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二章 头孢
“你们啊,真是的,在赤脚医生那里给我弄点药就行了,干嘛把我给弄到这里来?这得花多少钱啊。”病床上,老人看着秦文明,有些心疼地说道:“你在外面工作不容易,有钱就攒着,不用给我花这么多,我在家里挺一挺就过去了。”
“爹,咱们看病不花钱。”秦文明说道。
“啥?不花钱,你糊弄谁呢?”这么大医院,这么多医生,让咱们免费住?就算是儿子是大官,最多也就是儿子看病免费,自己可不能揩国家的油。
老人辛苦了一辈子,为儿女做了很多事情,到最后,还怕自己成为儿女的累赘,更不愿意给国家添乱。“爹,您这个病有些特殊,所以,医院里打算拿您这病当个实验来研究,这样当然得给咱们提供免费治疗的条件了。”秦文明只能继续扯谎。
“我的病有啥特殊的?不就是咳嗽吗?”
“土霉素吃多了,对身体造成了一些伤害,他们想要通过您的身体来研究伤害的程度,然后找到解决的办法,爹,您就安心在这里躺着,这也是为了咱们国家的医疗进步做贡献。”
“真的?”
“真的。”
老人终于放心了。
“来,老人家,该换药了。”就在此时,小护士进来了,手里端着一个托盘。
“好,我配合,要抽血啥的你们随便,我这把年纪还能给国家做贡献,就算是要了我的命也值了。”护士诧异地看了看秦文明,见到秦文明点头,只能顺着话说:“好,我们就喜欢配合的病人。家属先出去吧。”
安抚好了老人,秦文明和秦宝河来到了走廊上。
“二哥,这段时间,你就留在这里照顾咱爹吧。”
秦宝河点头:“嗯,你放心去干工作吧。这里有我就行了。这件事就别通知大哥了,大哥肯定也很忙。”
秦文明感慨,这个时代的人就是这么的纯真啊!等到再过几年,一切向钱看,因为照顾老人的事情,甚至对簿公堂的都有。
“秦工,过来一下。”就在这时,张小花在不远处招手。
秦文明跟着张小花走进了院长的办公室。
“想要让病人好得更快,我们就得有最先进的抗生素,今天我们给病人输的是头孢曲松,这是从国外进口到的特效药,不过数量不多,估计用不了三天,就得用最常用的青霉素了。”院长向秦文明说道:“咱们国内常用青霉素,所以很多人身上都有抗药性,用了就得加大剂量,多了又会伤脏器。”
“头孢曲松是啥?”秦文明只记得在外面的世界里,常用的是头孢克肟之类的东西啊。
“这是目前最先进的抗菌药,是头孢的第三代。”
说起抗生素来,首先最容易让人想到的是青霉素,这东西在二战中被捣鼓出来,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尤其是一些大人物,而这些足以改变历史了。
不过,头孢的历史也没有晚多久,1948年,埃及科学家扎希里从头孢菌属中分离出一种可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化合物,命名为头孢菌素。这就是头孢的诞生。又过了11年,英国的DerekOgston和RolandAbraham成功地从头孢菌素中提取出了头孢菌素C,这是头孢菌素的活性成分。之后,又有两名牛人成功地合成了头孢菌素C,命名为头孢菌素C1。这意味着头孢的大规模使用的时代开始。
头孢噻吩就是第一个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但是这东西有明显的肾毒性,所以逐渐被停用。
类似的还有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和头孢羟氨苄等,都属于第一代头孢菌素。
进入七十年代,出来了第二代头孢菌素,也就是头孢噻肟。到80年代,第三代头孢菌素开始问世,包括头孢曲松、头孢哌酮等。
现在,西方已经开始大量使用头孢曲松,这种头孢甚至还一直用到了几十年之后,生命力很顽强。不过在八十年代的东方,还属于新鲜的。
秦文明说的让老头子当试验品,也是有理论的,这些最先进的药品都给老头子用上了,可不就是拿老头子当试验品吗?不过,这些先进的药物不多啊。
秦文明点头,这些对他来说不是问题,直接从外面的世界拿就行了,毕竟在外面,已经发展出来了更高档的产品了,常用的口服药是头孢克肟,也不知道这东西是第几代的。
不过,如果只是拿这些药物,始终有个限度,不如让这里大规模生产啊。
“院长,如果我们要研制并且生产类似的头孢类产品,需要什么?”
研发?生产?
院长认真起来了:“那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不过万事开头难,这第一步,还是要培养菌种。”
不管是什么抗生素,第一步都是先有菌种,比如说最初的青霉素,就是从青霉素菌中发酵出来的,然后再提取,哪怕就算是医药工业进入了大规模合成的年代,也必须要先有菌种。秦文明点头:“好,那我会寻找先进的头孢菌种,或许会比从国外进口的菌种还要领先一代。”
第三代的头孢,外面的世界早就在大量生产,各个制药厂都有,不是什么秘密,而第四代的头孢菌素,也是在九十年代就出现的,包括头孢米诺、头孢唑林等。至于外面最新的,已经是第五代的头孢菌素了。
出去之后,从外面搞个第四代的头孢菌种来,应该没什么问题,弄到这里面来,大量培养,至于怎么工业化生产,就不是秦文明要考虑的事情了,毕竟他不懂这个。
“多谢秦工,真没想到,秦工在医药学上也能有这么大的帮助。”院长感慨地说道:“请您放心,我们一定会救治好您的父亲。”
秦文明点头:“嗯,感谢各位的支持,不过,我更希望我们的医疗技术和规模都发展起来,能救治更多的人,当然了,也希望我们的医疗价格会更便宜,让更多的人看得起病。”
时代在发展,制度也在不断变化,覆盖全国的免费医疗会被收费治疗取代,看病会成为一个大问题。
很多人会怪医院,觉得医院唯利是图,如何如何。但是对比西方的话,可以发现东方做的已经很好了。
西方的医疗技术先进,但是前提是得有钱,去私立医院看病,享受最好的待遇,花费高额的资金,那些上班族每年都得拿出一大笔钱来买医疗保险,否则一场病就会从中产变成穷人。
至于穷人,只能去公立医院,这些医院看病不花钱,但是,一个小小的感冒都可能会排一个星期的队。
很多人看公众人物出国治病,就对国内的医疗抱怨,如何如何,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人家能出国治病,还是因为有钱。类似的还有教育,西方的公立教育是启发式的快乐教育,学生可以痛痛快快地玩耍,反正长大了也是进工厂打螺丝的,不用太多的知识。
上流社会上的是私立学校,衡中式的教育,每天都被压榨到极限,以后出来才能是精英。
秦文明人轻言薄,无法用一己之力来改变这一切,他只能是提出一些建议来。
医疗制度在改革,有很多改变的方向,其中有一拨人就在鼓吹搞私立医疗,如果真那么搞了,普通人就更没法看病了,就会和西方一样,医疗资源只会为少数人服务。如果让秦文明碰上这种人,他一定会让这些人受到惩罚,就像是那个柳忠烈,这种人都是别有用心的。
从院长室里出来,张小花开口:“看来我们得离开了,去外面活动一下,既能帮助这里的医疗技术进步,也能让爷爷快点好起来。”
“我们出去太慢了,干脆直接和外面联系一下,让赵强去处理,这样更快。”张小花摇头:“这样的话,也会让大伯知道的。”
秦文明立刻反应过来了。
秦宝川还在外面呢,这个消息要是传出去,秦宝川肯定会知道的,到时候他会牵挂老父亲的,肯定会着急。
反正有秦文明的安排,绝对不会出事,就让老人在这里静养就行了,没必要让秦宝川也跟着着急。秦宝川在外面还有很多事情要忙呢,等到老人好了之后,再和他说也不晚。
还是妻子的考虑更周到啊。
“那我和你一起去。”秦文明说道:“咱们一起去外面联系药厂。”
在院长室那里,是秦文明拍着胸脯答应帮忙的,现在当然也得他去外面协调才行,他这样做,也是为了能继续和张小花在一起,他还不想分开。张小花点头:“好啊,咱们可以一起去外面运作,联系到了再回来,国际防务展也很快就要开了,我还期待着去看看盛况呢。”
不管去哪里,不管干什么,只要在一起就好。
秦文明原本已经打定了主意,没想到还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秦工,王老那边传来消息,在第二次测试中,预警机遇到了重大技术问题,希望您能过去帮忙。”史力强接到了一封电报,跑来找秦文明。
“重大技术问题?”秦文明记得,前几天第一次上天的时候很不错啊!
“什么问题?”
“他们没有说。”
秦文明现在虽然插手了很多事情,各行各业都有涉猎,不过,他的专业依旧还是电子,他可是雷达工程师,所以,现在遇到了问题,技术人员第一个就想到了他。
这个任务很重要,但是出去捣鼓头孢也很重要,这就意味着,自己要和妻子分开了?
(https://www.biquya.cc/id177526/2985947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