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三章 技术难题
“秦工,您终于来了。”
“是啊,秦工,咱们遇到了一些问题,需要您来帮忙啊。”
看到秦文明出现,众人顿时都围了上来。
秦文明看着大家伙身后的那漂亮的预警机,好奇地问道:“你们到底遇到了什么问题?”
最开始试飞的时候不是很好吗?现在怎么突然出来问题了?
“盲区。”王老说道:“我们开始测试的时候,并没有发现盲区的问题,但是,最近一次测试,有一架飞机飞到了我们的机头前方,然后我们就惊讶地发现,这个目标从我们的屏幕上消失了,我们这才发现,原来预警机也是有盲区的!”
“预警机当然有盲区了。”秦文明说道,这有什么稀奇的?
除非是后世的共形天线,直接把T/R组件贴到飞机的蒙皮上,才能彻底地消除盲区的影响,否则就算是背上了大盘子,照样会有盲区的,机头、机翼都会遮挡电磁波,这还是大盘子,这要是背上一根平衡木,那盲区就更大了。
“当然有?如果有盲区,那军队不会要啊。”王老说道:“如果在战争的状态下,发现不了隐藏在盲区下的目标,这可是要出大事的啊。”
“是啊,秦工,咱们可不能做不合格的产品出来,咱们的预警机是要打仗的,绝对不能让咱们的预警机掉链子啊。”
秦文明点头:“预警机在机体背部背起来一个大盘子,必然会受到遮挡,这样会造成盲区,如果我们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那就得从多方面下手。”王老快速地掏出了笔记本。
“第一,就是尽量提高雷达天线的位置,一般来说,雷达天线距离机身越远,受到的影响就越小,但是,这个天线位置不能无限制提高,因为这会对飞机的气动布局造成很大的破坏。”
“没错,我们可以微微抬高雷达罩,但是最多就是十几厘米,不能再多了。”
“第二,就是盲区存在于近处,距离越远的地方,盲区就越小,真正在战争的时候,预警机肯定会在己方的控制区使用,距离敌机很远,所以一般不会受到盲区的影响,打仗的时候,敌机不用进入预警机的盲区,在进入之前,就可以向预警机发射空空导弹了。”
王老摇摇头:“秦总,这第二条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是战术而已,我们还想要听您的技术分析。”
“好,那我就说最重要的技术吧。”秦文明说道:“如果要更好地消除载机的影响,那就需要一个专门的算法。”
“我们知道,波有干涉和衍射现象,我们用的是S波段,波长还是可以的,有一定几率绕过机头,我们需要研究一种算法来进行计算,具体来说,根据障碍物拓扑结构的不同,会产生刃峰绕射、圆顶峰绕射、连续坡绕射等绕射形式,按照专业的说法,这个绕射就出现了第一菲涅尔区,只要有了合适的算法,就能保证雷达波能对这一区域的目标物探测效果,虽然不会特别精确,但是至少能知道那里有东西。”
“秦工,果然您才是最厉害的雷达专家。”王老感慨地说道:“在以前的时候,我们就没有搞过数字电路的雷达,现在虽然已经入门,但是绝对不如您精通,如果要是您来帮助我们研发预警机的话,一定会尽快解决问题的。”
“是啊,秦工,您本来就是我们预警机的负责人,您能不能留下来,多做一些研究?”
看着一双双期待的眼神,秦文明点头:“好,那我最近就留下来,和大家一起解决这个问题。”
预警机就是为了避免地面雷达盲区的,结果预警机这东西出现了更大的盲区,这本来就是不合适的。
现在,秦文明必须要帮忙解决这个问题。
虽然秦文明是雷达专家,但是他也没有搞过预警机,他只是知道有这种方式,他毕竟有比其他人更丰富的经验,所以他义不容辞。
时间在研发中过得很快,一个星期之后,当张小花回来了。
“小花,这么快?顺利吗?”
有了小明就是好,秦文明的心中非常感慨,自己不用来回在外面跑,有什么需要运输的,小明就可以帮忙了。
“嗯,我出去之后,联系了几个老同学,他们给联系了制药厂,我已经把东西送回去了,我还带了外面的一些头孢药品回来,给爷爷用上。”
爷爷还在医院里呢,需要用最好的药物来救治,张小花把这些事情都给办得利利索索的了。
“那就好。”秦文明说道:“有了外面的药物,老人应该能好得更快一些,也能少一些后遗症,如果要是没有外面的药物的话,咱就得把老人给接到外面去治疗了。”
如果是别人也就算了,但是自己的爷爷,还是要帮助的,把爷爷带到外面去治疗,外面的医疗条件会更好,当然了,也会有一些麻烦,比如说,爷爷可不知道外面是什么年代,搞不好要露馅。
“嗯,接下来还是帮你的忙吧。”张小花说道:“咱们这个预警机,一定要尽快解决技术问题。”
“好啊。”张小花的加入,让弥补缺陷更加容易,她很快就找到了一个新的方法。
“波长越长,衍射现象就越明显,你们说,我们能不能把雷达波叠加在一个基波上?”
这种例子可以见收音机,音频信号就是叠加在无线电的震荡信号上的。现在也是这样。
很多时候,需要的主要是思路,一旦思路被打开,那一切都会顺其自然。
现在,张小花说出来的这个技术方案,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如果这样做的话,肯定需要改动电路,但是,这种方案一旦要是能成功的话,那就可以彻底解决这个技术难题,让S波骑在波长更长的雷达波上,这样就能完美地解决问题了!
很多人都兴奋起来了。
“张工,您真是太厉害了!”
“是啊,张工,您的思维太强了!”一阵的感叹之声中,王老叹了一口气:“这个方案是不错,但是,我们却没法在这架预警机上使用,这需要大改。”
“这架没法使用,那就下一架。”秦文明说道:“反正我们需要的又不是一架预警机,我们需要很多架,我们每一架预警机都可以在前一架的基础上有所修改,进行提高,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我们的预警机的性能。”
只有一架肯定是不够的,祖国的国土如此广阔,二三十架还差不多,当然了,现在秦文明要是说出这种数字来,肯定会让人感觉到不可思议,就算是他们能生产,空军装备得起吗?
在外面那个世界,空军都装备不起,关键是宝贵的运输机没有那么多,所以,空军只能是改造了四架空警2000,就接着改造空警-500和空警-200去了,后者毕竟是用运八为平台,国内有这种飞机,不用担心机体不够。
现在嘛,己方已经造了运十,以后就踏踏实实的用运十来作为机体平台好了。
当然了,这种事不是他们需要操心的,现在他们需要做的,就是解决预警机的技术问题。
“好,那就下一架再改动,我们在这一架上,按照现有的技术路线来走。”王老点头。
预警机的技术是不断发展的,现在他们用这种方式来改造,其实已经是非常古老的了,到了以后,还得升级到相控阵,所以,以后会不断发展下去,不过,从平板缝隙到相控阵,只是天线的变化而已,很多处理部分都是共通的,所以,以后的改进会更加顺利,肯定比从零开始研发一款预警机要容易得多。
他们已经大踏步地前进了。
就这样,众人一起研究,又过了几天,马老跑来了。
“秦工,秦工!”
“怎么了?”“空中加油机的预算也批下来了,下一步,我们就要将我们的运十改造一架作为空中加油机了。”马老向秦文明说道:“现在,我们需要将自己的研究一下空中加油机的技术,确定发展路线,您给我们出个主意。”
“这还有什么需要我出主意的,直接从英国采购空中加油吊舱啊,在咱们的运十肚子里安装个油箱,这不就解决了?”
“空中加油吊舱?也就是说,您支持软管加油的方案?”
空中加油技术很古老,早在螺旋桨飞机时代,就有飞行员尝试过,其中一架飞机的飞行员把加油管扔下来,扔给另一架飞机的同伴,就像是在空中演杂技一样,飞行员把空中加油管给接住,塞到自己的油箱口,完成了历史上的第一次空中加油。
当然了,这种空中加油的方式只能是表演性质的,并不具备实际意义。现代的空中加油技术还是比较复杂的,分成加油机和受油机两部分,空中加油机一般都是运输机或者是客机来改造,毕竟可以装载大量的燃料,接受燃料的一般都是战斗机,也有轰炸机等等,甚至还有直升机。
这个油料的传送也分成了两种。
最常见的是软管,从加油机上释放空中加油管,这个软管就在空中上下来回飘动,后面托着一个锥形套,受油机小心翼翼的靠近这个锥形套,然后猛地戳上去,把自己的受油管戳到这个锥形套的内部,然后内部机构闭合,锁死,空中加油开始。
这种技术里,空中加油机只需要向前飞就可以了,啥都不用干,完全是受油机飞行员靠着精湛的技术来加油,要是技术不好,不仅仅无法加油,搞不好还会撞到加油机上。
另一种是硬管加油,目前只有美国空军在使用,这种加油方式中,飞行员只要跟在加油机的屁股后面确定的位置就可以了,空中加油机尾部有个专门的加油员,操作着一个硬管,在空中上下左右晃动,直至对准战斗机的机背上的加油口,锁死,开始加油。
这种加油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加油员的技术,和飞行员没有太大关系,并且,这种加油的硬管粗,加油的速度快。但是同时,技术上的难度很大。
现在,东方也想要搞空中加油机了,这就需要选择技术路线,马老只是跑来找秦文明拿主意,秦文明也不含糊,当场就把技术路线说出来了,搞软管!
“有些领导说,我们的飞行员没有练习过空中加油技术,用硬管的话,飞行员会容易些。”
“这是对我们飞行员的不信任,其他国家的飞行员能掌握,我们为何不能?”
(https://www.biquya.cc/id177526/2985947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