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女频频道 > 官场:从底层开始做起 > 第234章

与此同时,金山县政坛的格局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刘和光离开之前,把秘书高义安排到了金山县委,担任专职副书记,也就是第三把手,原任副书记尹国平,被调到邻县当代县长。

红山乡党委书记郑华军,被调到县人大当副主任。

虽然不是副县长,但郑华军也算满意了,他本以为自己会在正科位置上退休,现在起码解决了副处。

留下的乡党委书记,由孙连城接班,同时继续担任乡长,也来了个一肩挑。

是孙连城被重用了吗?

可以算是,毕竟他最近一年干的不错,不仅协助祁同伟引进了一些项目,还追回了乡基金会的贷款,甚至要回了乡办企业的三百万三角债。

当然,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他目前占着的乡长位置,是留给谁的。

不出意外的话,等到了七月底,祁同伟就会升任红山乡的乡长,当然,还只是代乡长,要把那个代字拿掉,必须等到年底的乡镇换届。

做为当事人,祁同伟自然是大受鼓舞。

如果说之前,他以研究生的身份,参加工作满一年后转正,直接解决副科待遇,并很快担任实职,是属于正常的人事任命。

那么这回,绝对算是破格提拔了。

仅仅工作两年时间,就实现了两级跳,连续解决副科级和正科级,而且还担任乡长这样的实职。

这样的例子,在金山县和岩台市绝无仅有。

更何况,随着高义的到来,祁同伟的后台更硬了,可以利用的资源也更多了。

不出意外的话,李达康要不了多久就会高升,到时候高义接替他的位置,可以无缝链接的继续支持祁同伟。

既然组织如此厚爱祁同伟,他也不能辜负了组织,于是带着更大的工作热情,投入到了新的事业上。

这一次,他要大刀阔斧,对那三家已经濒死的乡办企业进行改革。

按照之前的约定,只要孙连城能把乡办企业的三角债要回来,祁同伟就负责把企业救活。

但他经过一番仔细的调研之后,发现这个目标基本不可能实现。

如果说农机厂和玻璃厂,还能够通过企业转型和产品升级来博取一线生机的话,那么绢纺厂是必死无疑。

毕竟,随着化纤面料的大面积推广,传统丝织产品的生存空间会被极速压缩。

以红山绢纺厂的资金实力、设备条件和员工素质,要想去和沿海地区的那些大型纺织厂和民营企业争夺剩下的市场,无疑是痴人说梦。

时代潮流滚滚向前,单凭个人的力量,是无法抗衡的。

既然肯定救不活,那就只能壮士断腕,干脆让它破产倒闭算了,至少可以甩掉包袱,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对于祁同伟的决定,孙连城有些为难,这毕竟关系到好几十人的生计,但他也明白当断不断、必受其害的道理,最终还是点头答应了。

乡政府迅速成立了破产清算小组,进驻绢纺厂,祁同伟亲自担任组长。

分管副乡长韩俊和绢纺厂长袁立担任副组长,另外几位成员都是乡政府和信用社的工作人员。

对于袁立的进组,祁同伟本来是不同意的。

因为在他看来,绢纺厂的倒闭,虽然是大势所趋,但袁立在当厂长期间,把七大姑八大姨都塞进了厂子,给厂子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https://www.biquya.cc/id184422/27856947.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