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3全盘战局
四日。
由日军驻山西第一军掀起的,对太行根据地以八路军129师为主的八路军部队的大扫荡作战,已经进行到第二日。
双方作战部队爆发了多次的猛烈交锋。
局部的战场也一共划分成了多处,比如在一线天的内部,黄崖洞兵工厂所在群山附近。
由八路军防守在黄崖洞兵工厂的总部特务团和772团的主力作战部队,借着永备工事作为防御,与驻扎在1416高地的日军的三个大队,处在僵持之中。
当然,鬼子的三个大队的兵力更多的是在进行防守。
此时,随着一线天原本狭窄的峡谷通道被殴团长和程团长安排的作战联队彻底炸毁之后。
鬼子的先锋作战部队,对黄崖洞兵工厂的战斗,已经完全失去了主力作战部队的增援。
所以小鬼子此时只剩下的三个大队的兵力。
加上先前进攻1416高地的伤亡。
被黄崖洞兵工厂修筑的大量的炮群工事,对日军造成了相当的伤亡。
此时早已经被打没了锐气的日军的三支大队,只能是老老实实的守在1416高地。
然后借助四周群山作为防御工事,勉强和黄崖洞兵工厂的八路军部队进行对峙罢了。
反倒是程团长和欧团长,在不断的想办法,怎么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彻底围困在一线天内部的这支日军部队吃掉。
然后向外增援其他方向的局部战场。
所以在这两天两夜的时间里。
白天,欧团长和程团长尝试性的派出了多次的作战部队,尝试向鬼子所在的1416高地发起进攻。
夜间,借助黑夜的遮掩,同样向日军发起突袭。
并配合大量的火炮轰击,对日军造成了很大的伤亡。
但处在1416高地的小鬼子作为日军第36师团的精锐战斗力,的确也不可小觑。
鬼子牢牢的守住了1416防御工事,击退了八路军战士们多次的进攻,八路军部队这边一时之间也有不小的伤亡。
欧团长和陈团长无奈之下,也只能暂时守在永备工事,和鬼子进入僵持的局面。
另外,在一线天的外部。
日军36师团主力部队与八路军129师指挥部派出的七八个团之间的交锋,也并没有分出胜负。
毕竟这是一场规模的野外作战,七八个团的团长率领战士们以游击战,运动战,不断地向日驻守在一线天外线的日军36师团发起几乎不间断的进攻。
一时之间,处在外线的36师团,原本想要借助对黄崖洞兵工厂的进攻,吸引八路军部队来增援,然后围点打援,趁机在沿途伏击。
结果计划并没有顺利地进行,八路军轻而易举的就识破了他们的诡计,反倒是依托着山区,凭借着对地形地势的熟悉,拖着他36师团的主力作战。
所以双方的战斗是预演预烈。
互有伤亡。
但短时间之内同样是谁也奈何不得谁。
此时双方比拼的不但是战斗力,不但是装备,还有部队的军事素养,同样是后勤的保障问题。
这样子的情况下。
36师团背靠着黎城的后勤大本营,黎城县作为鬼子36师团驻扎的战略重地,自然囤积了大量的资源和弹药。
甚至还有鬼子临时打造的一处飞机场。
所以,在双方交战的这两天时间里,这鬼子第36师团特别保证了后方的运输线。
十几辆鬼子的军用卡车已经来回开了好几趟,不断的为鬼子前线作战的36师团,以及正在385旅根据地作战的几只混成旅进行后勤的补给。
在这种情况下。
小鬼子完全可以进行长时间的坚持做战。
相比之下,八路军战士们基本上就可以说完全在和小鬼子拼意志力了。
鬼子的后勤十分的充沛,鬼子的单兵甚至都会携带3到5天的口粮,还配有营养口粮,甚至还有一些牛肉罐头。
但是八路军战士们,这次是临时遭到了日军的突袭,包括黄崖洞兵工厂和385旅根据地的方向。
所以后勤方面压力一时俱增。
根本无法保证大量增援过来的作战部队的后勤。
所以战士们拖着疲惫,和日军作战,有的时候一整天连一口饭都吃不上,也是常有的事情。
这些情况对于总指挥部的干部们来说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只能将最后的希望放在已经抵达120师的李云龙和高兵,以及率领的机械化作战部队的身上。
另一方面。
鬼子向八路军根据地腹地突进的,两支原本驻扎在包头的骑兵联队,正在根据地的腹地横冲直撞。
当然,在这两支鬼子骑兵完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八路军各作战部队原本向日军治安区方向推进的作战主力,正在迅速地回援。
此时此刻,鬼子自以为机动性强悍的骑兵联队,早已经在悄无声息之间落在了八路军回援的兵力拉起的大范围的包围圈之内。
五日。
双方的战斗突然爆发。
此时处在八路军根据地腹地的鬼子两只骑兵旅联队,将近3000多的鬼子骑兵精锐,这才突然发现原本早就计划好的撤离的通道,路上全部被八路军彻底的封死。
八路在沿途的路上构筑了临时的火力阵地。
甚至在一些主要的交通要道上摆下的大量的重机枪工事,多达数挺的重机枪,一字排开。
猛烈的火力宣泄下,在冷兵器战场上作为精锐的骑兵部队,此完全成为了被单方面屠戮的对象。
再加上战马本身的目标特别大,当重机枪火力扫射过来,人仰马翻几乎成了最容易发生的情况。
鬼子的骑兵就算是再厉害。
此时也已经没有了用武之地,完完全全的成了活靶子。
伤亡迅速的蔓延。
仅仅是尝试性的对外进行了一次冲锋,鬼子的一个骑兵中队将近130号小鬼子直接就被打没了。
消息传出去之后。
拿着望远镜打量情况的鬼子骑兵第一联队的联队长,连忙下达后撤的命令,企图找到八路军没有来得及封锁的道路,然后突围出去。
这次的战斗并没有他们想象的这么顺利。
八路军根据地方向,虽然兵力空虚,但处在核心根据地的方向,八路依旧有大量的留守部队。
再加上八路军这些年的装备似乎得到了特别的发展。
原本在这些驻蒙军的鬼子骑兵看来,八路军应该是那种装备落后,弹药稀缺的叫花子部队才是。
所以这些鬼子骑兵们甚至在得以的想着,就算是在八路军根据地腹地遭遇了八路军的主力作战部队。
双方摆开架势之后。
作为帝国的骑兵精锐,也完全可以轻而易举的击败对手。
可最终作战的结果,却让这些鬼子骑兵们大吃一惊。
这些八路军的装备相当的精悍,不但有大量的轻机枪,还有掷弹筒,迫击炮,甚至还有相当数量的重机枪。
他们构筑了不少的机枪工事,就挡在根据地核心区域的外线。
拉起了一条一条的封锁线。
任凭他小鬼子的骑兵如何的厉害,也不可能以战马和士兵的血肉之躯硬冲八路军的机枪阵地。
眼下这个热武器时代早已经不是骑兵冲锋,就可以结束战争的时代了。
甚至可以说,在机枪大炮代替了主物战场主旋律的这个热武器的时代,骑兵这个冷兵器时期的精锐部队,早就应该淘汰掉了。
除了机动性够快,速度比常规的步兵更快之外。
鬼子的骑兵,其实拥有的作战优势已经没剩下多少了。
再加上小鬼子的作战思想十分的传统老套,甚至可以说是固执。
多少年了,鬼子即便是将热武器部队都逐渐发展了起来,但还是不愿意放弃骑兵这一兵种。
包括鬼子在包头驻扎的骑兵集团,包括两个骑兵联队,一个骑炮兵联队,还有一个装甲兵车。
这些小鬼子们几乎是长期的进行骑术的训练,骑射的训练。
在正式拉开作战的时候,这些鬼子们的军事素养也的确了得,不少鬼子骑兵精锐,甚至可以做到在骑着战马的同时,以高速度进行运行,然后使用手中的步骑枪射出相当惊人的命中率。
可说到底,这又能怎么样呢?
用丁伟的话说:“鬼子的骑兵训练的再好,训练的时间太长,他装备再如何的了,得咱们一梭子下去,照样能把鬼子连同战马干翻了!
小鬼子这不是白白的浪费时间和资源,打造所谓的精锐,给咱们送人头吗?”
这次李云龙和高兵率领机械化作战部队,赶往120师的方向,配合偷袭大同。
然后再以大距离的穿插迂回,偷袭鬼子黎城的后勤大本营,包括临时停用飞机场。
那么,原本在晋西北以及太行根据地的防守问题,自然就丢给了丁伟和孔捷。
包括李云龙的独立团,还有高冰的第一穿插团,剩下的主力作战部队,各营长们也都已经收到命令。
配合丁伟和孔捷两位团长的指挥,针对此次日军两大骑兵连队的突袭,在根据地方向展开进攻。
按照老总的意思,必须吃掉鬼子的这两支骑兵联队。
就这样,战斗直接打响之后。
鬼子已经突破到八路军根据地核心区域的鬼子骑兵们,很快就意识到了八路军火力的强悍以及战斗力的惊人。
在面对大量机枪火力扫射的情况下,鬼子的骑兵伤亡的相当迅速。
毕竟都是血肉之躯,这鬼子的骑兵就算是再厉害,只要八路军根据地这边提前构筑好了机枪工事,然后占据了地理优势,展开火力的倾泻。
哪怕是一个班的战士,利用个一两挺的重枪,只要以交叉火力彻底封锁了通道之后。
甚至能够挡住数十倍的鬼子骑兵的冲锋。
也难怪丁伟会在具体部署这次如何抵挡鬼子的骑兵突袭的研究中,颇有些不在意的摆着手说道:没有什么难度了!
当然,虽然说,利用提前构筑好的防御工事,轻而易举的就挡住了鬼子骑兵的突袭和进攻。
但是鬼子的骑兵的机动性优势的确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在根据地的核心区域安排的这些阻击鬼子骑兵突袭的作战部队,虽然轻而易举的击退了鬼子的骑兵突袭。
但是想要彻底包围这些小鬼子的骑兵,甚至将其一举消灭,那也是相当艰难的。
不过这只是丁伟和孔捷定下的消灭鬼子骑兵联队作战计划的第一步,正如丁伟所说:
“想要彻底干掉鬼子的骑兵联队,那就必须要以相当稳固的,而且相当范围的包围圈,彻底把鬼子的骑兵包围在其中,限制小鬼子骑兵的机动性,然后再以步兵冲锋,战车突袭,包括火炮绞杀,多种方式综合在一起,将鬼子的骑兵彻底消灭。”
“咱们根据地核心区域的防御,只需要把小鬼子的这些骑兵彻底赶出来即可。
剩下的就交给咱们其他回援回来的主力作战部队,彻底将鬼子的骑兵部队封锁在根据地内!”
战斗到了这一步。
两个率领骑兵突袭八路军根据地的鬼子骑兵联队的联队长,也意识到情况的危机。
在下令向多个方向尝试性的突围之后,结果全部以失败告终。
不是在中途必经的道路上遭到八路军部队的火力阻击,就是直接遭遇到八路军的一些留守的装甲兵部队。
甚至还夹杂着坦克的进攻。
鬼子的骑兵再厉害,也不可能是这些八路军装甲兵部队的对手,只能望风而逃。
另外,想要对付鬼子的骑兵。
最好的方式自然同样需要派出一支骑兵部队。
八路是有骑兵部队的,至少在386旅,旅长就养了一支骑兵营。
而且八路军的骑兵作战战术,在这些年早已经有了灵活性的发展,那就是以骑步兵的方式进行做战。
啥叫步骑兵呢?
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上马骑行,下马作战,战士们仅仅是利用战马作为迅速转移的交通工具,提高整体作战部队的机动性。
但是战马并不直接出现在战场上,因为战马本身在这个热武器时代的战争之中,根本提供不了正面的作战优势。
你总不能指望战马上了战场,替士兵挡子弹吧?
你更不能指望战马能够突破鬼子的稳固的防御工事,特别构筑的堑壕,铁丝网,碉堡,以及炮楼吧?
所以八路军战士们便把骑兵战术衍生为步骑兵战术。
更加灵活的使用骑兵进行作战。
这次为了打掉鬼子的骑兵联队,旅长特别下达命令,派出了旅部的这支骑兵营,配合丁伟和孔捷率领的各路作战部队,绞杀这支鬼子的骑兵。
当然,考虑到小鬼子的骑兵人多势众。
毕竟是将近两支满编的日军骑兵联队,所以按照丁伟和孔捷的计划。自然不会傻傻的拿旅部的骑兵营去和小鬼子的骑兵联队玩什么骑兵冲锋。
用孔捷的话说:
收拾小鬼子的骑兵,最好的方式还是机枪和火炮。
唯一让两位团长觉得有些可惜的是,这一通炮火和子弹打下去,小鬼子死了倒是没关系,搞不好再把鬼子骑过来的战马全部给打死了,那可就太亏了!
所以在战斗之前,早就已经将鬼子这两只骑兵联队将近两三千匹的战马,看做个人物品的丁伟。
特别给各营连长们下达作战命令:
战斗打响之后,尽量把子弹都他娘的朝着骑在战马上的鬼子的身上打,别再伤了战马。
用丁伟的话说,这一场战斗结束之后,这些战马以后可都姓丁了,都给我把枪口瞄准了再打,别再把咱的战马打死了!
至于处在八路军根据地的核心部位,以及外围收缩的主力作战部队的包围之中的日军的骑兵部队,此刻也是一脸的郁闷。
两个鬼子联队长更是打的满脸憋屈。
原本小鬼子为什么会在包头等地,发展骑兵部队呢?
正是因为在蒙地,大多都是平原,地势辽阔平坦,适合骑兵展开作战和进攻。
能够最大程度上的发挥骑兵的作战优势。
在那里一望无际,基本上没有任何的阻碍,能够限制骑兵的速度。
可眼下的情况不一样。
这里是太行根据地,附近大多区域都是处在大山沟壑之中,这些地方都是一些崎岖难行的山道,山林,只有处在这些山林间的小路,适合鬼子的骑兵进行机动性的突袭。
但是这些较为通畅的小路是十分有限的。
而且早就被八路军部队严格的掌控在手中。
当八路军这次悄无声息地将外线的作战兵力全部收缩回来,彻底联合内部的作战部队形成大范围的包围圈,并且把所有离开根据地的大路小路彻底封锁之后。
处在山区的鬼子的骑兵部队彻底没辙了。
这战马再厉害,总不能爬山上坡吧?
其实倒还有一个法子。
那就是直接舍弃战马,然后小鬼子们自己钻进山林里,或许还能找到山路,从八路军的封锁圈突围出去。
可关键是,这对于日军来说实在是耻辱。
对于骑兵来说,鬼子骑兵们向来的原则,那是把自己战马看的比自己的命都重要。
让骑兵舍弃自己的战马逃跑,那他娘不是开玩笑吗?
所以不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小鬼子们根本就不会做这方面的考虑。
最后,无奈之下,多次的尝试,发现都无法突破八路军拉起的封锁线和包围圈。
鬼子骑兵联队长只能在无奈之下,让通讯兵向指挥部方面传达了求援通讯,希望可以得到援兵的增援。
将他们这两支骑兵联队从八路军的包围圈内救出去。
实在是这一切来的太过突然。
八路军外线兵力的收缩速度之快,完全超出了日军骑兵的想象。
鬼子的骑兵还没有来得及从八路军根据地撤离,就被八路军彻底包围在了其中。
就这么着,小鬼子的两支骑兵联队,最终迅速传达出去的求援通讯,统共传达到了这么几处地方。
一处是驻扎在大同的日军26师团,毕竟同样隶属于驻蒙军的一部分,这鬼子的骑兵联队遇到危险,向26师团求助是再合理不过的。
另外一份通讯消息,则是传达了日军驻山西第一军司令部。
于是在察觉到这两支骑兵精锐又陷入了八路军的陷阱之后。
日军总指挥,迅速下达了调动的命令。
首先就是让就近驻扎在大同的日军26师团向八路军根据地腹地的方向推进,目地正是从外围策应日军两只骑兵联队的突围。
另外,日军原本驻扎在黎城大本营的将近一个联队的精锐作战兵力,也同时向鬼子的两支骑兵连队被围困的根据地方向推进。
至于黎城后勤大本营本身的安危。小鬼子倒是没有特别的担忧。
因为在日军看来。
此时八路军主力作战部队,早已经被这次大规模掀起作战的帝国部队,彻底的牵制住了。
再加上整个黎城的防守固若金汤,几乎是里三圈外三圈的的防御着。
八路就算是能够达到黎城大本营,短时间之内也不可能攻破城门防御工事。
所以将原本驻扎在黎城大本营的日军部队增援出去,
这应该是不存在问题的。
另外就是原本驻守在大同的日军第26师团,连忙抽调了将近一个旅团的兵力,火速向八路军根据地腹地的方向推进,策应两支骑兵联队的突围。
同时,这支增援过来的日军第26师团的精锐作战部队,同样想着配合骑兵连队,配合第一军,对八路军根据地发起第二次的进攻。
另外,日军原本驻扎在石门和HD的一些精锐作战部队,也同时向黎城方向的八路军根据地推进。
策应两支骑兵联队的同时,企图从外向彻底包围八路军386旅根据地,重创整个太行根据地的八路军部队。
此时,从大体方位上来看。
整个三晋已经彻底打成了一锅粥,小鬼子从大同,张家口,石门,HD等多处方向,彻底将太行根据地的东面,南面和北面三大方位的根据地,全部给包围了起来。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随着时间的推移。
随着大量八路军主力,被彻底牵引到这场战斗之中。
日军完全可以迫使太行根据地的八路军部队与之展开决战,顺利的打掉太行根据地的八路军的有生力量。
而此时,高兵和李云龙率领的机械化作战部队,则像是一支彻底跳出了鬼子大范围包围圈的额外的因素。
此时已经联合一二零师,准备向大同方向的日军发起突袭。
当然,在另一方面,小鬼子其实也一直提防着120师的作战部队。
包括在陕西方面的八路军部队。
所以鬼子从大同,还有石门方向,抽调部队南下,向八路军根据地方向推进之前。
小鬼子其实也做了一些特别的筹备。
他们特别加强了陕西和山西方面的封锁线,另外特别加强了120师与129师根据地的封锁线。
提防八路军的两支主力作战师的联合作战。
从这个角度来看,小鬼子也是玩的一手穿插、迂回、包抄的战术。
这是要把129师单独的给包围起来,然后一口气吃掉。
或许之后还可以掉过头来,重新对付120师。
可惜呀,小鬼子不知道的是,八路军绝非是蒋军部队。
这友军一旦有难,作为兄弟部队,从来没有袖手旁观的道理。
就算是付出再大的代价,也一定会增援友军部队。
所以120师,又怎么可能眼睁睁的看着129师被小鬼子彻底包围,陷入危机呢?
(https://www.biquya.cc/id184512/27806657.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