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这段日子还要盖房,这里长想着,看来李家是有些钱财的,这样的人家能落在郑家村也是好事,到时乡里乡村的帮着一把,他这里长也好当些。
当时就同意,将村东头的地都卖给了李家,共交了十两银子。李大牛请里长三日后主持祭天,这房子就要正式开始建了。
郑老三得信时,李家已经开工了,得知李家有钱,要盖三个院子,还将村东头的地都买下来了,不知是气,还是别扭,半个月都没出门。
村里人有高兴的,也有嫉妒说闲话的,不管怎样,人李家盖房子请的是县里的人,自己家出的工钱,虽没用村里人,但每户都送了一把鸡蛋,村民们也就没有来找茬的。
院子房子盖的都很快。这段时间,郑家村还出了件事。
入了夏,这村里再没下过雨,这人吃水都成问题了,里长组织村民们挖井,不论多深,至少要挖三口能出水的井。
郑二郎家,当然是郑二郎出工,李家因没分家,所以只出一个人,李家三兄弟轮着去,本来李家人不让郑二郎去,他家多出一个人就是了,可欣儿的一句话,打消了他们的念头,这给村子里出力的事,是必须去的,要不然以后在村里无法立足。
第一口挖在村子中间,挖了有近五丈多,才出水,水质虽然不好,但总比没水强。里长看真的打出了水,这信心也足了,
第二口井挖在村子南面,这口井却出了问题,本来挖了三丈就出水了,大家还很高兴,有些心急的村民就尝了一口。
“这水是苦的。根本不能喝。”
里长还在那儿高兴,一听水有问题,忙端过来尝了一口,“呸,真是苦的,这好不容易出水了,还是口苦井。”
南面的村民都很失望。这说明南面土地不好,住在南面的人多少心里有了些芥蒂。
“行了,大家也别多想,这都是旱灾闹的,等下了雨,这水就会变好了。今天先到这儿吧,明天去北面再挖。”里长发了话,村民们议论着就回去了。
晚饭前,欣儿从“千里田庄”回来,就听到郑二郎在讲苦水井的事。
“爹,你说咱村挖出一口苦水井,在什么地方?”欣儿对这苦的井水很好奇,她记得前世的一些资料有介绍,井水发苦,有可能是井盐造成的,如果真是,那他们家就可晒盐了,这盐虽然不能卖,却可以自己吃,或当礼物送人。
郑二郎以为小女儿只是孩子心性,好奇,就告诉了欣儿地方,欣儿连饭都不吃了,拉着郑二郎去看苦水井。
欣儿让郑二郎帮着提了一桶苦井水回家,又找几个盆子将井水分别倒进去一层,然后放到后院的空地上,告诉家人,都不要去动。她要看看,这晒干了以后,会不会出盐。
第二天,郑二郎和李海去村北面挖井,这次也不是很顺利,挖的比第一口还深上不少,才出水,虽然不是苦水井,但水质比第一口还差些。
可村民们还是很高兴,这水静放段时间,再烧开了,还是可以喝的。
欣儿家则直接用这水浇地了,他们家喝的都是之前存的雪水。比这水要干净的多。
这样晒了不到三日,盆里的水就干了,欣儿将盆里的白色结晶拿出一点,尝了一下,真的是井盐,虽然颜色暗了些,如果加上二道工序,这就是最好的井盐。
这件事欣儿没有和家里任何人说,因为私自囤盐或制盐,都是要获罪的,这风险还是欣儿自己担着的好。
(https://www.biquya.cc/id178257/5679304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