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1去抗大学习
旅长的性格是很护犊子的。
换句话说,旅长对于自己的部下的培养以及支持,那也是相当给力的。
其实关于高斌所说的打造太行直属的快速反应,部队旅长也早就听到了一些风声。
其实从战局的分析上来说。根本不用高斌开口,旅长也早就有过这样的想法。
比如在总部开会的时候,旅长就曾经表示,眼下在第一穿插团的根据地内部有足够的机械化作战车辆,打造出一支属于太行根据地直属的快速反应部队,其实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直以来,小鬼子拥有快速反应部队,也就是机械化作战中队,所以日军可以以少数的兵力驻扎一些县城,然后以具有机动性优势的机械化作战中队作为随时增援的作战力量。
以至于鬼子用最少的兵力就可以控制最大的根据地的区域。
甚至夸张的地方,有些小鬼子在整个县城里,只有几个小鬼子就能控制一座县城。
为什么?
因为这些小鬼子的背后站着一支随时可能通过机械化作战车辆赶到县城的鬼子作战中队。
如此情况下,谁敢拿那两个小鬼子怎么样呢?
再加上这些鬼子很擅长以华制华,什么意思呢?
鬼子一旦打向某处县城之后,他们会第一时间发展属于自己的一些伪军部队。
比如说组建一支皇协军部队,或者是从县城里边选择一些愿意投诚日军,跟日本人做事的一些汉奸,然后组成一些伪军警备队,组成一些侦缉队,包括帮着小鬼子做事的一些汉奸队伍。
有这些狗腿子帮忙,也就出现了令人感觉到震撼的一幕。
那就是在日军的占领区有不少区域,只有几个鬼子,甚至就能控制一座县城,控制一座乡镇。
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像是一场笑话。
可偏偏又是不争的事实。
其实高兵所想的打造太行直属的快速反应部队的思想,还有自己的计划,和旅长所想的差不多。
这些英明的八路军领导人们都具有敏锐的军事嗅觉,具有超人的见识和眼光,不仅仅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高兵有这样的意识,像旅长、老总等人同样有这样的意识。
否则,八路军部队也不可能像是星星之火,以燎原之势就这么迅速的发展了起来。
所以当高兵眼下终于正式提出打造一支快速反应部队之后,旅长并没有特别意外,并且相当明确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并表示了对高兵的支持。
在这场会议结束之后,旅长便主动帮着自己的老部下高兵奔前跑后的。
最终,总部方面也同意打造这么一支太行直属的快速反应部队。
原本按照高斌的申请,高兵甚至提出,哪怕将自己的第一穿插团暂时交给其他的干部指挥,自己也愿意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集中打造的这支机械化作战部队的身上。
结果按照总部的意思,眼下前线作战的军事干部十分的缺乏,所以高斌虽然可以担任太行直属的这这支快速反应部队的指挥员,但是第一穿插团团长的职责高兵还是不能卸下去。
就这么着,作为第一穿插团团长的高兵,同时兼任了太行直属的快速反应部队的第一任指挥员。
此时,整个晋西北一带八路军与日军作战的局势已经在悄然间演变。
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随着日军两线作战。
日军原本想要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掀起华北方面的大扫荡,向晋西北太行根据地,包括太岳根据地等八路军大面积的根据地区域发起空前的大扫荡,一举镇压八路军的抗日力量之后,再调转兵锋,发动五一大扫荡。
针对处在冀中的冀中军区发起扫荡,彻底摧毁八路军这一处重要的兵站和天然的粮仓。
结果鬼子自以为的扫荡并没有想象那么顺利。
特别是针对晋西北的大扫荡中,日军驻山西第一军的部队更是惨败而归,直到眼下这次针对八路军第一穿插团的机械化作战车辆发起的进攻。
最终鬼子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不但没能打掉八路军的快速反应部队,反倒导致两支满编联队险些全军覆没,在第一穿插团和八路军晋西北铁三角三个团的包围之中。
打到这一步,此时整个第一军的日军基本上已经元气大伤,再加上八路军各部队的迅速发展。
鬼子时至今日,已经没有太多的人力和物力掀起规模性的大扫荡。
当然。在局部的一些区域,鬼子依然会进行一些小规模的扫荡,或是发动几百人,或是发动几千人,有时候则是进行一些清乡运动。
也就是在日军的准治安区,对那些村庄乡镇进行清查,提防有八路军部队在村庄之中渗透其中。
这其实已经是日军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了。
而随着日军与八路军双方的战局逐渐趋于稳定之后,高斌这边就可以全身心的将精力投入到打造太行直属的快速反应部队的工作之中。
而在不久之后,纸包不住火,日军方面也终于收到消息,听说八路军部队甚至打造了一支快速反应部队,其实也就是所谓的机械化作战部部队。
对于这支机械化作战部队,日军十分的重视,特别是这支机械化作战部队先是偷袭了阳泉的天然粮仓白镇。
另外,曾经在冀中的日军的火炮试验厂和加工厂,被八路军的一支所谓的机械化作战部队偷袭。
日军情报部门经过分析之后认为,这两支偷袭大日本帝国的八路军的机械化作战部队应该是同一支作战部队。
而就在进攻第一穿插团根据地的作战惨败之后不久,鬼子正式得知消息,那八路军已经顺利的打造了一支快速反应部队,并且正式命令为八路军晋西北抗日第一机动团。
这样的消息突然传到之后,对于日军而言,自然也就成了让鬼子军官们睡觉都做噩梦的素材。
此时处在太原城内日军驻山西第一军司令部鬼子司令官筱冢义难得知八路军已经正式打造了晋西北抗日第一机动团之后,是愤怒不已。
至于不久前前去执行轰炸任务,并且声称已经成功的打掉了八路军的机械化作战车辆的飞行部队,特别是带队的那位飞行中队长,更是被筱冢义男狠狠地批评了一顿。
这就相当于什么呢?
简直相当于在谎报军情。
明明没有打掉八路军的机械化作战部队,眼下人家的机械化作战车辆甚至都已经正式的建立,并且就连番号都已经传出来了,就叫做八路军晋西北抗日第一机动团。
另外得知。
八路军的这支快速反应部队,也就是机动团的团长,正是那第一穿插团团长高兵之后。
鬼子司令官筱冢义男那恨得更是牙痒痒。
李云龙,还有高兵,这些名字早已经成为了筱冢义男黑名单上最令他感到愤恨的字眼。
为此,日军方面甚至在各大县城乡镇悬赏告示,悬赏李云龙和高斌的脑袋,并且两人每人都值5万大洋。
你要知道,即便是眼下这个时期。作为各个区域都通用的货币银元,大洋的购买力是相当惊人的。
比如说八路军方面,像李云龙、高兵这些作为团长的指挥员们,每个月的津贴其实相对于普通的战士要多上一些,但每个月大概也就只有三五块钱的样子。
换句话说,这三五块钱还并不是三五块大洋,因为大洋也要远比这些钱更加的值钱。
如果换成大洋的话,也就是每个月可能连三连三五块大洋达不到。
而小鬼子愿意花5万大洋来收购悬赏李云龙和高兵的人头,可见鬼子对于李云龙和高斌有多么的愤恨。
用丁伟还有孔捷开玩笑的话说。
如果哪一天八路军部队实在是揭不开锅了,部队实在是没有钱买粮食买军用物资了,干脆就把高兵还有李云龙这两个小子给小鬼子送去。
这一扭头就能换上10万大洋,说不定部队的吃喝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
当然啦,事实自然不可能如此。
这件事情很快传过来消息之后,高兵和李云龙自然是不以为然的。
另外,日军一般会悬赏八路军一些将领的首级,这是相当常见的事情。
但一直以来,鬼子悬赏的往往都是八路军部队里边最起码也是旅长以上的人物,像团长还是少有的。
李云龙和高兵几乎算是团长里边的头一份。
转眼间过去了将近半个月,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日军与八路军双方在敌后战场上基本上没有发生过规模性的作战,当然,局部的战斗从来就没有停歇过。
八路军前线各作战部队借助眼下逐渐逆转的形势,继续加强对日军准治安区的渗透。
在大体上依旧建立两面政权,暗中建立抗日政权,同时扩大游击区的面积,扩大稳固根据地的面积,大力的发展根据地的经济与军事的双重建设。
而高兵这边也正式的按照总部的命令,并在总部大量的资源支持下,成功的打造了属于八路军太行直属的一支快速反应部队。
最终这支快速反映部队全体人员统共3000精锐,当然其中有将近一半是预备部队,只有1500精锐则是随时可以介入机械化作战车辆投入到作战之中。
而不久之后,旅长突然传来命令,让李云龙、高兵、孔杰、丁伟这四位团长到旅部开会。
赶到旅部之后,旅长直接表示,按照总部老总的命令,你们四个这段时间把前线部队打造的相当不错,眼下咱们与日军的作战局势也基本上趋于平和,所以准备将李云龙,丁伟,高兵这四位团长送往129师所属的抗大分校进行学习。
进一步的加强这四位团长的指挥能力,增强四位团长的学识以及对于战争理论的储备。
当时李云龙一听这道命令,脑袋顿时就大了。
你让老李上战场杀鬼子可以,人家老李眼睛都不带眨的,可你要让李云龙去拿着笔读书写字,那就有点儿难为人了,就有点儿让母猪学爬树的意思。
就连在独立团的时候,政委赵刚教李云龙学习,李云龙每次学到不耐烦的时候也跟着撂挑子,甚至是耍无赖。
但是旅长的命令非常的明确,这就算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李云龙,眼见着扛着眼镜,明明带着些斯文气息的旅长一瞪眼,也立马像是老鼠见了猫似的,大气不敢喘上一个。
至于他对赵刚所说的:
你咋就不敢跟旅长打一架呢?
换成他李云龙,别说是跟旅长打架了,旅长一个眼神过来,他老李就得吓得哆嗦。
最终。命令就这样正式下达。
李云龙、丁伟、孔杰还有高兵四位团长在三日之内将团内的事务基本上处理的差不多之后,便按照总部的命令收拾了包裹,连警卫员都不允许携带,单人骑上战马,然后就赶往总部的抗大分校学习。
对于高斌而言,这也是第一次进入抗大的分校学习。
抗大,是八路军部队特别打造的抗日军政大学,也就是在整个抗日期间,为八路军打造大批的军事干部、政治干部、文化干部的一所集合军事与政治的特别的大学。
如果说国军最为出名的是黄埔军校的话,那么八路军部队最出名的自然就是抗大。
特别是八路军部队里边有不少将领,基本上都是有名的抗大的毕业生,举个最近的例子,比如李云龙独立团的政委赵刚就是抗大五期的毕业生。
而且还是129运动的领导人。
所以,抗大毕业的赵刚刚刚从学校出去,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还有过人的经历,直接就担任了独立团的政委。
可想而知,这抗大的含金量还是相当不错的。
当然了,这次像李云龙、丁伟。还有高兵这四位团长进入抗大分校学习,其实和普通的一些战士们去学习是并不一样的。
因为这四位团长并不缺乏前线带兵的实际经验和作战的实际经验,他们更缺乏的是理论基础。
所以这四位团长进入抗大的学习,当时也立马引起了一阵风潮。
毕竟当时在抗大学习的大多也都是一些有一些文化底子的政治干部、军事干部,他们有不少其实并没有上过前线战场。
所以得知晋西北铁三角还有第一穿插团这些年声名声赫赫的四位铁血团长赶到了抗大学习,将成为抗大新生的一份子,抗大的同学们无不是满脸的兴奋。
得知四位团长前来的那一天,同学们更是热情的组织了一个欢迎的仪式,一大早就赶到学校的校门口迎接李云龙、高斌等几位团长。
就这样,当几人到达校门口的时候,看着人山人海迎过来的热情的抗大的同学们。
倒是把李云龙、高兵等团长给整不会了。
紧接着团长们、同学们热情的迎接过来,帮着李云龙、高兵一行又是拿行李,又是背包裹,还一路把四人引到了学习的教室,带着大家在抗大校园里进行参观,另外还带着四人找到了各自的宿舍。
炕大的宿舍,一共是可以居住七八个人,像李云龙、高斌还有这几位团长,按照同学们的强烈要求,则是分开居住到四个不同的宿舍,因为大家都想听一听这些前线的铁血团长们在前线抗日的英雄事迹。
就这么着,当高兵、李云龙,丁伟,高兵四位团长,很快就成为了大家推举出来的宿舍长。
一时之间,这抗大学校学习的氛围也让李云龙、丁伟、孔杰、高兵等四位团长觉得颇为新奇。
八路军部队的抗日军政大学,除了延安方面的总校之外,在120师、129师,包括115师的稳固根据地,基本上都成立了分校。
由于抗战时期的条件艰苦,物资短缺,所以这些抗大学校并没有咱们想象中的那么的正规华丽。
或者说充满了书生气息。
相反的,战士们是怎么方便怎么来,怎样学习的更有效果怎么来。
抗大学习的军事干部们,你以为上来就是读书,上来就是学习军事和政治?
不,并不是这样,而是上来先学会怎么种地,怎么务农,这是进入抗大学习的第一课。
当然,这些小事对于李云龙、丁伟等四位本就是农民出身的团长来说,根本不在话下。
等到这务农种地的工作学习的差不多了,这个时候大家才会接触到一些军事理论的学习。
只是在这些军事理论学习课上啊,李云龙、丁伟、孔杰、高兵等四位拥有丰富前线作战经验的团长,那可就格外的显得有些与众不同,就连教课的教员在讲述起一些经典战役的时候,都有些错愕。
为什么呢?
因为在某节课上讲述的经典的以少打多的伏击战的时候,结果这场伏击战,嘿嘿,就是人家第一穿插团团长高兵指挥的。
当然,当时的高兵还是独立团的连长。
于是眼见着正主就在这里呢,教员哪还好意思和同学们详细的解释这场战斗具体是怎么铺垫和展开的。
最终教员直接邀请高兵上台,为同学们讲述这场战斗具体的安排部署以及战斗中的过程和最终的结果。
高兵自然也是当仁不让,就绘声绘色的和在座的同学们详细的讲述了自己是如何带领一个连的作战部队覆灭了鬼子的运输中队,最终打出了将近将近十比一的,夸张的伤亡比的。
一场精彩的讲解下来,就连教员都跟着带头鼓掌。
对于这四位铁血团长来抗大学习,其实抗大的教员们只觉得压力山大,先不说李云龙那个刺儿头,搞不好他能在课堂上站起来顶撞教员。
就说人家这四位团长在前线丰富的作战经验,有许多都不是他们这些教员能够比得上的。
所以说好听点,他们是教员,李云龙、高斌等四位团长是学生,但实际上课的时候,谁是老师谁是学生还说不好呢!
尽管教员们觉得心里头有些不太得劲,但是对于抗大跟李云龙等四位团长同班的同学们来说,这可是特别新奇的经历。
李云龙、丁伟、孔捷、高兵等四位团长,也立马成了学校里的风云人物。
甚至有人给四位团长安了个名头,叫129师抗大分校晋西北四杰……
(https://www.biquya.cc/id184512/2780661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