括一些装甲车和改造的军用汽车,直接突破了中心城镇的防守,一举占领了日军方面大量囤集粮食的仓库。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让三座城池的日伪军守军们吓了一跳。
对于这三座城池里的鬼子和伪军来说。
中心城池同放的粮草实在是太重要了,他们这三座城池土地贫瘠,平时囤放的量式本来就不算多,再加上八路军这次的进攻来得突然,就在不久前,日军方面才将大量的一批粮食囤集在中心城镇,准备通过交通线运输走,而这情况自然也被八路军相关的情报人员搞到了手。
所以李云龙、高兵、丁伟等几位团长这才在这个节骨眼上制定了突袭的计划。
而且按照日军方面的情况,鬼子三座城池里的粮食也吃的差不多了,正准备在今天下午从中央城池向三座城池按照往常一样运输一批粮食过去。
结果还没有来得及进行,就被八路军部队军部队进攻封锁。
原本的交通线也被直接切断,这下子,三座城池里的鬼子和伪军们原本所剩无几的军粮可能只能持续个一天左右的时间。
这样下去可不是个办法。
而这正是高兵率领机械化作战部队,以中央突破法率先打掉鬼子投放粮草的镇子的军事目的之一。
趁着铁三角三个团进攻日军的西城、南城和北城期间,高兵率领机械化作战部队的同志们猛冲猛打。
处在中央区域鬼子的镇子原本的防守兵力就不算多,外加上没有稳固的城墙,自然轻而易举的就被高兵一行直接攻破。
原本作为交通枢纽的这处镇子。
日军方面完全可以通过通往这里的铁路线迅速的运输一批作战部队过来,起到增援的作用。
但是八路军方面也早有筹备,就在李云龙、丁伟、孔杰率领各作战团主力向三座城旗发起进攻的同一时间。
早就已经通知到位的整个晋西北铁三角和第一穿插团根据地的大量的地方军部队和民兵部队,围绕着平山地区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破袭作战。
对于破袭作战,战士们再熟悉不过,这几乎是处在敌后的地方军和民兵同志们最喜欢干的事情,既可以避免与日军的精锐进行交锋,又可以捞到大量的油水。
不管是鬼子的铁路线、上面的铁轨,甚至是枕木,一颗螺丝钉,战士们只要扛回去,那都是宝贝。
木枕可以批了当柴火烧,这铁丝、螺丝钉呀,还有铁轨则可以直接送到军工厂,作为生产军工的原材料。
另外,小鬼子架设的电线、电话线之类的更是战士们最喜欢的东西,直接剪下来缠成一卷儿一卷儿的带回去,这可都是绝佳的金属材料。
有了地方军和民兵同志们的配合,中途的铁路线原本通往平山地区的一条条铁轨早就不翼而飞。
…………
小鬼子方面倒是也想通过火车运输一批作战兵力提前抵达平北地区,结果这下子好了,铁路线直接被八路军给扒了,短时间之内根本不能用铁路进行兵力的运输。
鬼子也只能巴巴的靠着脚丫子跑到平北地区去,这一来一回,最起码的也需要个两三天的时间。
而两三天的时间,那三座城池里的日伪军基本上已经断了炊,怎么煎熬下去可就困难了。
而随着双方战斗的持续,面对鬼子占据了易守难攻的城池强攻南下的情况下,李云龙、高斌、孔杰等三位团长自有大将风度,倒是也不着急。
另外几位团长甚至直接下达命令,在鬼子城池日军的炮火射程之外,烧起了火,架起了锅,煮起了香喷喷的美食,香味直接顺着风朝着三座城池飘去。
可怜的小鬼子们由于物资的短缺,闻着那香飘四溢的味道,馋的肚子里咕咕直叫,却根本没有军粮来补充体能。
就这样,时间来到晚上。
八路军战士们照例发起对城门的进攻,而日军方面自然对此十分警惕,他们知道八路军非常擅长野战,一旦天色落幕之后,更应该加强警惕。
而实际上,李云龙等三位团长可没有这么傻,战士们打了一天了,到了晚上自然应该好好的休息,但是咱休息可以,小鬼子想休息,那就是痴心妄想了。
于是按照原计划,三位团长安排了一些佯攻作战的部队,大家轮班在夜里进行进攻,每隔一小时差不多就向日军的县城发起一次进攻。
鬼子弄不清楚真假,根本不敢睡觉,面对八路军每一次发起的突如其来的炮火进攻,都第一时间惊醒,连忙跑到城门防御工事上进行防守。
就这样,一晚上十几个小时过去,终于挨到第二日天亮,处在城下的八路军战士们美滋滋的睡了好觉,补充好体能,重新变得精神抖擞,继续向城池发起进攻。
而防守城池的日伪军那可就惨了,一个个由于晚上提心吊胆,压根儿就没睡好,顶着个熊猫眼,颇有些无精打采的拿着手中的枪支继续进行防守。
再加上昨晚由于粮食的短缺,只是喝了些稀粥,根本就填不饱肚子,打仗又是相当消耗体能的活动。
这好多伪军们甚至饿的两条腿都软的快站不起来了,战斗力自然下滑了不少……
(https://www.biquya.cc/id184512/2780660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