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心了,出发吧。”高肃也知道,这时不是儿女情长的时候,一切应以国事为重。
“是。”风行见四爷已经恢复以往的锐智,心下一喜。
欣儿这边一路向徐州方向行去。路上欣儿又想出一个新的计划,不过这个法子需要高肃的侍卫帮忙,就坐在风一的旁边试探着与他聊天。
“风侍卫,你们有带令牌吗?”
“有。”
“那这令牌到县衙可以办事用吗?”
“可以。”
“你的话总是这么少吗?”
“是。”
欣儿是彻底无奈了,跟这样的人沟通真累。“我想请风侍卫帮个忙,可行?”
“四爷吩咐了,一切任凭郑姑娘差遣。”风一是得了四爷令的,一路上保郑欣儿安全,如果郑欣儿有什么要求,尽全力去办。
“谢谢四爷了,你真是个好人。给了我一个能办事的木头。”欣儿暗自在心里吐槽。
“那先谢谢风侍卫了,我们先去兰陵县何家村一趟。这何家村我只是听过,所以不认识路,就麻烦风侍卫带路。”欣儿想买块地,别的地方她也不熟,那个跑船的住在何家村,所以她想去那儿看看。至少那个地方将来也算有个熟人。
欣儿原本是要在郑家村置地的,可一想到郑老三一家,她就放弃了,她想过平静的日子,不想这样时不时的就有人打扰。
“好。郑姑娘放心,风一一定办好。”
走走歇歇,也行了五日才到兰陵县城,可是城门却被灾民堵住了无法入城。
着人打探得知,原来是这兰陵县的季县令,发现米价猛涨,就把官粮偷着卖了,谋取暴利,当朝廷下令施粥时,开始几日,县令还着人去买了些杂粮施了几天,可之后连续三天没有施粥,引起灾民暴动,此事惊动了徐州的监察刺史徐大人,判了季县令斩监后,并抄了季府,从府中抄出的金银财宝,近五万两,此事罪行重大,上报后文宣帝大怒,要求将季县令押入京城受刑,以儆效尤。正于今日押解出兰陵县城,灾民们狠透了这个贪官,得知今日姓季的要去京城受刑,都跑到路上围着囚车咒骂泄愤、丢石块砸大粪。
听了风一的解释,欣儿明白一时还无法进城,就退到路边的树林休息。
这季家倒了,金家也会受牵连,想这金家再不是兰陵一霸。这样也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一直等了二个多时辰,灾民才散去,欣儿一行只得在兰陵县城留宿一晚。
第二日一早,起程去往何家村,郑欣儿请风一出面去里长家打听这次灾情对何家村的影响。主要了解一下这里是否出现灾民或抢掠的情况。
这何家村每家都有男丁出海跑船,所以日子过的比其它村子要好些,这次旱灾除了交上去的粮食,各家都交齐了力役银子。
欣儿对这个地方很是满意,这里的人见识不同,将来就算做些出格的事,也容易让人理解。而且这儿的里长人也不错。最后找了一块靠近山边的茺地,这地原来是种庄稼的,但因常有山里的野兽出来破坏,就没人愿意种了。
欣儿以宅基地的价格买了一百亩,钱还是风一帮着付的。之后拿着白契来到兰陵县城,先到县衙为郑欣儿开立了女户,再将地契换成红契,落在郑欣儿名下,因兰陵县城现在只有一个主薄管事,新的县令还没到,所以风一的腰牌比银子有用多了,主薄见了二话没说,一文银子都没用,就把事情办好了。
拿着新的户薄和地契,欣儿第一次感觉当官真好。
这些办妥后,两人又去了丁师傅家,交了几张图纸给他,请他于明年谷雨前按图纸,将何家村的院子建好。交了一百两的定金,余下的四百两,开工那天一次付清。
这一年大旱,现在只有卖房子的,根本没有人找丁师傅盖房子,所以这个活计丁师傅一口应下了。保证谷雨前一定干完。
又定了家具也交了一百两的订钱。欣儿算了一下,加上买地盖房的,一共欠了风一二百一十两,再加上丁师傅的四百两,订家具还要给一百两,就要七百一十两,这人参卖的钱就一分不剩了,直感叹赚钱不易。
天黑前终于到了郑家村,郑二郎一家听欣儿回来了,都跑了出来,仔细的看了看欣儿,见她果然没事,才安心。
欣儿拿了二百五十两交给风一,感谢他的帮忙。风一不肯收。欣儿执意将银子塞进了风一的怀里。关了院门再不理他。
风一只好收下,赶着车回了兰陵县城,给四爷去信儿。
(https://www.biquya.cc/id178257/5679308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