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高武:我,修炼巅峰强娶长公主 > 第686章 还在忍

“越国边防将军林绍,拒绝西域兵团借粮,强令驱逐,并已派骑兵封锁三处山口!”

“这是第一位,明确对西域动手的合纵诸侯!”

“楚国将如何处置尚未明朗,但属下推断—即便楚王不愿,也无法强行掩盖!”

“因为这一出,已经流进边境所有军营!”

“这些边兵,是靠粮吃饭的!”

“现在粮仓被夺,兵心动摇!”

“再遮,只会让军人对内廷彻底丧失信任!”

秦浩终于抬眼,看向张青松。

“有没有死人?”

“有!”

“三名西域武士当场被击毙,二人重伤被俘,已由林绍直接押送入营中!”

“林绍发布了军中公报,称‘任何扰我军粮者,皆视同敌寇’!”

“公报文稿已传入楚国西南三郡,现下南楚官营内已有骚动,部分中层将领已不愿再接纳任何西域人!”

秦浩沉默片刻,提笔在案上写下四字:

“林绍,活棋!”

张青松点头。

“需不需拉?”

“不能拉!”

“林绍此人虽有胆,却不归我管!”

“我们不能接,也不能认!”

“我们要做的,就是冷眼看楚王怎么处理他!”

“他若被罢,楚王失军心!”

“他若不罢,楚王失盟约!”

“楚王若拖,楚国内部便会乱!”

“这个选择,没有对的!”

“无论如何,楚都要付出代价!”

“这一刀,不是我们出的!”

“但伤,却是在敌人身上!”

张青松神色肃然。

“主上,这一仗……可能比我们预计的快!”

秦浩没有否认。

“林绍这一下,等于揭了锅盖!”

“锅里是气,气压久了终会爆!”

“越人已经在退,吴人已不敢动,齐人观望,楚人左右为难,西域人焦躁不安!”

“再拖一月,他们自己就打起来了!”

“再拖半月,就会有第二个林绍!”

“这第二个人,不必我们安排!”

“只要粮、兵、地、话,再被西域人踩一下!”

“只要再有一次‘拿而不还’!”

“那他们自己就要抄刀!”

“只要他们先动,我们就出第一封公告!”

“不是宣战,而是‘讨乱’!”

“我们要说—秦国不为争地、不为扩土,只为边民安稳!”

“然后兵不入境,粮不出境!”

“谁想打,我们就守!”

“守到他们军心崩,粮道断,信任失!”

“再那时,我们才动!”

“而一动,就是斩首!”

“不是战局,是决局!”

“不是战斗,是整合!”

张青松低声应下。

信鹰塔外,又有数只鹰落下,新的局变,还在不断飞来。

秦浩起身,眯眼望天,心中早已断定—这一局,他不需要敌人犯多少错,只需要他们再多一次不配合。

只要那一步出来,他就将按下这场“乱世序曲”的最后一枚棋子。

棋已至尾声。

只待开局者真正出局。

南楚王都,太极宫后殿,一场无人知晓的密议正在进行。

楚王端坐主位,身边除了一名记录内臣与心腹老宦官之外,只剩下来自南境三郡的边军主将、内廷兵部官员、以及两名楚国皇子。

气氛死沉,无人出声。

桌案中央,一封加盖林绍军印的军报被摆在最显眼的位置。

那上头写得极清楚—三日前,西域小国私兵借商队之名强闯补给道,三次警告无果后,林绍下令封锁,并击杀其头目,缴获配制西弓二十七张、北皮甲二十副、刃镰、手弩各十余,活捉西域军使两人,现已就地关押于边营。

而最重要的一句话,是军报末尾那句附注:

“军中士卒群情激愤,若朝廷执意令军撤人放使,则卑职将辞职,退出守边!”

这不是请命,这是逼宫。

老将林绍守边十七年,从未有一次越界,乃至连主动出击都从未发起。

他不是躁将,但这一回,他动了真怒。

而他的怒火,正在楚廷内部燃起反应。

楚王没有急着说话,他在等,等这屋里的人先出声,先有人开口,他才好“顺势处理”。

但没人开口。

最先忍不住的是次子赵戎,他沉不住气,抬头开口:

“父王,林绍所行虽激,但情有可原,边境若再无底线,西人只会更加放肆!”

“何况他未擅自越界,仅是击退偷粮之敌,乃是职责所在!”

“儿臣以为,不应怪罪!”

赵戎的话刚落,另一位兵部侍郎便皱眉劝道:

“王上,林绍违令自专,未经朝廷核批私下处理西域客使,实为非制!”

“况且西人虽非联盟正军,却受合纵诸国共邀,若今我楚国擅杀盟客,外界必有非议!”

“更恐越吴等国以此生变!”

“若因此伤了盟局,实非国家之福!”

楚王不动声色地听着,手指却已轻轻敲打椅侧扶手,一下一下,细碎而轻微。

他心里清楚,这不是林绍一人的问题。

这一场杀,已经不可逆。

林绍杀了,西人就得要个说法;楚廷若处之不理,西人必不肯善罢;但若惩林绍,则军心大乱。

他更清楚的是—如今军中已经起了声音。

林绍所统三郡共计八万人,其中三万人为楚南旧军,一万为世袭家兵,还有两万多是从各地编入的新军。

一旦将林绍降罪,他这一身兵符还没收回,军中早就会有人反弹。

他现在下令问罪,南境起火的可能,不比西人动兵要小。

楚王不想赌。

但他也不敢退。

退了,就等于断了与西域的交情,就等于自毁合纵的核心协议。

而他如今站在十八国的中心,靠的就是这层合纵协调身份。

一旦失了,他不但国内诸侯不服,国外也将他视为“可弃之人”。

沉默之间,老宦官忽然俯身凑前,小声咬耳:

“王上,秦国尚无动静!”

“东风军未动,东南防线无征召,无告急,亦无动员!”

“反观齐吴越三国皆有所收缩!”

“反应最重者,为越南诸郡!”

“若此时断盟反向,越国便将独立承压!”

楚王闭了闭眼。

秦浩还在忍。

他若出手,此时天下皆可谴责其“蓄谋已久”;但他若不出,便能用“秦不动”四字堵住所有人嘴。

而越国,如今是站得最前的,却最孤。

(https://www.biquya.cc/id185607/5679247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