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又能怎么办呢?
就像鬼子参谋长所说,想要彻底消灭这支出现在大后方的八路军穿插团的话,并不简单。
甚至需要一次性动用将近三支野战军联队,并且将这支八路军彻底锁死在某片区域。
接着,就着作战地图上第一穿插团出现过的地区研究了起来,结果一口气研究了20多分钟,最终得出结论的鬼子参谋长北川,一脸苦叹道:
“将军,很无奈,从这支八路军部队不断出现的地点综合起来来看,根本没有任何规律。
我想对方的八路军指挥官就是担心被我军合围,所以才如此行军。
他们没有任何目的,没有任何计划。
随时随地,随意地挑选目标,然后直接发动突袭,打完就走。
缴获粮食和物资不断的供养队伍。
我们如果想要通过寻找这支部队作战的规律,来判断他们下一次出现的地点,而提前设下伏击的话,基本上是不太现实的。
基于这一点,动用三个联队的兵力,精准的将这支八路军部队合围,然后一举消灭的战术根本不太可能实现。
如果想要消灭这支八路军队伍的话,想来,也只能动用最基本的办法。
就是动用更多的兵力,将这支八路军队伍彻底合围在某片区域。
当这支八路军一旦在某一个地点出现之后,我们迅速将整片区域,连通周围的各大县城,乡镇全部拉上封锁线。
将这支八路军彻底封锁在其中,这才是将这支八路军彻底消灭的最佳方式。
然而,这种方式需要动用的兵力就实在太多了,甚至不亚于向八路军根据地发起大扫荡所动用的兵力……”
剩下的话,鬼子参谋长北川没说。
言外之意再明显不过。
就是说需要将日军原本向太行太岳根据地的扫荡部队,全部撤退回来。
然后反向形成合围圈,联合各大县城乡镇的野战军和治安军,或许才能将这支出现在大后方的八路军部队,一举消灭。
只是这么一来的话。
原本日军的重心是放在对太行太岳根据地八路军的合围之上。
难道就要因为这么一支八路军穿插团,而导致此次的扫荡功亏一篑吗?
此次掀起的五一大扫荡。
针对冀中根据地。
冀中方面日军前后动用了超过五万余兵力,在日军华北方面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的率领下,亲自制定了覆灭冀中根据地的作战计划。
至于驻山西第一军这边,只是在鬼子司令官筱冢义男的命令下,配合五一大扫荡,同时向太行太岳根据地进行大扫荡。
至此,随着第一穿插团在日军大后方的不断折腾,时间也已经过去了将近一个星期。
而日军每次掀起的大扫荡,也差不多就是一个星期。
为什么这样呢?
因为日军的物资和军事基础都在各大县城乡镇之内,而不是在广阔的山区和郊外的村庄。
广阔的山区和郊外的村庄,那是八路军的地盘。
日军向这些山区进行大扫荡的时候,就需要运输队还有辎重部队,不断的供应扫荡主力部队的后勤所需。
为了减轻后勤的压力,日军也是别出心裁的和高兵所使用的方式一样。
让士兵们自己带粮食,一般就带个三五天的粮食。
最多也就是一周的粮食。
再多的话,重量上就会成为士兵们的负担,甚至会影响到士兵们的战斗力。
所以日军掀起的对敌后的大扫荡,往往也被称为星期大扫荡。
顶多也就坚持一周时间左右,如果还不能完成既定的目标,日军就只能被迫选择撤离,等到后续筹划之后再进行大扫荡就是。
而现在也差不多是一周时间了。
据前方传来的消息,太行太岳根据地的各扫荡部队,也并不是特别顺利。
在进攻的途中更是遭受到八路军部队沿途的不断骚扰。
“这些八路实在狡猾,他们迅速的利用山区的环境分割战场。
内线有部队借助山地环境不断的阻击我军的推进。
而突破了我军封锁线的八路军,则是在外部以游击战,运动战,继续进攻我军。
特别是以八路军独立团为首的部队,在突出我军的封锁线之后,更是在后方不断的偷袭我军的运输线和辎重部队,导致我军的运输线陷入瘫痪。
前方当主力部队的后勤供应出现短缺情况。”
向鬼子司令官筱冢义男汇报前方扫荡情况的时候,一位鬼子参谋拿着一份文件,详细的汇报道。
“又是这个独立团!”筱冢义男为之恨的牙痒痒。
一想到眼下还在敌后折腾的已经近六五千人的第一穿插团,他就感到异常的头疼。
鬼子参谋长北川则表示:“将军,我在想,眼下咱们进行此次大扫荡的时间也差不多有将近一周了。
前方扫荡主力部队,战士们身上带的干粮也差不多吃完了。
继续打下去,得不偿失,还有可能被八路依托山区的环境,反过来造成我军不必要的伤亡。
不如眼下就把队伍撤下来,先将部队撤回,反过来形成合围,将依旧活跃在我军大后方的这支八路军第一穿插团消灭再说。
另外,此次对太行太岳根据地的大扫荡,虽然不是十分顺利,但也算是初步完成了我军的扫荡目标。
将那八路军太行太岳等根据地外围游击区的大量村庄基础破坏,并且掠夺了相当的粮食和物资,为我军以战养战的计划提供了重要助力。
也算是协助华北方面发动的五一大扫荡,有力的打击了八路军的气焰,进一步维持了整个华北方面的治安稳定。
不如咱们将扫荡主力撤退下来,筹备之后,他日再向八路军发起讨伐!”
筱冢义男在沉默中思索了片刻。
原本扫荡的事情,他还准备再进行个两三日再结束。
但是眼下这大后方的这支八路军穿插团的确是闹腾的太厉害。
谁知道三天的时间,这八路军第一穿插团,还会打掉大日本帝国占领区内多少的乡镇?掠夺多少粮食和物资?
最重要的是,日军向来要面子。
如果真要是让这支八路军穿插团继续在大后方这么折腾,那大日本帝国的威严何在?
大日本帝国的军威何在?
以后还会有哪些中国武装害怕大日本帝国的兵锋吗?
这甚至会激起整个华北抗日情绪的高涨,一旦露出了苗头,对于日军来说,影响是相当严重的。
考虑到这写结果之后,筱冢义男也没敢耽搁,当即点了点头,答应了鬼子参谋长的建议。
随即一道道命令从鬼子司令部不断地传出,命令各方扫荡部队,迅速地从八路军根据地区域撤离,并且将第一穿插团曾经出现过的区域,反向合围,准备将其一举消灭。
时间就这样继续流逝。
高兵带着第一穿插团的战士们继续在鬼子的大后方不断地打下县城乡镇。
一次又一次的将鬼子的粮仓物资库缴获一空,有的发放给当地的百姓,还有的则是由部队带上,供应吃喝。
另外,在沿途的作战之中,新兵战士们得到了极好的磨练。
每一次攻打这些偏远的乡镇,村庄的时候,由于日军驻守的野战军并不算多,主要是一些治安军,甚至还有一些伪军和汉奸。
这些队伍根本连二流战斗力都算不上。
由原本四营的老兵精锐们出手,实在是大材小用,杀鸡用宰牛刀。
所以高兵直接下令,让新兵队伍在老兵们的率领下,负责打掉这些伪军治安军。
另外,新兵战士们各自组队,对付伪政权,打击当地的汉奸势力,为百姓们撑腰。
还当地百姓们,暂时一个朗朗乾坤。
至于离开之时,用高兵的话说:
“乡亲们,请大家相信我们八路军,我们既然能打过来一次,也迟早能打过来第二次。
总有一天我们会收复山河,将日寇赶出中国的。
请大家再忍耐忍耐!”
得益于高兵率领第一穿插团在日军大后方的不断征战。
这八路军部队的美名也在不断的传播。
不少占领区内的百姓,原本在日军们的怀柔政策之下,再加上离得太远,和八路军根本就接触不上。
所以对于八路军的名声虽然有所耳闻,但是没眼见过,不能彻底相信。
而这一次亲自感受到了第一穿插团战士们英勇抗日的大情怀,以及穿插团战士们打土匪,打汉奸,打小鬼子和伪军,带给百姓实实在在的利益。
大量敌后占领区的百姓们,当真是感受到了这支向来被称之为人民子弟兵的八路军部队的实在。
……
此时,另一边。
在太行太岳根据地,原本八路军战士们还准备坚持与扫荡的日军进行作战。
紧接着各方的日军扫荡部队,竟然在序中选择了后撤。
这倒是让原本不少几乎被小鬼子逼到山穷水尽的八路军部队的战士们,长舒了一口气。
整个华北的局面,依旧是敌强我弱。
八路军整体部队装备落后,弹药稀缺,像独立团那样迅速在作战中发展起来的队伍,终究是少数。
所以这次面对日军掀起的空前的大扫荡,整个太行的八路军部队的损失其实是相当惨重的。
至于冀中军区,更是如此。
原本作为八路军的后勤中心,兵站。
冀中军区下辖的面积相当广阔,最夸张的时候,甚至拥有四十四座县城。
其中有一半的县城,是被八路军完全掌控。
而经历过五一大扫荡之后,在日军空前残酷的大扫荡之下,整个冀中根据地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毁灭性打击。
原本的根据地几乎丟了大半。
所有的军事基础也被破坏的一干二净。
大量的农田和民众基础也都遭到了空前的打击。
此次大扫荡之后,整个冀中八路军部队更是锐减了将近一半。
八路军部队的生存情况处在了最为严峻的时期。
……
另一边,仅仅三天的时间。
是的,只有三天。
这就是高兵率领第四营的战士们,在日军大后方不断地进行作战,通过兵力的迅速扩充和发展,然后不断的打下鬼子的县城乡镇,带给鬼子莫大的压力,致使小鬼子提前结束大扫荡的时间。
仅仅只有三天而已!
然而这三天对于整个太行太岳根据地的八路军来说,帮助实在是太大了。
此时的太行太岳根据地,不知道有多少八路军部队在日军不断发起的扫荡进攻之下,其实已经被逼迫的有些山穷水尽。
偏偏就是在最后三天,战士们快要坚持不住的时候。
日军指挥部下达了全部撤军的命令,向大后方回援,维持后方的治安稳定,负责围剿出现在后方的那支八路军第一穿插团。
望着如潮水一般退却的日军,不少八路军战士发出了劫后余生的感慨。
而紧接着是疑惑。
这鬼子眼看着就要把大家逼到绝路了,为何突然又选择后撤了呢?
总部方面很快也察觉到日军莫名其妙后撤。
当即派出各方情报部门,探查具体的原因。
直到两天之后,据前方传来的消息,鬼子后撤的各方扫荡主力,并没有立刻撤回县城,而是在反向形成了合围。
原本,总部以为这是日军为了对付跳出包围圈的战士们。
结果消息又传来。
鬼子发生交战的区域,似乎是在日占区的大后方。
那这就让人感到十分的奇怪了。
大后方?
八路军部队这边,突出了鬼子封锁线的也只是在外线进行游击战,运动战牵制日军而已。
并没有队伍出现在鬼子的大后方啊?
那可是处于鬼子的腹地,稍有不慎就会全军覆没。
日军将扫荡主力全部撤退回去之后,为何会在大后方进行作战呢?
后续,八路军方面发动了大量的情报人员,探查消息。
不久之后,总部这才得知,原来是有一支八路军部队,据说番号是第八路军三八六旅第一穿插团。
在日军掀起大扫荡期间,迂回到了鬼子占领区的大后方。
并在日军的大后方不断地发展队伍,不断作战,导致鬼子的大后方一片混乱。
日军这才被迫提前了三天将扫荡部部队撤离。
企图反向形成合围,将这支八路军部队一举消灭。
得知消息的老总大喜过望,当场就夸奖了旅长。
紧接着便打去了电话,询问旅长什么时候安排了这第一穿插团,竟然如此了得,还打到了鬼子的大后方去了!
这实在是八路军抗日之典范!
然而接到电话的旅长也是一脸的懵。
“穿插团?我三八六旅啥时候有穿插团了?
没听说过这队伍呀!”
老总也懵了。
啥?不是你们三八六旅的队伍?
但是据前方打探到的消息,人家说的就是咱八路军三八六旅第一穿插团。
这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部队?
至于独立团的情报线,是远不如旅部和总部的。
直到旅长打去电话,向李云龙询问此事。
李云龙这才得知消息,紧接着恍然大悟的李云龙在电话里大笑道:“老旅长,我知道了,肯定是高兵那小子!
当初日军掀起对我们独立团的大扫荡的时候,就是高兵率领他的一连,作为穿插连,对于穿插部队高兵解释过,那是迂回穿插在日军大后方,最能导致日军后紊乱的运动战部队。
我想这次肯定也是那小子捣的鬼!”
说起来,李云龙也是一脸的感慨。
“第一穿插团,高兵这臭小子,能耐啊!
当初一个连让他带到中条山抗战,结果没几个月直接给我带出了一支抗日联合军。
回来之后咱给他安排了个营长的职务,你瞅瞅,趁着大扫荡,直接把队伍拉到鬼子的大后方,又给打成了第一穿插团!”
李云龙笑着对一旁的政委赵刚,还有一营长张大彪说道:“我就说吧,这小子是个干团长的料,让他当营长,那不是委屈他了!”
张大彪和赵刚听罢,一时大笑起来。
此次扫荡,日军提前三天结束。
再加上高兵率领第四营,率先突破鬼子的封锁线。
整个独立团又有近期的装备发展。
大扫荡损失情况,倒是还比较乐观,全团只折损了不到一个营的兵力。
再算上高兵的第一穿插团传回来的消息,听说人家可都发展到了几千人了!
用张大彪的话说:“团长啊,等到四营长带着第一穿插团队队伍回来,我估计您都能当旅长了!”
李云龙听罢,乐的更是合不拢嘴了。
这时,在日军的大后方。
随着鬼子各方扫荡主力部队从太行太岳根据地撤回。
日军各方部队,超过两万余的鬼子伪军的压力,全部都放在了高兵率领的第一穿插团的身上。
当然,这一切高兵并没有感受到。
他正带着战士们在鬼子大后方的某座偏远的镇子里,将从鬼子粮仓里缴获的粮食拿出来,美滋滋的享受着新鲜出炉的午饭呢!
而终于露头的第一穿插团在打下了镇子之后。
消息传出,得知消息的鬼子司令官筱冢义男差点儿喜极而泣。
总算是又找到这支八路军穿插团的身影了!
恨得咬牙切齿的筱冢义男,当即向各方部队下达命令,向那第一穿插团出现的区域迅速的动用重兵合围。
务必将周边区域全部封锁,将这些八路军一举覆灭。
对于这一切,高兵尽管能够提前预料到。
但是他并不清楚什么时候就会到来。
毕竟高兵最初的目标,之所以这么迅速的发展穿插团,就是为了引起日军的压力。
甚至迫使鬼子的大扫荡提前结束。
而日军的扫荡一旦提前结束,鬼子的主力肯定会冲着第一穿插团而来。
所以对于被小鬼子团团围困的情况,高兵其实早有所料。
但是相对于整体八路军部队来说,能够避免更多的战士的牺牲,那也足够了。
此时再次打下镇子之后,随着再次扩招的第一穿插团,已经有将近8000人的队伍!
这么大的一支队伍,已经完全不能称之为一个团的兵力了。
甚至可以称之为穿插旅!
当然,没有上级的正式任命,高兵自然不能担任这样的职位,所以继续以第一穿插团的番号作为部队的番号……
(https://www.biquya.cc/id184512/2780682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