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宣平伯府。
宣平伯世子从外面进来之后,直接就去了前院的书房。
他们伯府现在只有宣平伯还能一个月上两次大朝会,其余人并没有去上朝的资格。
宣平伯世子这会心里憋了一肚子的火气,宁桂过了年之后,就跟妻子带着孩子去了城外周氏的庄子上,这是宣平伯同意的,宁桂坚持要继续参加科举,准备参加来年的秋试,宁桂走了之后,这伯府里里外外的庶务,就都压在了宁桁的身上。
宁桁干了两三个月之后,就不想干了,这样的庶务,管理起来其实没有什么油水可捞,事情又多,宁桁就想把事情交给伯府的四爷宁柏去做。
宁柏多滑头啊,知道这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宁柏跟他的媳妇陈氏可是把这伯府里面的事情看明白了,白氏那些东西,仗着宣平伯夫人喜欢宁柏,两口子没少捞好东西,后来宁浅出了事,京都几个铺子,宁柏亲自下手,更是没少捞钱,这会宁桁要宁柏去管庶务,还是没什么油水的几个庄子,外地的几家铺子,宁柏死活不愿意,催的急了,就去找宣平伯夫人闹腾。
宣平伯夫人最喜欢这个小儿子,就劝着宁桁不要逼宁柏,宁桁没法子,就想要让宁桂回来。
跟宣平伯说了几次之后,宣平伯没有同意,只是说他们兄弟几个,也就宁桂有进学之心,前面那些年,因为要帮家里管理庶务,耽搁了,既然现在宁桂有了再考之心,自然是要给宁桂创造一个好环境。
宁桁今天被一个庄子上的管事请了出去,那管事跟宁桁说,他们那个庄子就在京郊,往年里都种粮食,现在附近有些人家辟了菜地种菜,专门卖到京都的大户人家,听说有些人家开始计划建暖棚了,见了暖棚之后,大冬天的也能把夏天的菜种好,到那个时候,能挣很多钱。
管事想要让宁桁看看是不是他们庄子也跟别的庄子一样,种点蔬菜试试水,然后建两个暖棚冬天挣大钱。
宁桁最近一直在操心他大女儿宁沅的事情,宁沅过了年之后,跟三皇子又见过几回面,不知道为什么,三皇子对宁沅已经没有了年前的那股子热乎劲,宁沅心里有些恐惧,如果她不能去给三皇子做侧妃,这京都的好人家,她能嫁到谁家去?
宁桁跟吴氏一直在操心宁沅的婚事,他们想要做两手准备,能够去三皇子府上最好,如果不能去,那也得找一户门户相当的人家嫁了呀,京都这样的好人家不好寻,那京都之外的人家呢?
宁桁本来对庶务就不是很精通,管事的跟他说了建暖棚的事情之后,能挣钱最好,但是听到说要投入一大笔的资金之后,宁桁又打了退堂鼓,府里现在哪里能拿得出来这么大一笔钱呢?
宁桁从庄子上回来之后,就想要跟伯爷好好的说道说道,他还是想要宁桂回来管理庶务,管理庶务太牵扯精力了,事情太琐碎,那种出来的粮食还不能立马就变成钱,他们府里的规矩,每一年的粮食下来之后,把去年的陈粮卖了,然后把新粮存储起来,一部分存储到府里的蔽粮仓里面,一部分则是存在庄子上的底下粮仓里面,为的就是预防灾荒之年买不到粮食。
宣平伯正在书房里面看信,这是宁松从泉州给他寄回来的,宁松带着人,带着印信,直接就去了泉州,到了地方,给宣平伯府还有甘州分别寄了信回去。
宣平伯看到宁松写回来的信上说的事情,心里一直在琢磨,信上说,让府里把白氏的嫁妆按照单子整理一下,后年宁浅满了十八周岁之后,就要嫁到镇北侯府,还说只要不是他寄回来的心,京都有任何的传言都不要相信,要约束府中之人,不要在外面太过张扬。
宣平伯府现在有些摸不清楚宁松现在是个什么想法,朝堂上决定让宁松去东南沿海的时候,是在大朝辉,宣平伯亲眼看到,为了让宁松去泉州,那些往日里看起来端方严肃甚至是不苟言笑的大人们,唇枪舌剑,你来我往,到了激动之处,说像泼妇骂街估计也会有人相信。
最终,宁松去泉州,而且旨意还是当廷就下的,当时圣上黑着脸,一言不发,眼眸深沉的按着闹剧一般的朝堂,那眸子里面的光,宣平伯府到现在想起来心里还是发寒。
宣平伯虽然不像他的祖辈父辈们一样征战疆场,可是他也是家里人精心教导过的,朝堂上的一些弊端,宣平伯能够看的明白,从废太子之后,这朝堂上的风向就变得让人捉摸不透,但是宣平伯知道,朝堂上的波云诡谲,不是自己能够沾染的,这点政治智慧选平胳膊还是有的,所以,对于老大两口子给他们的女儿退了原来的亲事,想要攀附三皇子,宣平伯是不赞同的。
只是从宣平伯夫人到世子,再到世子的夫人,个个就跟打了鸡血一样,为了让宁沅能够给三皇子做侧妃,他们也是铆足了劲的去钻营。
可惜了,三皇子最想要拉拢的那个不同意,宣平伯也就摆明了自己的立场,在他看来,给三皇子做侧妃这事,应该是已经黄了,就是那几个人现在好抱着不切实际的想法而已。
听到随从说宁桁来见他,宣平伯把信收进抽屉里面,这里面放着的都是宁松寄回来的信,宣平伯闲着没事就看信,他发现,会从 信里看出来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大梁的京都啊,现在是风云际会,一朝化龙还是全家覆灭,就在这两年的时间里,所以,宣平伯也不敢大意了。
宁桁气呼呼的进来,直接就说:“父亲,您还是把二弟喊回来吧,京都这么多的事情,我实在是没有经历管庄子上的事情了。”
宣平伯微微的皱了皱眉头:“老大,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你二弟现在正是准备秋试的关键时候,你就这么让人回来,你让你二弟怎么想?”
宁桁压了压心头的火气:“父亲,咱们府里现在最关键的就是跟三皇子的关系,这满京都的人谁不知道,三皇子是呼声最高的那一个,他既然有心想要交好咱们家,咱们一直这么抻着算怎么回事?人家可是皇族,这么一个跟皇族接亲的机会,咱们难道就要眼睁睁的看着吗?”
宣平伯不在意的说:“老三家的闺女要嫁给镇北侯的世子,镇北侯府也是皇族,咱们家现在跟皇族已经是亲戚了。”
萧珩被这句话气的一口气憋在喉咙里面,出不来下不去的,好半晌,才咳嗽出来。
宣平伯说:“老三给我寄了信回来,说已经跟镇北侯那边订好了,后面要把五丫头嫁到镇北侯府,白氏的嫁妆单子府里有,你跟吴氏说说,把白氏嫁妆单子上的东西拢一拢,先准备起来吧。”
宁桁脸色一变,白氏嫁妆单子上的东西都是好东西,可是已经被府中猪人瓜分殆尽,别人吃进去的东西,现在想要让人家再吐出来,就是宁桁自己,都不愿意。
宣平伯就当是没看到宁桁的脸色,淡淡的说:“还有两年的时间呢,也不是很着急,慢慢的准备就好。”
宁桁张了张嘴,想要说那些东西已经找不回来了,看到宣平伯的脸色,不知道为什么,心里一阵发虚,只是点了点头,然后就告辞去了后院自己的院子。
吴氏正在看账本,看到宁桁脸色难看的进来,收起账本,问他怎么回事。
宁桁思忖再三,说:“你说,父亲到底是什么意思,我刚才去跟他说,让二弟回来继续帮着管府里的庶务,他不同意,还说了我几句,后面又说,老三家的姑娘后年要嫁到镇北侯府,让把白氏的嫁妆给整理一下。”
吴氏脸色一变,白氏的那些东西瓜分完了之后,有些值钱的就拿去卖了,有些珍贵的就拿去送礼了,还有些有收藏价值的,大家就放在各自的库房里面,想要再拿出来,谁愿意?
吴氏脸沉如水:“白氏还有什么东西留在府里?世子,伯爷没有说咱们沅儿的事情吗》?”
宁桁摇了摇头,吴氏想到昨天宁沅跟她哭诉的那些话,不耐烦的说:“伯爷到底在想什么,明明眼前就有现成的登天梯,他偏偏要舍近求远,那老三跟咱们府里谁走的近?还有那白氏,难产没的,为了白氏,老三当初可是差点没有灭了咱们满门,他们父女的好处,咱们府里这些人谁能享受得到?”
(https://www.biquya.cc/id178213/5679301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