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女频频道 > 穿书七零:全家反派读我心后人设都崩了 > 第23章 盘逻辑

莫教授恍然了一下,脸上不自觉地露出一个微笑,人也坐得更直了一些,她说:“我现在还不知道你的水平怎么样,只能稍微先出些题目,而且我这边还有活,可能挤不出太多时间教你。”

“没关系的,我愿意凑着您的时间来,至于村里的活儿。”李青青从口袋里拿出几把糖放在桌子上,说,“您可以用糖雇咱们村里的小朋友帮忙,您要割草什么的,我有空让我弟弟把草拿过来,下次再给您带点肉来,您看行吗?”

莫教授出身巨富之家,要是换了9年前,李青青这点小恩小惠她还真看不上眼。

但她已经9年没过过好日子了。

她干活是不太行的,之前还生过病,身体有所亏空,所以整个人的造型也颇为仙风道骨。

要知道莫教授刚来的时候还有一点微胖呢!

听到李青青准备请她吃肉,莫教授竟然不争气的吞咽了一下口水,那种仙风道骨的形象荡然无存。

她有点尴尬的微红了脸,说:“行,肉的事以后再说吧,你带课本了吗?我翻一下,先给你画画重点吧。”

首都大学里一些现在还在正常上班的教师,当年还是莫教授教出来的学生呢!

如果将来有什么升学机会,试卷多半也是那些人来出。

莫教授可太懂那几个啃老本的人是什么思路了。

李青青的筐子下藏着书,莫教授将语文和数学接过来,一目十行地翻看一遍,很快选好了重点。

她把语文书先还给李青青,然后一边在李青青的本子上写写画画,一边道:“我给你出些数学题,你尽量写,写完拿过来,我给你批改。”

“好的莫教授。”李青青翻了翻语文书上的记号,上面要求的是背成语、练习缩写和改写文章,写读后感。

心里不禁感慨:这是真牛逼,她记得这时候的高考作文就爱这么出题。

而他们这个地方,教育资源不太行,有些题型根本就没练过。如果真上了考场,完全就是两眼一抹黑,和大城市的学生比,有天然劣势。

莫教授很快把数学题也出好了,也是一些非常经典的题目,往后几十年,各省的压轴题会在此基础上不断演绎。

不过这些老祖宗级别的题目,也着实把李青青看得汗流浃背了——她不记得怎么解了!

还是回头叫上她弟,一起琢磨去吧!

李青青告别了莫教授,出门礼貌的关上门,回家了。

从窗户看到李青青已经离开有一段距离了,莫教授快速的回到桌子边,拿起一颗糖,剥开糖纸塞进了嘴里。

她的眼眶突然有点湿润,喃喃的说:“大概是因为糖太甜了。”

李青青回家的时候,又遇上几个知青点的人来家里献殷勤,说好话。

村里人平时也会这么做。

毕竟她家,她爸爸是生产队队长,爷爷是唯一的医生,家里还出过大学生。

讨好他们家准没错。

李青青默默回屋。

等到只有自己家人在的时候,李青青装作是从牛棚那边东拼西凑打听出来的,重提了一下当初李小满那封信的内容。

李家人其实早就知道里面写得什么了,这会儿都默契地飚了一下演技,将李小满臭骂了一遍。

等演到位了,李南松才将话题收了回来,正色道:“这个遣词造句很专业,看起来像是咱们村里真有一个间谍!不是不知情的人瞎编乱造出来,栽赃咱们的!”

“是啊。”李青青叹了口气,“咱们得尽快查出是什么人做的,必要的时候可以向隔壁的顾恒阳求助。虽然这样可能会引起他不必要的怀疑,但起码能把情况控制住!不能让间谍再得逞下去了!”

张红梅压低了声音,但很有干劲地说:“最好把他们传递消息的方式也查出来,咱们家聪明人多,好好合计合计!”

李家村是个大村,总共有上千口人。漫无目的的排查绝对会坏事,到时候人跑了,第一时间都发现不了。

李观洋一时也没什么头绪,倒是李青峰提议:“咱们先登记从来没有开过介绍信,从来没有离开过村子的人。这些人最不可能学到这门陌生的语言,也不太有机会被间谍发展为下线!”

“行!”李观洋做好记录,准备明天就去公社,悄悄翻文件筛查。

李青青补充:“还有,间谍是花钱买消息的。咱们可以再注意一下,各家人的生活条件。看看有没有人实际收入比工分获得的收入要高?有没有人偷偷在家里吃肉,被邻居闻到了肉香?”

李平野点头:“青青说的对。大家的钱主要就是用来买肉、买衣服,和一些工业用品。

其他东西都不好藏,所以间谍要是把钱花出去了,更可能选择饼干、肉、糖果之类的,容易消耗的物品。”

张红梅问:“那要是间谍一厘都没花过呢?”

李青峰摆摆手:“不可能,要是意志力那么坚定,光赚不花,还能被发展成间谍?再说了,都当间谍了,每天顶着那么大的风险,心理压力很大的,怎么可能不花点钱享受一下呢?  ”

李观洋记录下来:“这也是个方向,不会太显眼,可以当做定期常规排查间谍工作来开展。”

商议定了,大家各自领了任务,分头去执行。

在原书里,李家头天晚上刚被李小满放了东西,第二天一大早,县委员会的人就带上一大堆人手,大清早的赶到村子里。

他们没费太大力气,就在茅坑的房梁上面,发现了这本可疑的书跟里面的信。

身为一家之主的李观洋被快速定罪,压根也不给他们找关系捞人的时间,就把他下放去农场改造了。后续,又让他死在了农场里。

书里面说李观洋是病死的,但问题是,李观洋身体挺好的,怎么可能去了劳改农场没几天就生病死了?

所以李青青觉得,这件事多半还是前面那伙人在灭口。

反正前前后后这么一折腾,李观洋这个生产队长的位置就腾出来了。

根据书里的描述,最后上任的人是原来的民兵队长李大牛。

李大牛家跟李二丫家是近亲,后期给她行过不少方便。

但据李青青判断,李二丫未必愿意付出很大的代价来帮助她的亲戚李大牛上位。

反倒是委员会的人能这么早就目的明确地赶过来,更有嫌疑。

那边应该有个说得上话的人,在和设计陷害的间谍接应。

(https://www.biquya.cc/id178266/5679313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