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是为了给宋耀祖捐骨髓,这辈子是因为做手术。
一想到五妮可能遇到不测,姜老太的心脏就止不住的疼。
“姜女士,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但你也知道,只要是手术,无论大小,都是有风险的。你女儿开颅手术失败,未必会出人命,请相信我们医院的主刀医生,她们都很专业。最差的结果就是患者可能成为植物人。你们可以先考虑清楚,究竟要不要做这个手术。”医生公事公办道。
身处首都最大的精神类公立医院,每天面对百十位患者及家属。
各种各样的疑难杂症,层出不穷。
医生并非麻木,而是从业时间久了,见的太多了。
“手术我们做。”
姜老太深吸口气。
她这次带五妮出来,就是为了给五妮治病。
作为一个商人,她深知风险和收益成正比。
手术成功,一切皆大欢喜。
手术失败,她照样养五妮一辈子。
“如果你决定好了,现在可以签字,我们这边会尽快帮你们安排手术。”医生招手叫来护士。
护士捧着手术同意书,送到姜老太手边,让姜老太签字。
姜老太看着一行行密密麻麻的字迹,她不认识,她只知道这场手术将决定五妮未来的人生。
姜老太屏住呼吸,拿起笔,在监护人一栏写下自己的名字。
两天过后。
五妮躺在拖车上,在姜老太和三妮的目送下,被护士推进手术室。
急救红灯亮起。
姜老太和三妮在走廊里等着,坐立不安。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姜老太背着手,在充斥着消毒水味道的走廊里转来转去。
三妮一向端庄稳重,然而,当她看到护士医生们跑进跑去,无菌口罩遮不住大半张脸,脚步匆匆。
三妮上前询问是不是手术出问题了?
对方一句“家属请耐心等待”,就把她打发了。
越是这般光景,姜老太和三妮越是麻爪。
俩人站在手术室外,希望全都寄托在医生身上,她们俩帮不上忙。
焦急、无力、担忧、急切……
种种情绪涌上心头,姜老太感觉自己老了好几岁。
窗外的天色,从天光大亮到暮色四合。
在姜老太双手合十的祈祷声中,手术灯暗下。
几分钟后,主刀医生走出来,摘下口罩,满头的汗水和疲惫,足可见这场手术的难度。
“医生,我妹妹怎么样了?”
姜老太母女迎上去。
三妮迫不及待,挽着姜老太颤抖的胳膊,最先开口询问。
主刀医生站稳,把气喘匀,说道:“患者的具体情况,比我们预计的还复杂。好在吉人自有天相,手术还算顺利,我们在患者头部取出三大五小,一共八个血块。患者现在还没从麻醉中清醒过来。等会儿会转到看护病房里,过了观察期,你们就能见面了。”
闻言,姜老太母女顿时松了口气。
“太谢谢您了。谢谢您救了我女儿。”
姜老太脚跟发软,握住主刀医生的手,双眼红的不成样子。
太不容易了。
她的五妮有惊无险,她的五妮没事!
太好了!!
“医生,我替我妹妹谢谢您。”
三妮忍着喉头的哽咽,后退半步,代替昏迷中的五妮,向主刀大夫九十度鞠躬致谢。
“我应该做的,你们太客气了。”
主刀医生忙了一天,人都要虚脱了,姜老太母女的谢意,他心领了。
当下,最重要的就是,他需要休息,需要摄入食物。
“没有别的事,我就先走了,后续有什么问题,你们可以和护士沟通。”主刀医生交代完,和姜老太母女告别。
“医生您慢走。”
观察二十四小时,确定五妮没有出现术后病发症,随后,转入普通病房。
五妮一头齐耳短发,被剃了一半,后脑勺空荡荡的,缠着厚厚一层纱布,看上去很滑稽。
每天护士来上药,五妮都握住姜老太的手,咬牙忍疼。
“五妮乖,马上就好了。”
姜老太坐在床头,将女儿抱在怀里,轻轻顺着五妮的脊背,帮五妮疏解痛楚。
五妮病情明显好转,整个人看起来都有精神了。
五妮的情况稳定后,姜老太趁午休时间,去附近的店里定制一面「妙手回春」的锦旗,在全院人最多的周一工作日,举着红艳艳的锦旗,送进主刀医生病房。
姜老太递上锦旗,嘴上说着恭维的话,哄的主刀医生喜笑颜开,十几分钟的时间里,主刀医生的嘴角就没有掉下来过。
刚做完手术,营养也要跟上。
根据护士的建议,姜老太主要给五妮吃些清淡好消化的食物。
五妮的病情主要靠养,不是三天两天就能出院的。
三妮做事妥帖,五妮脑袋上的刀口拆线后,三妮主动担起姜老太照顾五妮的职责。
姜老太也没闲着。
她这次出来,另一个目的,是要找到经销商。
机会是人创造出来的。
又是一个艳阳高照的天气,姜老太换上干净整洁的衣服,提着自己工厂生产出来的卫生巾,出门搞推销。
姜老太此行第一站是开业不足半月的国贸市场。
(https://www.biquya.cc/id190596/5679305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