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用压榨法将甘蔗提汁,再用石灰法进行清净、再经过加热蒸发、结晶、分蜜、干燥,五千斤甘蔗共做出白砂糖二千斤、赤砂糖五百斤。
白砂糖留了五百斤做成方糖保存(这样可以保存一年),未砂糖留了一百斤,其它的都让柱子卖了,用欣儿的方法提取的白砂糖,颜色纯净,所以特别好卖,而且比黄砂糖每斤多卖了二两。最后卖糖一共得了白银一万七千两。
直卖到小年前三天才将全部的东西卖完。
这中间有好多粮店、杂货行跟柱子他们打听粮食和糖是从哪里买来的。按欣儿事前的交代,就说是番国进的,别的也不多说。这些人见问不出什么,也就作罢了。
欣儿将账目又合算了一遍,“郑家地里的收成共卖了一千两银。‘千里田庄’卖了二万三千六百两。
欣儿找了风一请他帮着把银子都换成金子,这样方便保存,加上之前卖首饰的二千两,欣儿已经有二千五百两金子和六百两银子了。
欣儿先拿出六百两银子,将金子藏在内院正屋的暗室。出来后又检查了一下,再无遗漏,就去了外院。
先在书房里,将田庄过年要发的红包银(月例每个月已经都由柱子发下去了)算了一下。农忙二个月二两,过年红包一两,护庄有功发二两。将每个人的荷包都装好,就让柱子,叫所有人到前厅。
看着坐在下面的十八个人,是这些人的辛苦,才有了今日的收成,欣儿很是心慰,自己当初没有看错人。
“这马上要过小年了,就如之前我说过的,现在给大家发红包了。这红包里有护庄银,这个郑学你们五个是没有的。”
“是。”郑学几个只要能跟着欣儿,就是不给银子都乐意,根本不在乎发多少红包。
“五爷,这红包就不要了,每个月的月例就够多了。”张大柱觉得这日子过的比神仙都好,哪还能要五爷的红包。
“这红包必须要,这可是为了明年讨个好彩头,哪能不要呢。我明白你们的意思,但我郑欣儿说过,只要我有一口吃的,就不会让你们饿着。好了,大家挨个过来领红包吧。”
“柱子最后一个领,先由张大叔开始吧。您拿好喽。”欣儿将五两银子的荷包放在他手上,道了声辛苦。
说的张大柱心里发暖,这五爷是真的拿他们当人看,当亲人待。
接着每个人都来领了红包,郑兰几个拿到红包时,又哭了。
“这女孩子就是眼泪多。”欣儿无奈的来了一句,逗得全屋子人都笑了。
欣儿忘了,她可是个地地道道的女人。
大家领了银子都回屋去藏钱了,柱子站在欣儿身边。
“柱子这一年来辛苦你了,你做了多少我心里有数,这是你的,收好了。好好做,将来我要是有了铺子,让你自赎去当掌柜的。”欣儿给柱子的红包是八两银,这一年比起其他人,柱子要操的心更多。
“五爷。”柱子红着眼眶说不出话来。
欣儿点点头就回内院了,她也有些激动。可不想让这些人看到她哭。
柱子去了冯氏的屋子,“娘,这是我的红包,您收好了。”
“咋这么多,不是你弄错了。”冯氏看着八两银子。
“是五爷给的。娘,去给五爷做些好吃的吧,近来五爷太费心神,人都瘦了。”柱子的心里五爷是恩人,更像自家妹子,是要人疼的。
“好,娘就去。要是能有个人帮着五爷一把就好了。”冯氏也知道这事情太多,五爷再强也只是个八岁的孩子。
庄子里的事办完,欣儿和大家一起大吃了一顿后,柱子赶着车将她送回了郑家村。出门时全院子的人都站在门口送行,弄得欣儿直想流泪,忙上了车,催着柱子离开。
欣儿走后,田庄里的人都聚在一起,回忆着这一年来的日子,一个个的都开心的笑着。他们是真的感觉到了幸福。对欣儿更是感恩。
晚上郑二郎一家,坐在堂屋吃着欣儿拿回来的蜜饯,聊着天,“爹、娘,哥哥、姐姐,这一年来你们从不问我买了什么,卖了什么,赚了多少,我知道这是你们相信我。以后每年过年前,将家里的余钱告诉大家一声,也让大家心里踏实的过个好年。”
欣儿喝了口茶,接着说,“家里今年除去开销,还剩五百两。”
欣儿本来想说存了一千两的,但怕吓到众人,所以临时改成五百两,担心的看了众人一眼,这郑家人还是给吓到了。
所有人都张着嘴,瞪着眼,连呼吸都忘记了。欣儿叹了口气,用手拍了每个人一下,才拉回了家人的心神。
“欣儿,不是算错了吧?”郑二郎觉得这不可能。
“对啊,欣儿,这家里一年吃了这么多,你姥爷他们又是买地,又是盖房,还添了那些个家具,怎么可能还剩这么多。”李氏惊的话都说不清了。
“是因为今年大旱,又经历蝗灾,到处都缺粮食,所以这粮价也高的离谱,我就把多余的粮都卖了。所以才能赚得了这么多,要是明年是个丰收年,就不可能这么多了。”
“这粮这么贵,咱就少吃点儿,多卖些换钱。”李氏想到自己这些天吃了那么多银子,直心疼。
“娘,咱辛苦了一年,你总不能让大家都吃不饱吧。这钱是赚不完的,家里这些粮只能咱自己吃,绝不可以卖。这也是为了全家人的身体着想。”欣儿看李氏一心想拿家里的存粮去换钱,感到哭笑不得。
“是啊,和儿娘,你就听欣儿的,这大家都累了一年了,咱自己也得吃饱不是。”郑二郎现在已经慢慢适应欣儿的想法了。
郑和几个也吃惊,但可能是被欣儿打击的有些习惯了,虽然五百两的数字很是惊人,可很快就平静下来了。
“娘,这明年春耕前咱把东西两间屋子盖了,就给大哥提亲,我想好了,这礼金就定为五十两,聘礼三牲九礼咱一样都不能少就按一百两准备。一定要给我找个温柔贤慧的大嫂。”
“不许乱说。”李氏本还心存遗憾。这一听盖房娶儿媳妇,就高兴的把刚才的事都忘了。郑二郎更是笑的没了眼睛。
郑和低着头没出声。大家以为他是害羞了。
“还有,以后大姐、二姐出嫁时,嫁妆是十抬,压箱银五十两。咱就用银钱,把姐姐的婆婆砸晕,这样她们就不敢苛待姐姐了。”
李氏直接敲了欣儿的头一下,“再乱说,看我不打你屁股。”
“姐,你可得帮我啊,我这可都是为了你们。”
全家人都逗乐了,这日子过的特别有盼头。
(https://www.biquya.cc/id178257/5679304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