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9绞杀日寇骑兵联队
此时,从上空俯瞰下去,在日军联队指挥部再次下达了作战命令之后,两只日军骑兵部队左右各有500人左右的兵力,相当于小鬼子直接出动了将近一支骑兵联队的兵力。
从左右两翼向中线推进的八路军的步兵作战团发起了两翼的包抄。
这正是骑兵部队的厉害之处,特别是像眼前这样地势平坦的平原地势,最适合发挥骑兵的机动性优势,即便是在热武器时代,当骑兵找到了适合发挥机动性作战优势的地形地势的时候,便能够展现出相当强悍的作战能力。
特别是小鬼子配备的这些骑兵部队,算得上是绝对的精良。
另外,驻扎在包头的鬼子驻蒙军的骑兵集团。
因为包头一带大多处在平原地形上,所以非常适合骑兵的作战,日军在包头大量的训练骑兵作战部队。
甚至不断地向整个华北方面的作战部队输出骑兵协助作战。
就好比眼前的这只鬼子的骑兵部队,完全称得上是日军的作战精锐,小鬼子的骑兵士兵们不但训练良久。
就是队伍里比较年轻的小鬼子,至少也训练了一年有余,完全可以称得上是骑兵里边的老兵。
再加上小鬼子一向装备精良,所以这骑兵部队的装备同样相当的精良,火力配置相当强悍。
考虑到骑兵本身为了充分的发挥机动性,所以日军并没有将整支骑兵连队特别的装备一些重机枪。
因为重机枪本身特别笨重,足有200多斤的重量。
即便是战马也吃不消如此负重。
并且承担长距离的行军作战任务。
所以日军的骑兵部队往往是多数的轻型火力配置,主要是一些轻机枪和掷弹筒为主的装备。
对此,鬼子的一些机枪手和炮兵则是特别的做过训练,他们甚至可以在战马上借助马匹上的马鞍架着机枪进行扫射。
至于炮兵的话,则是可以随时下马作战,上马骑行。
按照步骑兵的模式展开交锋。
另外,小鬼子的骑兵训练有素,即便是在骑在战马上迅速的奔驰的情况下,利用士兵们手中所使用的专门用作骑马射击的步骑枪。
日军的士兵依旧可以取得相当精准的命中率。
即便是在高速移动的情况下,一两百米的距离,但凡是作战经验相当丰富的老兵。
依旧可以做到将近200米左右的射击的精准度。
这一点是相当夸张的。
要不大家都说小鬼子的步兵军事素养的确不是吃素的呢!
不管是鬼子的步兵还是鬼子的骑兵,甚至可以称得上当下这个时代,世界最强的步兵兵种。
当然这一切是在没有考虑八路军作为前提的情况下。
真要是同样的装备情况下,八路军部队同样不会输给小鬼子。
此时,当日军将近一个联队的骑兵,向中线推进的八路军部队迂回之后。
双方的交锋瞬间进入白热化。
早就料到这一幕的丁伟提前下达了作战命令。
率领整支队伍进行作战的一营长,察觉到鬼子的骑兵中了诡计,正在从两翼迂回之后。
第一时间下令沿着左右,就地构筑了机枪阵地。
这打仗嘛!
总归是要承担风险的,这打仗肯定是无法避免牺牲的,所以此次率领这支步兵作战部队一路推进的营长,那是毛遂自荐。
带着战士们悍不畏死的向鬼子的骑兵部队主动发起了冲击。
另外在迅速向前推进的过程中,这位营长也很清楚,就像团长所预测的那样。
小鬼子多半会采用两只骑兵左右迂回,然后进行冲击绞杀的方式进行作战。
在平原地形上,特别是有利于骑兵发挥作占优势的情况下,鬼子的骑兵如果从两翼迂回进行绞杀阵行的话,威力无疑是相当强悍的。
你完全可以想象,两翼迅速冲出来数百匹战马,鬼子骑兵们骑在战马上,利用超高的机动性,速度不断的架起机枪和步枪进行射击。
再加上鬼子的骑兵个个训练有素,即便是在骑着战马的情况下,依旧可以精准的射杀另一边的八路军战士们。
而八路军战士们由于只是拿着两条腿在地面上行走。
仅仅是骑兵冲锋带来的那种令人震撼的气势,整支作战部队就会落入下风。
再加上小鬼子的骑兵机动性更加强悍。
完全可以在来回的冲击过程中,将主要的火力率先冲着八路军作战部队的任何一个区域点发起进攻。
所以一早考虑到这一点的丁伟,早就在此次发动进攻之前特别交代带队的一营长。
察觉到鬼子的骑兵从两翼迂回之后,战士们迅速的在两边构筑了大量的机枪工事,和五零小炮阵地。
为的就是在两侧建立最为严密的防守火力线,彻底封死小鬼子冲击的方向。
防止被日军进行骑兵的冲锋和绞杀。
这次负责向日军的骑兵联队进行孤军深入的八路军作战团兵力是1000余人。
另外可全部都是由晋西北铁三角的三个团以及第一穿插团抽调出来的老兵精锐组成。
所以整支队伍的作战素养相当的惊人,战士们在迅速的孤军深入,到日军的骑兵联队所在的平原地带的中心之后。
迅速地在整个主力部队的两侧构筑了较为严密的火力封锁带。
而日军的骑兵部队企图从两翼进行冲锋和绞杀。
接着就发现,八路军早已经准备好了防御阵型,并且利用手头大量的机枪火力展开了火力封锁。
日军的骑兵马一时之间根本无法在大量火力封锁的情况下,凭借着血肉之躯,硬生生的冲出那三四百米的范围。
眼见着人仰马翻之下,大量的骑兵栽倒在地上,伤亡迅速蔓延。
正在指挥部的方向,拿着望远镜观察的两个老鬼子联队长也是眉头紧蹙。
“混蛋,这些该死的土八路果然是有备而来,我就知道我们利用骑兵的绞杀,不会这么顺利!”
另一个老鬼子则直接说道:“看来只能立刻把咱们的骑炮兵部队给派出去,以火炮增援,率先打掉八路军在两侧构筑的机枪火力攻势,然后掩护我们两侧的骑兵发起冲锋!
“吆西!”
另一个老鬼子点了点头,这骑炮兵部队也就是属于日精骑兵部队里边的炮兵部队。
主要是小鬼子携带的一些轻型的迫击炮,还有一些特别小口径的八九式掷弹筒。
主要以八九式掷弹筒为主。
那是由鬼子的骑兵部队组成的特别的炮兵部队。
两个老鬼子的命令下达之后,当即有两只日军炮兵部队,各有五六十人的队伍,那骑马的小鬼子几乎每个人背后都背着一具八九式掷弹筒。
然后迅速的分成两个方向,向左右迂回的迂的骑兵部队进行增援。
迅速抵达前线作战区域之后,那些带着掷弹筒和背着炮弹的小鬼子,迅速的跳下战马。
然后就地的构筑了掷弹筒的炮击工事。
一排排的掷弹筒,一眼望过去,足有二三十具。
一字排开,直接将炮口对准了八路军前沿防御工事的方向。
“开炮!”
带队的鬼子指挥官直接下达命令,随着轰隆的声响不断的传出,大量的炮弹落在了整个平原中央八路军部队的作战区域。
此时,尽管八路军营长这边特别下命令,让机枪手特别拉开了散兵线,进行火力封锁,以避免日军的炮火集中性杀伤。
但是,面对鬼子多达五六十具的掷弹筒的轰击,八路军这边的伤亡还是迅速的扩大。
此时,整个八路军部队简直就是在和时间进行赛跑。
当鬼子的掷弹筒部队迅速的调动,并且抵达前线作战区域之后,早就从不远处观察着这一切的丁伟,咬着牙,缓缓开口说道:
“好,小鬼子的炮兵部队已经彻底暴露出来了,时机已经成熟,按照下一步的作战计划,立刻展开作战!”
下一刻,就在小鬼子的骑兵从两翼尝试进行冲锋和绞杀,鬼子派出去的掷弹筒部队,同时以多达五六十具八九式掷弹筒,对八路军一方的火力封锁进行炮轰的时候。
突然有一些战马的嘶鸣声,从整片平原地形左右翼的方向响起。
紧接着在鬼子侦察兵通过望远镜观察的视线中,满脸的骇然之中发现,有大量的八路军的部队,突然从左右翼,最外围的方向出现。
接着,在鬼子侦察兵的视线中看到了这样的一幕:
那似乎是八路军的骑兵部队,毕竟从人群中看到的最明显的就是那些并驾齐驱的战马。
但奇怪的是,那战马上并没有骑兵战士。
反倒是战马的后方拉着一辆又一辆,似乎是农村用的最普通不过的马车。
但是在马车上赫然站着,或是两人或是三人的八路军战士,同时在整个板车上还有八路军架设的一挺挺机枪。
有轻机枪的身影,甚至还有重机枪的身影。
除了战马拉的板车之外,还有一些改造的摩托车,八路军的机枪手就坐在副驾驶上,紧接着将机枪架在射击台上。通过可以旋转的射击转台,对着不远处的日军骑兵部队的侧翼展开了疯狂的射击。
到了这一刻,丁伟和孔捷定下的马拉机枪的战术正式拉开序幕。
一眼望过去,足有战马100多匹,共拉板车四五十架,而这四五十架板车上,基本上都有机枪。
其中重机枪就有多达十挺。
最关键的是,这些机枪火力全部拥有了高速的机动性。
当这些机枪被放在这些由战马拉动的板车上的时候,整个机枪变成了可以随时进行移动的疯狂的火力。
坐在板车最前方的战士手上,拿着马鞭驾着战马,随时进行突进和转弯,控制方向。
另外坐在车后方的两个战士则是一个为主射手,另一个为弹药手,以及副射手。
操作着歪把子轻机枪或者是从小鬼子手上缴获的九二式重机枪,朝着小鬼子的骑兵部队的背侧方向展开火力突袭。
这一切来的太过突然了。
再加上八路军这边马拉车战术,甚至还携带着大量重机枪的扫射,重机枪的射速以及威力,那可不是轻机枪能够相提并论的。
小鬼子的骑兵部队,虽然在这片平原地势上有超乎想象的机动性优势。
但是同样的道理,鬼子的骑兵为了一味地追求机动性,所以并没有携带重武器。
特别是像重机枪或者是步兵炮这样的重武器。
此时反倒是八路军这边通过战马拉动的板车所携带的重机枪,拥有了大量的重机枪火力。
在重机枪火力的扫射下,此时日军与八路军部队双方的距离也不过两三百米而已。
另外,加上战马拉着板车迅速的朝着鬼子的骑兵部队的侧翼突进,大量的机枪火力乎形成无法避开的火力网,就像是最为密集的雨点一般。
朝着中央区域的日军部队疯狂的射过去。
另外,考虑到鬼子此时派出来的骑炮兵部队,那些鬼子的炮兵已经暂时离开了战马,另外还构筑了相当强悍的炮兵阵地。
正朝着被包围的八路军的步兵的外线工事,进行炮轰。
当突如其来的八路军的攻势迅速展开之后,大量的机枪火力直接从背侧倾泻过来。
再加上战士们刻意冲着鬼子的骑兵部队,中央区域的炮兵部队进行冲击。
那些已经离开了战马,完全失去机动性的鬼子的掷弹筒兵们,在大量的机枪火力的扫射下,不断的被单方面的屠戮。
望见这突如其来的一幕,那用望远镜观察的两个老鬼子简直惊呆了。
他们终于意识到,这从头到尾都是八路军故意设下的陷阱。
这支直接从中央孤军深入的八路军的步兵作战部队,分明就是诱饵。
而眼下突然从两翼迂回作战的,用战马拉着板车,携带着重机枪发起的进攻。
这才是八路军暗藏的杀机。
可惜的是,此时似乎为时已晚。
眼见着联队派出去的炮兵,正在迅速的被八路军拉在板车上的机枪火力进行屠杀。
其中一个老鬼子联队长咆哮着下达命令。
让两侧日军骑兵进行掩护,保护己方的炮兵。
鬼子培养一个掷弹筒炮手,那可是花费了大代价的。
小鬼子的掷弹筒,不像是八路军缴获的掷弹筒,改造的五零迫击炮。
整个炮筒本身并没有加上脚架,所以尽管操作特别的轻巧方便,再加十分容易进行隐蔽,的确是很好的班排支援火炮。
但是由于没有脚架,可以固定。
鬼子操作掷弹筒的时候,完全只能凭借出色的操作作战经验进行操作。
另外依靠掷弹筒火力的群发,来提升整体的命中率。
所以对于日军的掷弹筒兵的军事素养的要求就非常的严格。
日军的部队里,往往鬼子的掷弹筒兵都是绝对的精锐,一个鬼子的掷弹筒兵往往要训练超过大半年的时间,才能达到合格的状态。
然后在班排级作战部队担任炮兵的角色。
随时以小口径,却能发挥重要作用的八九式掷弹筒,打掉八路军一方的机枪火力以及炮火阵地。
同时掩护己方的士兵进行冲锋。
整个抗战期间,甚至有人做过数据的统计,不管是八路军部队还是蒋军部队,在整个抗日期间。
在与日军部队的交锋之中,小鬼子对八路军和蒋军部队或者说是中国军队造成的最大伤亡的装备。
就是这小小的掷弹筒。
别看它只有50毫米口径,射出的炮弹或许就和一个个手榴弹大小,但是靠着轻巧和灵活。
小鬼子在战斗中对八路军一方的部队造成主要杀伤的,其中掷弹筒就占了40%的功劳。
换句话说,小鬼子在战场上对中国军队造成的杀伤。
其中有将近40%的伤亡,都是小鬼子的掷弹筒造成的。
所以完全可以说,如果把小鬼子比喻成一只凶猛的恶狼的话,那么这掷弹筒就是饿狼最为锋利的牙齿。
而此刻随着战士们用战马拉着板车,利用板车上的机枪火力,展开火力突袭之后。
这小鬼子的骑炮兵部队,左右两翼统共超过100多号的鬼子的掷弹筒兵,很快,便在火力扫射下伤亡殆尽。
看着己方的炮兵大量的牺牲。
整个小鬼子最为锋利的牙齿已经被彻底敲掉。
在指挥部的两个老鬼子是又气又急。
在指挥部的命令下,另外,这作为鬼子的精锐骑兵,这些小鬼子也的确不怕死。
大量的骑兵企图从左右迂回,掩护夹在其中,离开了战马的日军的炮兵。
可惜,面对八路军一方用板车所拉的大量的机枪火力的扫射,鬼子的骑兵根本不是对手。
火力方面完全不在一个级别。
要知道,鬼子的正常的步兵联队对应的也就是八路军的一个作战团。
而小鬼子的骑兵联队,往往在火力上远远比不上鬼子的常规步兵联队的。
鬼子的骑兵联队的兵力规模也要远比鬼子的步兵联队小的多,日军的一支满编步兵联队,稍微精锐一点的,至少也有3800多人的作战兵力。
甚至还有辎重部队,炮兵中队,机枪中队等等。
而鬼子的骑兵联队的整体兵力只有1400人左右。
包括一支步骑兵大队,还有一支骑炮兵中队,以及常规的骑兵部队。
所以双方的火力水平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上。
此时出在两侧的日军的骑兵部队,随着下马的炮兵,转眼间就被打掉了将近八成之后。
鬼子一方的炮火的力量立马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削弱。
而鬼子原本企图攻破中央区域的八路军部队外线的火力封锁,也以失败告终。
此时处在两侧的鬼子的骑兵部队,处在了相当尴尬的处境。
处在了中央区域,八路军步兵以及两侧八路军用马车索拉的板车荷载的机枪火力的封锁之中。
双方交战十分钟有余。
面对大量的机枪火力的扫射,还有八路军这貌似简陋,却十分实用的用板车荷载着机枪进行作战的方式。
完全打了小鬼子一个措手不及。
仅仅是十余分钟的交锋。
鬼子原本从两侧翼迂回的骑兵部队,竟是伤亡近半。
这下子小鬼子原本是想利用骑兵,彻底绞杀掉中央区域的八路军的步兵的计划,直接胎死腹中。
倒是反过来被八路军的步兵联合着两翼的马拉车作战部队,彻底的被夹击在中央区域。
日军骑兵的伤亡迅速蔓延……
(https://www.biquya.cc/id184512/2780665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