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国时代系统 > 第118章 滔天罪行

绢帛猛地展开,墨迹淋漓如血,其上字句仿佛蘸着边民的哀嚎和将士的血汗。

朱由校的目光冰冷地扫过那令人发指的罪行,信中详尽叙述了许显纯查获的滔天罪状:

晋商豪族如何与山西巡抚、巡按御史、总兵官及卫所军官串通一气,以供应九边军需为名目,获得大量粮草盐铁配额及通关便利。

这些宝贵的战略物资,却被他们堂而皇之地通过塞外秘密商路,源源不断地输送至蒙古诸族、甚至辽东建州女真。

巨商豪强与地方胥吏沆瀣一气,以“低价强买”、“通债逼田”、“诡寄飞洒”等毒计,疯狂兼并晋陕沃土良田;

无数自耕农顷刻沦为赤贫佃户,承受“倒二八”甚至更酷烈的盘剥。若有反抗,轻则鞭笞,重则诬陷入狱。

贿赂巨资尽入巡抚、总兵等贪官污吏私囊,而戍守国门的边军将士,粮饷反遭层层克扣、常年拖欠,士卒面有菜色,营中怨声载道。

反观晋商驼队满载财货、手持通关文书,在边将眼皮底下招摇过境输粮于敌!军心浮动,情何以堪?

致使山西、陕西境内民变蜂起,饿殍载道;无数饥民被迫成为流贼,整个西北如同一个巨大的火药桶!

更令人心惊的是,密查发现白莲教妖人如鬼魅般在流民与巨贾间穿梭,借汹汹民怨,妖言惑众,煽动入教,其行踪诡秘,所图非小,恐埋下燎原巨患!

许显纯在信中悲愤陈词,直言若不早除,不仅边事危急,西北大局亦将糜烂!

朱由校的呼吸微不可察地停滞了一瞬。尽管心中早有预期,尽管对晋商的贪婪无耻已有定论。

但当这血淋淋的罪行赤裸裸地摊开在眼前:勾结外敌、压榨黎庶、动摇国本,那滔天的恶行,依然像淬毒的钢针,狠狠刺向了他身为帝王、身为大明天子的胸腔!

一股源自血脉深处的暴怒骤然冲顶,握着密信的手指因用力而骨节泛白,那精钢锻铸的甲片似乎都在他指下发出不堪重负的微鸣,校场内的空气仿佛瞬间冻结。

他闭了闭眼,强压下那几乎要喷薄而出的杀意。登基虽不过月余,那朝堂上的暗流涌动、地方上的阳奉阴违,已让他深刻理解了何为帝王心术。

震怒可以成为武器,但不能被它所掌控。

他的目光落在“白莲教”三个字上,心头更是沉重。

这个被太祖朱元璋钦定为“邪教”,的造反专业户,从元末开始到清朝,屡禁不止,顽强的存在于中原大地几百年,成功的诠释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从元末韩山童、刘福通以“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掀起红巾狂潮,沉重打击元廷;

到永乐年间山东唐赛儿自称“佛母”,聚众数万攻城掠地;再到正德年间赵鐩起义转战数省……白莲教的每一次大规模爆发,无不是民不聊生、官逼民反的绝境写照!

他脑海中更是清晰地浮现出史书上即将发生的惨剧:就在不久之后的天启二年(1622年),山东白莲教分支“闻香教”首领王好贤与徐鸿儒,因不堪官府压迫,在山东郓城、巨野一带举事!

他们自称“中兴福烈帝”,建号“大乘兴胜元年”,聚众数万,攻破郓城、邹县、滕县,一度切断帝国命脉——京杭大运河。

其“均贫富”、“抗官府”的口号,如同燎原之火,吸引无数活不下去的饥民加入!

最终虽被朝廷调集山东、河北、河南三省军队围剿,才将其镇压,为首的徐鸿儒被俘杀,王好贤逃亡被擒,却已让山东大地血流成河,元气大伤!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朱由校心中默念,涌起一股深沉的悲凉与彻骨的愤怒。

密信中山西陕西的惨状,与史书上山东的悲剧何其相似!

若非被逼至绝境,这些最是安土重迁、忍耐力惊人的华夏百姓,又怎会甘冒杀头灭族之险,追随那虚无缥缈的“弥勒降世”?

真正点燃白莲妖火的罪魁祸首,正是这帮作恶的晋商,那帮为了一己之私欺压百姓的贪官污吏。

而历史上的晋商为什么能一直存在,因为其不止是私底下给建奴卖粮卖盐卖铁,其本身还肩负着给九边输送盐铁粮食的任务,卖给建奴的东西都是打着九边军资的幌子运到边境的。

天启年间的大明,与后世北方那个巨人何其相似!晋商、徽商等豪商巨贾,便是这庞大帝国肌体上的“寡头”。

他们垄断着命脉,维持着帝国表面运转的假象,却也贪婪地吸食着它的精髓。

骤然斩断这些“寡头”,固然痛快,但引发的连锁反应——边军断粮、转运瘫痪、地方失序、乃至更大规模的哗变与民乱——足以让本就摇摇欲坠的帝国瞬间崩塌!

明朝地方上那些同样腐败低效的转运机构,根本无力瞬间接管如此庞大复杂的物流网络。没有及时有效的替代方案,抄家灭族带来的,只会是更大的灾难!

那些小说中轻描淡写、动动嘴皮子就能让盘踞数省的庞大组织灰飞烟灭的情节,在此刻的朱由校看来,简直是痴人说梦!

然而——这一切对他而言,恰恰是最不成问题的问题!

他心念微动,意识深处的系统界面清晰浮现。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

“系统”他心中默念。

【商队】---制造费用200两/队

编制:  1人(主事)+账房3人(精算/钱谷/货殖)+商队20人

介绍:商通天下,利聚四方!商人可经营客栈、酒楼、当铺、货栈等产业,亦可组建商队行商天下,为宿主开辟财源,充盈收入。

系统中可以招募的商队,便是他手中最锋利的刀刃。

只要以雷霆手段拿下晋商,抄没其数千万两家资,他便能以这笔“血财”为资本,通过系统招募大量忠诚高效的商队和掌柜。

再辅以翰林院中那些精通经济的官员进行统筹规划,完全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利用晋商现成的商业渠道和网络,实现九边军资供应的无缝衔接,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庞大财源。

不止如此,更令朱由校看重的,不止是晋商盘踞塞外数十年的金银商铺,还有那张用无数驼铃和马蹄丈量出来的、详尽无比的草原地图!

(https://www.biquya.cc/id190694/2566411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