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瑜信不过顾清晏,担心胡秀儿。
都说伴君如伴虎,在宋瑜看来,胡秀儿跟着顾清晏,跟以身饲虎没什么区别。
所以,他不能因为功名旗被挪走,不能再回清河村,就一蹶不振。
他要继续努力,继续拼搏。
终有一日,他会成为不逊于顾清晏的人,能为胡秀儿开辟一个太平盛世,成为她永远的靠山。
赵信有过来探望宋瑜,被院里杂乱的环境弄的眉头紧皱。
见宋瑜坐在简陋的书桌旁奋笔疾书,天色已近黄昏了,却连一盏油灯都舍不得点。
书房的窗户上还有不知被什么熏出来的黑色印痕,看着乌烟瘴气,实在不是个可以让人静心钻研的地方。
赵信有忍不住劝宋瑜,回会所去跟他一起住。
还说实在不愿意去会所居住,也可以另外再租一处房子,起码要僻静清幽一点。
住在这样的院子里,跟这些乱七八糟的邻居相处,每日都要被这些琐碎的事务缠身,实在得不偿失。
若是在收到王绪的信之前,宋瑜听到赵信有这番话,会深以为然。
他觉得自己只是在忍耐,在锤炼自己,对这个过程其实是充满厌烦的。
但是在收到王绪的信后,宋瑜的心境改变了。
他现在觉得比起彻底没了家,跟胡秀儿断了关系的痛苦,身体所遭受的这点困顿,根本算不得什么。
甚至因为身在困顿之中,他心里的痛苦反倒会减轻一些。
人总要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而现在他所承受的这一切,不过是当初想要舍弃胡秀儿,应该受到的惩罚。
在上一世,若是没有胡秀儿的全力支持,他其实就应该过这样的日子。
穷酸京官是什么样,他就应该是什么样。
这样很好,一步步靠自己脚踏实地爬上去,等再见到胡秀儿时,他也能更有底气。
赵信有实在理解不了宋瑜没苦硬吃的做法,但他能察觉宋瑜心境的变化。
宋瑜收敛了以前少年才子的锋芒,变得平和沉稳了许多。
这对宋瑜是好事,想在官场,尤其是京城六部中走的长远,沉稳平和,比锋芒毕露要好得多。
既然对宋瑜有好处,赵信有便没有再劝,转而跟宋瑜说起了京城近期发生一些事,帮他对朝堂变动有个更清楚的认知。
权贵之家是非多,隔三差五就会闹出事来。
不过同朝堂息息相关的还是那些顶级权贵,比如鲁国公府。
勇冠侯打了大胜仗,很快就要班师回朝接受封赏,鲁国公府作为顾家本家,本应该花团锦簇,风光无限。
无奈国公夫人福缘浅薄,命数不济,身染重病,时日无多了。
国公爷亲自下帖请了好几名御医,都说国公夫人怕是撑不到中秋,让国公爷早日为夫人准备后事。
国公夫人放心不下儿女亲事,求国公爷在她临终前给孩子们尽快成亲。
国公爷不忍拒绝老妻,答应了国公夫人的安排。
国公夫人准备将女儿许配给长垣侯府世子的嫡次子马子明,准备为儿子迎娶京兆府尹周正的三女儿。
据说不日就要定下婚期,争取在国公夫人咽气前把六礼婚书什么的都弄好,尽快把婚事办了。
宋瑜听得眉头紧皱,便是他再不了解京城的婚嫁行情,也觉得这两门亲事不太妥当。
那马子明可是引诱赵娇娘私奔的浪荡子,还在戏园子里公然押妓,品行不端,恶行昭昭。
这种货色,别说娶京城的名门贵女,就连一般官家女子都不会轻易下嫁。
鲁国公府虽说这些年没落了些,但是有顾清晏这个如日中天的勇冠侯在,京城里谁也不敢真的小看了去。
就算国公夫人病的昏了头,非要把自己嫡出的女儿嫁给马子明这种猪头,国公爷难道也昏了头?
还有京兆府尹周正,那个老狐狸能力自然是有的,但是太好美色,后院太乱了。
他的女儿在那种环境中长大,从小看着亲爹宠妾灭妻,看着后院女子们手段百出的争宠,能学到什么好?
国公府唯一的嫡子,就算再急着成亲,也犯不着屈尊降贵到非要去求娶一个京兆府尹的三女儿啊!
国公夫人临终前为自己儿女选的这两门亲事,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而国公爷居然会允准,更是令人费解。
宋瑜不关心所嫁非人,娶妻不贤有什么后果,他根本就不认识顾清欢和顾清明,他们是死是活他都不关心,更别提他们以后的日子过的好不好了。
他在意的是,如果国公府被昏了头的国公爷和国公夫人弄的一团糟,到最后收拾烂摊子的是不是又是胡秀儿。
他记得胡秀儿说过,国公爷让她当顾家的家主,还把顾家所有的家业都交给她来打理。
胡秀儿是个非常信守承诺的人,只要答应的事,无论千难万难她都会负责到底。
以胡秀儿那个暴脾气,顾清欢要是嫁过去过的不好,被欺负了什么的。
她说不定能直接打到长垣侯府去,砸了人家大门,踹飞人家老仆,甚至跟长垣侯府的主子们大打出手,都不无可能。
还有周正的三女儿,从那样的后宅出来的女子,怎么可能是个善茬?
胡秀儿性子直,不擅长勾心斗角,要是被算计了,被陷害了........
宋瑜越想脸色越不好,看的赵信有惊奇不已。
他说这些,是想提醒宋瑜国公府可能不太平,等到顾清晏回到京城,可能会有变动。
让他警醒着点,别到时候胡秀儿那边有点风吹草动,他就又跟着一惊一乍。
不曾想,宋瑜这表情,怎么好似已经烦恼上了?
且不提宋瑜这边如何忧心忡忡,胡秀儿一行人,在运河上行船二十来天,终于抵达了京郊西山县东河镇码头。
而此时,大军还在通州府,差不还得十来天才能抵达京城。
顾清晏便提议先回东河镇上小住几天,正好看看肉铺什么的。
胡秀儿想到许久未见刘叔和小叶子他们了,便点头同意。
顾清晏将罗九他们都扔到了西山别院,自己跟着胡秀儿骑马回了东河镇。
时光在小镇上似乎走的格外慢,许久没回来,镇上依然是离开时的样子。
若说一点变化也没有,那倒也不是,街道两旁的铺子还是有了些许变化。
钱家肉铺被改成了一家客栈,乌娘子的成衣铺子,依然在卖衣服,不过卖的是寿衣。
左右相邻的铺子,似乎是嫌挨着寿衣铺子晦气,纷纷搬离。
弄的那家寿衣铺子孑然独立,白字黑底的招牌在整条街上十分显眼。
胡秀儿一边看,一边朝自家铺子走去。
路过的行人,没认出她,倒是一眼就认出了顾清晏。
有个大娘凑上来,不住打量着顾清晏,惊喜万分,连声嚷嚷,
“我认得你,你是肉铺那个女掌柜的上门女婿,你们成亲的时候,我还去喝过喜酒呢。”
其他人听到大娘这话,不由都围了上来,这个夸顾清晏越长越俊,简直要把人给迷晕。
那个上手捏顾清晏的胳膊,说他体格变壮实了,看着更有男子汉气概。
还有大嫂偷偷掐了把顾清晏的腰,捂嘴笑着说女掌柜好福气,后生这腰可真结实。
........
完全没被认出来的胡秀儿,硬生生被热情的大娘大婶大嫂给挤到了一旁。
眼睁睁看着顾清晏被各种调戏占便宜,一张俊脸涨的通红,没忍住,噗嗤笑出了声。
他现在这副样子,倒是像极了晏清河。
顾清晏做梦也没想到自己再回到东河镇,会遇到这种情况,见胡秀儿躲到一旁不仅不救他于水火,还呵呵笑个不停。
顿时又气又恼,不管不顾,扯着嗓子就冲胡秀儿嚷,
“娘子,娘子你小心点肚子里的孩子啊,别笑的那么前仰后合!”
(https://www.biquya.cc/id178365/2963561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