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女频频道 > 刚当上连长,被服厂撞见李云龙 > 370 激战不休

  370激战不休
  直到此时,意识到八路军分明是暗中埋设的陷阱,用先前的一支步兵孤军深入,然后引诱他骑兵联队从两翼的迂回进攻,然后暗中隐藏了这些用战马索拉,荷载的重机枪使用的战术。
  这简陋的战术原本是很容易就能够想到的。
  仅仅是用马拉板车,然后在车上架设上一些的轻重机枪。
  战马拉动板车的时候。同时可以让处在车上的机枪进行火力射击。
  原本很简单的道理,但是小鬼子是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些狡猾的八路军竟然还可以用这种最为简单的作战战术,将原本笨重的轻重机枪机,直接利用板车作为荷载的车辆。
  相当于打造成了另类的装甲车。
  此时,当大量这样的马拉的板车荷载着轻重机枪展开火力的扫射,对于日军的骑兵部队来说,进攻的破坏性无疑是最大的。
  双方激战迅速进入白热化,此时从上空俯瞰下去,两侧翼的日军的骑兵部队在机枪火力的扫射下,所有的机动性优势全部丧失殆尽,这血肉之躯的战马和鬼子的士兵就算是速度再快,也不可能躲得过八路军战士们这边的轻重机枪的火力扫射。
  子弹像雨点一般以及根本就没有可以逃脱的可能。
  望见这一幕的两个老鬼子联队长彻底崩溃。
  他们终于意识到这是八路军企图利用这样的战术,直接将他两只骑兵连队彻底消灭在这里。
  而此时,随着八路军两边的马拉车的战术所荷载的大量的轻重机枪,迅速的朝着日军两翼的骑兵部队靠拢,火力扫射之下,鬼子的骑兵伤亡十分迅速。
  鬼子这个时候也很想反击,可终究是根本就没有反击的机会。
  原本先前为了打掉处在中央区域的八路军的那支步兵,然后派出的百余人的其步兵部队所有的炮兵,此时基本上已经被八路军的机枪火力打掉,将近五六十具掷弹筒也全部在对方八路军的炮火还击下被催毁。
  此时,日军唯一可以用作反击的,就只有那些骑在战马上的士兵,利用手头单一的栓动式的步骑枪,不断的开枪,与周边的八路军部队展开交锋。
  但是很明显,双方的火力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上。
  八路军这边有足足十挺重机枪,架在马车上一路追赶着日军,迅速向后撤离的骑兵部队,一路不断的进行疯狂的射击。
  八路军为了准备眼下的战术,提前准备了相当数量的子弹,每辆重机枪配发子弹将近2000发,即便是按照重机枪惊人的速度,估计也能打上二三十分钟的时间。
  这可是集合了八路军晋西北铁三角三个团以及第一穿插团的弹药,而组织的一支马拉重机枪的作战部队。
  这要是在寻常时候,比如抗战初期的时候,八路军主力作战团往往连一挺重机枪都没有,就算是重机枪,由于子弹口径的问题。
  一辆重机枪往往配属的子弹顶多也就在500发左右。
  哪像眼前,随着八路军部队的发展,随着装备的精良和弹药的充沛,外加上黄崖洞兵工厂的规模也是越来越大。
  为八路军部队提供了相当数量的武器弹药储备。
  再加上晋西北铁三角和第一穿插团,那更是从小鬼子手上缴获了大量的枪支弹药作为抵用储备,所以此刻将近四个团的资源集中起来。
  每辆重机枪配个2000发子弹还是绰绰有余的。
  “撤退,立刻进行战略性转移!”
  望见自己方的骑兵被屠杀的情形,两个老鬼子连队长面色骇然之中,再不敢犹豫,连忙下达了撤退的命令,也就是立刻进行战略性的转移。
  到了此刻,两个老鬼子也清楚地意识到,原本已经从两翼迂回出去的几个中队,将近1000余兵力的骑兵部队。
  眼下已经不可能全部撤离回来了,而处在更后方的骑兵主力也根本不可能冲上去增援。
  八八路军用板车所拉的各式的轻重机枪火力实在是凶猛。
  另外,战斗打响之后不久,在不远处同样传来了日军侦察兵的消息,说是察觉到有大量的八路军的主力作战部队正在迅速地向整个盆地的区域迂回。
  很明显是八路军正在利用步兵进行两翼包抄,如果他们这支日军骑兵部队不能及时离开的话,很快就会落入八路军的包围之中。
  对于鬼子的骑兵来说,最大的优势就是机动性优势,而一旦掉进八路军的包围圈,失去了失去了机动性的优势之后。
  骑兵部队整体的战斗力,如果打阵地战和遭遇战的话,甚至远比不上日军的常规步兵。
  因为常规的日军的步兵精锐,最起码人家携带有重武器,包括一些重机枪和较大口径的迫击炮,甚至还有一些九二式步兵炮。
  但是小鬼子的骑兵部队主要利用的是战马,战马本身要保持机动性的话,根本就不可能携带一些重武器,所以如果硬拼火力的话,鬼子的骑兵联队的火力配置其实是较为脆弱的。
  两个老鬼子的命令下达之后,日军的骑兵部队开始迅速的向后撤离,他们此刻也顾不得眼下这片原本非常适合他们骑兵部队展开机动性优势的平原地带了。
  小鬼子很有一些落荒而逃,慌不择路的意思,整个骑兵主力迅速的向北向的一条山路逃窜过去。
  至于被八路军这边马拉的重机枪进行追击扫射,又被孤军深入的那只八路军步兵,两面夹击的几支日军中队。
  则是得到了指挥部的命令之后,留下部分的断后部队,相当于断臂求生,剩下的骑兵则是疯了一般,完全顾不上作战。
  甚至顾不上后背空门大开,火速跟着主力部队向着北向的山路逃窜过去。
  这倒的确是眼下小鬼子的骑兵部队最为明智的选择,他们如果继续留在原地和八路军部队硬拼的话,就算能够干掉眼前的这只八路军部队。
  他们整支骑兵部队恐怕都会覆灭在这里。
  两支骑兵联队将近3000余骑兵精锐将会全部消灭在此,一个都活不下去。
  而如果尝试尽全力的向外突围的话,利用骑兵的优势,反倒能够保存最多的有生力量。
  再加上此时当小鬼子的骑兵们火速朝着山路的方向撤离之后,由于鬼子的骑兵多半都是轻骑兵,而八路军这边此时唯一能够追得上小鬼子的骑兵的就只有那些拉着板车的战马。
  但是拉着板车的战马又怎么可能追得上那些,仅仅是驮着一个鬼子士兵的战马呢?
  双方的速度被迅速的拉开。
  八路军战士们最后能够做的就是借助枪支的射程,对于不断向后撤离的日军的骑兵部队疯狂的进行火力的阻击和射杀。
  战士们手中普通的三八式步枪有效射程就能够达到将近400米,最远的射程甚至能够达到1000多米,而两侧战士们用板车索拉索拉的轻重机枪射程就更为的夸张了。
  重机枪有效射程甚至能够达到六七百米的距离,最远射程甚至能够达到2000多米。
  所以,即便小鬼子迅速的借助骑兵的机动性向后撤离,战士们就算是追不上,依旧可以借助轻重机枪和步枪,以及制弹筒,对鬼子的骑兵部队进行最后的炮火和子弹的打击。
  另外,这次操作重机枪的可都是八路军这边的干部,在八路军部队里边往往干部都是经验相当丰富的老兵。
  比如在抗战初期的时候,那个时候一个连甚至一个团才有几挺机枪,那么那些机枪手往往都是由连长甚至是团长亲自担任。
  比如当初就有八路军的一个团战斗打响之后,当时那位团长亲自担任重机枪手,操作重机枪其杀日寇。
  眼下察觉到小鬼子迅速的撤离,而马拉车这边又很难追上日军的速度,另外一旦脱离了主力的步兵部队的话,用战马拉着板车作战的部队也不敢过深的进行追击。
  否则鬼子如果突然掉过头来进行反击。
  兵力处于绝对劣势的板拉车战队很有可能会全军覆没。
  于是在察觉到日军发了疯一般向后撤退之后,八路军指挥员这边连忙将板拉车上的十挺重机枪,包括二三十挺轻机枪,全部集中起来进行远程的的机枪火力扫射。
  这个时候轻重机枪火力就相当有讲究了,具体射击的方式,可以利用群发的子弹代替火力的类似火力覆盖。
  另外,考虑到较远的射程子弹会随着风的阻力有一个角度的偏差。
  于是就可以借助轻重机枪的子弹下落的这种偏差,计算好距离,然后将大量射出的子弹像是雨点一般齐刷刷的,落在四五百米甚至七八百米开外的某片区域。
  如果可以成功的将局部的日军的骑兵笼罩在其中的话,势必可以造成相当有效的杀伤。
  结果也的确如此。
  那迅速后撤的过程中,其中一个鬼子联队长举起望远镜扭头观察,随即便看到了已经逃出几百米开外的地方的帝国骑兵部队,依旧被八路军的机枪火力射杀的惨剧。
  对此,这老鬼子愤怒的大骂着,却也无可奈何。
  他同时意识到这支八路军部队的强悍,这些操作机枪的八路军的机枪手,一个个作战的经验更是相当的丰富,如此远距离的射击,依旧可以取得有效的杀伤。
  八路军部队的战斗力。果然不是盖的。
  而望着迅速远去,甚至已经直接超出了轻机枪,甚至是重机枪的有效射程之后。
  指挥员那边当即下达停火的命令,因为继续打下去取得的效果是相当有限的。
  八路军部队本就缺枪少弹,一直遵循的原则就是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
  这种低效率的射击方式,是很不明智的。
  至于逃跑的小鬼子,他们真以为自己也能跑的了吗?
  望着那支小鬼子迅速踏进的山区,带队进攻的那位营长嘴角挂上了冷笑。
  “愚蠢的小鬼子,咱们团长早已经算到这场战斗打响之后,你们鬼子的骑兵会向着北方的山路逃窜了,去吧,那里还有我们团长早就安排好的一系列的陷阱,等着你们小鬼子自己掉进去。
  就是不死,你们恐怕也得扒层皮!”
  一切的确如此,丁伟和孔捷早就预料到,当面对左右以及正向三方火力的阻击的时候,鬼子的骑兵部队肯定想都不会想,就会顺着北向唯一的那条山路逃跑。
  而那也是孔捷和丁伟专门留给小鬼子的一条活路。
  这真是军事上常用的战术。
  这叫什么?
  这叫围三而留一,为什么要留一条活路呢?
  为的就是让小鬼子的骑兵部队看到逃跑的希望,那么他们就不会鱼死网破,拼命抵抗,可以有效的避免正面作战的八路军战士们的伤亡。
  一步一步的击溃小鬼子的作战的士气,最终将这伙鬼子骑兵彻底消灭在根据地内。
  此时鬼子的骑兵部队立刻逃窜的山区那一带,丁伟和孔捷也早已经安排好了,早已经在整条的两侧埋伏的作战部队。
  而且按照丁伟经常使用的经典的八路军的伏击打法,梯次设置,层层阻击。
  另外配合上在公路沿途大量埋设的地雷展开地雷战,那些地雷对于鬼子的骑兵来说完全可以说是最大的克星。
  直接大幅度的限制了鬼子骑兵的机动性,就算是看到明晃晃的摆在眼前的马路,明知道这些马路的下面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埋的有地雷。
  鬼子的骑兵又怎么敢不顾一切的在这条山路上进行转移呢?
  就这么着。
  在整支鬼子骑兵部队迅速的骑着战马行进了五六分钟之后,鬼子的部队已经冲出了将近两公里的路程。
  回头望着已经彻底消失在视线中的八路军的追兵,两个带队的老鬼子连队长这才在心底松了一口气。
  紧接着像是为了鼓舞士气。
  其中一个老鬼子突然忍不住大笑了起来。
  另一个老鬼子一脸的诧异。
  疑惑的询问对方,为什么会突然笑起来。
  另一个老鬼子则是望着两边陡峭的山峰,然后大笑道:“我在笑八路军是多么的愚蠢,我们的骑兵部队原本不好被消灭,八路既然提前设下了陷阱,并且准备在那片盆地地带对我们的骑兵部队展开进攻。
  那么我们撤离的这条山路,他们怎么会愚蠢的想不到呢?
  如果我是八路军的话,我会提前在这条山路安排一支伏兵,那么咱们这支骑兵部队可就彻底的插翅难逃了!”
  话音刚落,也许这老鬼子连队长的嘴巴是开过光的,或者说是乌鸦嘴也不为过。
  紧接着前方不远处就传来了四五声猛烈的爆炸声。
  随着爆炸声彻底传开。
  先头推进的五六个鬼子骑兵,连同战马直接在剧烈的爆炸声中被冲击波震飞了出去,倒地之后鬼子士兵不死也是重伤。
  至于战马,有的连马腿都被炸断了,还有的战马直接被撕开了肚皮,血迹斑斑的倒在地上,很快便一命呜呼。
  “不好,报告联队长阁下,是土八路埋在马路上的地雷,我们撞上了土八路的雷区了!”
  先前那个大笑着说八路军愚蠢,不知道在这片山区进行埋伏的老鬼子的笑容是戛然而止。
  他恨不得狠狠的给自己两个耳光,这乌鸦嘴呀!
  而不远处雷区的出现,以及此刻倒在地上,还有些没有完全死透,正在抽搐着的战马和日军士兵带来的人间炼狱般的惨象。
  让这伙小鬼子们也意识到这些埋设在地面下的地雷可不是寻常的土八路自制的一些威力弱小的土地雷
  而像是八路军的正规作战部队埋设的一些威力惊人的军用地雷。
  在这种情况下,整条马路已经变得危险起来。
  鬼子的队伍里也开始慌了神,后方是八路军的追兵,前方则是八路军埋设在道路上的地雷,这下子当真是插翅难逃了。
  最后还是另一个老鬼子联队长咬了咬牙,下达命令:“没办法了,如果让工兵慢慢的排雷的话,时间上根本来不及。
  八路军的追军很快就能追击上来,所以这样吧,用我们剩下的掷弹筒,直接用炮火轰开这片雷区。
  然后再把先头派出一排战马,让马匹来探查地雷,以供应我们整支骑兵部队迅速的逃离这里!”
  “吆西!”
  另一个老鬼子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这是目前最以后的办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
  命令下达之后,小鬼子们迅速的行动起来,先是用掷弹筒朝着马路上先前被士兵们踩到的雷区方向展开炮轰。
  这是日军常用的一种,用来破坏八路军的地雷的方式,再加上这条马路上埋的似乎是八路军常用的军用的地雷,所以结构上还是比较正规的。
  用掷弹筒的炮弹对雷区进行轰击的话,并不是会直接引爆地雷,而是在地面上以炮弹形成的冲击波直接摧毁掉埋在浅层土底下地雷的引信。
  这样地雷就不会爆炸了。
  然后再用战马进行试探,可以探测出剩下的没有被完全引爆的地雷,从而为后方的日军的骑兵部队主力探索出一条安全的通道。
  此时,处在山路两侧,陡峭的山岭上,早有孔捷和丁伟安排的一些伏击部队。
  其中,此时埋伏在两侧的正是八路军的一支作战连。
  瞅这山路底下的小鬼子,先是用掷弹筒炮轰雷区,紧接着又用战马探路,直接避开了地雷的进攻。
  那带队的连长也忍不住骂了两句:狗娘养的小鬼子,倒是挺精明的。
  “连长,情况不太妙呀,咱们埋的地雷好像没起到太大的作用,就被小鬼子用炮弹直接给摧毁了,咱们是不是立刻展开进攻?”
  连长摇了摇头,然后下达命令的“先不着急,小鬼子以为把咱们这片雷区给排除了就没事了,咱们这次可是一共买了两片雷区。
  另外咱们这边的伏击圈就算是被小鬼子突围出去,还有其他区域,其他的部队设下的伏击圈呢!
  按照团长的命令,咱们这次的伏击部队可能足有四五波的部队,梯次设置,层层阻击。
  我倒是挺好奇的。
  想看看这支小鬼子究竟能够坚持到咱们的第几道伏击圈去!”
  其他的战士们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在大家看来,这支掉进团长丁伟和孔捷提前设下的伏击山路的小鬼子。
  那基本上已经是砧板上的肥肉,任人宰割了。
  所以,对于这场覆灭鬼子骑兵联队的战斗,大家并没有多少压力。
  眼下,处在山路上的小鬼子也就只剩下2000人不到的队伍。
  这么一层一层的伏击战打下去,迟早会把这支小鬼子消耗一空。
  连长只是觉得有些可惜:“小鬼子不是东西,但是鬼子的战马那是真不错。
  可是这一路战斗打下去,这些战马最终能活下来的,恐怕没有多少,这可太可惜了。”
  一旁的一个小战士,却是忍不住流了口水,意识到周边的干部们朝着她投来了目光,连忙擦了一把口水,然后乐呵呵地说道:“班长排长,你们别看我呀!
  我这也是没小心,没忍住,我都好久没吃过肉了,再说了,这些鬼子的战马被炸死了,这些马肉总不能浪费了不是?”
  “他娘的,就你小子么出息,一天到晚就惦记着吃!”
  小战士的班长忍不住骂了一句,但骂归骂,自己也险些没忍住流了口水。
  连长则是大笑道:“要我说,小虎说的一点没错,这场战斗打下来,甭管怎么样,至少这战士的战马够咱们全团上下好好的吃一顿了。
  正好过过瘾,这要平时的时候。这小鬼子东洋马的马肉,那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吃到的。”
  就在山林里潜伏的八路军战士们欢声笑语的时候,处在山路上离了两三百距离的鬼子的骑兵部队,此刻却是满脸的愁容。
  原来,这山路上被八路军埋设的地雷十分的复杂,除了先前那片雷区之外。八路军还在200多米后又埋了一片雷区。
  另外,考虑到日军骑兵的机动性很厉害,所以这些雷区的埋设,八路军也考虑到会被日军集中进行破坏的可能。
  所以沿途埋设的地雷是毫无规律,有的是隔开十来米,埋上两颗,还有些隔上七八米埋上一颗。
  还有些甚至在隔开一两米又能埋上三四颗。
  由于这些地雷埋的毫无规律,别说是小鬼子了,就连埋雷的八路军战士们自己都不可能记得清楚,这些地雷究竟埋在什么地方。
  所以在埋雷之前,战士们那可是提前画了对应的山路的简图,另外,每埋一颗地雷都会在图纸上记录一次。
  如此一来,在战斗结束之后,为了防止这些地雷伤到自己的部队,或者是伤到普通老百姓。
  战士们会在战斗结束之后,第一时间将没有被引爆的地雷全部重新的给挖出来。
  还可以进行二次利用呢!

(https://www.biquya.cc/id184512/2780665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