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都市言情 > 屠户之女 > 第三百零三章 猫腻

  看完信,胡秀儿抿了抿唇,沉声吩咐道:
  “罗九,立刻传信给所有外管事,暂停一切生意扩张,马上自查,但凡有问题,会遭人非议的生意,必须关停。
  传信给所有庄头,对庄上所有人按照名册一一核对,但凡有来路不明之人,一律赶出去,从即日起,庄上的人不许出更不许进。
  你亲自去国公府,告诉国公爷雁荡关的事,以及我的安排,让国公爷想办法约束好大夫人他们。
  还有——”
  胡秀儿深吸了口气,尽量让自己考虑的更周全一些,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乱。
  好人不长命,祸害遗万年,顾清晏那种大祸害,一定不会有事的。
  她现在要做的是不能让人再在背后插顾清晏一刀,置他于死地。
  “还有,我回到府里后,会关门谢客,不管皇上怎么发落,我都会替小侯爷守住顾家。
  你传信给军师,让他放心,让他无论如何一定要保住小侯爷的命!
  哪怕伤了残了,也要把命保住,不管是粮草还是其它,我都会帮着想办法。”
  罗九听到这话,眼眶莫名有些湿了,他行了一礼,无比恭敬,
  “是,属下领命!”
  罗九翻身上马,疾驰而去。
  胡秀儿握着顾清秋冰凉的小手,上了马车,沉声命令,
  “启程,回府。”
  “是,夫人。”
  车夫一甩马鞭,马车动了起来。
  顾清秋的手依旧冰凉,脸色也有些苍白,她看着胡秀儿,想问又不敢问。
  大哥哥怎么会打败仗呢?
  他那么厉害,他从来没输过啊,会不会是又被人给暗害了?
  上次害他的卖国贼还没被揪出来呢,这可怎么办啊,大哥哥要是再出事,顾家是不是就要完了?
  顾清秋越想越害怕,越害怕越想哭,一个没忍住,一大颗眼泪便从眼睛里滚落了下来。
  胡秀儿还在琢磨回去后还能做些什么,她知道顾清晏利用漕运偷卖粮草的事坑了皇上一把,却不知道皇上会不会秋后算账,借着这事儿一并发作。
  她把漕运官员勾结蛮夷,偷偷贩卖粮草的证据交给国公爷后没多久,就有御史在朝会上当众弹劾了漕运某个官员贪墨税银转卖粮草一事。
  皇上大发雷霆,命人彻查此事,还因此事怒骂太子,罚他在殿外下跪。
  但不管怎么查案,缺的粮草还得补上,毕竟西北军正打仗呢。
  皇上只得紧急调拨了一批粮草过去,也就是说,顾清晏这里外里弄到了两批粮草。
  按理说顾清晏回到了西北,西北军也不缺粮草了,应该无敌啊,怎么会突然被那个阿什么苏攻破雁荡关了呢?
  胡秀儿知道雁荡关,那地方离他们老家不远,大概也就一二百里的样子,比并州府离他们近。
  她爹跑镖的时候经常从那一块经过,说雁荡关其实并不大,守军才几千,又靠南,算是西北关隘中不那么重要的。
  既然不重要,还那么小,蛮夷主帅怎么会亲自带兵过来攻打呢?
  好不容易打下来,不想着以此为据点,攻城略地,反倒追着顾清晏一个劲儿跑。
  胡秀儿没打过仗,但是顾清晏教过她兵法,她大概知道该怎么行军打仗,所以她越琢磨越不对劲。
  难道蛮夷主帅觉得攻占几个城池,比不上拿下顾清晏的项上人头更重要?
  好像也对,毕竟顾清晏是能从蛮夷手中抢回燕云十二城的神将,要是杀了顾清晏,西北军群龙无首,蛮夷就能长驱直入,攻入京城了。
  想到这儿,胡秀儿不由打了个寒噤。
  忽然觉得好像要亡国了,这可怎么办?
  无意识地握紧了手,直到顾清秋疼的喊出了声,胡秀儿才醒过神来,赶紧松开。
  她那手劲,一个不小心能把小姑娘的骨头捏断。
  好在她松开的快,顾清秋的骨头也没那么脆,只是捏红了,没多大事。
  胡秀儿看着睫毛湿漉漉,脸上挂着泪珠的小姑娘,忙不迭道歉,
  “对不住,对不住,我想事情想入迷了,忘了还握着你的手。”
  “嫂嫂,我没事,我不是疼哭的,我是害怕。”
  顾清秋忍不住扑到胡秀儿怀里,哽咽着问,
  “你说,大哥哥会没事吗?”
  “会,你大哥哥一定会没事的。”
  胡秀儿使劲点头,坚定道。
  就算不出门,她也能查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还有那个敲登闻鼓的,也一定有猫腻。
  传胪大典后的第二日,宋瑜以状元身份去礼部参加恩荣宴。
  跟乡试后的鹿鸣宴差不多,是朝廷为新科进士们举办的庆贺宴会。
  只不过参加恩荣宴的,除了新科进士,还有所有在殿试中出力的朝臣,其中就包括了刚被提拔为中书舍人的齐恒。
  中书舍人,正七品,在文华殿、武英殿当值,掌缮写诏敕。
  制敕传胪大典上,皇上钦点宋瑜为状元的圣旨,就是齐恒亲笔撰写的。
  虽然官阶上没有太大变化,但是职权上天差地别,作为中书舍人,是要随侍在天子左右,算得上是天子近臣了。
  这还不是齐恒最让人艳羡的地方,最让人艳羡的是朝堂内有个默认成俗的升迁路径:
  翰林院——文华殿——内阁。
  现任内阁首辅,先帝亲自任命的三大辅臣之一,崔元思崔首辅,就是走的这条路。
  皇上把齐恒放到这个位置,就代表要考量他,只要齐恒好好表现,也许他就是下一个内阁首辅也说不准。
  满朝文武谁能不羡慕?
  连林长天都忍不住羡慕,不过他羡慕的不是齐恒,而是宋瑜。
  羡慕宋瑜能中状元,更羡慕宋瑜跟齐恒关系匪浅,不像他,以前得罪过齐恒,现在就算再讨好,也不可能像宋瑜那样被齐恒看重了。
  不过林长天也只是羡慕,不会像以前那样嫉妒了。
  他觉得自己运气也不错,会试考成那样也上榜了,殿试名次还进了二甲,哪怕比不过宋瑜,未来岳家也很满意。
  刚才贺尚书还特意过来问了他几句,对他的态度很是亲昵,看来已经把他当做侄孙女婿看待了呢。
  林长天心里很是激动,只要当了贺尚书的侄孙女婿,那他入翰林院还不是板上钉钉的事。
  翰林院那种清贵地方,才是他该待的。
  林长天都想好了,他打算去翰林院起居注馆,那里可是掌侍皇帝政务之起居、记录皇帝言行之地,能在皇上面前露脸。
  不像庶常馆,傻坐着跟一帮庶吉士学习。
  也不像国史馆,一天到晚整理文稿编撰国史。
  起居注馆是最能出人头地的地方,林长天觉得自己的能力足够了,跟宋瑜比就是差一点机遇。
  等他跟贺尚书的侄孙女成了亲,机遇这块就补齐了,他就无敌了!
  林长天开心的心里直冒泡,他努力压下嘴角,不想表现的太明显,万一被宋瑜嫉妒了怎么办?
  那小子心黑手狠,可不是个好人呢。
  宋瑜还跟赵信有等人站在一起,他们殿试的名次都比较靠后,就算去考翰林院的庶吉士希望也不大。
  除了赵信有外,其他几个人都打算找门路进六部,先混个小官当当,实在不行,就只能等着外放了。
  可不管是当京官还是外放,都各有各的不好。
  当京官,还是品阶低的京官,要靠俸禄在京城过日子,怕是免不了要受穷。
  外放去州府当官,银钱上会比当京官好一些,可这京城一旦离开,再想回来就难了。
  而且地方官都有任期,任期内不可随意调动,一旦去了,起码三年都回不了家乡。
  背井离乡,独自为官,也是艰难。
  宋瑜静静听他们说着,不发一言。
  作为状元,他肯定是会进翰林院,按照惯例,大概会被封个七品编修,去国史馆编撰史书什么的。
  可宋瑜不想去,他想离京外放。
  根据梦中记忆,大夏朝马上就会迎来至暗时刻,他不想被卷入其中,更不想娶赵娇娘。
  他想避开,去地方上,踏踏实实做出一番政绩,不想再去走前世那条看似捷径实则隐患重重的路了。
  所以他偷偷找上了薛玉树,告诉他实情。
  如无意外,薛玉树会跟上辈子一样敲响登闻鼓,揭发贺尚书侄子贺永私设赌局暗中行凶一事。
  现在只怕已经敲了吧。
  宋瑜正想着,就见守在门口的小太监,快步走了进来,凑到内侍官耳边说了什么,内侍官的脸色一下子严峻了起来。

(https://www.biquya.cc/id178365/29635856.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