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都市言情 > 我种田,娘经商,我爹重新进学堂(全家穿) > 第131章 打定主意

  菊丫一般不这么笑,每每这副样子就说明她又想了什么鸡贼的点子。
  上次她这样还是刚想出卖粉条的时候,跟她爹配合着在院子里跳唱念做打了一段“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
  当时父女俩那个满院子乱窜的场面,李淑兰现在还记忆犹新。
  “说说看,你又有什么鬼灵精怪的主意?”李淑兰的语气里忍不住带上了一丝喜意。
  菊丫这丫头的脑子好用,说不准还真能从一些稀奇古怪的方向找到办法。
  “常言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既然那些坏蛋敢当街造咱们的谣,那咱们当街辟谣不就是了?”
  许福全不解,“菊丫啊,这当街辟谣,怕不是把口水说干都无济于事,我和你二郎哥都试过了。”
  菊丫故作高深地摆摆手,“爹啊,你这法子方向没错,就是技巧上差了一丢丢。”
  “什么技巧?”
  许福全觉得自己脑子里一时好像闪过点什么,但是没能及时抓住。
  “人家可以当街造谣,我们也可以当街摆摊啊。”
  “摆摊?卖什么啊?”总不能是卖粉条吧?
  李淑兰有些疑惑,这粉条现在在芙蓉县也不是什么稀奇玩意儿了,那简单的做法很多食肆餐馆都摸索出来了。
  “还能有啥?”菊丫给许福全眼神示意,后者立马心领神会,激动地一拍手道:“对啊,还有炸鸡啊!”
  “炸物味道都蛮霸道的,当街炸那裹了秘制香料和蛋面糊的炸鸡,味道肯定能吸引来不少人。”
  正好,许福全对自己做炸鸡的手艺十分自信,这次的稍微带了点技术含量,就不是一般人能够模仿的了。
  “这主意好,既如此,事不宜迟,咱们明日就分工行动吧。”
  “二郎,你明日和杜雨还有阿荷留在食肆里,这几天估摸着也没什么人,但食肆得开着,就算菜单挂少点也不要紧,咱不能稍有点风吹草动就关门大吉。”
  听到最崇拜的三叔这么安排,二郎当然不会有异议。
  “好,三叔,我现在抡勺的手艺已经比之前强多了,少挂几道菜的话,我完全能忙的过来的。”
  许福全拍了拍二郎的肩膀,“好样的,交给你三叔很放心。”
  紧接着,他的目光转向一旁的菊丫,她立马往后缩了两步,“爹啊,我明天有事,我现在又接了新的生意。”
  “新的生意?啥生意?”
  “给四宝楼东家,一个美人姐姐做点心,三天就要去送一次。”
  许福全懵逼了,咋自己生意越做越难,菊丫这不声不响的还两开花了,这可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了。
  李淑兰道:“菊丫那事也比较麻烦,都抓耳挠腮一下午了,摆摊就别让她去了,咱们俩搭上杜风就够了。”
  一个小摊子而已,也不费什么事。
  而且炸物做的也快,锅大的话一次就能做好些,现在家里的物什也比之前卖粉条时配置更好,总不会太累的。
  “行吧,那菊丫就不去了,没事就在食肆里帮忙,或者让镖师陪你去兰庆书院转转,四郎都有两三天没见咱了,他年纪小,不去看他,怕他憋着难受。”
  菊丫嗯嗯了两声,“放心吧爹,我这么勤快,没事都要找事做,肯定不会闲着的。四那边我明儿去四宝楼送完芋头糕就顺便给他俩买身衣服带去。”
  “你心里有成算就好。”说完,许福全状似才反应过来。
  “芋头糕?什么芋头糕?”
  “就……芋头里面加腊肉腊肠的那种啊。”
  二郎在这里,菊丫不好暗示的太明显,这芋头糕就是前世他们一家子都爱吃的,每次去沿海地区旅游总会来上几份。
  许福全眼睛唰的一下就亮了,“就是那湖广地区的特产芋头糕?”
  菊丫含糊道:“嗯  ……应该是吧,现在上锅蒸着呢,等会儿好了给大家都尝尝。”
  “成,那滋味我想念的紧。”许福全有些激动,听到菊丫轻咳一声后,立马找补道:“呃,之前认识了个湖广来的朋友,在他家里吃过。”
  “后来他走后,就再也没见到过了,没成想我随口说几句闺女就能给它琢磨出来,真是心灵手巧啊。”
  李淑兰看着搭一台戏的父女俩,眼底又重新溢满笑意。
  再一看毫无怀疑甚至满脸敬佩的二郎,李淑兰更是差点憋不住笑。
  真是的,演戏还这么僵硬,这么久了也没个长进,偏生还就真能混过去。
  许福全自己也觉得这硬加的戏很尬,干咳了声就连忙转移话题。
  “在菊丫刚刚说话的基础上,我还有个补充想法。”
  菊丫,“嗯?”
  “既然都摆摊了,咱不如去城南码头那儿租一个摊子,那里人来人往的,穷的富的都有,而且那地儿也没什么卖小吃的,咱去那儿指定赚钱。”
  “再说了,去那只要给漕帮交保护费就行,我打听过,一天五十文,对一般小摊贩来说贵,对咱这生意来说肯定不算什么。”
  菊丫心下了然,看来她爹还是没忘记早上跟她说的那个想法。
  不过也好,随便爹在哪儿卖,反正这事儿对自己的事业铺路来说只好不坏。
  最多再过上一个月,等自家的鸡鸭挨个养起来后,就可以慢慢跟进了,届时,一定要让爹娘大吃一惊。
  届时便可扭转爹娘对她不靠谱的偏见,就是要让他们知道,她菊丫,也是个谋定而后动的聪明人。嘻嘻。
  许福全说干就是干,趁着现在天色还早,赶忙驾了牛车带着李淑兰前去码头踩点,非得找到个合适的摊位今天就给结算了。
  人才刚走没一会儿,芋头糕就蒸好了,菊丫试吃完觉得味道还不错,便给杜风和阿荷他们都分了一点,剩下的留着带回家给家人们留着。
  ——
  傍晚,  城南四宝楼隔壁的桐花巷,一座三进的宅子的大门缓缓打开。
  这宅子的木材和墙料看起来有些年头了,可门窗却都擦拭的一尘不染。
  宁夫人道:“这院子还是小了些,若是早知道会来这里,前两年就买五进的宅院了。”
  好在进了宅院后发现假山院落、园林景致都还打理的不错,便也歇了先前的那股悔意。
  芳芝和芳萱将她扶进正院的卧房,她们身后还跟着好些个家丁护院,只是那行走间不经意流露出的肃杀之气,倒让他们看着就不像一般人。
  宁夫人有些无奈,“这益州隔黔州太近也是不好,今日上午才到芙蓉县,下午家里人给的护卫就到院子里了,可真是什么消息都瞒不过家里。”
  “护卫就护卫吧,还来这么些军中的人,也亏得这芙蓉县是小县,不然弹劾我爹的折子能给圣上的朝桌都压塌。”
  芳芝倒是觉得老爷安排的人极好,看主子有些不乐意便上前劝道:
  “小姐孕中不宜伤神,身边有人护着是最好的,老将军和夫人也是担心您啊。
  而且这些都是老爷手下的人,各个训练有素、武艺高强,真有点什么事有他们在才能更好护卫您的安全。”
  一旁的芳萱不愧是习武之人,性子就要愣些,直来直往的将宁将军的心思全部抖露出来。
  “小姐,这益州看似平稳,实则危机四伏,姑爷是个文臣,身手有限。您身边又只得我一个会武的侍婢,真要遇上点什么,奴婢也很难带您全身而退。”
  宁夫人看着一脸憨直的芳萱,又好气又好笑。
  “你说说你,在京城那个大染缸里淘了这么几年,怎么说话还是这么直率,要是一不小心被人做了文章可怎么好?”
  芳萱挠了挠头,面上浮现出些许羞愧,“小姐,奴婢知道错了,日后定当谨言慎行。”
  宁夫人无奈地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不过芳萱的话勾起她的一些往事。
  两年前成亲时,她爹也是对他相公嫌弃的不行,说他一个文臣除了搬弄搬弄嘴皮子外,什么都不会。
  枪提不起,弓拉不开,就会舞笔杆子,真是个废物点心。
  偏生家里仇家还不少,若是让她遇到危险,总不能拿笔杆子当刀枪使,指不定还得让她来保护。
  宁夫人想着她爹板着脸说出的那些话,没忍住笑出声来。
  孕中的人情绪敏感,笑完她就开始愁闷。
  “都两月没有见到相公了,不知道他如今在益州一带忙活什么,竟连我都要瞒着。”
  芳芝忙给宁夫人倒了杯热牛乳,劝慰道:“小姐放心,很快就能见到姑爷了,毕竟这圣上旨意都下了,若有延误总是不好的。”
  这边话音刚落,前院就有侍婢来报,“小姐,姑爷的信件送来了。”
  一听这称呼,就知道这院里遍是宁夫人娘家人,由此就可看出她家究竟是有多看不起自家姑爷,不然也不会派这么多人跟在出嫁女的身边。
  宁夫人眼前一亮,赶忙站起身,“快,快把信拿过来。”
  芳芝将信件展开递给宁夫人,她打接过来一目十行地看起来,越看脸上喜色越浓。
  “他明日就到芙蓉县码头,芳芝,你亲自打点几个信得过的人跟着,明日你去帮我接人。”
  “是,芳芝领命。”

(https://www.biquya.cc/id177198/3004572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