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父女穿越:带着全村逃荒去边关投靠我爹 > 第七十七章 妄想

宁浅浅又问京都那边有没有什么消息,宁松想到送回来的消息,心中叹息,太子是圣上一手教导出来的,太子此人,性格敦厚,为人端方,是个很好的守成君子,只可惜,子大父壮,朝堂上夸奖太子的人越多,圣上对太子的猜忌就越大。

这个矛盾,在过完年之后,彻底的爆发出来,太子是嫡长子,元皇后早早的去世之后,圣上没有在立皇后,皇宫里面的事务是贵妃跟几位嫔妃共同打理,其余几位嫔妃生下来的孩子长大之后,谁不对那个位置有想法?

太子这次被废,可以说是几位成年皇子共同努力的结果,太子迁往皇陵之后,京都里面表面上一派平静,其实底下已经是波涛汹涌,南安侯府就是几位皇子斗争的牺牲品,只因为南安侯府历来是保皇派,不站队,只效忠于圣上。

宁松叹息一声,跟宁浅浅也没有需要瞒着的,说:“京都里面暗地里已经乱成一锅粥了,几位皇子拉帮结派,不仅是京都的那些世家贵族,朝堂上的大臣,就是一些已经没落的小家族,都有来拉拢的。”

想到已经没落的宣平伯府,宁浅浅就问:“是不是宣平伯府又出什么幺蛾子了?”

宁松点了点头,他是宣平伯府出来的庶子,虽然已经是镇守甘州的将军,在京都里面的人看来,他就是宣平伯府的人,拉拢了宣平伯府,就是拉拢了甘州守将宁松。

宁浅浅嗤笑一声:“那些人,依旧是这么眼高手低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宁松收到宣平伯的信的时候,只觉得他那个已经困囿伯府多年的父亲大人在痴人说梦,说要把宣平伯世子的女儿嫁给三皇子做侧妃,他们要支持三皇子。

宁松就给宁浅浅介绍这个三皇子,三皇子萧珙,宫中宸妃所出,宸妃是圣上还在潜邸之时的侧妃,出身于当时的一个已经没落许久的伯府之家沈家,不过人家虽然已经没落了,可家中子弟在宸妃还未嫁给当时的圣上的时候,很整齐,特别是宸妃的嫡亲大哥,靠着科举,一路做到了户部的主事。

圣上能够荣登大宝,没少了这些人的暗中操作,他们尝到了从龙之功的甜头,这是想着接茬来吃,而宣平伯府,圣上登基之前,老宣平伯是镇守西北的大将军,因伤从北境回到京城之后,为了保全伯府众人,闭门不出。

也是因为此,宣平伯府才渐渐地没落下来。

宁松小时候曾经跟着老宣平伯待过一段时间,知道老人家为的是伯府众人的性命,新皇登基,首先要做的就是清算,站错了队,葬送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性命,更是全家人的性命,那从龙之功,其实就是拿着全府甚至是全族之人的性命去赌一个看不见的未来。

想到伯府中那些人的嘴脸,宁浅浅好奇的问道:“我听说我这位堂姐已经定下亲事了呀,怎么又要嫁给三皇子做侧妃呢?”

伯府世子女儿宁沅那可是伯府几位姑娘里面养的最好的一个,不仅是日常的衣服首饰,听说她的娘亲,那位掌管了伯府好些年中馈的世子夫人,从宁沅很小就开始遍寻名方给她调理身体,宁沅个头高,身材好,皮肤也好。

宁沅的婚事是宣平伯夫人早些年给定下的,是江南一户书香之家,宣平伯夫人出身江南一个小家族,宁沅是她最喜欢的一个孙女,很小就定了那户人家,听说,定下来的那位未来夫婿很出息,不到二十已经过了乡试,有举人的身份。

宁松皱着眉头,语气不善的说:“原来那户人家怎么能够三皇子比呢?这是三皇子主动过来提的,其实,三皇子一开始属意的人选是你,你那个时候正好出了事,宣平伯府可是大张旗鼓的派人去找了很久,没有找到人,只能是跟外面说你出意外人没了。”

宁浅浅松了一口气:“我这是因祸得福啊,三皇子那么大的岁数了,让我这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去给他当小妾,我是不愿意的。”

宁松接到信的时候,吃了一惊,然后是松了一口气,正要让伯府的人把宁浅浅给送到三皇子府上当侧妃,他要怎么办?他的女儿,那是一定要风风光光的嫁出去当正头娘子的,侧妃虽然带着一个妃子,可那也是小妾。

父女两个庆幸的松了一口气,宁松接着说:“我自己的人打听出来的消息,先送过来,后面没几天,伯府的信就送过来了,你那位祖父呀,生怕我不知道,做了对不起三皇子的事情,一个劲的叮嘱,那吃相,实在是有些难看了。”

宁浅浅却说:“估计也是逼的没法子了,伯府中那么多人,没有几个有出息的,没出息的占着位子不拉屎,有出息的呢,又被那些没出息的打压的什么都做不了,京都那几个铺子被他们抢了去,这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呢,就开始亏损,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经营的。”

怎么经营的?他们这是相互之间提防着呢,都知道那几个铺子是挣钱的好铺子,谁都想要从里面弄点好处,又怕对方从里面弄好处,你往里面安插一个人,我往里面安插一个人,你的人搅风搅雨,我的人明争暗斗,心思没有放在好好的经营上面,本来一个好好的挣钱的铺子,就这么开始亏损起来。

宁松摇了摇头,宣平伯在信里还跟宁松说,家里最近家计艰难,让宁松给往家里送点  银钱。

宁浅浅听了宁松这话,一个劲的摇头,“这宣平伯府啊,算是彻底的完了,爹,等有机会了,您就从府里脱离出来,没得在那个泥潭里沾一身的泥。”

宁松苦笑一下,他哪里是能说脱离出来就脱离出来呢?在外人眼里,他们就是一家人,就说这次宣平伯世子的女儿要给三皇子做侧妃的事,京都里面已经有人把宁松划归到三皇子一派里面。

废太子的孩子还在宁松手里呢,宁松始终相信,圣上对废太子的情谊可是不一般的,别看现在另外几位皇子闹得欢,特别是那三皇子,宁松已经从一些渠道知道,这三皇子可不是什么好东西,南安侯府的事情他可是主谋,这样一个不把百姓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人,注定走不远。

宁浅浅摆了摆手:“爹,京都这些事情离咱们太远,咱们现在想太多也没有什么意思,我的想法,咱们还是要把这西北地区发展起来,不管是粮食,还是各种物资,只要把这甘州守好了,铁板一块,谁都动不了,咱们也就算是成功了。”

宁松却是叹气,说着容易,想要真正的做到谁都不敢动他,那得多难啊。

宁浅浅笑着说:“爹啊,我可是从来没见你有犯愁的时候,事情都是一件一件做出来的,咱们现在也就是想一想而已,至于后面会遇到什么,遇到的时候再说吧。”

宁松笑了笑,又跟宁浅浅说起要去帮着镇北侯煮盐的事情,这一麻袋的土里面,这么多的杂质,也不知道能煮出来多少。

大梁现在的食盐,只要来自东南沿海还有西南,特别是西南,那边有已经用了很多年的盐井,制盐的技艺已经成熟,制出来的盐质量还是很好的,而东南沿海,,则是海盐,两个地方出来的盐,都是江南的巡盐御史负责调配。

西北这边,其实有一些内陆湖,湖里面有盐,只可惜没有成熟的制盐技术,制出来的盐不仅是不能食用,如果食用了,还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所以,西北这边的盐,都是从江南运送过来。

朝廷给西北调配粮草,食盐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种物资,现在,朝廷每年都要在食盐的调配上卡西北防线的兵营,如果西北再没有自己生产出来的食盐,光是食盐这一项,就会被朝廷,甚至是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卡脖子。

镇北侯接到宁松已经制盐成功的信,而且,看到制出来的那些白花花的食盐,自然是激动万分,想到甘州跟幽州之间有一个湖泊附近的一座小山上的土里面含有盐分,就送了一麻袋过来,让宁松看看,如果真的能够把盐提炼出来,西北将不会再被人利用食盐钳制。

(https://www.biquya.cc/id178213/56793076.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