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农家辣妻人人爱 > 第112章

看着田里白茫茫的一片,这入冬就下了一场大雪,气候也恢复正常,明年一定不会再有旱灾,田地就会丰收粮价也会降下来。

欣儿已经开始计划将她手里的粮食卖掉,她的赚钱大计这时也提上了日程。

欣儿给家里留了三石粳米、三石麦、四石苞谷、四石粟米。这苞谷直接磨成了粉,家里人都吃过加了白面的苞谷饼和苞谷馒头、还用苞谷煮过粥,都说好吃。粟米除了给哥哥、表哥们交束修,剩下的也不多。欣儿还从田庄里又拿了些过来。

这日学堂放冬假了,李家和郑家人一起吃饭。

欣儿将粮食分了一下,“咱这收上来的粮食,卖了一些,剩下的就留着自己吃。现在各家都是独自开火,这粮食就分给各家自己存着。”

李家人觉得这样也好,现在家里房子也有了,不能总麻烦小妹一家,虽然猜到可能分不到多少粮食,但一家人紧着些,怎么也能撑到明年开春。

欣儿见大家都同意,就接着说,“姥爷和大舅住在一起,这粮就多分些,粳米、小麦、苞谷、粟米各一石,鸡二只、猪肉二十斤、盐十斤、糖十斤,鸡蛋五十个,白银二十两。二舅和三舅家人口少,所以粳米、小麦、苞谷、粟米就各五十斤,鸡二只,猪肉十斤,盐十斤,糖十斤,鸡蛋五十个,白银各家也是二十两。你们看这样分行吗?”

“欣儿,这也太多了,这粮食都是能卖钱的,这粳米更是贵的很,都卖了吧,咱吃些个粟米就行。还有这银子咱可不能要,这盖房子、买地可是花了不少银子呢。”李家人被欣儿的话吓了一跳,原以为分不到多少,这下却分得太多了,他们怎么也不能收下。

“这是大家一年来辛苦的收成,怎么能不要呢,姥爷,这干活不就是为了能吃的好,穿的暖,能有些余钱吗?所以,一切就听我的安排。”欣儿一锤定音,不给李家人反驳。

“欣儿啊,这粮咱就收了,可这银钱,姥爷真的不能要。”李大牛还是觉得能分得这些粮食,已经是很多了。哪能再要郑家的钱。

“姥爷,你们这刚到郑家村,家里也需要添些东西不是?这处处都要用钱,这银子您必须收下,这是舅舅们拼着命保下的粮换的银子,所以这都是应该得的。”

“欣儿,大舅谢谢你。”李河眼眶泛红,但他是真的需要这些银钱和粮食,只得收下,并在心里发誓一定要对小妹一家更好。

李江、李海见大哥收了,也跟着收下了。几位舅娘,看着这些分的东西,直抹泪,他们家以前干的比这还累,可连这一半的收成都没有。

这顿饭就在李家人的感动中结束了。天黑后,李家人带着各家的银钱和粮食欢欢喜喜的走了。

“爹,明天你去给阿公送年礼吧,送上三斤小麦,一袋粟米,五斤猪肉,一把鸡蛋。再送一两银子。就说是我家挖了些药材,换的银钱置办的。”欣儿想着这给李家的比郑老三多了很多,但李家人是出了力的,郑老三就是白拿,所以这些也不算少了。

郑二郎也明白,这些已经很多了,高兴的应下了。

年礼的事一了,欣儿就开始忙田庄里的事了,这庄里可是压着大量的粮食还没卖呢,就等着入冬了卖个好价钱。

柱子几个这几天到周边各县的粮铺打听粮食的收够价格。

粳米已经涨到一两一斤,小麦五百钱一斤,粟米三百钱一斤。

不止粮食贵了,各种肉类也涨了几十倍不止,今年又是旱灾又是蝗灾,人喝水都成问题,更何况是牲畜,所以一般人家里都没有养这些,这鸡就卖到三两一只,鸭五两一只,猪肉五百文一斤,鸡蛋五文一个,鸭蛋十文一个。

看着收集上来的数据,欣儿就像在看白花花的银子。喜得直流口水。

最后决定,粳米留二石,过节过年吃,卖三十八石。小麦卖二十石。粟米、苞谷以后作为田庄的主要吃食,这些都不卖了。

菜都做成菜干,共装了二百坛。将五十坛送去郑家村,十坛送给高长恭和尚明。

鸡卖八十只,留二十只。鸭卖四十只,留十只。鸡蛋卖一万个留二千个。鸭蛋卖四千个留二千个都做成咸蛋。猪卖七头,留三头。

将这些全部计划好后,就让柱子带人去卖粮食了。

柱子带着家里所有的男丁,出门卖粮。中间还给欣儿销了个信,黄砂粮已经卖到八两一斤,连赤砂糖都卖到五两一斤。

欣儿大喜,在作坊里忙了十天。

(https://www.biquya.cc/id178257/5679304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