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戌年四月初八,晴。黄历上书:宜开业。
这一天,是洛水坊开业的日子,傍晚时分,随着一阵连绵的爆竿声响,洛水坊正式开业。夏楚站在二楼的窗口宣布,为了庆祝洛水坊开张,前三天内,酒茶全免。人群顿时沸腾了,拥挤的人流向着洛水坊涌去,一进大厅,一些清秋坊的老顾客便呆住了,大厅之内再无红灯粉丝绿巾,正当中一盏大大的屏风,上面有夏楚亲笔书写的两行大字:才上楼台听雨,便下镜湖捉月。要知道能教夏楚的老师都是天下间数一数二的,书法老师更是天下文明的一代书圣王墨之,写出的草书气势逼人,让人叹为观止。
一时间,嘈杂的人群安静了下来,大家整了整挤皱的衣衫,轻咳两声,恢复了体面的模样,心中都在想:如此高雅之地,怎么能折了自己的身份。
身处二楼的一众人中有一人站起身来看看栏杆外面,说道:“夏兄大智,小弟佩服。仅一盏屏风,几笔墨宝就让这帮人恢复了了君子的形象。”众人放眼看去,原来是门下省侍郎杨芳的二公子杨晓。顿时二楼上面一片笑声。原来这二楼上皆是官宦子弟前来贺喜,夏楚只好在二楼的私人房间里接待了他们。这座二楼只有一座楼梯,楼上只有一间房间,房间包括一件大厅和数个小房间,而现在他们正坐在大厅里,说话很是方便,下面完全听不到,下面说什么上面却可以听得到,设计之巧妙让见过的人完全叹为观止。
夏楚接过话去说道:“让杨兄见笑了,今日多谢各位能来捧场,在下再次敬大家一杯。大家喝过这杯酒后就下去寻欢作乐吧,我看有些仁兄早就迫不及待了。”众人听后哈哈大笑。大家举起了酒杯,喝了最后这杯酒,分别与夏楚招手告别,然后下了楼分成了两批,有些已经步入仕途的或者将要步入仕途的自然不愿与这些京中富豪同坐一室,转头向茶室走去,相比今日很少有人去茶室闲谈,再说茶室都是独立的,几个早就熟识的进了一间茶室聊一聊官场趣闻。而另一批是年纪过小还没有步入仕途或者本身对步入仕途没有兴趣甘心做京中纨绔的,他们自然不会计较商人身上那股铜臭味,相反,还有一部分人甚是喜欢这股味道,于是跟着人群走去。
再说下面的人们,在门口伙计的带领下穿过大堂,眼前一亮,只见大堂门外分出两条道路,分别挂着两盏灯笼,灯笼上分别写着:楼台阁,镜湖亭。
坊里专门有几位姑娘打扮成礼官的模样,开始给众人介绍这两处地方。礼官清了清嗓子,待众人安静下来,方开口说道:“这楼台阁中有姑娘十八位,其中琵琶国手有三位,以李如师为首。。。。。。”话音刚落,众人不约而同地响起了一声惊叹声。人人都知道这李如师乃是百年来琵琶第一人,她的反弹琵琶堪称一绝,深得刑部尚书谢庆逢的敬爱,大家都知道谢庆逢敬爱的李如师的琵琶技艺,对她的人倒是没多大兴趣。但是谢庆逢偏偏放出话去,认了李如师做自家妹子。这下再也没人敢打李如师的主意了,要知道你要是敢欺负人家妹子那就是打谢大人的脸,你敢打谢大人的脸,谢大人就敢跟你拼命。大家正奇怪为何李如师两天前还在另一家艺坊为谢大人演奏,今天就跑到了洛水坊来了,中间有明白人忽然哎呀一声,一副了然大悟的模样。有人就都开口问道:“这位仁兄难不成明白了什么?”只见那个人低声说道:“这家艺坊的东家据说是尚书令大人的儿子,而尚书令可是刑部谢大人的顶头上司......”听到的众人在心里道了一声原来如此,脸上则是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人群中间的官家子弟只是互看两眼,无奈地笑了笑,心说真是流言传于愚者。夏楚用什么办法找来的李如师他们不知道,但是他们可是听说谢大人昨日朝堂之中弹劾夏楚身为开国县子公然去开艺坊,不务正业,有辱斯文。而更令众人吃惊的是,皇帝冷冷地回道:“谢大人,你是刑部尚书,弹劾这种事情你来做才是不务正业,难道朕的御史言官都死光了?”谢大人当时就被说得哑口无言,却依然坚持不向皇帝认罪,这也亏是唐国国风尚古,君臣之间地位还算平等。要是放在相邻一座白山的清国,仅凭谢大人这一点就可以拉出去开刀问斩了。正是这一点大家更明白了,夏大人一家果然是圣眷正浓,万万得罪不得。
礼官并没有理会人群中的议论声,继续介绍到:“箜篌国手两人,以吴素轩为首。”人群中又传出了一阵阵惊呼,但是比起刚才却是小了许多,毕竟有了李如师珠玉在前,都有了心理准备,吴素轩虽然也是大国手级别的,大家倒不至于太过惊讶。待礼官一一介绍完楼台阁和镜湖亭的众位姑娘,众人早已经急不可耐,早就在心中盘算好了今天去哪儿看自己偏好的姑娘与乐艺。当然大多数人想着去看李如师的琵琶,但是礼官笑眯眯地说道:“今日洛水坊开张,酒茶是全免,但是献艺的红包可是免不了的,想必大家也不愿和别人家的家丁门房在一处欣赏姑娘们的乐艺吧。”众人一听确实是这个道理,一个肥头大耳的富态中年人迫不及待地问道:“可否请姑娘明示。”这个人本是京中的大户,平时出门说话粗声大气全无礼节可言,但是今天却是收敛了不少,毕竟他又不是傻子,知道了这洛水坊的后台是尚书令大人的儿子,倘若再不着边际得罪了尚书令大人的儿子,以后在京城中只怕很难待下去了。礼官微微一笑,说道:“洛水坊明码标价,童叟无欺,概不赊欠。这是价单,请众位慢慢观看。”说着和旁边的一名礼官张开了一张红纸,这红纸长有一丈,高有三尺,两位礼官显然是经过了训练的,双手抻着红纸,手臂纹丝不晃,人群中不少眼尖的人暗暗点头。待众人放眼看去,又是一阵惊呼,惊呼之声堪比刚听到李如师的名字,没办法,李如师的名字就在榜首,上书几个大字:李如师两千两。有些读过书甚至儒风甚重的人不禁低声道:“明码标价简直有辱斯文啊。”可惜他们都过了热血好斗的年纪,万万不敢因为这件事和洛水坊背后的东家过不去。因为下面灯火通明,夏楚早就站在二楼的窗口将下面众人的表情看在心里,暗自说道:“真是一群伪君子。”后面两人则是放声大笑,其中一位说道:“夏楚,你这句话倒是入木三分。”说话这人叫秦笑歌,他爷爷就是那个在家宴上骂你敢跟夏楚学习我宁可打断你的腿的哪位门下省侍郎。这秦笑歌和夏楚是一个枪法老师,这位老师脾气古怪,武艺高强,却从来不收徒弟。早年秦笑歌爷爷做扬州刺史的时候受过秦笑歌爷爷的活命之恩,为了不将这次恩情带进棺材这才从深山老林里爬出来,要找名满天下的门下省侍郎大人实在太容易了,所以老头一路来到京城,开门见山地说道要教秦笑歌三年枪法,以报答当年之恩。秦笑歌的爷爷虽然高兴有人还记得自己的活命之恩,但是不能从山里爬出来一个老头说教就教,本事不到家学不到真本事荒废了时间不说,将来万一用到了岂不是拿孙子的性命去开玩笑,老头看出了秦大人的迟疑,当场从背后包裹里抽出两节木杆拧在一起,从袖袋中拿出一根木枪头按上,说道:“秦大人,你让你府上的护院一起上吧。”府上的护院头领一听当即怒火中烧,心说:“老头倚老卖老,今天非得好好教训教训你。”要知道府上因为规制只能有护院二十人,但都是身强力壮的小伙子。老头放开话让大家全上就是看不起大家,秦大人只是淡淡说了句:“不要伤了老人家。”护院顿时一拥而上,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老人仅凭一杆组装的木枪在不到一炷香的时间里将二十个护院打得倒地不起,不是简单的打倒而是倒地不起。秦大人笑着说道:“老人家,我孙子从今天起就跟你学枪了。”秦笑歌跟老人学枪学了三个月的时间,老人忽然开始念叨:“老子在外面撞见一个小鬼,学起枪来比你强百倍。”秦笑歌少年心性当然不服气,于是问道:“哪家的小鬼?”老头哼哼唧唧地说道:“据说是夏家的小鬼。”秦笑歌二话不说,拿起枪来就去了夏家的府上,直接找到了夏楚将他揍了一顿,回来向老头说道:“也不过如此。”老头哼哼冷笑道:“人家才学了半个月,你都学了三个月了。”秦笑歌怒气冲冲地问道:“你不说不收徒弟吗?我上次让你教我表弟你不肯,为何去教夏家的那个小子?”老头一巴掌扇在秦笑歌头上,怒气冲冲地说道:“老子做事用你教吗?”秦笑歌知道老头的行事风格,不敢多说什么,只是老头每次提起有天赋的夏家小鬼,秦笑歌都要拿起长枪过去比试一番,开始的时候每次都是他教训夏楚,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他再去就是挨揍了。半年之后他索性不去了,可是每过一段时间夏楚都要来找他,揍他一顿。夏楚美其名曰:“报仇。”后来再说就是:“利息。”可怜的秦笑歌被揍了几次之后去找爷爷哭诉,没等他话说完,秦大人一脚把他踢出屋门,说道:“有本事就打过人家,没出息就挨揍,跑来告状算什么秦家的男人。”后来夏楚和秦笑歌就成了好朋友,连秦笑歌的表弟都说:“表哥,你是不是让他揍得脑袋出问题了?”秦笑歌对着表弟一顿狠揍,事后还是照样跟夏楚铁的穿一条裤子。他只记得老头离开他家之前说的一句话:“小子,夏家的那小鬼是你命中的贵人哟......”
(https://www.biquya.cc/id24066/1304367.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