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女频频道 > 八零逆袭:从渔村到传奇 > 第六十七章 股筹同心

股份制改革试点的消息传遍鸿霓,午饭时间,食堂里全是女工们兴奋的议论声。

"听说买了股票就能当股东,以后年年分红呢!"小林捧着饭盒,眼睛亮晶晶的。

有人小声问,"那得多少钱一股啊?"

"我问过晚秋姐了,"赵兰雪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内部员工有优惠价,一块钱一股,最少买一百股。"

"最少一百块?!"几个女工倒吸凉气,这相当于她们小半个月工资。

角落里,王淑珍默默扒着饭。自从陈秀英离开后,这位老师傅变得更加沉默寡言。

苏晚秋来到食堂环视众人,"工作满一年的员工都可以认购,钱不够的厂里提供无息借款。"女工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有人担心风险,有人盘算着能买多少股。

———

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筹备处设在国贸大厦。苏晚秋和郑雅婷带着厚厚一叠材料前来咨询,接待她们的是一位年轻干部。

"股份制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干部翻看着鸿霓的财务报表,"你们作为民营企业能入选第一批,很不容易。"

郑雅婷递上精心准备的企划书:"我们计划发行一百万万股,每股面值1元,其中百分之三十面向员工,百分之四十向社会公开募集,剩由创始团队持有。"

"员工持股比例很高啊。"干部翻看着企划书。

"鸿霓是靠姐妹们一针一线做起来的,"苏晚秋语气坚定,"她们理应分享发展成果。"

干部点点头,突然问道:"考虑过上市吗?"

"上市?"郑雅婷惊讶地挑眉。在1986年,股票上市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个陌生概念。

"深交所正在筹备,明年可能会试点。"干部压低声音,"像鸿霓这样有自主知识产权、出口创汇能力强的企业,很有希望。"

回程的车上,郑雅婷兴奋地计算着上市可能带来的资金:"如果每股能涨到五块,我们就能融资五百万!足够建自己的研发中心了!"

苏晚秋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建设景象,思绪却飘回了那个风雨飘摇的小作坊。短短两年,鸿霓从濒临倒闭到如今即将成为股份制企业,这一步迈得太大,也太过冒险。

"雅婷,"她突然问道,"如果上市失败,或者股价暴跌,员工们的血汗钱可就回不来了。"

"风险与机遇并存。"郑雅婷握住她的手,"但只要我们产品过硬,就不怕市场考验。"

员工认购首日,财务室前排起了长队。

小林第一个冲进来,"晚秋姐,我买两千股!"她啪地拍下一沓钞票,"这是我全部积蓄!"

苏晚秋惊讶地看着这个平时省吃俭用的姑娘:"想清楚了?万一亏了..."

"亏了就继续干活呗!"小林咧嘴一笑,"但我相信鸿霓,更相信晚秋姐!"

赵兰雪买了四千股,王淑珍递上一个手绢包:"我买两千股。"

"王姐!"郑雅婷惊呼,"你哪来这么多钱?"

王淑珍的声音很轻,却坚定,"我老伴走得早,儿子现在也用不上。这钱放银行也是放着,不如拿来给咱厂。"

苏晚秋心头一热。这份信任沉甸甸的,让她既感动又忐忑。

认购结束统计时,全厂员工大部分都参与了认购,共筹集资金10.6万元,远超预期。

"还剩19万股待认购,"郑雅婷翻着账本,"社会认购下周开始,要不要登报宣传?"

苏晚秋刚要回答,突然看到桌子上摆着的《经济日报》,报纸上赫然印着《警惕股份制改革中的国有资产流失》,文中虽未点名,但字里行间暗指某些民营企业借改制之机侵吞国有资产。

"有人在针对我们。"郑雅婷脸色煞白。

果然,次日的社会认购现场门可罗雀。偶尔有几个来咨询的,也被门口徘徊的陌生男子吓退。

小林气喘吁吁地跑进来,"有人在外面散布谣言,说鸿霓快倒闭了,现在要套牢资金走人呢!"

苏晚秋走到窗前,看见两个穿皮夹克的男子正拦住一位想要进来的老先生,连比带划地说着什么。老先生摇摇头,转身离去。

"马上报警。"她冷声道。

警察赶到时,那两个男子早已溜走。但恶劣影响已经造成,首日社会认购额不足3万元。

夜色渐深,苏晚秋独自在办公室翻看认购名单。门被轻轻叩响,陈明辉端着两杯热茶走了进来。

"还没吃晚饭吧?"他放下茶杯,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饭盒,"单位食堂带的。"

热气腾腾的饭菜香气让苏晚秋突然意识到自己饥肠辘辘。她道了声谢,狼吞虎咽起来。

陈明辉静静地看着她,"深建集团有意认购10万股。"

"什么?"苏晚秋差点被饭呛到。深建是深圳最大的国有建筑公司,这样的企业入股将极大提升鸿霓的信誉。

"他们看中了你们厂在建材设计上的应用潜力。"陈明辉的眼中闪着笑意,"我向他们推荐了你们的新产品。"

原来他这些天早出晚归,是在为鸿霓奔走。苏晚秋心头涌起一股暖流:"谢谢,但这会不会影响你的工作?"

"当然不会。"陈明辉轻描淡写地说,从口袋里取出一份文件:"还有这个,你看看。"

文件是深建集团的意向认购书,金额栏赫然写着"人民币20万元整",签字盖章一应俱全。附加条款上写着,"允许鸿霓服饰使用深建集团品牌进行市场推广",这意味着鸿霓可以打着"深建战略合作伙伴"的旗号招揽客户,对眼下低迷的认购形势无疑是雪中送炭。

"这太贵重了。"苏晚秋的手指微微发抖。

"互利共赢罢了。"陈明辉轻声道,"深建需要你们的设计,你们需要他们的渠道。"

他的手机突然响起。接完电话,陈明辉的脸色变得凝重:"刚收到消息,有人在工商局举报鸿霓虚报注册资本,明天可能会来查账。"

苏晚秋冷笑一声:"又是林志强的余孽。"虽然林志强已经逃亡海外,但他留下的关系网仍在暗中作祟。

"账目没问题吧?"

"当然。"苏晚秋拉开保险柜,取出几本账册,"从建厂第一天起,每一分钱都记得清清楚楚。"

陈明辉翻阅着账本,突然停在某一页:"这个"特别支出"是什么?"

"给陈秀英女儿的医药费。"苏晚秋轻声道,"还有几个困难员工的借款,我都单独记账了。"

月光透过窗户,为两人镀上一层银边。陈明辉望着眼前这个倔强的姑娘,突然伸手拂去她发梢的碎发:"你总是这样,为别人想得太多。"

他的指尖温暖粗糙,带着建筑师特有的茧子。苏晚秋没有躲闪,任由这触感在皮肤上蔓延。

"明天我陪你去工商局。"陈明辉收回手,声音恢复了平静,"深建的认购消息也该公布了,正好冲冲晦气。"

窗外,深圳的夜空繁星点点。股份制改革的第一道坎已经到来,但苏晚秋知道,只要坚持正确的路,鸿霓终将如凤凰般浴火重生。

(https://www.biquya.cc/id190751/56793086.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