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4声东击西
按照李云龙和高兵的作战计划。
眼下随着形式的转变,一切完美的契合两人早就做出的推测。
原本按照李云龙和高兵,以及在120师的各级军事干部们的讨论下最终制定的作战方案。
就是以李云龙和高兵这次率领过来的机械化作战部队为辅助,然后以120师的各团作战部队为主要作战力量。
先是向日军主要驻扎地大同附近偏远的县城和乡镇发起伪装性的进攻,尽可能地将日军运输枢纽和要塞大同,原本驻守的兵力抽调出来。
最终,在借助李云龙和高兵带来的机械化作战部队打大同的小鬼子一个措手不及。
但是想要打大同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大同作为相当重要的军事交通线,更是联通的多条的军事要道,其中包括了多条铁路线的枢纽。
日军当时进攻山西的时候,便首先需要攻克大同。
同样的道理,军事作用如此显著的大同,日军自然会重兵把守。
所以这次120师想要偷袭大同的话,必须要提前做出不少的假动作,瞒天过海,麻痹日军的判断才是。
好在此时,由日军先入为主设下阴谋,针对385旅根据地,针对黄崖洞兵工厂,针对太行根据地的129师的此次的作战正拉开序幕。
双方的交战愈演愈烈。
日军此时的注意力基本上都被吸引到了太行根据地的方向,哪里会有小鬼子注意到远在西北的八路军暗中谋划的作战方向呢。
另外,按照李云龙和高冰的计划,此次选择偷袭日军大同的作战契机,也拿捏的恰到好处。
放在什么时候呢?
刚好放在小鬼子展开对黄崖洞兵工厂,对385旅,对黎城战场上的进攻的时候。
此时,日军自以为已经完成了全盘的大局,在日军驻山西第一军为主力的情况下。
首先将八路军的主力,大量的牵制在了黄崖洞兵工厂这一局部战场,外加上上385旅根据地,另外还有从包头迅速南下的日军两只精锐的骑兵联队,已经完全进入了八路军根据地腹地,正在展开横冲直撞的进攻。
尽管传出的消息。
这两支骑兵联队已经被八路军迅速收缩的兵力彻底围困在了八路军根据地的内部。
但是日军指挥部门的鬼子军官们却狂妄的以为,这正是利用这两支骑兵联队作为诱饵,引诱八路军主力作战部队出现,然后迫使八路与帝国部队展开决战,趁机将太行根据地的八路军主力一举消灭的绝佳契机,这是中间开花的战术。
在小鬼子看来,作为日军精锐的两支骑兵联队。
就算是被小鬼子包围在了山区之内。
但是以日军骑兵的机动性,绝对不可能在短时间之内被八路军消灭。
另外,日军为了救出这两支骑兵联队,同时为了从外围形成一个巨大的包围圈。
将整个太行根据地包括385旅和386旅,以及正在黎城方向大量增援的八路军部队,一举消灭。
日军这次动用了大手笔。
不但驻山西第一军的主力基本上向八路军385旅和386旅的方向迅速推进。
同时,日军各大稳固占领区的治安区也同时向八路军根据地的外线推进。
原本驻扎在日军包头的骑兵联队迅速南下,原本驻扎在大同的日军26师团将近一半的精锐,一支满编的日军精锐旅团,同样南下。
向385旅和386旅根据地的方向推进。
企图联合日军驻山西第一军,一举重创整个太行根据地的八路军129师主力。
同时,小鬼子自然也警惕着处在晋西北军区的八路军120师的动向。
所以在驻扎在大同的日军26师团南下的同时,日军同样还留守了将近一半的精锐,警惕着劲西北根据地的八路军部队。
另外,还警惕着陕西方面的八路军和国军部队,随时提防八路军部队趁机突破封锁线。
然而,小鬼子完全没有料到的是。
120师的打算可不仅仅是突破封锁线那么简单。
在李云龙和高兵这次带来的机械化作战部队的协助下,120师此时已经拥有了一支机动性超强的快速反应部队。
接下来一切就像是按照李云龙和高兵等军事干部们预演的情况那样,在日军大举出动,向385旅,包括386旅根据地方向推进。
另外,日军开始尝试向黄崖洞兵工厂继续进军,而且鬼子还开去了大量的挖掘机,已经快要打通原本被八路军部队彻底埋葬的一线天的,峡谷通道。
一切的局势演变。
对于八路军部队而言。似乎越发的不利。
而就在日军驻山西第一军。
包括从大同和包头南下的鬼子驻蒙军的作战部队,同样参与到针对太行根据地的八路军各部队展开大规模的扫荡和进攻的时候。
120师这边,也按照师部的计划迅速展开了作战。
什么样的作战呢?
那就是趁着此时日军驻蒙军大量抽调兵力,处于相对空虚的情况下,然后先是向大同周边偏远的一些乡镇和县城发起进攻。
面对八路军部队突如其来的进攻,日军自然立马警惕起来。
另外,驻扎在大同,此时剩下的已经不到一个旅团的兵力。
正不断的向外抽调增援的部队,向各路被八路军突袭进攻的县城乡镇发起增援。
一直到这个时候,日军还没有担忧过大同本身的防守问题。
因为作为日军驻蒙军26师团的大本营,大同的防守一直被小鬼子打造的是固若金汤。
再加上大同作为日军稳固的治安区,在大同的周边全是鬼子对应的治安区。
同样留有相当数量的治安军部队,甚至驻扎着一些野战军部队。
这就相当于什么呢?
相当于大同处在鬼子治安区的老巢大本营,日军又怎么会担心这样一个大本营,会遭到八路军部队的突袭呢?
再加上日军对于晋西北一带以八路军120师为主的八路军部队,也十分的警惕。
并且多年以来,鬼子一直对晋西北一带的八路军根据地进行了严密的军事封锁。
按照日军情报方面的判断,这八路军120师的主力作战部队离了大同,至少也有上百公里的路程。
要说这么远的距离,这八路又不可能大摇大摆的使用日军在大同周边的公路线,铁路线等交通线。
只凭借着两条腿,再加上八路军的装备落后,弹药稀缺,根本就没有什么机械机械化作战部队。
甚至连点机械化作战车辆都没有,顶多就是一点骑兵。
所以缺乏机动性的八路军,绝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将足以攻打大同的作战部队,转移到100多公里外的大同去。
这也是日军为什么没有特别警惕大同缘故。
而随着大同周边大量的偏远的乡镇和县城纷纷遭到八路军部队的进攻之后。
日军原本驻扎在大同的26师团,经过多次的抽调。
此时整个大同,已经处于绝对的兵力空虚。
如果说在几天前大同驻扎的还是日日军26师团,相当庞然大物的一只军事力量的话。
经过这几天不断的抽掉,此时此刻整个大同驻扎的日军的作战兵力,可能已经剩下不到一个大队的兵力。
了不起,再加上一些治安军和一些皇协军辅助防守。
“一个大队的兵力,再加上这大同是一处要塞,但是各方向的城门很多,大大小小的主城门,加上副城门,足有七八个。
四大主城方向,咱们提前摆开兵力,发起猛烈的的进攻。
另外一些副城门的方向,咱们同时派出小股作战部队,争取率先攻破大同的城门防御工事。
那么,这原本一个大队的日军,乍一看貌似兵力很多,可如果要分成七八份之后。
每一处城门方向驻守的小鬼子,可能连一个中队都不到!”
“咱们就是要在多个方向的进攻之中,让小鬼子分不清主次,然后再选择鬼子防守薄弱的一个点,集中兵力进行进攻。
率先攻破该点的防御工事,那么整个大同就像是一个坚硬的鸡蛋,被咱们彻底破开了一个大洞。
那么这个坚固的鸡蛋壳,也基本上就被咱们打破了!”
五日上午。
此时,日军的注意力大多全部都放在太行根据地附近,日军驻山西第一军包括从大同和包头南下的日军驻蒙军的骑兵部队和26师团的作战精锐,与太行根据地的八路军129师为主的作战部队的交锋之中。
当然,还有另一部分的注意力,那是在大同附近。
相当多的乡镇和村庄,突然遭到了八路军各路所来的主力作战部队的偷袭。
根据日军情报方面的探查,这些应该都是那晋西北根据地的129师的八路军主力作战部队。
因为他们大多都穿着统一的八路军灰色的军装,另外,装备上面也相对精良。
所以,日军自然也就理所当然的判断。
这八路军120师的作战部队,突然派出大量的部队进攻帝国占领区的乡镇和县城,分明就是为了冲击帝国对八路军根据地的封锁线。
是想趁着26师团南下增援驻山西第一军的时候,发起对封锁线的冲击,从侧面支援太行根据地的八路军部队。
于是,驻扎在大同的剩下的26师团的日军的作战兵力,注意力自然也就被吸引到了这些被八路军进攻的县城乡镇的身上。
不断的兵力从大同方向抽调出来,像四处增援,牢牢地守着个条封锁线,避免被八路军部队突破。
另外,日军甚至直接从大同剩下的驻扎的26师团里面抽掉了将近一个连队的兵力驻扎。
封锁在129师所在的晋西北根据地,通往太行根据地的沿途。
因为日军始终在担心,一二零师的作战部队会在驻蒙军南下增援驻山西第一军的作战部队之后。
同时南下增援太行根据地的八路军的。
可小鬼子哪里会知道。
八路军的将领们自然没有这么愚蠢,这远水救不了近火的道理,八路军将领们比谁都明白。
所以大家才不会被小鬼子牵着鼻子走,傻傻的南下增援太行根据地。
与其派出部队千里跋涉,增援太行,不如直接围绕着晋西北根据地,向日军展开进攻,拖住大同一代驻扎的日军的驻军部队。
给日军的后方造成压力,间接的支援太行根据地八路军部队的反扫荡作战。
五日。
下午两点左右,120师在晋西北根据地的各团作战部队,在地方军和民兵同志们的配合下,大面积的向大同附近日军偏远的县城乡镇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大量的八路军突然浮出水面,这给大同驻扎的日军26师团剩余的作战部队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
日军不敢耽搁,连忙增调兵力四处进行防守。
希望在增援驻山西第一军的26师团的主力作战部队回归之前,坚守各大县城乡镇,阻挡住八路军部队的进攻。
就在双方的战斗愈演愈烈,日伪军的注意力基本上都被吸引到前线的作战上的时候。
在日军毫无察觉的区域,李云龙和高兵率领整支从太行根据地长途跋涉过来的机械化作战部队。
悄无声息的按照既定的穿插路线,长距离的迂回,向日军所在的大同而去。
按照此次129师师部的军事干部们以及李云龙和高冰特别制定的这场完美的穿插曲线。
为了保持绝对的隐秘,李云龙一行机械化作战部队,包括一些装甲车军用的汽车,货车,军用摩托车,自行车,还有骑兵等等。
首先会从晋西北根据地北上,甚至进入绥远和察哈尔的地界。
由于这两个省基本上处在平原地形上,地狱异常的辽阔,再加上地广人稀,所以这完全可以作为李云龙和高兵一行机械化作战部队,最完美隐蔽前行的道路。
只要大家的速度够快。再加上沿途注意警戒。
完全可以在神不知鬼不觉之间,将这支机械化作战部队,多达100多辆作战车辆,包括数百辆骑兵,外加上自行车和军用摩托车,以大范围的迂回,赶到大同的左翼。
另外,这次的穿插迂回,按照八路军干部们提前的推测和演练,甚至连整支机械化作战部队的速度,以及按照如此速度行进所需要的时间,每个时间点会处在什么地方,以及天色的变化等等,大家全部考虑在内。
比如按照大家的推演,当李云龙一行按照每小时差不多30公里的速度,迅速的按照大距离迂回到察哈尔地界的时候。
差不多已经到了黄昏时刻。
那么接下来,整支机械化作战部队完全可以借助黄昏的昏暗天色的遮掩,继续向大同的侧翼迂回。
同时处在晋西北根据地的120师为主的八路军作战部队,会继续加大同周边日军乡镇县城的攻势。
大程度的吸引日军的注意力,间接的策应机械化作战部队的迂回作战。
计划展开之后,一切顺利的进行,这注定了是要彪炳史册的一场属于八路军部队机械化作战部队的大规模的穿插迂回战术。
整支机械化作战部队迂回行进的路程。甚至将近200公里。
为此,尽管整支机械化作战部队还包括很多的战马和自行车等,不需要使用燃油的作战车辆。
但李云龙和高兵在之前还是为了这趟迂回作战的旅程,为整支车队提前准备了大量的燃油供应使用。
这些燃油自然是从延安方面弄过来的,延安方面是有油田的,只要渠道稳固下来之后,八路军前线作战部队是完全不缺燃油的。
对于八路军部队而言,更缺的是机械化作战车辆。
这些车辆往往只有日军部队拥有,八路军想要缴获十分困难。
所以即便是晋西北铁三角三个团,外加上第一穿插团,甚至包括了386旅各团的支持和增援。
最终也就凑出了这100来辆,加上自行车,军用摩托车在内的机械化作战车辆。
而实际上,装甲车的数量只有十来辆,至于军用的汽车和货车,也只有三四十辆,剩下的都是一些军用摩托车,自行车和改装的,改装的脚蹬独轮车和骑兵等等。
如此,按照30公里一小时的行进速度,将近200公里的路程,队伍还是跋涉了将近四个时辰。
中间还加上部分的休息,另外,战马同样需要吃些甘草,补充体力,战士们也同样需要中途吃一些干粮,喝一些水补充体能。
好在留给大家的时间较为充足。
按照预计划的作战,当整支机械化作战部队进入察哈尔的边界的时候,这时基本上已经处于黄昏时分。
而接下来到次日黎明至少还有十几个小时留给大家,所以用十几个小时的时间完成这将近200公里路程的转移,如果对于常规的步兵来说,简直天方夜谭。
因为就算是特别精锐的步兵,即便是进行强行军一个小时能走个七八公里的路程,已经相当的了不得了。
那200公里的路程,他照样需要走上二三十个小时。
就这还得是不吃不喝,每个战士都和铁人一般强壮的前提下。
次日一大早。
天还是麻麻亮,此时,日军的注意力依旧放在太行根据地的战场,以及大同周边偏远乡镇和县城的战场上。
一大早的。
经过修整的八路军部队,趁着天还没有完全放亮,就再一次向目标乡镇发起了进攻。
而处在这些县城乡镇进行防守的日军,那可是叫苦不迭着。
城下再次涌上来了密密麻麻的八路军部队,小鬼子们只感觉头皮发麻,心里头更是忍不住嘀咕着:
这些该死的土八路,一个个精力怎么会如此充沛和旺盛?难道他们就不疲惫吗?
(https://www.biquya.cc/id184512/27806656.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