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都市言情 > 官场之扶摇直上 > 第155章 行动开始

临江市纪委监察委员会大会议厅内,空气仿佛凝固。

李志强站在投影屏幕前,目光如炬地扫过在座的每一位同志。

“同志们,”他的声音沉稳有力,”从滨海广场工程款案发至今,已经过去整整一个月了。”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息凝神。

投影仪的光束中,尘埃在空气中缓缓浮动。

“这一个月来,”李志强继续道,声音中带着几分动容,“我看到同志们不分昼夜地奋战在一线。”

“有许多同志连续工作72小时没合眼。”

“赵同生同志为了追查王建新家人的下落,三天跑了整个临江市。”

“还有我们的陈临同志...”

他的目光落在前排的陈临身上,后者正专注地记录着,眼下的青黑清晰可见。

“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队伍,我们今天才能站在这里,宣布这个重大突破!”

投影屏幕突然亮起,显示出王建新的审讯画面和查获的账本照片。

李志强拿起激光笔,红点精准地落在关键证据上。

“根据王建新的完整供词,以及我们刚刚查获的详细账本证据。”

他的声音陡然提高,“现已确认陈耀才、陈克应父子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压抑的骚动。

有人握紧了拳头,有人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板。

“经省委常委会紧急会议研究决定,”李志强一字一顿地宣布,“立即对陈耀才、陈克应立案审查调查,并实施抓捕!”

他重重地拍下遥控器,屏幕上立即显示出鲜红的立案决定书。

落款处,省委书记的签名力透纸背。

“同志们,”李志强环视全场,“这是正义的胜利,更是我们纪检监察干部忠诚履职的见证。”

“但现在还不是庆功的时候...”

他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接下来,我们要打一场漂亮的收网战!”

李志强话音刚落,会议室内瞬间陷入一种肃杀的寂静。

周昌明缓缓起身,双手撑在会议桌上,目光如炬地扫视全场。

“同志们,”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现在我宣布,各行动小组立即出动,执行抓捕任务!”

“是!”

整齐划一的应答声在会议室内炸响,三十余名纪检干部齐刷刷起立,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陈临迅速整理案卷,向陆子明、罗小华、刘长胜三人打了个手势。

这几位跟随他办案多日的老搭档立即会意,快速检查装备。

门口,赵同生已经全副武装,手中的执法记录仪闪烁着待机的红光。

大雨中,纪委大院的拦车杆缓缓抬起。

十余辆公务车如同离弦之箭,在细密的雨幕中分头驶向各自的目的地。

车轮碾过积水的声音此起彼伏,红蓝警灯在淅沥的雨幕下格外刺眼。

陈临所在的车队直奔江岸公馆,而瞿文雁则带领另一支精锐小组驶向市委大院。

这种双线作战的安排,既是为了确认陈耀才的具体位置,更是要对其两处住所同时展开证据搜查。

随着各数人员出动,李志强也坐上了一辆车前往了市委大院。

毕竟,是抓市委常委的人,总得跟市委书记打声招呼。

此刻,市委大院市委书记的办公室。

周学民正抽着烟,望着窗外连绵的大雨,不知在想什么。

李志强的专车穿过雨幕,缓缓驶入市委大院。

雨点敲打在车顶的声音,在密闭的车厢内显得格外沉闷。

“李组长,到了。”司机轻声提醒。

李志强整了整衣领,深吸一口气推开车门。

雨水立刻打在他的脸上,冰凉刺骨。秘书急忙撑开伞,却被他摆手拒绝。

市委书记办公室的灯亮着。

李志强站在门前,轻轻叩响了那扇厚重的实木门。

“请进。”

里面传来周学民略显沙哑的声音。

推门而入,浓重的烟味扑面而来。

周学民独自坐在会客区的沙发上,面前的烟灰缸里堆满了烟蒂。

他手中的香烟又燃到了尽头,却浑然不觉。

“周书记。”李志强站定,声音沉稳。

周学民这才回过神,将烟头摁灭。

他抬起头,语气疲惫道:“坐吧,李组长。”

李志强在对面坐下,注意到茶几上摊开的正是那份立案决定书的复印件。

“省委已经和我通过气了。”周学民又点燃一支烟,烟雾中他的面容有些憔悴,“我也认同省委的决定。”

周学民深深吸了一口烟,烟雾在肺里转了一圈才缓缓吐出。

他盯着袅袅上升的烟圈,眼神有些涣散。

“李组长,你知道吗?”他突然开口,声音低沉,”我当市委书记这些年,最自豪的就是看人准。”

“从基层干部到厅级领导,我提拔的人,十个有九个都干出了成绩。”

他弹了弹烟灰,动作很轻,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疲惫。

随后缓缓吐出一口烟圈,目光透过袅袅烟雾望向窗外。

雨滴在玻璃上蜿蜒而下,模糊了外面的世界。

“陈耀才...是我最看好的一个。”周学民的声音低沉而缓慢,像是在翻阅一本尘封已久的相册。

“记得他刚从清水县调上来时,分管公安司法工作。”

“那会儿,为了查一个案子,他整整三个月没回家,就睡在办公室沙发上。”

烟灰缸里又添了一截烟蒂,周学民的手指轻轻摩挲着茶杯边缘。

“后来他调任法院院长,第一件事就是清理积案。那一年...”

周学民突然笑了一下,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他带着全院干警加班加点,硬是把积压多年的冤假错案纠正了三十多起。省高院还专门发来表扬信。”

茶杯里的水已经凉了,周学民却浑然不觉。

他的目光渐渐变得深远:“那时候我就想,这样既有魄力又有能力的干部,正是我们临江需要的。”

“所以后来推荐他担任政法委书记时,我在常委会上拍了桌子...”

说到这里,周学民的声音突然哽住了。

他猛地掐灭手中的烟,力道大得几乎要把烟头摁碎。

窗外的雨声渐密,雨滴拍打在玻璃上的声音清晰可闻。

周学民苦笑着摇摇头:“现在想想,为什么一个从司法中走出来的人,在后面却站在了法律的对面了呢?”

他抬起布满血丝的眼睛,“你说,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一个打击犯罪的人,到最后,竟然变成了罪犯!”

李志强没有回答周学民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没人能够回答。

他注意到周学民的手在微微发抖,这位向来以和气好说话著称的市委书记,此刻强硬无比。

他斟酌着词句道:“周书记,这不是您眼光的问题。有些人伪装得太好,连最亲近的人都看不出来。”

周学民突然掐灭了烟,力道大得几乎要把烟头摁碎。

“不,这就是我的失职!作为市委书记,识人用人是最基本的职责。”

“陈耀才在我眼皮底下搞了这么多年腐败,我竟然...”

他的声音哽住了,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茶几,发出沉闷的”咚咚”声。

办公室陷入短暂的沉默。

雨声中,隐约能听到远处传来的警笛声。

“周书记,”李志强正色道,“现在不是自责的时候,我们需要您的支持,把这件事查个水落石出。”

“这不仅是对组织负责,也是对临江八百万百姓负责。”

周学民深吸一口气,挺直了腰板。

当他再次开口时,声音已经恢复了往日的沉稳:“你说得对。需要我做什么?”

李志强道:“陈耀才所有的资料,我们希望调阅原始档案。”

周学民二话不说,打了一个电话吩咐了下去。

就在李志强准备告辞时,他突然说道:“等等。”

老书记从抽屉里取出一个笔记本,翻到某一页:“这是当年常委会的私人记录。”

“当时讨论政法委书记人选时,有几位同志提出过不同意见。”

“现在看来,他们或许早就看出了什么。”

李志强郑重地接过笔记本:“谢谢您的配合。请相信,组织会还临江一个清朗的政治生态。”

走出办公室时,窗外的雨势已经渐弱。

而远处的雨幕中,红蓝相见的警车已经到达了目的地。

(https://www.biquya.cc/id185675/2750736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