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二郎一家聚在堂屋里,听欣儿讲这段时间的经历。
“爹,这一路很顺利,欣儿遇到贵人相助。”欣儿想了下,还是将高肃的事和家人说一下。
“爹还记得前些日子,你受伤被人送回来。”郑二郎点着头,“我在徐州时遇到了他们,他们正好也去海州,所以这一路我们搭伴而行,很是顺利。”
“那刚刚送你回来的是什么人?”郑和知道小妹此行和两个陌生男人一起,心里有着一丝不快。
“是高肃的家丁。爹这段日子家里可有事?”欣儿不想纠结这个话题。
“还能有什么事,不就是大伯娘和三婶来闹了一场,阿公出不起全部的免役银子,所以大伯、三叔都去服役了。”郑林语带愤怒。
欣儿看了她爹一眼,郑二郎面带愧疚,这家里任何事都很顺利,只有他那些亲戚,隔三差五的来闹上一场。
“爹,那这段时间可有下雨。”欣儿不想让她爹去想那些无关的人和事。
“没有,现在连河水都干了。前几天我才和你两个哥哥把水窖担满。家中的两口井,有一口已经干了,剩下的那口井水也不能喝了。”
听了这些,欣儿已经能确定,今年的旱情还没有过去,这个冬天怕要因缺水而死人了。
“那山里呢?哥哥们有去山里摘枣子吗?山里可还有山泉水?”
山里的枣子已经按照你说的都摘完弄好了,存了五坛子。昨天去山里时,前几天还能看到小缕的水,昨天去时已经看不到了。”郑和想着这几天看到的,也知旱情是越来越重。
“哥哥们可还有上学堂?”
“没有了,夫子说这段日子灾民巨增,怕有灾民来学堂抢粮,所以已经停了授课。明年春耕后再开课。”
“这样也好,那爹明天和哥哥们进山砍树,我要做些简易的床。”欣儿想着还是把姥爷一家接来住的好,但这也要看接下来的降雪情况,如果雪量充足,明年的旱情就会过去,如果降雪少,那这旱情只能更重。她怕姥爷家没人懂这些,严重了是会饿死人的。
“我先去配些药,烧些药水,这水窖里的水要想吃到明年开春,还要加些药水才行。”欣儿想着这些水是最重要的,一定要加紧处理好。
“欣儿,你也才回来,先去歇着吧,也不差这一晚上,有什么明天再做。”李氏心疼小女儿的身子。
“娘,不累的,这一路都是坐马车。还有娘,我拿回来的东西别给我扔了,那石头也是有用的。”欣儿怕李氏把那两块翡翠原石,当普通石头扔了。
“知道了,你拿回来的东西都是宝物。”李氏笑骂了一句。
“大姐、二姐,这次银钱都花了,所以没能给你们带礼物,下次我一定补上。”欣儿不是没带礼物,只是那些碎宝石,要镶嵌在首饰盒上,将来作为姐姐们的嫁妆。
“只要你能平安回来,姐不要礼物。”欣儿这几天不在家,郑玉郑琴二人就像少了主心骨一样,即担心又害怕。今天看欣儿安全回来,这心才放肚子里。
“大哥、二哥,对不起,这次我是任性了些,也是事出有因,以后不会了,你们别生气了。”欣儿看着一直黑着脸的大哥,就知这次的事惹大哥生气,让他担心了。
“小妹,你要向我保证,以后再不一个人出门。”
“是啊,小妹,你知道那天晚上回来,听说你一个人出了远门,大哥急的当时就要驾车去追你了。要不是爹不肯说你去哪里,我和大哥已经追上你了。”郑林想把这些日子的担心、害怕都讲出来。
郑和不止担心,还心痛,小妹这次一定是怕家里人跟着犯险,所以才决定一个人去。他这个大哥真是没用。这次小妹的离开,让他体会到,家里如果没了小妹,他都不知自己还有什么活下去的理由。
郑和对欣儿的感情,已经不是单纯的兄妹情,里面还有着一丝男女之情,只是他隐藏的很好,他不想吓到小妹,这份感情他会藏一辈子,只要能看到小妹过的幸福,他就知足。
看着欣儿忙碌的身影,一家人莫名的安心,他们已将欣儿视为这个家的支柱,如果欣儿不在了,这个家也就垮了。
欣儿配好了药,大姐二姐去煮的药水。这十多天的颠簸,欣儿不是不累,只是不想表现的那么明显让家人担心。
晚饭后,欣儿进了西间,躺下就睡了。
郑二郎悄悄的走进西间,问大女儿,“欣儿睡了吗?”
“爹,欣儿可能是累坏了,这才沾枕头,就睡着了。”郑玉心痛的不行。
“是啊,这么远的路,来回十五天啊,真不知这半个月,欣儿是怎么过的,她连一句辛苦的话都没说。”郑二郎一想到小女儿吃的苦,眼泪就止不住了。
“爹,小妹一直在照顾我们,照顾这个家,她太苦了。”郑琴也被感动的哭了。
“爹,没用,都是爹没用。”郑二郎即自责自己的无能、又后悔让欣儿吃了这么多的苦。
(https://www.biquya.cc/id178257/5679308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