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老大的媳妇忧心的说:“人家是村长家的闺女,能看得上我们家吗?”
江老三的媳妇很有信心的说:“村长家的闺女怎么了,咱们虽然刚过来,看看咱们的日子,再看看他们村的日子,他们村很多人佃了三爷家的地,他们村的孩子在咱们这边的学堂读书,合该他们巴结咱们才是。”
江三爷赶紧说:“话不能这么说啊,咱们现在只是在宁将军的庄子上暂住而已,等以后,如果有可能,咱们还是要找一块合适的地方重建咱们的村子的。”
江老三的媳妇也不在意公爹这样说,笑着说:“以后再说以后的话,最起码咱们现在的日子就比山坡村的要强很多,他们村里很多人都羡慕咱们能这样住在庄子上,特别是听说咱们过来之后按照人口分了地种着,以后交够主家的,剩下的都是咱们自己的,他们说,看宁姑娘整天帮着咱们忙前忙后的,可比他们佃了地种着强呢。”
这倒是真的,宁浅浅跟江三爷还有江奎他们商量过,秋后打出来的粮食,五五分,如果年成不好,按照实际情况做调整,江氏一族这么多年靠着白氏生活,他们很像那些附庸于大家族的小家族,这一路走来,还有在庄子上生活了这么些天,江三爷可是看的清楚,跟着宁家这一对父女,他们以后一定会有好日子过。
江三爷心里也清楚,他们能够给予宁家父女两个的,唯有一颗忠心,所以,他时时的约束族人,经常告诫大家要记着宁家父女对他们的恩情,也让大家千万不能做对不起人家的事情。
江氏一族的青壮们每天除了去地里干活,就是在庄子前面的场院里面训练,那热火朝天的训练,看的学堂里面的孩子们眼馋不已,于是,梦桃每天拿出半个时辰,去给他们上一节课,教给他们一些基础的功夫。
山坡村的村长家,也在说孩子找婆家的事情。
村长马平川,也算是马家的族长,这次要找婆家的是长子家的大女儿,也就是马平川的大孙女。
马平川的老妻看着几个儿媳妇把碗筷刷干净,吃饭的桌子收起来,然后各自回房之后,就提着一个小板凳,去了大门外,跟马平川坐在一起。
从这里,就能 听到不远处江氏一族那些小伙子们训练的声音,马平川听了一会,叹口气,说:“这江氏一族,心齐啊,咱们姓马的可是赶不上人家。”
马平川的老妻没接话,而是说:“玲玲要找婆家了,咱们村的这些我都没看上,孩子他爹,你说,咱们去江家找一找怎么样?”
马平川想了想,问:“你是不是听说什么了?”
马平川的老妻说:“江族长三儿子家的长子正在找媳妇呢,我听说他家三儿媳妇看了咱们村马亮家的大女儿,不过没有留下什么话,江族长家这个三儿媳妇我见过,是个看起来性格温和的人,我就想着,咱们是不是托人帮咱们玲玲说一下,他家这孩子我见过,是个好孩子。”
马平川仰头望着天空明亮的月亮,良久,才说:“咱们玲玲这么好的闺女,不能上赶着,他们家既然看了马亮家的孩子没有留下什么话,估计是有什么顾虑,再等一等吧,等他们托人来咱们家说,再慢慢的商量这门亲事。”
马平川的老妻就听明白了,老头子赞同这门亲事,但是不能上赶着,得让江家主动来找他们。
马平川的老妻应下来,想到马亮家的那些事情,就说:“想来,大概是知道马亮家孩子太多,这会找婆家的是他们家的老大,日后,小两口会因为娘家的事情受拖累吧。”
马亮在他们村也是挺有名的,马亮是个有几分油滑的人,他倒是找了个能干的媳妇,嫁进门十几年了,生了好几个孩子,这些孩子里面,最能干的就是他们家的大女儿。
山坡村这些年,靠着佃了庄子上的地,日子过的其实也不错,主家仁慈,佃出来的地,要的租子不是很多,要碰上年成你好,还会少收租子,只要踏实肯干,一年到头地方总能吃饱饭。
马亮家是他们村日子过的不是很好的人,他们家也佃了地,马亮懒,不经常下地干活,都是他媳妇带着几个孩子干,前几年家里孩子小,马亮媳妇就一个人在那几亩地里面干,后来孩子们稍微大一些,能帮忙了,马亮的媳妇才轻松一些。
这会,马亮也在跟他媳妇说起孩子的亲事。
马亮家大女儿长得随了她的娘,容长脸,柳叶眉,圆圆的杏眼,青春正好的年纪,怎么看怎么招人喜欢,不是没有人来他们家说媒,可他们家要的彩礼高,已经十五岁的女孩子了,终身大事一直没有着落。
马亮的妻子李氏想到前两天江家那位族长家的三儿媳妇来村里找人打听他们家的事情,一颗心七上八下的,小声的对马亮说:“孩子爹,你说,他们江家来咱们村打听咱孩子的事情,是不是有结亲的想法?”
马亮想到江家来了之后带给他的那些震撼,提起了几分的兴趣:“还有这事?他们是看上咱们家老大了吗?”
李氏也拿不准,只是听人说江氏族长家的三儿媳妇托人打听而已,人家又没有说什么,自己也不能主动去问,大女儿已经过了十五岁了,在村子里这么大没有出嫁的姑娘很多,但是,亲事还没有定下来的却没有几个。
李氏也知道,人家不轻易跟自己家大女儿接亲,一个是因为他们家要的彩礼高,再就是,人家看马亮不是个能干活的,家里下面几个孩子还小,要娶了他家的大女儿,怕成了拖累。
李氏有些难过,她家的日子虽然过的不是多好,可她却很疼爱几个孩子,特别是大女儿,家里几个孩子,就大女儿跟着吃的苦最多,李氏就希望大女儿能够找户殷实的好人家,嫁过去之后能日子过的轻松一些。
江族长三儿子家的两个孩子,李氏都见过,特别是大儿子,长相俊朗,身板高,看起来就有劲,最重要的是,人家孩子一点都不懒,在地里干活,也不多话,闷着头就是干。
这才是李氏最看重的地方,她嫁了一个懒汉,受了这将近二十年的苦,可不想自己的孩子再像自己一样,找个不想干活的,接着茬的吃苦。
马亮眯着眼睛想了好一会,笑着说:“要我看呀,就让咱闺女自己找人家说说去,咱闺女长得好看,小年轻就是喜欢一个好颜色,说不定这事就能成了呢。”
李氏听了马亮的话,气的半天没做声,她就不该对这个人有什么期望,她女儿也不是那张扬的性子,整日里就是跟在自己后面干活,也是因为这样,才在村里有了好名声,这要是自己上赶着去找男的谈亲事,名声还要不要了?
马亮也不在意李氏的冷脸,笑嘻嘻的说:“这事你要不抓紧了,说不定人家就定下别人家的闺女,到时候,你就是想要说理都找不到地方去。”
李氏实在是不想继续跟马亮说话了,这个人,又懒又馋,成日里还没有什么好心眼,孩子们的亲事要真落在他手里,保准没有什么好结果。
李氏下定了决心,想要自己去打听打听。
因为江振立,山坡村的两户人家都起了心思。
江振立知道他娘要去山坡村给他找媳妇,他们这些小伙子,对于隔壁山坡村其实挺关注的,原因无他,江氏一族很多没有出五服的,相互之间不能嫁娶,成年的小伙子想要找媳妇,那就得从外村找,他们一帮小伙子在一处的时候,偷着说的最多的就是山坡村的小姑娘,其中,江振中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个叫马小满的姑娘。
江振中家分的那块地,跟山坡村佃出去的那一片地紧邻,平时下地干活,就会遇到山坡村在地里干活的人,江振中就经常看到,隔壁的隔壁,经常是一个女人带着几个孩子干活,其中,最能干的是那个最大的女孩子,有时候一上午听不到她一句话,但是,那一双圆溜溜的眼睛,让江振中印象很深刻。
(https://www.biquya.cc/id178213/5679309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