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父女穿越:带着全村逃荒去边关投靠我爹 > 第七十六章 反对

太阳照常升起,不管昨天是高兴还是难过,都不能阻挡太阳照常的升起来。

大西北的初冬,寒气有些逼人,宁浅浅起床之后,站在院子里,使劲的哈了一口气,深深地呼吸之间,肺腑之中已经是清凉一片。

江妈妈端着装满了热水的铜盘,嗔怪的说:“姑娘,这么冷的天,您怎么不穿外袍就出来了?赶紧进屋里,冻着了可就得喝那苦苦的药汤子。”

宁浅浅笑嘻嘻的跟在江妈妈的身后进了房中,房子里临床有一盘炕,晚上烧了,凌晨再往里面塞几根柴火,这会炕上还热乎乎的。

宁浅浅洗了手脸,江妈妈说:“刚才振业来说,我们家孩子爹一早送了信过来,说跟一个牧民搭上线,人家想要跟咱们换牛羊,不过得用棉花。”

宁浅浅皱了皱眉头,棉花庄子上也种了,不过江氏一族第一年在甘州过冬,不仅是棉衣,就是棉被也得加厚一些,他们自己的棉花也就是仅仅够用而已。

不过宁浅浅已经准备了更多的种子,明年一定要种更多的棉花,可是现在,需要用棉花去换牛羊,宁浅浅不由得开始沉思。

不仅是庄子上种了棉花,宁松弄的种植基地里面也种了很多的棉花,而且,西北这边的气候,挺适合棉花的生长,宁松为了把那些棉花种好,从开荒到种植,再到收获,都做到了保密,棉花跟盐一样,在这个时代都算是战备物资,特别是草原上的那些游牧民族,他们那边没有适合种植棉花的地方,冬天难熬,想要安然度过,只能跟大梁这边用大梁需要的东西交换棉花。

宁松的棉花自然是获得了大丰收,这个冬天,将士们不用因为棉衣不够或者是棉被不厚而遭罪,而且,朝廷对于跟鞑子的交换物资里面有规定,棉花是禁止交换的物品。

宁浅浅皱着眉头说:“朝廷不让咱们用棉花交换东西呀。”

江妈妈嗯了一声,说:“朝廷说朝廷的,下面的人自然是有应对的法子,我们家孩子爹跟这个牧民认识很多年了,他换了那些棉花回去,是为了他们部落的老人孩子,这个冬天冷的早,他们御寒的衣物不够,只能用牛羊出来换一些回去。”

宁浅浅点了点头,其实按照她的想法,朝堂上的人就是太小气了,棉花是生活必需品,把这个源头掐住了,让那些游牧民族的人知道,想要获得更多的生活物资,就得听大梁的话,堵不如疏能够解决问题呀。

宁浅浅想了想,说:“妈妈,待会咱们去大营找我爹去,这事呀,咱们自己做不了。”

江妈妈知道她家姑娘,是个心底柔软的人,知道棉花换回去是为了给老人孩子用,自然是想要促成这个事情,不过互市那边还有朝廷派过来的官员看着呢,万事小心无大错。

梦桃赶着马车,带着宁浅浅跟江妈妈去了甘州大营。

大营里面依旧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隔着很远就能听到从训练场那边传过来的呼喝之声。

江妈妈跟着进了大营之后,从车帘望过去,有些心疼的说:“都是好小伙啊,每天这么辛苦的训练。”

宁浅浅赶紧说:“妈妈,平时训练抓紧了,日后上了战场,才会有更多活下来的机会呢,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咱们面对的可是那些马背上成长起来的敌人,人家的身体比咱们的好,人家还是骑兵,想要打过人家,咱们就得把身体训练的更好才行。”

江妈妈一想也对,就点头称是,梦桃一边挥着鞭子,一边回过头来说:“姑娘这话说的很对呢,别说这些将士们了,就是我们这些练拳脚功夫的,平时练的多了,练的好了,跟人家对练的时候才能打过人家。”

正好到了宁松的营帐门口,宁松已经在等着了,看到宁浅浅从马车上下来,笑着迎过来。

父女两个已经好些日子没见了,宁浅浅前几天拜托江妈妈做了两件冬衣给送过来,后面还让江振业经常送些吃食过来,什么饺子啊,包子啊,都是宁松爱吃的。

宁松给宁浅浅泡了一壶红茶,宁浅浅见了,惊讶的说:“哎呦,爹呀,这是哪里来的好茶呀?”

宁松笑着说:“互市开放之后,从南边过来的商队越来越多,南边的东西也就多起来,这是一个商队送过来的,味道不错。”

算是古法炒制的茶叶,味道确实是不错,又是宁浅浅最喜欢喝的红茶,宁浅浅喝了两口之后,这才把事情的经过又说了一遍。

互市那边税收有些严苛,有些商队就跟信得过的草原上的商人在互市外面交易,这样的交易其实没有什么保障,而且,货物经过一路上的  城池的时候,还会检查是不是有互市那边的签章,可这富贵险中求,还是有商队会把一些私下交易的货物夹在互市交易的货物里面带回大梁境内的各个地方。

宁松知道宁浅浅这是心疼那些老人孩子没有足够的棉衣不能安然的过冬,可是,站在宁松的立场,不是很想管这事,游牧民族,特别是鞑子,他们平时都是各个部落有固定的放牧的地方,统一了各个部落的首领会召集各个部落的青壮,集结之后,来大梁进行劫掠。

不能小瞧了那些老人跟孩子,有些就是他们最好的帮手,这是宁浅浅所不知晓的,也是宁松不忍心告诉宁浅浅的。

作为一个自小生长在和平环境里的姑娘,就算是发生局部的战争,也不会像现在这般,全民参展,人人皆兵,在很多人看来,战争,仅仅是战士的事情,可是,在这里不是。

宁浅浅看宁松一脸沉思的样子,就知道有自己不知道的理由,等到宁松把他想的这些跟宁浅浅说过之后,宁浅浅沉默良久,才说:“爹,我知道了,既然这样,,那就算了吧。”

宁松想到月牙上上那几个瞭望塔,说:“浅浅啊,我们瞭望塔那边用望远镜看到鞑子那边又开始训练了,每年的这个时候开始,一直到来年的开春,鞑子总是会来大大小小的几场战争。”

宁浅浅想到还有大燕跟金人,就问:“爹,那大燕跟金人呢?他们也是每年都要来的吗?”

宁松摇了摇头:“大燕那边有种植的条件,已经有农耕,他们不像鞑子,每年过来打草谷,他们过来,是打地盘的,金人更靠东边,那边是镇北侯的防区,时代镇北侯镇守背景,防的就是大燕跟金人。”

宁浅浅也就不再考虑私下去互市交易了,宁松对宁浅浅说:“我们的制盐之法被镇北侯知晓了,镇北侯想要请你去帮他们制盐,想来,再过几天,镇北侯那边的人就能过来了。”

这是要准备出公差了吗?宁浅浅有些小激动。

宁松看宁浅浅跃跃欲试的表情,就知道他这闺女这是想要去,就说:“我跟镇北侯在信上说了,你要去,不能进幽州城,在幽州跟甘州之间有一个湖泊,湖泊周围的山壁里面应该是有食盐,牲畜去那边喜欢舔舐山壁,送信的带过来一麻袋的土,待会你带着回去,看看怎么处理。”

宁浅浅答应下来,宁松又想到一件事情:“上次明峻过来,对周朗的礼仪形态不是很满意,西宁侯已经给我写了信,拜托我找两个专门教导礼仪的先生好好的教教周朗,这事你怎么看?”

宁浅浅不在意的说:“他才几岁啊,等再大一些吧,小孩子,本来离开爹娘就很难过了,别的小伙伴们在外面疯玩,让他一个人在家里学这个学那个,他能安下心来学习?反正要我,我学不了。”

宁松不由得哈哈的笑了起来,笑完了,说:“那我再给西宁侯写封信说说。”

西宁侯可是周朗的亲外公,太子被废之后,本来一家三口被迁到皇陵去守陵,也不知道中间除了什么岔子,周朗就被送走了,后面还跟着一串追杀的,要不是在随州遇见宁浅浅,那么小的孩子,一个人在山林里面还不知道要出什么事情。

(https://www.biquya.cc/id178213/56793077.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