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都市言情 > 1982从香江开始 > 第467章 挖坑

“50亿!美金?!”

    返程的路上,叶一坚载着自家老板,被他轻描淡写几句话吓得差点甩掉方向盘。

    50亿美金,近400亿港币,1500亿台币……

    这个数字显然已经超出了普通人的认知。

    叶一坚觉得什么豪车豪宅靓女顶奢,就算加埋一起都花不掉其中的零头啊。

    “是啊,台积电出钱,燕京城出地出人,如果这50亿美金真的砸下来,金陵城明天就踩能在黄埔市头上。”

    翟远语气带笑,懒散靠着坐垫,眯起眼不知想些什么。

    “那翟先生你呢?”叶一坚问了一句,又自顾自回答道:“是了,神山半导体手里揸住最关键的订单和技术,三地联手这一铺生意才算强强联合……顶你个肺,搞技术要花掉这么多钱,能不能赚得回来呀!”

    台积电缺订单和技术,一如蔡松林之流缺片源相仿。

    任谁也想不到,电影和半导体两个毫无相干的产业,翟远竟都在其中充当起沟通的桥梁。

    实际上技术层面,只要给台积电时间亦能打磨出来,此时正是全岛扶持、热情高涨的年代,否则也不会有后来的护岛神山。

    但订单就着实有些难度。

    翟远的神山成立两年之久,前后也花出去数亿美金,方才换来今天堪堪盈利,能够有跟三星集团谈判的筹码。

    反观台积电的灵魂人物孙仲谋,当时刚被邀请到宝岛创建公司,还在与联华电子创办人曹兴诚商量着是否要落地实践晶圆代工的商业模型。

    短短两年空窗期,让英特尔、索尼、三星包括孙仲谋的老东家德州仪器都开始跟神山半导体接触合作,即便此时台积电追平技术,依旧很难取得订单,毕竟此类大厂最担心的就是设计图外流,用陶宗颐的话来讲,哪怕现在市面上再出现第二家代工厂,客户群体也多以中小型IC设计厂为主,自家手里的大厂客户,绝不会轻易将图纸再交给第二家徒增风险。

    甚至连打价格战的必要都没有,这一行的成本利润都是代工厂和客户之间的内部机密,大概是最透明的了。

    “今天只是跟孙仲谋简单见过一面。”

    翟远手指叩着车窗,随口道:“至于具体细节,这位孙院长邀请我年后一起去趟燕京城,与那边的有力人士坐下来详谈。”

    叶一坚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这种级数的生意自然不可能一蹴而就谈妥,对方今天透露口风,表明意向,真正的重头戏仍要摆在内地。

    “那……”叶一坚瞥了翟远一眼,试探问道:“我回去将这件事报道出来?”

    翟远反问道:“坚哥在宝岛这么久,你觉得台积电有冇实力,可以拿出50亿美金的投资?”

    叶一坚愣了两秒,随后皱眉不确定道:“应该就冇可能,那间园区平时看起来也没什么生意,不像能赚到钱的企业。”

    翟远继续问道:“如果加上联电和台塑两家企业注资呢?”

    这次叶一坚没有犹豫,当即表示:“那就差不多啦,联华电子我不是很熟,但看对方的股票一向不错,另外台塑的王永庆号称是宝岛首富,讲钱多未必会输给李嘉城喔。”

    “即是话,台积电有能力筹齐这笔钱喽?”

    翟远问了句,不等叶一坚回答,双手插进头发里往后拢了拢,露出一副难搞的表情。

    他嘶气道:“这下就有些麻烦了啊……”

    …………

    翌日清晨,宝岛的九一日报头版刊登出一则独家新闻。

    《翟远社长考察宝岛科学园区,会见研究院院长孙仲谋》

    除了一张翟远与孙仲谋的合照,文字内容占据了整幅版面。

    ‘《九一日报》主编叶一坚报导

    随着内地改革开放进一步推进,对外经济合作再迎新篇。昨日,时任快播科技、九一文娱、神山半导体集团董事长翟远先生考察宝岛科学园区,亲切会见研究院院长孙仲谋。

    据悉,神山半导体拟将与台积电展开深度合作,初步估计将耗资50亿美金,在大陆金陵城启动集成电路产业聚集地。

    此次规划是两岸开放以来,首次展开经贸交流,据翟远先生透露,前期开发面积约30平方公里,专门用于建设晶圆制造厂、封装测试厂、IC设计中心、电子材料与设备配套企业,该区将与新竹科学园区、神山半导体展开产业对接,引导海外企业通过设厂、合资、技术合作等多种形式落户大陆。

    笔者认为,金陵城投资区的设立不仅体现了海峡开放合作的诚意,也展示出大陆在经济建设方面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坚定信心……’

    “这篇报道的遣词造句,完全看不出叶一坚平日里的风格。”

    “他平时是什么风格?”

    “看过他写的几篇风花雪月,与香江那些娱乐小报的水平差不太多。”

    新竹科学园区的一间办公室里,烟雾缭绕,房间里坐定两个中年男人,其中一位是昨天与翟远会面的孙仲谋,另一位则稍显年轻,四十岁出头身穿一身工装,是联华电子创办人之一的曹兴诚。

    联电作为岛内第一家半导体制造公司,以承接岛内IC设计与存储业务为主,早在前几年神山半导体尚未创立之际,曹兴诚便远赴海外与孙仲谋探讨晶圆代工的想法,试图突破宝岛单一的电子市场。

    只是彼时孙仲谋并未赞同这一想法,曹兴诚也得不到工研院支持,联电兜兜转转几年,直到现在孙仲谋亲自踏足宝岛,成立台积电并兼任联电董事长,神山半导体已经抢占了大部分代工市场。

    “香江人大多心浮气躁,炒房炒股,难得还能走出来一个翟远这样的人物。”

    孙仲谋看罢手里的报纸,笑着说道:“不过年轻人终究是年轻人,事事都要拔头份占头功,沉不住气。”

    曹兴诚长舒口气:“有他这份报道,去金陵城投资建厂的事就有了八成把握。孙院长,四年前我建议做晶圆代工就被您否决掉,这次要抓住机会啊。”

    孙仲谋抬头看了他一眼,笑着问:“怪我?”

    “那倒没有。”曹兴诚笑着耸下肩,又有些遗憾道:“只是中间走了些弯路,希望这次能弥补回来。”

    “翟远肯发这篇报道,起码表明他认可这件事。”

    孙仲谋点了点报纸上的标题,说道:“但据我了解,这个年轻人一向与大陆走得近,我上个礼拜去燕京城,那些有力人士对他也有所称赞。”

    曹兴诚点头表示认同,问:“有什么不妥?”

    孙仲谋皱眉道:“现在的问题是台塑那位财神爷的50亿美金啊,王永庆神龙见首不见尾,他不在燕京城露面,一旦那边有一环出问题不肯合作,以翟远和大陆的交情,他势必也要抽身而退。”

    “放心。”曹兴诚笑道:“孙院长你刚来宝岛还不了解情况,王永庆是典型的投机商人,如今岛内新派系和旧派系角力,他跑去美利坚躲清净,等时局明朗自然会回来。”

    孙仲谋不置可否道:“据我所知,王永庆的靠山是内阁首脑李焕。”

    曹兴诚伸出根手指往天上指了指,眨眼笑道:“行政院再位高权重,难道比天还高?”

    …………

    “我觉得无论身处何位,每一个人都应该对国家效忠,但任何情况下我都不接受独立,这是我的良心,目前与继任岛主和李焕院长配合协调得还蛮好的,他们也都很认可这一观点……”

    电视画面里,继任岛主一手提拔起来的代理国\防部长郝柏村,面对镜头侃侃而谈,大讲岛主识人用人的恩情。

    若非翟远知道后来两人闹到差点火并、血溅街头,多半也认为这是个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

    这时候的岩里政男还没有暴露狼子野心,将一干KMT旧部耍的团团转,等反应过来对方居然是独立派以后,势力早就被削减的十不存一。

    “如果不是我对宝岛的局势有些了解,这次一定也会被孙仲谋他们牵着鼻子走了。”

    翟远呼出口浊气,脑海中再次浮现出昨日那听起来就让人热血沸腾的‘金陵城计划’,嗤笑着摇摇头。

    郝柏村是出了名了反攻派,岩里政男现在不敢打明牌,启用这位就是要渡过一段平稳期。

    一旦赫伯村上位,若他能任由台积电拿着50亿美金去投资,翟远吞粪自杀。

    彼时岩里政男再出来打个圆场,甜枣加大棒,资金分分钟撤回岛,到时候被晾在原地的除了金陵城的烂摊子,还有台积电与神山半导体合作笼络的客源和技术。

    一个好人都没有!

    “难就难在咱们的有力人士真的相信对方会拿50亿过去投资建厂。”

    翟远躺在沙发上揉了揉太阳穴,脸上再度露出难搞的表情。

    其实台积电挖这个坑,玩这一手偷梁换柱,昨天从新竹科学园区出来,他就想明白了七七八八。

    但自己先知不代表旁人都能理解,毕竟现在大家还都以为岩里政男是个人呢。

    是以只能先让叶一坚在报纸上大肆刊登出合作新闻,给两边表现个正常态度,其他事等回到香江另想办法应对。

    没办法,50亿美金,占了49年至今过半的外汇储备,而且还是宝岛企业属意合作。

    一句讲晒,就算翟远现在有本事拿出50亿自己回去搞,有力人士也会倾向于与宝岛合作,这其中涉及到的已经不单止钱这么简单。

    “翟先生。”

    门扉敲响,施楠生眼神古怪望了眼房间里长吁短叹的老板。

    50亿美金的新闻施楠生一大早也看过,今次随行的同事全都被这个数字震得不轻,对自家老板产生了高山仰止的敬畏,甚至消息传回香江,连997的股票今天开盘也跟着涨了不少。

    按说翟老板谈成这么大单生意,以他的性格应该骚包的出来溜达才对啊。

    怎么一整天见不到人,还摆出副愁眉苦脸的模样。

    “什么事,楠姐?”翟远搓了把脸,回头看向施楠生时脸上已经再度挂起笑容:“是不是蔓玉和祖娴找我?”

    施楠生暗暗点头,这才是熟悉的翟老板嘛!

    “下午两点返香江的飞机,还有几个钟头,我来问下你有什么需要准备。”

    施楠生笑着说道:“至于蔓玉和祖娴,大家看了新闻上那50亿的数目字,现在都不敢来打扰你。”

    “就算几百亿又有什么所谓?我也是个普通人嘛,让她们不要有太大压力。”

    翟远随口调侃一句,笑着起身:“今次辛苦楠姐在宝岛多留几天,过去宝岛讲五大片商,我觉得竞争还是不够激烈,除了蔡松林和陈安进,你再帮我找六个有实力的出来,凑齐八个片商就差不多。”

    “八个有什么讲究?”

    “冇,我比较习惯这个叫法,八大片商听起来更威风。”

    “……”施楠生为之语塞,沉默片刻后点头道:“八个也好,相互间有掣肘,不听话的随时可以换掉。”

    九一文娱两位董事轻描淡写间,提前奠定了‘宝岛八大片商’的称呼。

    “那我就迟几日回去,正好跟曾智伟在这边,把你名单上的那些演员找齐。”

    施楠生继续道:“是了,蔡松林同意加入电影协会以后,朱延平也顺理成章过档,正好他和谭家明搞了个剧本出来,打算在宝岛打响第一枪,翟先生要不要给点意见?”

    “随便啦。”翟远打个哈欠,说道:“朱延平不是号称出片最快吗?这次让他跟我一起回香江,这个人我用得到。”

    施楠生点点头:“那我现在让他们过来。”

    (本章完)

(https://www.biquya.cc/id185196/5679268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