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女频频道 > 唐朝小教父 > 第249章 你们就是懒

通了!

    全都通了!

    也懂了!

    到这一刻,在坐的人是幡然醒悟,也想起王熙来此的目的。

    经过这么长的一番铺垫,王熙最终要论证的其实是气力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他抛出道是万物运行的规律,这确实是道家思想,道法自然,自然就是万物运行的规律,因此大家也就没有去争。

    其次,他提出儒法基于道。这其实是有偏于道家的,如果这句话成立,那就证明道家是最重要的,土地有了,你种什么,看你的需求,如果没有道,那儒法也没有任何意义。

    这儒家当然会不爽,而这也是方才大家争辩的关键所在,但如果代入第一个论点,这也变得是无可争议的。

    儒法也得根据常识去制定政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自然规律,可不能反过来规定日落而作,日出而息。

    最后,既然如此,是不是研究万物运行的规律,因为就是一切的基础所在。

    这醒悟是醒悟了,但又没了头绪。

    听着是很有道理,是一环扣一环,逻辑也非常缜密,但该怎么做,又有什么用,在坐的一众官员是毫无头绪。

    张九龄见罢,又是主动开口道:“不可否认,你说得确有道理,也是你们第一个提出来的,要是此论合理的话,那么古人所为就皆不合理,到底之前可没有人是这么认为的。”

    他用的是辩论环节中,最经常使用到的反证法。

    这个论据是你们率先提出来的,之前是没有的,如果你是对的,那之前就都是错的,而且错是错在根本上,那以前的太平盛世,又该如何解释?

    王熙想了想,才回答道:“就拿方才我举得荒地论,道是一片荒地,儒法是决定在上面种什么。

    而当你不了解这片荒地时,你不一定就种不出自己想要之物,但是,你得不到最好、最佳的果实。

    而且,就算你什么都不做,荒地也有可能长出果实来,只是养不活太多人。

    这也就是为什么,咱中原的国力,始终是有局限性的,无法去追求星辰大海。

    还有,这也是为什么许多朝代短则数十年而已,但也有些长达数百年,极其不稳定,这都是因为缺乏对道的理解。”

    此话一出,李隆基不禁眼中一亮,但旋即又陷入思索中,甚至张说亦是如此。

    对于中原实力的局限性,他们其实都有体会,尤其是唐王朝,因为唐王朝的领土扩张几乎已经达到农耕经济的极限,其实现在就已经有些乏力。

    这才逼出节度使制度,否则的话,没法去控制,中原是肯定负担不起,距离实在是太远。

    反过来说,他们也在探索该如何在这基础上,进一步扩张版图。

    源乾曜对此也很好奇,于是问道:“这么说来,若是能释道,那便能使得国力提升,去探索星辰大海?”

    “绝对能。”

    王熙非常肯定地点点头。

    李隆基都打起精神来,这可是上回没有提到的。

    “是吗?”源乾曜笑问道:“那你倒是说说看?”

    王熙道:“无论是探索星辰大海,还是去往高山沙漠,粮食始终是关键,农耕是非常重要的,而想要生产更多的粮食,就需要更好的肥料,就拿施肥来说,晚辈以为所有人都应该知道,粪便能够使得粟麦成长的更好。”

    大家都点点头。

    粮食当然是关键,所有的朝廷政策,都是围绕着农业在转。

    王熙又问道:“为什么?”

    源乾曜错愕道:“什么为什么?”

    王熙道:“为什么粪便能够让粟麦茁壮成长?”

    源乾曜道:“这不是常识吗?”

    王熙又问道:“为什么只有粪便可以,而石头又不行?这里面一定是有内在的原因。”

    众人一阵沉默。

    这是常识,可就从未有人问过,为什么。

    谁知道为什么。

    那李元纮就道:“你这是无理取闹。”

    “晚辈绝非是在无理取闹。”

    王熙是一本正经道:“因为如果弄清楚这其中是为什么,那么就有可能人工制造肥料,或者说寻找到更多的肥料,这样就能得到无尽的肥料,甚至能够针对每一种农作物,制作出相应的肥料。

    如此一来,粮食就能年年丰收,这国力能不增长吗?”

    众人听罢,是两眼放光。

    你这么一说,那可真是厉害啊!

    李隆基都激动地快要站起来了,迫不及待道:“为什么?”

    王熙摇摇头道:“侄儿也不知道。”

    李隆基神情一滞。

    你这是调戏的朕么?

    那李元纮是好气又好笑道:“你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王熙却是理直气壮道:“咱们要不去研究,又如何知道这是为什么。”

    李元纮不禁愣住了。

    这是要陷入死循环吗?

    王熙又继续道:“晚辈今日过来,只是应王叔叔的要求,来阐述道家思想的重要性,以及道家思想对于工部会有何帮助。可不说自己什么都知道,诸位长辈认为是不是这么一个道理。”

    源乾曜点点头道:“道理是如此,但这该如何知道?”

    粪便就是肥料,这就是常识,你要说为什么,鬼知道这是为什么。

    毫不夸张的说,对于这个“为什么”,大家是一点头绪都没有。

    王熙道:“当然是去探索,不探索如何知道?”

    源乾曜问道:“怎么探索?”

    “晚辈也不知道。”王熙又摇摇头。

    “???”

    源乾曜一阵无语。

    话是你说的,但一问三不知,这是什么辩论。

    不少官员已经是彻底无语了。

    王熙左右瞅了眼他们,道:“晚辈虽然不知晓,也不知该如何去探索,但只要去探索,应该是能够得到结果的。”

    源乾曜问道:“此话怎讲?”

    王熙道:“就拿我们的气力学举例,之前也从未有人思考为什么人是站在地上,而不是飞在空中,为什么成熟的果实会掉落下来?

    后来经过我们无名学院的探索,我们发现了重力,当得知重力后,就知道行驶在水面上的船,也应该受到重力,之所以没有沉,就代表着有一个向上的力,因此我们断定水是有浮力的。

    同样的,我们利用斜面实验,又证明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本身的重量是没有关系,可羽毛却能够在空中飘荡,因此我们猜想在四周也存在一个向上的力,只是这一股力不同于能够看得见的水,因此我们称之为气力。

    在我们明白这些力的特质后,那我们就能够有机会去创造力,甚至可以做到舍弃牛马骆驼。”

    源乾曜呵呵笑道:“只怕这个你也不知道吧。”

    “是的,晚辈也不知道。”

    王熙点点头道:“源相公明鉴,晚辈到底还只是个孩子,为什么诸位总是期望我们能够做到,为什么就不能问问自己,为何不去研究,诸位可都是我大唐最聪明的人。”

    那许堇没好气道:“这都是你们在说,我们才问你们的,可你们又给不出答案,这如何让人信服。”

    王熙道:“晚辈说得是道理,道理是儒法基于道,而道是万物运行的规律,知晓越多万物运行的规律,对于施政是有极大的帮助,那如果这个道理,是无可争议的,那为什么诸位不去研究?

    就比如说,我们在西域的斗争,西域之所以不稳定,可不是说我军打不过那边的敌人,而是因为距离太远,这粮食运不过去,但如果能够创造力替代牛马,就能将粮食运过去。

    再说吐蕃,为什么吐蕃令我大唐很是头疼,不是因为他们强大到无法征服,而是他们那地势高,咱中原人上去,必定会水土不服。

    为什么就不去研究,为什么上到高处,就会水土不服,如果了解清楚为什么,就能找到应对的办法。”

    许堇道:“照你这么说,是不是了解清楚鸟儿为什么能飞,那我们也能飞?这道理谁都懂,但问题是这很难去了解清楚。”

    王熙将头摇得跟个拨浪鼓似得,“不不不,晚辈可不这么认为。晚辈以为诸位长辈就是很懒,或者说惧怕挑战的,惧怕困难,就只知去做一些自己擅长的事,自己不擅长的,则说无用,亦或者打压,而不是说这没法去研究。”

    傻了!

    在座的官员,全都傻了。

    竟然被狗头鹫认为懒。

    这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你特么有脸说这话么?

    许堇很是生气道:“你凭什么这么说?”

    王熙道:“因为事实就在眼前啊!我们现在了解清楚重力、浮力,并且也利用重力和浮力,改良了船只。

    要知道,以前改良船只,都是凭借经验,数十年,数百年积累下来,但是当我们了解清楚浮力后,便能很快的改良船只。

    如今已经证明这事可行,这是对的,但诸位都嗤之以鼻,更何况那些还没有头绪的规律,那定不会去研究,这不是懒,或者是惧怕困难,又是什么?”

    静!

    一时间,堂内是静的可怕!

    许堇他们脸上是写满了尴尬。

    这小子可真是鬼精鬼精的。

    又将我们给套进去了。

    李隆基瞅着一众官员如同吃了大便一样,虽然很恶心,但也说不出个滋味来,不禁心里暗笑。

    王毛仲更是得意,这臭小子还真是有些手段。

    张说缓缓开口道:“可不是说嗤之以鼻,其实我们也认同这学问有用,只是官员一般都是负责制定政策,而不是精于营造。”

    王熙道:“当然不会让张相公去学习,王叔叔不就只是让工部官员去学习么。”

    “.!”

    张说迟疑了下,又道:“但这些学问一般是工匠。”

    王熙直摇头道:“可工匠从不管学问,那齐民要术不都是官员在看。”

    张说没有做声了。

    这小子真是一点面子不给啊!

    王熙又道:“不过王叔叔让工部官员前去无名学院学习,这也很是不妥的,正如晚辈方才所言,先生是从不告诉我们答案,只是问我们为什么,引导我们自己去摸索的。

    所以,先生是真的没法教各位,不过我们也愿意向工部分享我们目前所知,但最终还是得自己去探索。”

    (本章完)

(https://www.biquya.cc/id190232/5679290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