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女频频道 > 四合院从学外语开始 > 第14章 人生抉择

十月的清华园十分宁静,方青云站在外语系办公楼前,整了整洗得发白的衬衫领子。这身行头是他最体面的装扮,蓝布裤子、白衬衫,配上母亲连夜赶制的黑布鞋,虽然朴素,却干净利落。

"请进。"熟悉的洪亮声音从门内传出。

推开门,吴文瀚教授正伏案批改试卷,花白的头发在阳光下泛着银光。见来人是方青云,老教授摘下眼镜,露出笑容:"小方同志?稀客啊。"

"吴教授好。"方青云恭敬地鞠了一躬,"打扰您工作了。"

"坐。"吴教授指了指对面的椅子,顺手倒了杯茶,"听说你给轧钢厂苏联专家当翻译了?表现不错啊。"

方青云双手接过茶杯,心头微动,消息传得真快。他简要汇报了翻译工作,然后切入正题:"教授,我这次来...是想请教高考的事。"

吴教授挑了挑眉:"你才初三吧?"

"是,但我已经自学完高中课程了。"方青云从书包里掏出几本笔记,"这是我整理的数理化知识点和习题。"

老教授接过笔记,随手翻了几页,突然用英语问道:"What's  your  view  on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situation?"(你对当前国际形势有什么看法?)

方青云不假思索地回答:"The  Cold  War  pattern  is  forming,  but  China  should  maintain  independence  and  self-reliance..."(冷战格局正在形成,但中国应保持独立自主...)

流利的英语脱口而出,夹杂着几个俄语术语。吴教授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又连续抛出几个问题,从二次函数到元素周期律,从《红楼梦》到《战争与和平》,方青云对答如流。

"停。"二十分钟后,吴教授抬手打断,揉了揉太阳穴,"你小子...还真把高中课程吃透了。"他起身从书柜取出一套试卷,"这是去年高考题,当场做给我看。"

方青云深吸一口气,接过试卷。钢笔在纸上沙沙作响,安静的办公室里只有翻页声和吴教授偶尔的咳嗽声。两个小时后,最后一道解析几何题解答完毕。

吴教授批改得很快,红笔在纸上划出一道道弧线。最后他放下笔,长叹一声:"数学92,语文88,俄语96...这成绩放去年能上重点了。"

方青云心跳加速,手指不自觉地捏紧了茶杯。

"我可以帮你联系教委,弄个高考资格。"吴教授摘下眼镜擦了擦,"不过..."他意味深长地看着方青云,"你确定要提前参加高考?少年班的天才我见多了,最后泯然众人的不在少数。"

"我考虑清楚了。"方青云声音坚定,"现在国家急需人才,我想早点为社会主义建设出力。"

老教授笑了笑:"漂亮话谁都会说。告诉我真实想法。"

"教授,高中的东西我都学完了,现在上高中对我来说是个煎熬"方青云实话实说道。

"有意思。"吴教授往后一靠,"那你打算报什么专业?"

方青云沉默片刻说:"教授,我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过目不忘的记忆力和语言天赋让我在外语学习上事半功倍,但在理科研究方面..."他摇摇头,"我顶多是个二流人才。"

"那你打算报什么学校?"

"这正是我想请教您的。"方青云诚恳地说,"我在北外和北大之间犹豫。"

吴教授突然哈哈大笑,从抽屉里取出一封信:"巧了,北外俄语系主任上周还向我打听你。他们急需既懂俄语又懂技术的翻译人才,待遇从优。"

方青云接过信封,上面烫金的"北京外国语学院"几个字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这正是他想要的机会,北外毕业生在外交部、外贸系统的发展前景极好,改革开放后更是成为稀缺人才。

"不过..."吴教授话锋一转,"你真甘心当个翻译?以你的天赋,学理科将来未必不能..."

"教授,"方青云轻声打断,"您见过真正的天才吗?"

吴教授一愣。

"我见过。"方青云目光悠远,仿佛透过墙壁看向某个遥远的时空,"有些人天生就是为了改变世界而存在的。钱学森二十二岁获MIT博士学位,冯·卡门三十岁创立流体力学学派...我和他们的差距,比狗和人的差距还大。"

办公室里一时寂静。窗外的蝉鸣突然变得清晰起来。

"好小子..."良久,吴教授缓缓点头,"年纪轻轻就有这份自知之明,难得。"他拉开抽屉取出一张表格,"填吧,我给你写推荐信。"

回四合院的路上,方青云的脚步格外轻快。路过商店时,他特意给弟弟妹妹称了半斤水果糖。

家里静悄悄的,只有方婉蹲在地上玩石子。见哥哥回来,小丫头立刻扑上来要糖吃。方青云把糖分成三份,嘱咐妹妹给弟弟留一份,然后钻进耳房,锁上门。

夕阳透过玻璃窗照在书桌上,方青云展开那张高考报名表,深吸一口气。钢笔吸满墨水,他在"报考院校"一栏工整地写下"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放下笔,他环顾这间十平米的小天地,墙上的苏联地图、书架上整齐排列的俄文技术手册、床头那盏经常亮到天明的台灯...这一切都将成为过去。几个月后,他可能会坐在北外的教室里,开启全新的人生篇章。

"哥,吃饭了!"方青山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晚饭很丰盛,炒鸡蛋、红烧茄子和白米饭。方铁今天发工资,还特意打了二两地瓜烧。

"爸,妈,我有事要说。"方青云放下碗筷。

方铁和林茹对视一眼,同时放下筷子。

"我...我可能有机会提前参加高考。"方青云尽量平静地说,"吴教授答应帮我弄资格。"

方铁的酒杯"当啷"一声掉在桌上:"高...高考?你不是才初三吗?"

"我把高中课程都自学完了。"方青云拿出吴教授给的试卷,"这是今天做的模拟题,成绩够上重点线。"

林茹颤抖着接过试卷,虽然看不懂上面的数字和符号,但那个鲜红的"92分"还是让她眼眶发红:"我儿...真有出息..."

"你想学什么?"方铁突然问。

"北外英语系。"方青云轻声说,"将来做外交官或者专业翻译。"

出乎意料,方铁没有立即反对。他给自己倒了杯酒,一饮而尽:"你想清楚了?不学理科学外语?"

方青云点点头:"爸,我知道自己擅长什么。"

"你比爹强。"方铁突然红了眼眶,"爹这辈子就会焊个铁疙瘩,你...你可是要当文化人了..."

林茹已经抹起了眼泪,方青山和方婉虽然不太明白发生了什么,但也跟着又哭又笑。小小的饭桌上,一种混合着骄傲、不舍和期待的情绪在蔓延。

夜深人静时,方青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透过窗户,他能看见四合院上空的那轮明月,和前世那个被雾霾笼罩的城市不同,1955年的北京夜空清澈如洗。

他想起前世那个碌碌无为的自己,想起穿越之初的惶恐,想起这一年多来在这个世界的点点滴滴。俄语翻译、八级工考核、房产购置...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生怕改变命运的机遇从指缝间溜走。

而现在,他即将迈出最关键的一步。北外英语系,这个选择不仅能发挥他的语言优势,更能让他站在中外交流的最前沿。

窗外传来轻微的响动。方青云悄悄起身,看见父亲独自坐在院里的石凳上抽烟,烟头的红光在黑暗中忽明忽暗。

他轻轻推开门:"爸,还没睡?"

方铁吓了一跳,赶紧掐灭烟头:"吵醒你了?"

"没有。"方青云在父亲身边坐下,"在想事情?"

方铁沉默了一会儿,突然说:"青云,爹没文化,不懂你们读书人的事。但爹知道,你能有今天,全靠自己努力。"他粗糙的大手摸了摸儿子的头,"放心去考吧,家里有我。"

方青云喉头一哽。在这个质朴的工人父亲眼中,他看到的全是毫无保留的支持与信任。

"爸,等我大学毕业,一定让全家都过上好日子。"方青云声音很轻,却字字铿锵。

方铁笑了笑,从怀里掏出个布包:"拿着,买参考书用。"里面是叠得整整齐齐的三十元钱。

月光下,父子俩的影子投在青砖地上,拉得很长很长。

(https://www.biquya.cc/id190696/2566448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