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叙旧许了好一阵子。
紧接着又步入正题,刘大柱直接表示:自己这次先头带过来的只有这300精锐,后续随时可以把剩下的队伍全部向齐镇的方向推进。
作为联合第一穿插团的主力作战部队,进攻青叶乡,大平乡的力量。
而刘大柱一行从中条山根据地,一路突破日军在中条山根据地外线的军事封锁,并向齐镇推进的消息。
自然没有瞒住日军的眼线。
很快处在鬼子司令部的日军司令官筱冢义男,也得知消息,说是有中条山一带的一支八路军作战部队,已经突破了封锁,正在向齐镇的方向接近。
消息传来之后,筱冢义男和北川坐不住了。
这些年,中条山的八路军的游击部队在不断发展,日军也大概知道情况。
当年中条山战役结束之后,国军耻辱性的惨败,退守到黄河以南,但是在撤离的过程中,有不少国军部队由于来不及撤离,也就暂时留在了中条山山区打游击,牵制日军的兵力,为正面战场提供间接的支持。
因此,日军曾在中条山根据地掀起一次又一次的大扫荡。
以此对付残留在中条山的国军游击部队。
再到后来,高兵出现,并且在中条山一带整合了留守的国军部队和八路军部队。
甚至是地方的土匪和民兵部队。
然后组成了一支声势浩大的中条山抗日联合军。
据说,这支中条山抗日联合军实力顶峰的时候,甚至多达十几个团,一两万的兵力。
这可把小鬼子唬的不轻。
筱冢义男这才下定决心,将原本驻扎在中山的两大师团,都全部增派到中山的区域,展开了一场规模的大扫荡,在这次空前的大扫荡之下,高兵这才被迫带着中条山抗日联合军的主力作战部队,一路冲出突围,返回了太行根据地。
当时,中条山抗日联合军的厉害,一直到现在,对于日军来说还像是噩梦似的,似乎就在昨日。
再到后来,日军对中条山又进行了多次的扫荡。
之后,留在中条山的一营最后残余的战士们,全部躲进深山。
日军没能找到游击队的身影,自以为是认为游击部队或许已经被全部消灭了。
当时还正值冬季,才下了一场大雪,整个大山都是大雪冰封的状态。
在小鬼子看来,如此天寒地冻的山区,又没有吃的,也没有喝的,这些八路军游击部队,就算是没有死绝,也不可能熬得过这个冬天。
但是小鬼子万万没有想到,刘大柱带着剩下的100多号战士,愣是凭借着顽强的作战意志,生生地扛过的那个冬天,也扛过了日军最为残酷的大扫荡。
之后,鬼子自认为中山的八路军游击部队已经被全部消灭,放松了警惕。
再加上驻守在中条山的作战部队,逐渐向太原的方向抽掉。
中条山抗日游击的压力大减。
刘大柱这才有了机会,又重新发展部队,重新开辟根据地,与群众建立联系,打下群众基础,暗地里打造抗日革命政权,甚至秘密的拉拢组建两面政权。
随着这两年来的发展,中条山一代的八路军游击部队,在刘大柱的率领下,多次袭击日军运输部队,进攻鬼子的一切偏远乡镇,烧掉鬼子的一些物资,炸毁日军的弹药库。
也逐渐引起了日军越来越多的关注。
至此,小鬼子才悔恨不已,他们这才意识到,原来中条山一带的八路军游击部队还并没有被彻底消灭。
它们就像是那野草一般。
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无奈此时日军的作战重心,已经转移到了太行,太岳以及晋西北根据地。
驻守在中条山的日军精锐部队,也早已调离,所以日军并没有足够的力量重新对中条山掀起规模性的大扫荡。
来对付刘大柱带领的作战部队。
就这么着,刘大柱率领的队伍越发的壮大。
再加上刘大柱一直按照高兵临行前的交代,在队伍发展起来之后,同样是对外宣传,足有几个团。
甚至部队还向外打出中条山抗日军的金字招牌。
越发的把中条山的日军治安军们吓得只敢龟缩在县城乡镇里,不敢轻易进入山区。
所以日军的情报部门方面,也一直不太清楚残留在中条山的抗日游击队,或者说中条山抗日联合军究竟是什么规模了。
但是根据多次交战的情况来看,日军初步推测,留在中山的八路军游击部队少说也有两三个团的兵力甚至更多。
这意味着什么呢?
这意味着当筱冢义男得知消息,知道中条山有八路军部队突破了封锁线,接近齐镇之后。
这鬼子司令官当即便意识到,从中条山突破出来的八路军作战部队,或许已经已与驻扎在齐镇的八路军第一穿插团顺利的汇合。
而中条山的这些八路军的出现,则意味着原本八路军进攻大平乡,青叶乡的作战部队,或许又会凭空多出好几个团来。
那么,日军原本向青叶乡,大平乡增派的援兵或许也不够看。
在这种情况下,八路一旦两面夹击,发起决战的话,大平乡,青叶乡根本不可能防守的住。
筱冢义男这个头疼呀,这下子可难办了。
眼下这青叶乡,大平乡几乎没有办法继续坚守住,而一旦青叶乡,大平乡被八路军攻破,那中条山根据地和第一穿插团根据地被彻底的联系在一起了,到时候想对付这些八路军部队,就越发的困难了。
而就在筱冢义男头疼着要怎么应对时。
一周多时间里。
第一穿插团的八路军战士们很快又有了新动作。
什么动作呢?
大家依旧是在大平乡,青叶乡的外线进行军事封锁,另外大家还在鬼子驻扎的青叶乡,大平乡防御工事外围的一公里,或者是几百米外。
同样构筑了防御工事,利用防御工事反向将青叶乡,大平乡彻底封锁。
如此一来,驻扎在青叶乡,大平乡的鬼子和伪军们,如果一直躲在防御工事内,自然还好说。
可小鬼子想要离开大平乡和青叶乡的防御工事的话,就会立马出现在八路军战士们的防御工事的前方,并遭到八路军部队的火力进攻。
这种情况下,相当于驻扎在大平乡和青叶乡的小鬼子,已经被彻底的包围,困死了。
得知消息的筱冢义男,愤怒之下,甚至派出两支飞行中队,20多架飞机,盘旋到大平乡和青叶乡的上空,紧接着对着外线的八路军防御工事展开轰炸。
可惜啊。
效果相当的有限,战士们早已有警惕,当鬼子的飞机前来轰炸的时候,战士们会提前撤出防御工事,到就近的山林隐蔽。
另外,在那些防御工事的深深的战壕里,战士们还特别挖了大量的防空洞,这些防空洞处在地面三四米以下。
有最为牢固的泥土作为防御,即便是鬼子从空中丢下来的炸弹,也不足以威胁到躲在防空洞内的战士们。
最终,鬼子派来的空中轰炸效果十分有限,纯粹是白白的浪费炮弹罢了。
小鬼子同样意识到这一点,无奈之下也只得把飞机撤了回去。
此时,处在大平乡和青叶乡的日伪军也几乎快要被逼疯了,八路军处在外线封锁,就像是一把利剑,时刻悬在他们的脑袋上,随时可能会砍下来。
就这样,坚持不到两周时间,随着大平乡的一支伪军部队临阵倒戈,险些导致大平乡日军的防御工事直接告破。
这大平乡和青叶乡的防守是越发的岌岌可为。
日军终于意识到,在八路军如此封锁之下,大平乡和青叶乡再没有防守的可能。
筱冢义男也只能在无奈之中下达命令,让原本驻扎在大平乡和青叶乡的日伪军逐步撤离,直接将大平乡和青叶乡丢给八路军。
但是用高兵的话说,眼下这大平乡和青叶乡的小鬼子,就像是咱们砧板上的肥肉,可不是他小鬼子想撤就能撤回去的。
鬼子想撤,战士们还不同意呢!
借助在大平乡和青叶乡外线构筑的防御工事,再加上沿途的伏击。
在连续两天的时间内,大平乡和青叶乡的日伪军尝试向外派出了两波部队,结果全部遭到了八路军部队的猛烈反击。
两支日伪军部队险些全军覆没,根本无法冲出八路军在外线的封锁。
八路军,摆出了最为明显的意图,就是耗也要把大平乡和青叶乡的日伪军全部耗尽。
最后筱冢义男也是没有办法了,只能又增派了将近一个联队的兵力,火速向大平乡和青叶乡的方向增援,并配合着大平乡和青叶乡向外突围的日伪军。
部队这才最终突破了八路军在大平乡和青叶乡外线的封锁。
将驻扎在大平乡和青叶乡的日伪军,给救了出去。
当然,到了这时,原本在高兵一行干部们看来,很难通过正面作战就给打下来的大平乡和青叶乡。
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就这么落到了第一穿插团的手中。
最终只是多花了两周的时间,却让部队避免了不必要的伤亡。
就这样彻底打下大平乡和青叶乡之后,这第一穿插团根据地通往中条山根据地的通道也就被彻底打通了。
一营长刘大柱终于率领中条山的游击部队,返回了第一穿插团的怀抱。
不久之后,更是在第一穿插团团指挥部见到了自己的老团长高兵。
“老团长!”
刘大柱恭恭敬敬地敬礼,这是他开口说出的第一句话,作为当初独立团团一连的指挥指挥员。
刘大柱还是习惯性的称呼高兵一句老连长。
这可是当年第一穿插连全体战士们最大的骄傲。
高兵狠狠的和刘大柱来了一个拥抱,紧接着说出三个字:“辛苦了!”
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却险些让刘大柱是潸然然泪下。
这两年来,他带着战士们在中条山吃的无数的苦,受的无数的泪,在见到高兵的这一刻,觉得似乎一切都值得了。
接着寒暄了好一阵子。
刘大柱和高兵又步入正题,刘大柱向高兵汇报了一营经过这两年来的发展,另外还特别汇报了关于中条山一带根据地的开辟的情况:
“团长,托您的福,这太行太岳,还有晋西北一带,一次又一次的战斗消耗了日军大量的兵力。
鬼子在中条山一带投入的兵力是越来越少,我们作战的压力也越来越小,到目前为止。
咱们留在中山的游击部队基本上已经占据了鬼子占领区主要县城乡镇以外的郊区和广大村庄,山区。
换句话说,山区是我们八路军的,那些县城是小鬼子的。”
这句话是很值得骄傲的。
要知道在这时期的中国还是比较贫穷和落后的。
所以像日军占领的主要的县城和乡镇的数量其实并不算多,而大量的百姓真正居住的也只是那些广大的,分散的,零落的农村和山区。
所以刘大住的这番话便意味着,在中条山打游击的第一穿插团的队伍,甚至已经可以占据广大的农村和敌占区的小鬼子们分庭抗礼。
高兵听完也是十分欣慰,紧接着拍着刘大柱的肩膀说道:“大柱,辛苦了,这次咱们两片根据地的通道正式打通之后。
咱们这边部队也可以继续向中条山增援,中条山日革命根据地的局势可以进一步扩展了。”
这是高兵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首先,打通中条山根据地到第一穿插团根据地的联系通道,紧接着将第一穿插团的部分兵力向中条山根据地增援。
然后,在中山一带掀起对日军的局部反攻,甚至把鬼子占领区的面积逐步的进行压缩。
然后再通过中条山根据地和第一穿插团根据地这两个点,逐步向外推进,不断的蚕食日军在晋南的占领区,直到有一天底完成对日军占领区周边广大区域的占领。
按照这个趋势走下去。
或许有一天。小鬼子会在恍然之中发现,除了他们占领的一些主要的县城和乡镇之外,在广大的农村和山区,他们竟是一点也不敢指染。
但凡贸然进入,就会遭八路军游击部队的伏击和进攻。
再到有一天,鬼子更会在骇然之中发现,他们自以为军事和经济重心的主要县城和乡镇。
甚至已经被大量分布在县城乡镇外围的八路军占领的农村和山区所包围,彻底的陷入了八路军的重围之中,陷入了人民群众共同组成的汪洋的作战之中。
就着军事沙盘,聊完自己后续的作战规划之后,又说起了一些私事,高兵笑着说道:“老刘,你恐怕不知道吧,咱们老团长李云龙可是连媳妇儿都已经娶上了!”
八路军部队这些年通讯水平虽然有所上升,但是处在中条山的游击部队与第一穿插团这边连基本上还是联系不上的状态。
所以对于李云龙结婚的事情,刘大柱自然是不晓得的。
此刻听完,他的嘴巴张的几乎能塞进去一个鸡蛋。
“不是吧,团长,咱老团长真娶了婆娘了?”
高兵笑着说道:“可不是嘛!”
“那嫂子是哪一个?”
“妇救会的主任杨秀芹同志,那可也是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好同志!”
“太好了,老团长打了这么多年光棍,这总算是找到婆娘了,我这也是打心眼里替老团长高兴呀!”
刘大柱的眼睛都快笑没了。
接着,话锋一转,刘大柱笑着说道“这老团长都已经找了媳妇儿了,团长,那您呢?就不为自己打算考虑虑考虑?”
高兵愣了一下,随即笑骂道:“去你的,老子还年轻着呢!”
年轻。
这话好像真没说错,高兵比李云龙还要小了五六岁,李云龙今年差不多是30岁,高斌也就二十四五岁的样子。
这要是在后世,二十四五岁不讨老婆再正常不过了。
只是用刘大柱的话说,“团长,你可不年轻了,在我们村,好多年轻人十五六岁就讨了老婆了,您这种的在我们那儿,说的不好听,那可也是老光棍了!
高兵:“……”
“你小子还好意思说我,自己抓紧时间挣点气,要不等你年龄到了,职位还不到,到时候不满足找老婆的条件,看你到什么地方哭去!”
至于讨老婆。
要说高兵原本还从来没想过,自从穿越过来,一直就是想着怎么跟着这些热血的革命前辈们一起打鬼子,保家卫国。
眼下经过一营长这么一说,心里倒是真的生出了些想法。
可是这炮火纷飞的岁月里,好婆娘能哪找去?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一个名字很快浮现在高兵的心头——田雨!
那个出自文学世家,灵动且富有想法的小姑娘,从高兵的角度来看,每次看亮剑的时候,都会觉得这个姑娘的思想相当的超前,甚至有些像后世那些富有活力和思想自由的姑娘们。
再加上有文化,有涵养,人又长得漂亮。
简直可以称之为亮剑第一佳人!
原本按照剧本,在平安格勒战役中,秀芹牺牲之后,李云龙后来对阵楚云飞,结果受了重伤,被送到野战医院的时候。
这才结识了在野战医院做护士的田雨。
两人也就走到了一块儿。
可是眼瞎,随着高兵的出现,蝴蝶效应之下,山本特工队被提前干掉,平安格勒战役也应该不会发生。
那么田雨呢?
这么好的姑娘,老团长李云龙这边碰不上了,总不能便宜了别人吧?
嘿嘿,高兵忽然不厚道的笑了起来,心里有了点想法……
(https://www.biquya.cc/id184512/2780669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