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桂一宿没睡,第二天,挂着两个黑眼袋,去了前院的书房。
宣平伯看到二儿子的样子,皱了皱眉头,指了指桌子前的椅子,说:“你一大早过来,可是有什么着急的事情吗?”
宁桂看着已经双鬓斑白的父亲,压了压心里的难过,说:“父亲,我想过了年之后,带着周氏去京郊的庄子上去好好的读书,参加来年的乡试。”
宣平伯愣了一下,二儿子已经三十多岁了,有个秀才的功名,老妻还有大儿子总是说,老二这个孩子,有些木讷,不是个读书的料,日后帮着家里管好庶务就是了,总少不了他们这一房的花用。
冷不丁的,快要当祖父的儿子竟然来跟他说想要好好读书参加乡试,宣平伯一时有些不知道要怎么回答。
宁桂看到宣平伯的表情,哪里会不明白,他这个父亲呀,这是跟母亲大哥他们一样的想法呢,就想让自己在家里这样蹉跎,可是他的父亲根本就没有替他考虑过,等以后分家之后,他怎么办,他的孩子们怎么办?
宁桂苦涩的说:“父亲,我都这个岁数了,前面三十多年一直浑浑噩噩,蹉跎了岁月,我不能就这么过一辈子,我总得给我的孩子们做个榜样,让他们知道,他们的父亲,也是一个很努力的人。”
宣平伯点了点头,“你能这样想最好,那等出了正月,你就去庄子上,有什么需要,你跟我开口就好。”
宁桂谢过宣平伯,又问道:“父亲,三弟从甘州来信有没有说什么时候能回来?他这一走,我都好几年没有见过他了。”
宣平伯脸上带着笑意:“他没说什么时候回来,不过他倒是提起,给浅浅说了一门亲事。”
宁桂惊讶的说:“浅浅?他找到浅浅了吗?”
宣平伯这个时候才想起来,去年春天,宁浅浅跟着府里人去上香,路上遇到匪徒失踪的事情,掩饰的咳嗽两声,说:“浅浅那孩子,被人救了,然后人家给送到了甘州去了,这一年多,一直在甘州呢,老三也是前些日子给我写信我才知道。”
宁桂很高兴:“这下我总算是放心了,孩子能找回来,还去了三弟那边,父亲,您刚才说,三弟给浅浅说了一门亲事,不知是哪家人家啊?”
宣平伯有些骄傲的说:“是镇北侯世子,他们同在北境,老三跟镇北侯给定下的婚事,已经在走六礼。”
宁桂更是惊讶,镇北侯大梁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啊,他们镇北侯是皇族,镇北侯一脉时代镇守北境,被称为大梁的脊梁,宁桂甚至曾经见过回到京都的镇北侯世子,满京都这么多的才俊,就没见过一个比镇北侯世子萧珩长得还要好的人物。
宣平伯也有些疑惑,说:“老三在信里交代不让府里给浅浅再说亲事了,待会我就去后院跟你们母亲说一下这事。”
宁桂答应着,从书房告辞出来回到后院,正好周氏在给他做里衣,就坐在炕桌的另外一边,把书房里面的话跟周氏学了一遍。
周氏听的目瞪口呆,然后就是心疼:“也不知道浅浅去甘州这一路上吃了多少的苦,甘州那么苦,浅浅在那里也不知道过的好不好。”
宁桂也点头,那个乖巧听话的小姑娘,是他们从小看着长大的,都知道西北甘州苦寒,那么娇滴滴的已给 小姑娘光是在路上就不知道要吃多少苦。
又想到宁浅浅的亲事,周氏就觉得心里一阵舒畅,有了镇北侯这个婆家,还怕府里会去为难浅浅吗?
宁桂跟周氏说:“既然知道浅浅现在在甘州,咱们就给她送点东西过去吧,等过了年,我去问问有没有去甘州的镖局,到时候咱们买些京都的玩意跟浅浅送过去。”
周氏一个劲的点头,“我记得浅浅最喜欢吃博望斋的一些干果,天又不热,咱们就多买些给送过去。”
宁桂跟着点头:“还有京都的料子,我听说甘州那边苦寒,什么都没有,我这里还有二百多两银子,你都拿去,买几身京都女孩子们喜欢的衣服,再买几样首饰。”
周氏笑着拉着要去找银子的宁桂:“你呀,性子别这么着急,我这里有银子,有很多的银子,你那点银子你自己留着就好。”
宁桂想到周氏陪嫁的那几个小铺子还有京郊的那一个小庄子,苦涩的说:“都怨我,跟你成亲这么多年,从来就没有想过,咱们是一家人,咱们两个得好好的挣钱养活咱们的孩子,这几年,我帮着府里去这里去那里的,却想不到要自己给咱们这个小家攒钱,去年咱们浠姐儿出嫁,府里准备的那点嫁妆我是真心寒呢,我那个时候就后悔,没有早早的给孩子们攒些钱,不过以后不会了。”
周氏没想到,宁桂竟然能说这些话,她心中感慨,眼圈泛红,“相公,你能这样想我很高兴,咱们两个劲往一处使,总能把咱们这个小家经营好的。”
吴氏起床之后,还没收拾齐整呢,宁沅就从外面急匆匆的过来。
吴氏把手里的一根金簪插在头发里,嗔怪的说:“沅儿,都是大姑娘了人,怎么还这么冒冒失失的。”
宁沅过来拉着吴氏的手,拧着身子撒娇的说:“娘亲,前儿个我跟三皇子去吃饭的时候,三皇子说,问问咱们家准备了多少嫁妆,他要双倍的补给我。”
吴氏听了,眼睛一亮,不过想到昨晚上伯爷跟世子说的那些话,心又往下一沉,脸上却是带着笑,说:“你这个孩子,怎么能这样呢?娘给你准备了很多的嫁妆,至于三皇子的那些,咱们可不能要,没得让人家笑话咱们宣平伯府小气。”
宁沅笑嘻嘻的说:“我也这样跟三皇子说了啊,可是三皇子说,这是他欠着我的,我一个嫡女,要给他做侧妃,还说,他恨不能晚生几年,那样我就能做三皇子妃了。”后面两句宁沅红着脸说的很小声。
女儿能这样得三皇子的喜欢,吴氏感到高兴,可是现在,府里要反对这样一门亲事,让吴氏的一颗心,就好像是泡在沸水里面一般,热的她心浮气躁,恨不能现在就去伯爷的书房里面去问个究竟。
事情也不能这么简单粗暴的就给解决了,吴氏出身虽然不是很高,也是家里精心教导出来的嫡长女,在这宣平伯府,也是掌了二十多年的中馈,这点道理她还是懂的。
吴氏笑着说:“三皇子喜欢你,那是你的造化,可是,沅儿啊,你不能仗着三皇子的喜欢,就行事张扬,外面有人拿着你跟三皇子见面这事说嘴呢,我看呀,年底下你就别再出门了,在家里好好的养养性子,等过了年,咱们再好好的商量你进三皇子府的事,你看怎么样?”
虽然最后一句话是一个问句,宁沅却是知道,这是她母亲对她的要求,她是个乖巧懂事的女儿,应该听家中长辈的事情,所以,宁沅过年之前,只能待在家里。
又想到三皇子说过,要过年事情很多,宁沅也就从善如流的应下来,不过还是娇嗔的嘟着嘴,摇着吴氏的胳膊:“娘亲,娘亲,那您可得答应我,明儿个羽衣坊来送衣裳的时候,我多挑两件。”
吴氏笑着应下,看宁沅走远了,这才沉下脸,对李妈妈说:“咱们去给老夫人请安吧,有些事情,还得老夫人拿主意才行呢。”
却不知道,老夫人的院子里,这会因为宣平伯说的宁浅浅的的婚事,让老夫人大惊失色,既然勃然大怒。
(https://www.biquya.cc/id178213/5679304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