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玉腰奴 > 第125章 运河

厉帝已经快被这二人说动了。

这样虽然可以博得一个好名声,但后面的弊端也是可以想象得到的。

虽然孟晚柠离开了孟国公府,但怎么说也是姓孟出来的,孟家人尚在朝中,还有那孟长青袭爵了国公之位,正是风口浪尖上。

“此时先作罢吧。容朕在想想。”

这个意思,就是被婉拒了。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皇宫里面发生的事情还没有捂热乎,就传到孟晚柠的耳朵里了。

她气的将屋子里所有能砸的东西都砸了,歇斯底里的咆哮着,“滚啊,都给我滚啊!你们一个个就会看我的笑话是不是!”

好啊你个郑敏,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算个什么东西!

“有能耐就与本夫人来当面说啊,在背地里指手画脚算什么本事!”

不明真相的下人们站在院子里,面面相觑。

“夫人这又是在发什么风了?”

“不知道啊,上午还好好的。”

她砸完手边一切能砸的东西,才虚弱的依靠在门边。

凭什么,凭什么陪葬了一辈子都不够,九泉之下也不放过她?

郑敏啊,你真是活的太滋润了。

孟晚柠从袖口中掏出了之前准备好的毒药,决定这一次亲自去办一些事情。

她身穿夜行衣,在匕首上面涂满了这个毒药,悄悄埋伏在三公主的房间里面,就等着她回来。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后,夫妻二人从宫里面回来了。

“我先去更衣,等会儿就去找你。”三公主走到房门口,对着宁伯好莞尔一笑,转身就进了卧房。

“呃......”

几乎是关上门的同时,一把锋利的匕首就从她的后心处刺出。

强烈的剧痛让她喊不出声来,只能勉强回头,茫然的看着孟晚柠。

“呵呵......就凭你,也想置我于死地?”孟晚柠猛然又从背后把匕首拔了出来,从前胸的位置重新刺入。

“郑敏,听说你在宫里可没少做坏事啊,怎么会要求陛下让我陪葬呢?你是怎么想的呢?”

脸上那温和的笑意并不温暖,比腊月的寒风还要刺人。

渐渐地,三公主没有了气息,死不瞑目的盯着孟晚柠。

“呵,想让我给那糟老头子陪葬?想的倒是挺美。”

或许是因为太久没有出来,宁伯好正准备回房来寻三公主。

“敏儿,敏儿?衣服还好了嘛......”

就在宁伯好踏进门的时候,一把银闪闪的东西,忽然从背后饶到了他的脖子前面。

“大公子,怎么见了嫡母也不请安一句,就要匆匆忙忙的要我陪葬?莫非是晚柠有哪里得罪公子了吗?”

屋子里弥漫着的强烈的血腥气,总是再傻的人,也应该明白这里发生了什么。

“母亲息怒,儿子不是故意的......”宁伯好的性命绷在弦上,心脏咚咚直跳。

“不是故意的,都要我陪葬了,你还不是故意的?”

“母亲......”宁伯好喊得尴尬极了,“不是你想的那样,都是敏儿一个人说的,与我无关!”

大难临头各自飞。

这宁伯好显然也没有像看起来的那样在乎三公主,也只是在撇清自己的罪责罢了。

这才是她想要的答案,孟晚柠缓缓松了手,继续威胁道:“我不怕你不听我的,毕竟这里无处不是毒,或许方才你已经吸进去不少了。”

一颗放下的心,瞬间又被提了起来。

“你你你......你难道不怕陛下发落你吗!”宁溯摸了摸脖子,幸好还在,然后颤抖的指着孟晚柠。

这个女人如今可怕的令人发指。

“你们不是想要一个给国柱大人陪葬的吗?更何况大公子您,不也一直不喜欢她吗?”

“一派胡言!”宁伯好恼羞成怒了。

“反正你们宁家娶的,只是一个三公主的名号而已,至于这三公主是谁,应该也无所谓吧?”

这话的意思,让宁伯好忍不住冒冷汗。

“你什么意思?”

“既然一定要有一个去陪葬的人,那也可以是她......”

孟晚柠看着地上血流成河的身体,低低笑出了声。

如果宁家人娶的只是一个三公主,那不如让两个人互换一下身份喽。

宁伯好看着地上那个,与他同床共枕五年的女人,说不心痛是假的。

但是在他的大计面前,稍有牺牲又怎样呢?

于是孟晚柠用了一招狸猫换太子,将自己和三公主掉包一下,把郑敏送进了宁溯的陵墓中。

此后世人只知道孟家女忠贞不二,嫁于宁大人就是一生一辈,就连死后也绝不独活。

可谁又知道这背后的龃龉多么令人胆寒。

也就是这天开始,三公主(孟晚柠)带上了面纱,对外宣称是因为染了急症,不能见风。

宁溯下葬的很快,宁伯好也和快就接手了他爹先前的那些政务,成为了厉帝的左膀右臂。

“陛下,臣有事要奏。”

“准奏。”

元承礼手持奏疏上前两步,“陛下,南方多雨,而北方却干旱少雨。南方常有洪涝灾害,而北方却是旱灾不断。如此一来,只会让两地的百姓都苦不堪言。”

“那爱卿可有什么想法?”

“臣以为,不如开凿引渠,将南方的水系朝北方开凿,引流过去,亦可减轻两岸百姓农民的苦楚。”

“言之有理!”

就在此时,宁伯好却突然站了出来,对此反驳道:“臣却以为,与其开凿引渠,只为灌溉农作物,也未免太过于杀鸡用牛刀了。不如将河渠扩大一些,既可以引流灌溉,又可以运输商船,开通南北两地的贸易往来!”

“好!”厉帝突然赞叹一声,“宁爱卿所言有礼!朕以为,不如交给你去做这件事情,想必爱卿能将那画舫造的那么精妙,也可将这件事情办好吧?”

宁伯好不由得露出了自得的笑容,属于他的世代要来了,“微臣定不如使命!”

绥厉帝十三年。厉帝宠幸前上国柱、许国公宁溯之子宁伯好,破格将其提拔为中书令,并命其负责修建运河之工程。

同年,宁伯好建工,发觉数郡男女老少数百万,同时开凿通济渠、邗沟、永济渠、江南运河四条运河。

北凉新王即墨高卓趁机发难,边疆陷入战事,烽火连天。

朝中加收赋税,征收粮草。

百姓苦不堪言。

(https://www.biquya.cc/id188437/5679302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