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都市言情 > 屠户之女 > 第二百七十五章 中了头名

  赵太傅皱了皱眉,杜元可鼻尖有些冒汗了,刚要找借口拒绝,就听章铭迫不及待道:
  “黄公公此言有理,我认为这份试卷绝对有被选入一甲的资格,一甲试卷本就应该送交圣上评判,早送一些也无妨。”
  “此举怕是有些不合规矩——”
  杜元可弱弱说了句,黄骁却直接打断道:
  “既然如此,那杂家这就把这份卷子拿去给皇上评判。
  章大人,辛苦你陪杂家走一趟吧。”
  “不辛苦,黄公公请!”
  章铭压根没给杜元可再开口的机会,带上试卷跟着黄骁走了。
  杜元可送赵太傅离开,赵太傅脸色很是不好。
  他知道那份试卷是宋瑜的,也知道自己今晚在卷子上打了叉后,宋瑜会如何。
  他确实很欣赏宋瑜,很想笼络这个乘龙快婿,可宋瑜太不识抬举,那他自然也不会再留着宋瑜了。
  不能为我所用,那就彻底毁了,也不能让他为别人所用。
  这是赵太傅一贯的作风,他把一切都安排妥当了,不成想却在最后一刻失了控。
  试卷上呈御前,结果如何,就不是他能左右的了。
  杜元可压低声音劝赵太傅,
  “不过一个寒门学子,成不了什么气候。”
  “我知道,你回去吧。”
  赵太傅回了杜元可几个字,已经压下了心中不甘,脸色恢复了正常。
  他和杜元可对外的关系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并没有过多来往,不适合说太多。
  事已至此,能不能金榜题名,就看宋瑜自己的命了。
  皇上看过试卷,对这点事闹到他这儿有些不满,
  “章爱卿,朕并未看出这份试卷有何特殊,为何这般四平八稳,光明中正的文章,会引得你们这般为难?”
  章铭很郁闷,这话应该问杜元可啊?
  他也很想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这样的答卷要是都进不了一甲,岂不是让人怀疑他们这届考官眼瞎?
  杜元可不在,章铭便毫不客气让他背锅,
  “想来应是太过稳妥,有溜须拍马之嫌,不讨杜侍郎的喜吧。”
  皇上皱了皱眉,虽说考官的喜好对于评卷很重要,但科考是为国选材,作为考官若是单凭自己的喜好,不考虑国之所需,就太失职了。
  杜元可又不是第一次当考官,按理说不应该犯这种错误啊。
  皇上不由生出了疑心,让黄骁去掉糊住考生名字籍贯的纸,调出考生的户籍档案来。
  结果出人意料,皇上将宋瑜的户籍档案扔给章铭,似笑非笑,
  “章爱卿怎么看?”
  章铭能怎么看?
  他只能跪着看!
  他现在满头大汗,手都在颤抖,忍不住后悔。
  要是早知道宋瑜是这么复杂的出身,他就不跟杜元可硬顶了,他就算再爱惜人才,也得先保全自己啊!
  罪臣之后,还是因为先太子谋逆作乱一事获罪被判的流放,这简直就是个烫手山芋,还被他自己给亲手挖出来了。
  捧着着实烫手,可扔又扔不得。
  章铭心里苦啊,只能硬着头皮替自己辩解,
  “回禀陛下,微臣承蒙皇恩做了金科会试的主考官,不敢辜负陛下信任,更不敢违背本心,只要有资格参加会试的考生,微臣都会一视同仁。”
  “好一个一视同仁!”
  皇上脸上露出了笑容,章铭不由松了口气。
  果然,陛下是在试探。
  他应该是过关了。
  皇上夸了章铭几句,亲自拿御笔在宋瑜的试卷上画了个圈。
  章铭拿着画了圈的试卷,跟打了胜仗的公鸡一样精神抖擞,直到到了宫门,送了他一路的黄骁笑着道:
  “章大人,我看这个宋瑜是乡试的解元,若是能中会元,再中状元,是不是就连中三元了?”
  章铭愣住,黄骁笑呵呵,好似随意道:
  “金科是皇上登基之后第一次开恩科,你有没有想过,皇上想要一个什么结果?”
  章铭心里一颤,他好像明白黄公公的弦外之音了,忙拱手深深一拜道:
  “多谢黄公公提点,章某感激不尽。”
  “我可什么都没说,章大人,我等做奴才的只想替皇上分忧,揣度圣心的事我可不敢干,你可千万别误会啊。”
  黄骁义正词严,章铭心领神会,忙直起身子道:
  “那是自然,我必定不会辜负皇上信任,一定会公平选士。”
  黄骁笑笑,拱手送章铭。
  章铭笑笑,拱手告别黄骁。
  揣度圣心怎么了?
  做臣子的要是不会揣度圣心,那跟木头有什么区别?
  皇上难道会因为你这根木头长的比较顺直,就对你另眼相看,对你委以重任?
  章铭觉得自己知道怎么办了,黄骁也觉得自己完成了任务。
  哪怕这个任务是他自己给自己安排的,小侯爷只是派人跟他说了声,有人要在科考上动手脚,让他防着点。
  并未让他做什么,也不想通过他获得什么,甚至还是为了他好,怕他毫不知情下中了别人的设计。
  但黄骁还是使出了十二分力气,不光盯得紧,还在出现异常时第一时间赶了过去。
  黄骁不认识宋瑜,也不知道这个叫宋瑜的跟小侯爷有没有关系。
  可既然有人针对宋瑜,那就违背了小侯爷的意愿,他自然要拨乱反正。
  黄骁永远都忘不掉,当年他因为偷偷祭拜被发现,要被拖去慎刑司时,是十二岁的顾清晏救了他。
  知道他是宁乡城幸存者时,那个少年对他说,
  “黄骁,你等着,我一定会把宁乡城收回来,为所有惨死的人报仇!”
  几年后,宁乡城真的收回来了,已经被封了勇冠侯的顾清晏,亲手给他带回来一块他家院墙上的砖。
  从那时起,在黄骁心里,小侯爷就是他的恩人。
  哪怕这个恩人并不需要他报恩,也从不吩咐他做什么,只让他好好活着,替死去的家人长长久久地活着。
  可黄骁却想把命献给小侯爷,想倾尽所能替他做任何事。
  他一个残缺之人,因为那块砖,终于有了根。
  明日放榜,宋瑜等人都有些紧张,但都比不过林长天,从昨天他就吃不下东西,还总是拉肚子。
  大夫看过,说身子无恙,是太过紧张之过。
  林长天也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一个人待在林府更紧张,干脆跑来会所找宋瑜他们了。
  宋瑜知道林长天所承受的压力,这科考不考中,跟他的婚事息息相关。
  贺尚书那个侄孙女已经十八岁了,不可能继续等,这次林长天考不中,他想做贺尚书的侄孙女婿就再无可能了。
  要么一步登天,要么打回原地。
  这其中的落差,确实让人难以承受。
  赵信有非常识趣,不提会试一个字,一个劲儿把话题朝着风月玩乐上扯。
  文士风流,身为男子,还是年轻男子,自然对这些风月之事更感兴趣。
  几人越聊越起劲,干脆都睡在一起,抵足长谈,然后一不小心就睡过头了。
  早早去看榜的小厮,回来把门敲的砰砰响,宋瑜等人才醒了过来。
  然后迎面就是一叠的恭贺:
  “恭贺宋公子中了头名会元!”
  “恭贺赵公子中了二甲第三十六名!”
  “恭贺林公子中了二甲第一百二十二名!”
  “恭贺.........”

(https://www.biquya.cc/id178365/2963588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