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千金裘之不一样的番外 > 第059章 局势

谢昭毫不吝惜地送了卫蘅一个赞赏的眼神:“你是如何想到这点的?”

卫蘅沉吟道:“只是想到《汉书》中七国之乱吴王刘濞事,刘濞谋反时曾云‘吴国虽贫,寡人节衣食用,积金钱,修兵革,聚粮食,夜以继日,三十余年矣。凡皆为此,愿诸王勉之。能斩捕大将者,赐金五千斤,封万户;列将,三千斤,封五千户;裨将,二千斤,封二千户;二千石,千斤,封千户:皆为列侯。’这样的撒漫使钱,不过是认为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罢了。可惜他最后却兵败身死,为天下笑,不可计数的金钱为他掘了好大一座坟墓。只是如今圣上并无削藩之意,宁王为何会如此呢?”

谢昭摇头道:“朝堂内外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大夏建国至今,各地藩王不仅享有封地的租税收入,更把持封地内的军权政权,权势日盛,朝廷渐渐不能辖治,以至于养痈成患。今上临朝时,一些藩王甚至敢暗中与朝廷抗衡,不听调度。圣上早有削藩之意,无奈边境异族侵扰不断,只能先保疆域平安,再图消除内患。如今四境安定,只待休养生息一段时日,朝廷积蓄起足够的物力财力,削藩之议势在必行。”

他顿了顿,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喉咙,继续道:“宁王本是先帝的嫡子,可惜先后早卒,承继大统的是如今的庆和帝。他以嫡子的身份而无缘帝位,心中怨怼可想而知。受封宁王后一直暗地里养精蓄锐,对帝位虎视眈眈,篡位之心不死。他筹谋多年,一直在等待时机,只怕削藩的旨意到达之日,就是宁王起兵谋反之时。”

谢昭并不因为卫蘅是个闺阁女郎而忽视她的意见和想法,耐心细致地与她分析朝廷内外的局势与利害。而卫蘅生在上京侯府,长于权贵之中,虽然没有在权势中周旋过,却也并非是对政治一无所知的懵懂女子;兼之卫蘅熟读史书,知历代兴衰,故而被谢昭一点即通。

她明了其中关节,不由地忧心忡忡,蹙眉道:“战事一起,必定生灵涂炭。这些上位者,野心勃勃,只顾自己一己私欲,置百姓生死于不顾,着实可恨。只是宁王谋划了这么多年,真有对局的那一日,胜负可真是难测了!”说到此处,卫蘅心头更加沉重,卫家是上京世家,万一宁王上位,京中必然重新洗牌,届时卫家只怕有灭顶之灾。

她越想越怕,拧紧了眉头,脸色也渐渐变得苍白。

谢昭见状,轻轻握住了卫蘅的纤手,软语安慰道:“阿蘅别怕。虽然说胜负难料,却也不是全无凭据。你且想想,咱们一路行来,百姓生计如何?”

卫蘅沉吟道:“依我看在眼中的,百姓的日子尚可过的。”

谢昭点头道:“这便是第一要紧的事。今上宽厚,有识人之明,吏治还算清明,百姓安居乐业,承平已久,宁王起兵造反,必定不得人心,此其一。”

“其二······”正说到关键处,谢昭忽然住口不言了。

卫蘅全神贯注,听得津津有味之际却没有下文,不由摇了摇谢昭的手,连连催促:“其二是什么,怎么不说啦?”

谢昭笑了笑。

他向来以本来面目面对卫蘅,两人相处久矣,对方的一颦一笑都能明了,故而他才勾起唇角,卫蘅便觉察出这个笑容不似平常,怪异的很,于是便狐疑地瞅了他,眼中浮出一个问号来。

谢昭犹疑了片刻,终究徐徐抛出一句话来,他问的是:“战乱一起,圣人调兵遣将,谁是征讨逆贼的最好人选?”

卫蘅僵住了!

她张了张口,一个人的名字在她舌尖儿上打了几个转转,又生生咽了回去,哽在了喉头。那个人————,原来自己已经好久不曾想起那个人了,卫蘅有些惘然。那样刻骨铭心的爱恨,年少时苦苦坚守的执着,最终变成了指间沙,悄然逝去了。在那场以爱的名义的搏杀中,谁又能算获胜的那个人呢?到头来,不过是两败俱伤,最终落得个曲终人散,天涯陌路。

她的神情瞬间几变。

谢昭深深凝视着卫蘅,她每个神色的细微变化都看得清清楚楚。对谢昭跟卫蘅而言,陆湛这个名字如同一根隐秘的毒针,尖锐而有戾气,两个人谁也不想也不愿提起。今日谈及宁王事,一层层抽丝剥茧下来,竟无可避免地谈及了他。

谢昭此时心中五味杂陈,几分懊悔中夹杂着些难以启齿的期待,剩下的居然全是浓浓的醋意。懊悔的是自己应当不动声色略过这个话题,不该勾起阿蘅的伤心往事;期待的是趁此机会可以探查一下阿蘅对陆湛的态度,至于醋意,单想想从阿蘅口中说出那个男人的名字,谢昭就按捺不住心口咕嘟咕嘟冒出的酸意。一向雍容大度的阁主心眼儿小成了针鼻儿。

卫蘅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目光变得依旧澄澈清明。她坦然回望谢昭:“应该是安平侯。他久历沙场,驱狄人,破西羌,战功赫赫,威名远播。放眼大夏诸将,无人可出其右。”

她说话时态度淡然,虽然句句都是称誉之词,却也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而已,  没有掺杂自己的一丝情绪。

谢昭在心中暗暗唾弃自己,明知道阿蘅与陆湛早已恩断义绝,自己竟还有这样的不可告人的心思,当真羞惭。他难为情地微微别过头去,不敢与卫蘅的纯净眼光对视。当初追姑娘时意志坚定,勇往直前,如今却患得患失起来,这一个“情”字真叫人心里如有千千结,却不知如何一一开解?

他神态僵硬,眼神明灭不定,与方才的指点江山,挥洒自如判若两人。

卫蘅何等聪慧,心思一转便略察出端倪。陆湛这个名字等同于一个禁咒,不碰触倒也罢了,一旦明晃晃摆到两人之间,竟让人手足无措,心乱如麻。

卫蘅茫然了。

热烈的国事探讨就此告一段落,室内沉寂下来。

谢昭把目光转向卫蘅,见她垂了头默不作声,左手抚上了裙边的佩玉,纤细的手指紧紧的攥在一起,显然心中起伏不定。

谢昭挪进了半尺,虚虚把卫蘅圈在臂弯中,柔声道:“阿蘅,你看着我。”

卫蘅抬眸,眼波温凉恬淡,对上谢昭的沉沉目光。

“阿蘅,我今生最大的憾事便是没能早早遇到你。”卫蘅眼睛眨了眨,才欲开口,却被谢昭用手指柔柔按住了樱唇:“早早遇到你,就不会有何致,不会有陆湛,阿蘅就不会经历那么多波折,受那么多的苦楚,我的阿蘅合该一生欢喜无忧。”他清润的嗓音渐渐喑哑,染上了浓浓的怜惜。

这一刹那,卫蘅忽然想落泪。

她心中涌起一种莫名的心酸与委屈,明明自己已经逃离了那些噩梦般的所在,明明那些往事已然被自己从心底剜出丢弃,明明自己偶尔想起那些时可以淡定如水,不生波澜。可为什么会被眼前这个男子的深情凝注勾动昔日情怀而不能自制?

这样的温暖,怎不让人心生依恋?

卫蘅蓦然笑起来,眼中秋波荡漾,潋滟生姿:“谢昭”。她直直看着他,明明含着泪,却笑得分外甜美明媚:“你可要一辈子对我好啊。”

谢昭抬起手,修长的手指拂去她眼角的泪痕:“我为阿蘅抚琴一曲可好?”

卫蘅点头。

谢昭从壁上取下琴来,置于膝头,左手按弦,右手弹拨,琴声淙淙。卫蘅侧耳倾听,琴音轻诉:“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不论生死离别,都跟你说定了,我要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白头到老。)

卫蘅泪眼迷离。曾经有多么怨恨上天的无情,如今就有多么感谢上天的垂爱。过去的岁月中没能见到你的身影,幸而将来的日子里有你一路陪伴!

(https://www.biquya.cc/id178221/5679309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