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都市言情 > 屠户之女 > 第二百九十二章 那不是梦

  三月十五殿试
  卯时,所有上榜的贡士在礼部官员的带领下,齐聚在皇城门口。
  贡士是按放榜的名次排队,宋瑜是会试头名,自然排在第一个。
  排在身后的人宋瑜都没见过,会试放榜后,贡士们大都忙着找门路。
  拜见座师,结交权贵,去酒楼逛教坊司,赋诗作词,尽可能的把自己的才名传扬出去,给自己搏一个好前程。
  连赵信有等人,也出去参加了几场宴会。
  不管是真结交,还是假玩乐,多认识几个人总是好的。
  只有宋瑜,除了去拜见座师和林府赴宴,就没再出过门。
  每日还像考前那样足不出户,还不知从哪个书局接了个写时文的活计。
  因他是会元,书局老板还给了他双倍的价钱,弄的赵信有都忍不住问宋瑜,
  “你是不是担心后续银子不够用?”
  宋瑜却道:“只是想练练笔,为殿试做准备。”
  一听这话,赵信有等人都不好意思再玩乐。
  毕竟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多么让人窒息啊。
  宋瑜说的是实话,但不完全是。
  他写时文,一时为了练笔,二是为了赚钱,三是为了避免赵娇娘纠缠,四是想让自己集中精力少发昏。
  宋瑜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自从那晚见过胡秀儿后,眼前总是不经意就浮现出一些画面。
  胡秀儿没同他和离,跟着他来了京城,日日围着他,处处为着他,对他百般照顾,温柔体贴。
  他考中状元,衣锦还乡,重振家族荣光,青云直上。
  那些画面太美好,让他一不小心就忘了现实,不由自主沉浸其中,搅的他不得安生。
  宋瑜生怕自己又发疯,跑去找胡秀儿做什么蠢事,就给自己找点事做,不成想竟让赵信有等人跟着又苦读起来。
  算是阴错阳差的一场误会吧。
  宋瑜不认识众贡士,众贡士也不认识宋瑜。
  今日终于见到庐山真面目,不由都纷纷打量。
  居然这么年轻,还长得这般俊美,凤仪出众,观之不俗。
  让世家出身的贡士们都暗暗心惊,寒门子弟现在都是这般高的水准了吗?
  天色破晓,礼部官员领着众贡士,穿过城门,一直走到大明宫前停住。
  数丈高的朱漆大门紧闭着,皇城巍峨,王室尊贵,令人心生敬畏。
  宋瑜却只觉得恍惚,仿佛梦里走过无数回。
  辰时,朝阳升起,鼓乐声响起,朱漆大门缓缓开启,众人排队登上丹陛,等着宫人赏赐宫饼。
  巴掌大的饼,闻着挺香,却没人会吃。
  殿试的主考官可是皇上,按照惯例,殿试会持续一天,也就是说他们这帮人要在金銮殿皇上面前待一整天。
  谁也不敢多吃多喝,万一在皇上面前失仪,那到手的功名要飞了不说,可能还要惹祸上身。
  为了一辈子的荣华富贵,少吃一顿死不了人。
  不过皇上这个主考官只是挂个名,真正负责此次考试的是由数十名朝臣组成的临时机构。
  跟会试一样,有负责读卷的,有负责收卷的,还有负责监考的,临时抽调组建,考完各归其位。
  宋瑜一眼就看到了考官中的赵太傅,不由心里一紧。
  皇上这么看重赵太傅,赵太傅要是当众否决他的卷子,皇上会不会受到影响?
  他这个最年轻的三元及第状元,对皇上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宋瑜深吸一口气,让自己不要多想。
  此刻他已经站在这里,就要拼尽全力。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他左右不了别人,只能管好自己。
  皇上到了,宋瑜带着一众贡士跪下叩拜,接旨。
  考官高声宣读了圣旨,宋瑜集中精力认真倾听。
  林永茂专门找的考官跟他们讲过殿试流程,殿试的策论题就在这道圣旨中。
  而殿试,只写一篇策论。
  由皇上提出策问,贡士们写出对策,换句话说,就是皇上当众询问他们治国方针,他们写成文章。
  再交由考官进行评判,初步排名。
  皇上根据排名,抽着看几份试卷,最终用朱笔圈出殿试前三名。
  考官的声音很洪亮,中气十足,掷地有声。
  却如同一道炸雷在宋瑜耳边响起,让他的身子都不由颤了下。
  “......不贪为宝,神物自还.......”
  宋瑜死死撑着案板才不至于瘫软下去,他从小就过目不忘,记忆力过人。
  所以他记得很清楚,这道策论题,跟他梦里的不差分毫。
  宋瑜忍不住抬眼看向皇上,皇上坐在高高的龙椅上,头戴冕冠,前后都有冕旒垂下,离得这么远,他根本看不清皇上长什么样。
  可他脑海中却清晰浮现出了一张儒雅贵气的脸,一个有了岁月痕迹,但依然非常俊美的中年男人形象。
  甚至皇上说话的语调,微眯着眼睛高深莫测看人的样子,拿起朱笔在他的试卷上画下一个圈时说的话,都一清二楚。
  宋瑜的心突突跳的厉害,梦哪儿有这么真实的?
  梦怎么可能跟现实一模一样?
  除非那根本不是梦!
  考生两侧聚着不少王公大臣,宋瑜坐在最前排,本就受人注目。
  此刻见其他考生都已经展开试卷开始答题,只有他愣愣的一动不动,不由更加让人关注。
  站在边角处的林永茂,不由暗暗着急。
  凡是有点脑子的都知道,皇上钦点了宋瑜为会元,意味着什么?
  皇上登基之后,大夏朝最年强的三元及第状元郎,必定是宋瑜!
  宋瑜又是他侄儿的同窗好友,是他视若子侄般培养扶持的晚辈后生。
  林永茂心里的欢喜都快沸腾了,有种随手押宝就中头奖的兴奋。
  放榜当日的朝会,林永茂就收到了许多恭贺,同僚们不仅羡慕他有林长天这个侄子,还羡慕他有宋瑜这个晚辈。
  宋瑜还不满十九岁,将来一定大有可为。
  赵太傅更是主动跟他攀谈,生怕别人捷足先登,跟他抢宋瑜这个乘龙快婿。
  林永茂见他们这般,反倒不想这么快替宋瑜应承亲事,他觉得再等等,等宋瑜中了状元,说不定还有更大的惊喜。
  哪知这个棒槌不知发了哪门子癫,居然傻愣愣坐着一动也不动。
  这个策问又不是多复杂,说到底还是皇上芥蒂他这个继子的身份,想提醒世人他这一脉才是真正的龙子龙孙。
  只要顺着皇上的意思,捧着他点,再结合些时政,就能写个差不离。
  殿试殿试,最重要的已经不是文章要多么花团锦簇了,而是皇上要亲眼看看自己选拔出来的人才长什么样。
  就凭宋瑜那长相,那凤仪,那才学,除非皇上觉得他太过俊美,非要点他当探花郎。
  否则林永茂实在想不出谁还能越过宋瑜当状元。
  齐恒也是这么想的,见宋瑜还不动笔,而皇上也注意到他了,忍不住咳了两声。

(https://www.biquya.cc/id178365/29635867.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