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1月5日清晨,方青云站在外交部大楼前,仰头望着这座苏式风格的灰砖建筑。寒风卷着碎雪拍打在脸上,他下意识摸了摸胸前崭新的工作证,深蓝色封皮上烫金的国徽在晨光中闪闪发亮。
"方青云同志?"门卫核对完证件,突然立正敬礼,"王副部长交代过,您直接去三楼办公厅报到。"
方青云心头一跳。能让副部长亲自打招呼,看来自己这个"陈老总钦点"的名头确实管用。
办公厅位于三楼东侧,走廊铺着暗红色地毯,踩上去悄无声息。方青云刚走到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激烈的争论声。
"...英国佬这是故意刁难!"
"可他们确实有国际法依据..."
他轻轻敲了敲门,争论声戛然而止。开门的是个戴圆框眼镜的年轻女子,见到他明显愣了一下:"你是...方青云?"
"是我,今天来报到。"
女子推了推眼镜,侧身让他进来:"我是办公厅秘书林梅。王副部长在里间等你。"
办公厅比想象中简朴,几张黄漆木桌拼在一起,墙上挂着世界地图和毛主席像。最里面的小门前站着个穿中山装的中年男子,正是实习时见过的王处长——现在该叫王副部长了。
"小方!"王副部长热情地握住他的手,"可算把你盼来了。陈老总上周还问起你呢。"
方青云手心沁出细汗。被外交部长惦记,这福气不知是好是坏。
简单寒暄后,王副部长直奔主题:"组织上考虑年后派你去英国大使馆。不过在这之前..."他从抽屉取出份文件,"你得先通过外交官培训。"
文件列着密密麻麻的课程:国际法、外交礼仪、保密条例、应急逃生...甚至还有品酒和交谊舞。
"最晚六点前要把课程表交回人事司。"林秘书在一旁提醒,"对了,宿舍安排在正义路3号院,这是钥匙。"
方青云接过铜钥匙,犹豫道:"我家住南锣鼓巷,离这不远,能不能..."
"可以走读。"王副部长爽快答应,"但保密纪律不能含糊。这份《涉外人员守则》今晚背熟,明天抽查。"
走出外交部大楼时已近中午。方青云在附近小吃店买了两个烧饼,边吃边翻看那本《守则》。其中用红笔圈出的条款格外醒目:"严禁向任何无关人员透露工作内容,包括直系亲属"。
回到四合院时已是下午。院里静悄悄的,只有贾张氏坐在门槛上晒太阳。见方青云回来,贾张氏浑浊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哟,大干部回来啦?"
方青云点点头快步走过。
推开自家屋门,一股炖白菜的香气扑面而来。林茹正在灶台前忙碌,见他回来忙擦了擦手:"怎么样?"
"挺好的。"方青云把工作证给母亲看,却将培训材料塞进了内兜,"年后可能要去英国。"
"英国?"方铁从里屋出来,手里还拿着茶缸子,"那么远?"
"还没定呢。"方青云岔开话题,"爸,厂里怎么样?"
方铁摇摇头:"越来越忙。苏联专家催着要新样件,车间三班倒。"他压低声音,"不过你提醒得对,车间里河南籍的工友都说老家开始饿死人了..."
晚饭后方青云早早回了耳房,就着煤油灯研读培训材料。保密条例倒背如流后,他开始琢磨那些外交礼仪细节,如何正确使用刀叉、不同场合的着装要求、甚至连握手力度都有讲究。
腊月二十九的傍晚,四合院里飘满了炖肉的香气。方青云帮着父亲贴完最后一张春联,站在院门口端详着红纸上的墨字,"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这是今年最时兴的对联。
"哥,你看我剪的窗花!"方婉举着张红纸跑过来,上面歪歪扭扭地剪着个福字。
方青云抱起妹妹转了个圈:"婉儿手艺见长啊!"
院里传来此起彼伏的剁馅声。前院赵婶家在做猪肉白菜馅,中院何雨柱正抡着菜刀剁羊肉。
方家今年备的年货格外丰盛。林茹从柜底取出珍藏多时的腊肉,又用方青云带回来的外汇券买了条冻带鱼。此刻厨房里,她正往锅里下油炸丸子,金黄色的肉丸在油锅里翻滚,香气直往人鼻子里钻。
"青云,来尝尝咸淡。"林茹夹起一个丸子吹了吹。
方青云咬了一口,外酥里嫩的肉馅在舌尖化开:"妈,您的手艺快赶上柱子哥了。"
"少贫嘴。"林茹笑着拍了下儿子的肩膀,眼圈却悄悄红了,"去了英国,想吃这口可难了..."
方青云放下筷子:"使馆有中国厨师,我学着做给您寄回来。"
方铁拎着瓶二锅头进门,见状咳嗽一声:"大过年的,高兴点!青云这是去为国争光,好事!"
年夜饭摆满了八仙桌。方家今年破例杀了只老母鸡,炖得烂烂的,配上榛蘑,汤面上浮着金黄的油花。方青云带回来的午餐肉罐头切成薄片,码成花瓣形状;难得一见的带鱼煎得两面金黄,上面撒着翠绿的葱花。
"来,咱们碰一个!"方铁给每人倒了小半杯果子酒,连方婉都有份,"祝青云前程似锦!"
玻璃杯碰撞出清脆的声响。方青云仰头喝下甜滋滋的果酒,喉头却有些发哽。这一走至少两三年,回来时妹妹该长成大姑娘了,弟弟说不定比自己还高...
正吃着,中院突然传来一阵喧哗。贾张氏尖利的嗓音穿透门板:"哎哟喂,这羊肉馅饺子绝了!柱子手艺就是好!"
方青云透过窗户望去,何雨柱屋里灯火通明。易中海坐在主位,左边是聋老太太,右边是贾家五口。秦淮茹正给何雨柱敬酒,不知说了什么,逗得何雨柱哈哈大笑。
"柱子哥还是心软。"方青山扒着窗台嘀咕。
方铁给儿子夹了块鸡腿:"各人有各人的活法。吃饭。"
林茹一个劲儿往方青云碗里夹菜,不一会儿就堆成了小山。带鱼最嫩的肚皮肉,鸡肚子里挖出来的鸡胗,连为数不多的蘑菇都挑到了他碗里。
"妈,够了够了..."方青云哭笑不得,"再夹该撑着了。"
"胡说!"林茹又舀了勺鸡汤浇在他米饭上,"英国那地方听说整天吃生肉,走之前得多补补。"
方青云笑着解释,"英国主食是土豆,听说使馆每周还能吃上顿红烧肉呢。"
方婉一听"红烧肉",立刻把自己的碗推过来:"哥,我也要去英国吃肉!"
一家人都笑了。方青云揉揉妹妹的头发:"等婉儿长大了,哥带你去。"
饭后,方青云帮着收拾碗筷。
收拾妥当,一家人围坐一起守岁。方婉困得直点头,还硬撑着。方青云把她抱到腿上,小丫头立刻像猫儿似的蜷成一团。
"青云,"方铁突然压低声音,"你之前让囤的粮,我藏地窖里了。够吃大半年的。"
方青云点点头。他不敢告诉父亲,这场饥荒会持续更久。只能趁着还在国内,多往家弄些粮票。
午夜钟声响起时,四合院里鞭炮声震耳欲聋。方青云护着方婉的耳朵,看父亲点燃挂在枣树上的挂鞭。
大年初一,方青云起了个大早。按照习俗,他得给院里长辈拜年。刚出门就撞见何雨柱在扫鞭炮屑。
"柱子哥,过年好!"方青云拱手。
何雨柱笑得见牙不见眼:"好好好!"
易中海家门前,方青云犹豫片刻还是敲了门。开门的是一脸倦容的易中海,眼下挂着两个大眼袋。
"易叔,给您拜年了。"
易中海勉强挤出笑容:"好好,进来坐..."
方青云寒暄两句就退了出来。
正月初五,方青云开始收拾行李。外交部发了两套中山装、一件呢子大衣,还有印着国徽的牛皮公文包。他把这些和母亲新做的内衣裤整齐地码进父亲打的木箱里,又在夹层藏了张家人的合影。
"哥,这个给你。"方青山偷偷塞给他个木雕的小飞机,"我自己做的。想家了就看一眼。"
方青云接过这个略显粗糙的礼物,突然意识到弟弟已经长成了心思细腻的少年。他用力抱了抱方青山:"在家照顾好爸妈和妹妹。"
(https://www.biquya.cc/id190696/25664476.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