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都市言情 > 1982从香江开始 > 第465章 蔡松林

毗邻宝岛基隆市近郊,瑞芳镇下辖的九份村。

    昔日鬼子兵在这里开采金矿,如今矿场虽已关闭,街道布局仍保留着日占时期的风貌,狭窄石阶盘绕山间,两旁是低矮的砖木老屋,废弃的矿坑和锈迹斑斑的铁轨,像一道伤疤嵌在山腰。

    村落虽不复过往繁华,却意外成了本土影视剧取景的特殊地点,举凡涉及到山城、老街的画面,大多都来自此处。

    此时此刻,谭家明就坐在导演椅上,正捧着碗芋仔番薯对搭棚布景的道具组指指点点。

    旋即,一辆丰田轿车缓缓驶入街巷,车子停在剧组十几米开外的距离,接连喇叭声响起。

    滴滴滴!

    “喂导演,三点几了喔,收工饮茶先啦!”

    见喇叭声成功吸引了谭家明的注意,车门打开,五短身材的曾智伟从车里一跃而下,大老远便冲着谭导演挤眉弄眼。

    “智伟~”

    谭家明笑着起身,对一旁的助理吩咐两句,迎向曾智伟:“怎么样,今日不用陪大老板,得闲来我这里探班?”

    “大老板有大把女仔陪,几时轮到我呀。”

    曾智伟笑眯眯说了句,往人来人往的剧组方向扫了两眼,问:“今次帮哪家公司开戏?”

    “学者喽。”

    谭家明拿出烟盒分出两支,朝身后方向努嘴道:“朱延平找来投资,请我开一部商业片,仲向公司借了任达桦做男主角。”

    曾智伟顺势望去,九一娱乐新晋的硬汉演员任达桦,正坐在一张露天桌台前补妆。

    有别于香江的电影市场,宝岛影坛一度不曾出现过如‘招氏’‘佳禾’‘九一’此类垄断院线和制片市场的霸主,因此独立制片公司有极大的生存空间。

    理论上,当独立制片公司成为主流时,导演会拥有更大话语权,毋需向主流商业片靠拢,可以尽可能发挥个人风格,正如‘长凤新’没落,‘招氏’将目光投向电视行业,而‘佳禾’‘新壹城’和‘九一娱乐’尚未起势的那几年时间里,香江出现大批独立制片公司,百花齐放,首次出现了‘新浪潮’这一概念。

    但实际上,由于宝岛长久以来的畸形审查制度,漫说新浪潮,本土娱乐业上到导演下到演员,都无不在想方设法去外埠发展,岛内红到好似林清霞这个级数,也不得不将事业重心转到香江。

    “宝岛缺人才呀!”

    谭家明咬着烟头笑道:“听讲朱延平今次本来想请万子良来做男主角,结果同公司沟通之后,合约部的伙计只肯推个任达桦出来,仲要求住星级酒店、豪车接送,排场更大过荷里活明星。”

    曾智伟闻言也为之失笑,九一娱乐这种做法,无异于是在向宝岛电影人示威晒马,你肯捏着鼻子答应这些要求,以后大家还有合作机会,如果觉得欺人太甚,那将来就带着自家那些演歌仔戏的小卡司自己玩儿去。

    至于合约部门的负责人是否收到翟老板的指示才这样做?

    当然冇啦,我们部门有自己的商业考量嘛!

    “其实也并非缺人才,只不过屎坑很难出灵芝草。”

    曾智伟笑道:“据我所知现在宝岛刚换了新话事人,电检制度逐步放开,过上三五七年,未必不能掀起另一轮新浪潮。”

    谭家明不置可否的笑笑,摇头道:“三五七年?你当荷里活大片是死的?一步慢步步慢,泛商业片的年代,边个会原地不动等你发展呀?”

    “讲这些就太深奥啦~”

    曾智伟摆摆手,不愿继续深入探讨这个话题,从口袋里摸出那张‘辛德勒的名单’抖了抖,对谭家明笑道:“不过与其让白人鬼佬的荷里活大片冲垮宝岛娱乐业,倒不如让他们转投香江,话晒同宗同源一家人,以后还用分什么AB呢?”

    “什么来的?”

    谭家明疑惑接过名单,扫了一眼发现上面都是叫得上名号的宝岛电影人,调侃道:“枪毙名单呀?”

    “差不多啦~大老板吩咐,要我将这份名单上的人全部挖回九一娱乐。”

    曾智伟冲谭家明眨眨眼,见对方脸上浮现出预料之中的错愕表情,揽着他的后背继续笑道:“这么巧你在替朱延平开工,先约这位号称宝岛最赚钱的商业片之王出来聊几句喽~”

    ……

    九份山城的剧组,随着谭家明被曾智伟拽上车,暂时收工休息。

    丰田轿车驶出街巷,谭家明坐在车里,仍震惊于翟老板的大手笔。

    他反复翻看着手里名单,忍不住摇头感叹:“原来真是枪毙名单来的,不过这粒子弹是打向整个宝岛娱乐业呀。”

    即便有荷里活大片的冲击,宝岛电影依旧在夹缝中求生,像个吸氧为生的迟暮老人,不至于一命呜呼,然而今日翟远这一手如釜底抽薪,几乎是闸断了岛内娱乐行业的氧气管。

    “话又不能这般讲,宝岛电影人肯过档至少有工开有钱赚,翟先生这支善良之枪射出来亦都是善良子弹嘛~”

    曾智伟笑容痴肥说完,又扭过脸问谭家明:“是了,都不记得问你,你和朱延平今次合作的这部戏叫什么名字?翟先生话,如果宝岛这班制片和导演肯过档,将来1024包他们在香江的排片,一阵间见面,正好开这个条件给他。”

    “这个条件开的真是……”谭家明咂咂嘴,颇有些啼笑皆非。

    可惜此时尚未流行出‘惠台’二字,否则谭家明一定脱口而出。

    为了挖宝岛电影人过档,分薄自家在香江的排片份额,整个行业也只有垄断了光盘发行市场的九一娱乐敢这么玩,否则即便换做单一领域的院线霸主,分分钟也会被高产量导致的积压影片库存拖死。

    抛开宝岛的文娱官方部门和制片公司的大老板不谈,对单个的宝岛电影人来说,九一娱乐现在就是在做慈善。

    谭家明慨叹过后,略一思忖说道:“今次同朱延平合作的这部戏叫《雪在烧》,好典型的宝岛商业片,讲的是通奸杀夫的主题,故事创新性上弱了少少,不过打磨一下也足够上1024排片。”

    “好啊~”曾智伟笑着点头:“如果朱延平肯过档,他这部《雪在烧》就是1024上映的第一部国语片……所以家明哥,辛苦你多做打磨,最好令到这套戏一炮而红,之后我再照着这份名单招兵马买就,想必就不用再费太多口舌。”

    谭家明闻言,隐约能感觉到自自由总会歇业、电影协会成立,将来港台电影圈攻守之势两极反转的格局。

    他用力搓了把脸,未想到自己和朱延平仓促探讨出的《雪在烧》故事,竟会成为改变这一格局的导火索。

    看着窗外掠过的街景,谭家明呼了口气,冲曾智伟咧嘴一笑:“即是要我做敲门砖啫,只是不知道朱延平够不够胆量纳这第一份投名状。”

    今次这部《雪在烧》导演是谭家明,制片朱延平,但背后的投资方却是宝岛赫赫有名的学者有限公司。

    学者的老板蔡松林,在几大民营片商中亦是首屈一指,更兼有帮派背景。

    平行时空里,蔡松林甚至是许家强‘永胜娱乐’的幕后金主。

    “那倒是,朱延平就算再心动,也要看蔡老板肯不肯放人。”

    曾智伟轻一点头,接着又露出招牌式油滑笑容:“不过无所谓,我们小喽啰对上小喽啰,至于蔡松林这种大水喉,当然由翟先生这支更大的水喉去谈……”

    …………

    “不好意思啊蔡老板,中港通讯的负责人刚刚传来消息,说是南韩三星集团有些业务上的问题想请翟先生定夺,翟先生正在跟对方电话沟通,抽不出身,所以特地吩咐我来招待您,有什么失礼的地方还请蔡老板见谅。”

    前几日金马奖颁奖典礼前夜,中影林登飞攒局宴请翟远,对方当众声称要搞个‘新自由总会’时,蔡松林这个宝岛大水喉已经见识过这位翟老板嚣张跋扈的行事风格。

    只是没想到自己今天登门拜访,竟直接吃了记闭门羹,连正主都未见到,随便找个由头便将他这位岛内娱乐大亨晾在一旁。

    偏偏这个由头找的还挺合理,翟远跟南韩三星合作的中港通讯,又或者与东洋合作的半导体业务,宝岛《九一日报》早就宣传的铺天盖地,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比电影圈这些小打小闹更有含金量,顾此薄彼也是最正常不过。

    芝山庄的露天花园里,蔡松林西装笔挺坐在一张桌台前,脸上挂起斯文笑容。

    “施小姐太客气啦,翟先生有大生意要做怎么会失礼?”

    时年四十岁的蔡松林脸型方阔,颧骨略高,下颌线条分明,一副典型的闽省帅哥长相,言谈间中不似江湖人,反倒带着几分斯文书卷气。

    望着对面而坐的施楠生和许鞍嬅两位女流,蔡松林脸上笑容不减,半开玩笑道:“况且今天不仅见到九一娱乐的女诸葛,还重逢了我学者公司的贵人嬅姐,是我蔡某人要讲荣幸才对嘛!”

    八十年代初,学者电影公司在宝岛创办不足两年,先凭一部跟风《醉拳》的《怪拳怪招怪师傅》在一众揾食艰难的民营制片厂里分一杯羹,其后真正赚到第一桶金,则全凭购得许鞍嬅执导的《撞到正》版权,在宝岛爆冷卖座,方才算彻底在电影圈中站稳跟脚。

    彼时学者电影公司尚有数个股东,蔡松林力排众议拿下《撞到正》的版权,不仅令公司扭亏为盈,更直接挤走了以宝岛影评人副秘书长梁良为首的其余股东,将学者电影公司变成完全变成自家产业,某种程度上来说,称呼许鞍嬅一句‘贵人’虽是故意拉近距离,却也并非无的放矢。

    “蔡老板讲话还是这么客气。”

    许鞍嬅笑着连连摆手,由衷道:“我被自由总会封杀那几年,全靠学者买下那几部戏的版权发行,才不至于交不起房租,你似我贵人多点。”

    蔡松林闻言自又免不了一番客套,等场面话说的差不多了,他再度将目光放在施楠生脸上,微笑开口道:“施小姐在电影圈这么多年,你也知道,过去港产片来宝岛发行,岛内无非是我们这几家片商出钱买断,尤其是我们学者,在政府允许的购片数量里,我们每年都买足香江的电影版权,过去与各家公司也颇有交情。

    如今翟先生年少有为,在香江电影圈一呼百应,他提出来要联合香江、宝岛两地的电影人才,协作发展,其他人怎么想我不清楚,但在这方面我蔡某人绝对举高双手支持,也希望我们学者电影公司将来能继续与九一娱乐展开更紧密的合作,一起为华人世界的电影事业出工出力,这也是我当初创办学者的初衷啊。”

    施楠生深以为然点头,满眼钦佩,俨然被蔡松林高尚的艺术情操折服。

    只不过心里早就翻起了大大的白眼。

    今时今日,宝岛解除戒严已然是势在必行的政令,随着宵禁取消,连岛南那群乡下郎都已经开始夜夜笙歌,娱乐业大行其道是大势所趋,对所有从业者来说无异于一座等待开采的金矿。

    蔡松林为电影是假,为钱是真。

    眼看着九一娱乐逐渐垄断香江的电影资源,正发愁找什么理由登门示好,这么巧今天小弟朱延平就带来消息,给了他主动与对方接触的机会。

    香江电影协会打算网罗宝岛电影人才,宝岛娱乐业岌岌可危?

    关我学者电影公司屁事!

    此时宝岛除了中影在内寥寥几家制片厂,有谁会启用纯宝岛演员班底拍片?摆明拍十部赔九部!

    要靠制片赚钱,从头到脚,从导演到演员,还得靠香江电影人来撑门面。

    更遑论学者电影公司这种民营企业,与其他片商一样,真正盈利的来源是发行和投资,其中荷里活和东洋等地区的电影占了50%份额,余下一半盈收则全靠香江电影支撑。

    “不瞒蔡老板,我前两天才见过协和公司的许老板。”

    施楠生略一犹豫,冲蔡松林露出个为难笑容:“许老板的公司过去同样为港产片在宝岛的发行做了不少贡献,今次又是第一个主动提出来,肯在《九一日报》上为香江电影协会站台的片商,翟先生很满意,已经答应与协和先签五部我们公司的电影,最好能赶在年尾贺岁档上映……”

    “协和的许安进?”

    蔡松林听到这个名字,不自觉皱了下眉。

    作为发行行业的大亨,蔡松林太清楚如今的市场趋势。

    当初九一娱乐一部《僵尸先生》的爆红,直接令到整个宝岛九成剧组全部开工拍僵尸片,漫山遍野穿着清朝官服的演员乱蹦,以至于那段时间宝岛差馆频频接到市民的报警电话,言必称某某地区闹鬼闹僵尸,滋生出大把都市传说。

    而后,又接连两部重量级电影《沉默的羔羊》和《赌圣》引爆低迷的电影市场,亦是自由总会倒闭以后,九一娱乐真正意义上在宝岛上映的电影,张蔓玉在岛内一夜爆红,周星池风头更直逼陈仕龙,票房几乎能与荷里活大片分庭抗礼。

    只可惜这两部戏在宝岛上映,走的都是佳禾与招氏的发行渠道,香江人肉烂在锅里,一口汤都没有让他们这些民营片商喝到。

    再看如今宝岛这些片商,表面上全都愤慨于翟远的嚣张言论,私底下却无不想削尖脑袋钻进香江电影协会。

    且不说将来九一娱乐还有没有《赌圣》这种级数的猛片,单单眼下,倘若能拿到对方以往《英雄本色》《无双》《赌神》《广岛怪物》……这些经历过市场考验电影的发行版权,绝对能坐稳宝岛片商的龙头交椅。

    许安进什么货色?

    放眼宝岛发行公司,也不过是末流中的末流,难道凭着第一个表忠心,今次就要一飞冲天?

    (本章完)

(https://www.biquya.cc/id185196/5679268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