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高武:我,修炼巅峰强娶长公主 > 第696章 查账

秦浩看完,回了两个字:“允许!”

再写四字:“不许回头!”

然后下令:“所有已登记的旧商帮,只许往前走,不许再持旧账申新税。

凡是敢回头说‘吴廷曾允’,一律打入诈税案列,不论是否真实,直接查封两成产业,以此示众!”

“他们不是怕穷,是怕死!”

“而我不会让他们死,只会让他们知道,想活—得照我定的那张表来活!”

此时南边信鹰塔传来最新急报。

楚王前夜闭朝,宫内戒严,内卫加三重,东宫太子突被软禁,三郡主将兵符暂交楚后亲族,宫中三日未有旨令传出。

赵应天递信入殿,只说了四个字:“楚廷自绞!”

秦浩看罢,未有任何反应,只提笔将“楚”字木筹推至边缘,轻轻斜倒,不用力、不声张,只是那一刻,朝中众人皆知—这位曾经的“盟主之国”,已不再是棋盘上能起作用的一员。

不是被打败,而是自己退场。

不是战死沙场,而是自断命脉。

香妃看着那块木筹倒下,沉声道:“主上,楚王若死,楚地旧将旧军将如何处置?”

秦浩淡淡一笑:“死了才好!”

“楚王不死,旧人不好动;楚王一死,谁敢再说是他的人,就得再掂量掂量!”

“我不怕他们称王,也不怕他们起兵,我就怕他们既不死,又不交!”

“不交地,不交人,不交账,还要在楚王名义下挂着秦王给的路!”

“这种人,必须清!”

“归不归是一回事,听不听又是一回事!”

“从今日起,楚地所有边郡,必须先报‘七项’,再谈‘辖地’!”

“七项未清者,不许称县,不许称镇,不许称属!”

“只叫‘试点’,限一年清账,年末交卷!”

“谁交得出来,谁才算是我秦国的一员!”

“交不出来,就让他永远做个边民!”

“边民是人,但别想说话!”

“我这一国,是让人活着,不是给人脸的!”

张青松顿首:“明白!”

香妃亦低头:“谨记!”

秦浩缓缓吐气,望着那张边地地图上渐渐归整的灰白色区域,语气极轻,却极稳。

“他们说我太狠!”

“可他们不知道,我不狠,他们活不下去!”

“我不是逼他们归我,是逼他们认清,这世上只有一条能走的路!”

“而我,是那条路的起点!”

“我不需要他们爱我,也不指望他们尊我!”

“他们只要记住—我是这条路的尽头!”

“谁想过,谁想走,谁想活,就别回头!”

入夜之后,秦王府正殿灯火不减,东阁内书吏连换三批,文案案头堆积如山,赵应天与香妃轮流坐镇指令中转,张青松则亲自驻于信鹰塔,调度各地来往密信,确保每一道调令、每一份接管备案都在二十四时内完成闭环,不得拖延,不得误差。

自主上亲书“暂署辖”五字后,所有中层主事官员立即进入“临战状态”—这不是战事,而是“新制确立”的第一阶段。

他们不再等,不再劝,不再示意,而是全面以秦制规条为准绳,对各地新附之地展开实操接管。

第一批归属区域共九十四个镇级单位,其中二十七镇已完成律本同步、地册重编、赋税挂号。

剩下六十余镇分布较散,部分地形复杂,人员结构混乱,其中尤以南楚北岭十镇为最。

因前楚王系人马败退,部分军士逃入山林自封山寨,形成数个大小不一的“半民半军聚地”,既非明投,又非敌对,长期游离在接管边界之外,表面接受秦册,私下仍用旧法。

这种情况,香妃一早便做了分类。

主上有令:“凡私设地头权、擅用旧制者,不论其是否主动归附,一律不得入册,不得享税,不得赦旧,不得用秦粮。

可活,可走,可留,但不可说话!”

张青松亲手拟定《边地留存人律》,直接抄写一式十份,密发至三处主线,将这群人明明白白列作“观察居户”。

若三月不乱,可重新申请入册,若三月内生事、结党、私调人马、扰民征粮,哪怕只查一条实证,立刻清除、焚村、逐户迁空,不再重收。

这是一次彻底的筛查,不是收容,是再造。

不是将旧格延续,而是要把过去的“人情地头自生法”彻底砍断,斩得干净,拔得彻底。

你想活,就得用我这套走;你想混,就别在我这混。

张青松向秦浩汇报:“主上,第一轮筛查已初步落实,共计锁定八十三处隐性自保点,其中已有四十七处确认不再使用旧律,其余仍在观望!”

秦浩未抬头,只写下一行字:“七日内须表态,愿转者上律表,不愿者撤!”

赵应天问:“若他们既不上表,又不撤,拖在原地不动呢?”

秦浩道:“那就查账!”

“上门问他一年收几斗粮,几户人,几条边田,若说不出,说明他早就不是活人,是个空壳!”

“既是空壳,那我便拆了!”

“一个连自己地盘都写不清的人,凭什么站在我秦王册上?”

“这不是看他态度,这是看他有没有活下去的资格!”

“他要命,我就给;他要脸,那他只能拿命去换!”

赵应天拱手退下,命人连夜加急抄送七十三封“转律通告”,按主上口述内容统一格式、统一笔迹、统一印章,一封不差,全数送往边地所有未彻底表态之旧势力据点,所有信件只写一句话:“七日之内,若不照律上表,自为弃地!”

所有人都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不是“我们不收你”,而是“你以后不要再来”。

秦浩不是给他们选择,而是给他们最后的体面。

他早已不需要再扩张,而是在清杂。

他的地盘已经够了,现在是要整理、要分类、要把每一块泥土都按秦制、按秩序、按规矩排好。

张青松呈上另外一件事:“主上,东南角落口一带原属齐地,现归秦制后百姓愿修寨屯耕,自发组建五十户共营,来信求派训官前往,学习《秦制七条民令》!”

秦浩点头:“派人!”

“但不送教官,送抄书吏!”

(https://www.biquya.cc/id185607/5679246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